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道情皮影戏
环县道情皮影是一门古老的地方传统艺术,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秦陇文化与周边族群文化相融合,古老的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相传产生于宋代,民间俗称“灯影戏”、“小戏”、“老道情”,她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采取“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手段,“集中华皮影之大成,撷当地道情曲艺之精华”,融民间音乐、美术和口传文学为一体,成为当地人民倾诉情感、丰富文化生活和承担祭祀、过关、还愿、节庆等习俗的综合性艺术。
1、简介
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已有千年历史。历经沧桑,形成了环县独特的道情皮影戏。经清末“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等一代人的改革创新,使其更加完善。它与当地人民
的习俗信仰水乳交融,形成了以环县为中心,延伸至周边的华池、庆城及宁夏盐池、陕西定边等县在内区域的播布现状。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优美独特的道情音乐唱腔和精湛的皮影制作及表演上。戏班演出时,前台一人挑杆表演,并承担所有角色的坐唱念白,后台四五人伴奏并“嘛簧”,一唱众和,粗犷高亢,独具风格。道情音乐为微调式,分为“伤音”、“花音”,以坦板、飞板两种速度演唱,曲牌体与板式体并存。其伴奏乐器中的四弦、渔鼓、甩梆子、简板均为自制,音色独特。传唱的180余部剧目中,至今还保留着“图”、“卷”等古老文化符号。现馆藏及民间流存的数千件清代皮影原件,构思奇妙、雕刻细腻逼真,有极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
2、渊源
道情者,用渔鼓和简板伴奏,多用一般民间故事做题材。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三次进京演出,受到*、*等*的高度赞誉,并最终发展为甘肃惟一地方剧种——陇剧。
在全国大范围都有皮影艺术的同时,如何求同存异,凸显环县皮影的特点成为了当时宣传的瓶颈,环县道情皮影在宣传时,竭力展示其独有性以及历史性,而道情就是其中最大的差异化牌,最初环县道情皮影宣传与全国其他各地的皮影并无差别,但是随着研究的日渐深入,研究者发现其唱腔、内容跟全国范围内流传的皮影还有些许差异,经过郑重研究,将环县皮影命名为——环县道情皮影,这是皮影对外推广迈出的关键一步。
隔着一根细细的电话线,环县文化局局长杨涛回忆起申遗始末:“从这个世纪开始,我们县就开始主动开始发掘保护皮影文化,我们是贫困县,县上的财政收入并不多,但在财政很紧张的情况下,县上还是尽量让我们多参加各地举办的推介会、研讨会,在全国级别的表演中露脸,还有就是邀请一些学者专家召开研讨会,让一些关注民间文化的专家和学者了解这个艺术,我记得非常清楚,我们的戏班子第一次出国演出,就是兰州大学做民俗研究的柯杨老师向国外友人推荐的。”
3、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环县道情皮影三次进京演出,受到*、*等**的高度赞誉;1960年发展成为甘肃唯一地方剧种——陇剧;1987年成功出访意大利。2002年举办了首届中国环县皮影艺术节,同年,环县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皮影之乡”;2003年10月,被文化部列为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之一;2006年5月进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名录,同年10月,环县成功举办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暨第二届中国环县道情皮影民俗文化节;2011年8月,环县再次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环县道情皮影民俗文化节,进一步以道情皮影宣传、推介、展示为载体,展示环县形象,实现文化与经济联袂。自2007年9月以来,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团先后七次应邀出访法国、德国、奥地利、荷兰、比利时、瑞士等欧洲六国,向海内外展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被称为“东方民间文化的活化石”。
