绒毛石楠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幼时疏被柔毛,后脱落无毛。冬芽无毛。叶长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6-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锐锯齿,上面幼时疏生长柔毛,后脱落,下面疏被绒毛,侧脉10-15对;叶柄长0.6-1厘米,幼时被柔毛,后脱落。花多数组成顶生复伞房花序,径5-7厘米;花序梗和分枝疏生长柔毛。花梗长3-8毫米,无毛;花径5-8毫米,被丝托杯状,长约4毫米,外面无毛,萼片圆形,长约1毫米,内面上部有疏柔毛;花瓣白色,近圆形,宽约4毫米,无毛;雄蕊20;花柱2-3,基部合生,子房顶端有柔毛。果卵圆形,长约1厘米,径约8毫米,带红色,无毛,有小疣点,顶端有宿存萼片。种子卵圆形。花期5月,果期10月。
中文学名:绒毛石楠
拉丁学名:PhotiniaschneiderianaRehd.etWils.
拼音:rongmaoshinan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石楠属
1、形态特征
株: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枝:小枝幼时疏被柔毛,后脱落无毛。冬芽无毛。
叶:叶长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6-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锐锯齿,上面幼时疏生长柔毛,后脱落,下面疏被绒毛,侧脉10-15对;叶柄长0.6-1厘米,幼时被柔毛,后脱落。
花:花多数组成顶生复伞房花序,径5-7厘米;花序梗和分枝疏生长柔毛。花梗长3-8毫米,无毛;花径5-8毫米,被丝托杯状,长约4毫米,外面无毛,萼片圆形,长约1毫米,内面上部有疏柔毛;花瓣白色,近圆形,宽约4毫米,无毛;雄蕊20;花柱2-3,基部合生,子房顶端有柔毛。
果:果卵圆形,长约1厘米,径约8毫米,带红色,无毛,有小疣点,顶端有宿存萼片。种子卵圆形。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幼时疏被柔毛,后脱落无毛。冬芽无毛。叶长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6-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锐锯齿,上面幼时疏生长柔毛,后脱落,下面疏被绒毛,侧脉10-15对;叶柄长0.6-1厘米,幼时被柔毛,后脱落。花多数组成顶生复伞房花序,径5-7厘米;花序梗和分枝疏生长柔毛。花梗长3-8毫米,无毛;花径5-8毫米,被丝托杯状,长约4毫米,外面无毛,萼片圆形,长约1毫米,内面上部有疏柔毛;花瓣白色,近圆形,宽约4毫米,无毛;雄蕊20;花柱2-3,基部合生,子房顶端有柔毛。果卵圆形,长约1厘米,径约8毫米,带红色,无毛,有小疣点,顶端有宿存萼片。种子卵圆形。花期5月,果期10月。
2、产地分布
产地:安徽东南部及西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北西南部、湖南、广东、广西东北部、贵州及四川东部
生境:山坡疏林中
海拔:1000-1500米
3、分类文献
PhotiniaschneiderianaRehd.&Wils.inSarg.Pl.Wils.1:188.1912;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214.图2157.1972.——P.beauverdianavar.lofauensisMetcalfinJourn.Arn.Arb.20:440.193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