4、现状
经普查,全县境内现有47个戏班、285名艺人、40多名皮影雕刻者。20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三次进京演出,受到*、*等*的高度赞誉,并最终发展为甘肃惟一地方剧种——陇剧。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环县道情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保护
在民间文化保护上,环县的许多先进经验,都被在全国推广,成为民间文化保护的范本。首先是改变其不易保护的状况,采用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归纳分类,以便于保护研究,另外就是向传承人每个月发放补贴,这两项“环县原创”的保护经验,都已经在全国推广开来了。
2006年是环县皮影保护转折性的一年,5月,环县道情皮影戏被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后,文化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环县召开,同年,环县专门成立了“保护中心”,投资1200万元新建了“环县道情皮影博物馆”,成立了道情皮影研究会,率先形成了皮影民俗、道情音乐、皮影艺术和口传文学等四个研究协作体系。
借此契机,环县皮影保护工作者辗转到文化部表达了想申请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想法,当时有一个工作人员将他们介绍给了中国木偶学会,木偶学会认为,皮影戏在全国都有,各地都可以说是自己的文化遗产,遂建议他们找到几家有代表性的捆绑申遗,这才有了2008年的捆绑申遗。
经过严格的筛选,2008年,我省环县、湖南湘潭县、河北唐山、陕西华县四地被作为皮影戏的代表地,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全国20多个地区脱颖而出成为代表之一,环县“举全县之力”要将道情皮影打造成一张闪亮的名片。
6、相关报道
开端
北京,关于皮影的记忆之三:“李民间”用皮影测量市场温度
央视国际2003年09月18日10:50
环县现有皮影戏箱92副,有50余家皮影戏班常年走乡串户演出,规模之大全国罕见。
将皮影搬上商业的舞台,赢不赢利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试试民间艺术这一文化市场的“水”有多深,进行一次“小马过河”式的体验。
甘肃环县道情皮影进京演出的日子因故推后。
虽然如此,北京中美同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李戈说他近来仍然常开“夜车”,作为该公司的副总经理、甘肃环县道情皮影进京演出的组织策划者,李戈如此紧张的工作节奏或许合情合理——虽然关于演出的事宜万事俱备,可他认为还有些演出的细节需要完善。
李戈原本就叫李戈,至于“李民间”,那是朋友们赐给他的雅号。因为喜欢包括皮影、民歌、剪纸等在内的一些民间艺术,以及那些或年轻或年老的民间艺人,李戈与朋友们谈论的话题极其有限,除了民间艺术就是民间艺人。
对于这次演出,李戈既兴奋又有点心悸:首次用商业的方式将古老的皮影艺术推到大众眼前,谁都不知即将面临的结果会如何。
“开弓没有回头箭!”李戈这么说,“赢利与赔钱似乎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冲动
皮影具有潜在的商业价值
虽然酷爱民间艺术,李戈真正接触皮影的时间其实并不长。“老早就听说过这东西,好像很好玩,满街找,就是找不到。”李戈说。
直到去年10月,刚到同济文化公司上班的李戈,在朋友的介绍下,与当时进京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甘肃环县道情皮影表演艺术团接触上了。
也许是职业敏感使然,也许是自己对民间艺术的确钟爱有加,“当时我力排众议,决定公司赞助道情皮影在北大、清华各进行一场义演。”李戈回忆说。
李戈至今还记得当时在北大演出的场面:离演出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北大芍园多功能厅里已聚集了不少学生,等到开始演出时,过道里已无法行人了。随着戏中情节的起伏,掌声一次比一次热烈。原定的三出戏演完后,观众强烈要求再加演一场,有的同学还跑到后台,缠着老艺人让其讲解玩皮影的奥妙。也正是在这两场演出中,李戈突然认识到民间艺术本身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
“免费演出观众固然很多,如果尝试商业演出看的人还会多吗?皮影艺术一旦与商业结合能挽救其日暮途穷的颓势吗?”这之后,一个试图将皮影用商业的方式推向市场的冲动,就一刻不停地在李戈的心底潜滋暗长。
时机
把皮影搬上商业舞台
时机终于成熟了。2003年元旦刚过,李戈一行专程赶到甘肃环县,对该县道情皮影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考察,经过长时间的分析与论证,李戈决定将道情皮影用商业的手段搬到北京的舞台之上。而在此之前,这样的事从未有过。
在李戈看来,将皮影搬上商业舞台,赢不赢利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试试民间艺术这一文化市场的“水”有多深,进行一次“小马过河”式的体验。
李戈认为,虽然国内民间目前还有有限的皮影表演团体存在,可真正能拉上舞台的并不多,有的不是演技粗糙,就是班底不全,抱残守旧的多,从内容到形式创新的少。而甘肃环县道情皮影艺术在历经300余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之后,去粗存精,在保留原有优秀剧目的同时,又创作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不仅如此,在环县,皮影戏如今仍然是当地群众主要的娱乐方式,每逢农闲冬暇、婚丧嫁娶皮影是必唱大戏,最原始、最朴实的西北风情由此保留下来。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县皮影是当地农耕文化的一个缩影。
“戏班组织是松散的,而演员都是农民,唱的是时代流传下的歌,从唱腔到皮影人整个儿是原汁原味的。”李戈说,“我们就是要让这种原始得让人感动的民间艺术,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尽管是商业演出,可我们绝对保证了它的本色。”
李戈说,这次皮影进京演出,虽然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根本不能与大制作的演出场面相比,可事关皮影演出的事宜,丝毫不敢马虎。
尤其是在演出剧目的选择上,环县道情皮影古典的、现代的,严肃的、幽默的剧目多达百余个,仅他们分装在戏箱里的皮影人物就有千余个。在经过反复与精心的选择之后,传统故事《三打白骨精》、市井笑话《王歧怕老婆》、传奇故事《秦石岭》等共十余个本戏,二十余个折子戏成了与观众见面的剧目。
考虑到皮影演员讲西北方言,观众听不懂,从而造成欣赏障碍的情况,李戈根据录音材料将其唱词整理出来,在演出时配上字幕。
李戈还将工作的精细延伸到宣传海报的制作与演出场地的选择中。海报考究的质地再加上或伸拳踢腿或媚态百现的皮影人,既突出了皮影艺术本身的沧桑之感,又不乏现代人所追求的怀旧情绪;演出场地则选择了人气较旺、视听效果俱佳的北兵马司剧场。
冒险
吃“螃蟹”的代价
李戈在给别人解释他的这次“皮影行动”时,常爱用“敢吃第一只螃蟹”这句话,来形容他的冒险行为。
事实正如李戈所言。相对于目前国内流行文化商业演出尘嚣甚上的情势,传统民间文化演出市场从未抬起过头,一些官方或民间的公司也曾有过将民间艺术作用于商业手段的想法,在谋取利润的同时,期待给民间艺术营造出第二次青春。然而事与愿违,在来自市场各方压力下,一些大胆又不乏新奇的创意就此流产。
“说实话,用于演出投入的二十余万元,到时能不能收回来,连我现在心里都没有底,市场的眼里揉不进一粒沙子,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把剩下的事做好!”李戈说。
事实上,一些不容乐观的现象已经向李戈逼近。据记者了解到,尽管主办方承诺买一张最高价位的票(200元)可以获得一个皮影人,但盘点一周售票情况,总共卖出的还不到一百张,而这其中有不少的消费者是李的“哥们儿”,剩下的就是圈内喜欢民间艺术的人士。
票房是演出市场的晴雨表。李戈在拿皮影测量民间艺术演出市场的温度。
从某种程度上说,李戈与他所在的同济文化是一匹敢涉水的马,水的深浅与否不是他们特别关心的事,他们看重的只是探索的过程。
“说不想赚钱是瞎话,可说想赚钱则不是很现实的。我们当初在决定做这件事时,希望能赚到钱,因为一旦赚了钱,就会吸引比我们更有实力的专业或非专业的演出公司,用更成熟的商业操作手段进入民间艺术市场,这对保护、传承民间艺术无疑会产生积极意义;而如果赔钱了,那至少我们将皮影从遥远的西北带到北京人的眼前,让大家更具体地认识皮影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东西!”李戈说。
或许探索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日前在评价李戈的这一行为时说:“他将民间艺术推入了商业的深渊,为民间艺术走出困境蹚出了一条新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