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女镇
仙女镇是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所在地,北依宁启铁路,南临长江,“京沪”、“宁通”、“沪陕”高速交汇于此,328国道、237省道、336省道、沿江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区面积141.58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万人,下辖31个行政村、29个社区、两个场园。
中文名:仙女镇
行政代码:321012100
身份证前6位:321012
长途区号:0514
邮政编码:225200
隶属政区:江都区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苏K
辖区面积:141.58km2
人口数量:约30万人
人口密度:2119人/km2
1、地方简介
仙女镇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明末清初始称仙女镇,解放后几经调整,1966年5月改称江都镇,从2000年4月起,原砖桥镇、张纲镇、双沟镇相继并入,2005年5月再次更名为仙女镇。2005年以来,先后入选全国农村小城镇综合发展“千强镇”、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强乡镇、中国经济文化名镇等,先后创建成全面小康镇、江苏省文明镇、国家生态镇。2008年名列江苏省百强镇36位、苏中50优乡镇第4位、扬州十强乡镇第一位。
2、行政区划
仙女镇区划
仙女镇
321012100001111东苑社区
321012100002111龙川社区
321012100003111龙城社区
321012100004111玉带社区
321012100005111高阳社区
321012100006111引江社区
321012100007111禹王宫社区
321012100008111西苑社区
321012100009111云峰社区
321012100010111仙女社区
321012100011111北苑社区
321012100012111龙溪社区
321012100013111南苑社区
321012100014111龙都社区
321012100015111新都社区
321012100016111商贸城社区
321012100017112砖桥社区
321012100018112张纲社区
321012100019112双沟社区
321012100020112李坝社区
321012100021111乐和社区
321012100022111春江社区
321012100023112镇北社区
321012100024112孔庄社区
321012100025112樊庄社区
321012100026112南吴社区
321012100027112三和社区
321012100028112桥东社区
321012100029112唐庄社区
321012100202112建乐村
321012100203112江桥村
321012100204112七闸村
321012100208112正谊村
321012100211112新民村
321012100212112陈庄村
321012100213112民和村
321012100214112新火村
321012100215112横沟村
321012100216112同桥村
321012100217112三友村
321012100218112三星村
321012100219112苏新村
321012100220112镇西村
321012100223112新和村
321012100224112长红村
321012100225112新港村
321012100226112金陵村
321012100227112新华村
321012100228112化市村
321012100230112涵西村
321012100232112樊套村
321012100233112勤丰村
321012100234112邓院村
321012100235112新河村
321012100236112陈行村
321012100237112黄庄村
321012100238112周墅村
321012100239112陈甸村
321012100240112三荡村
321012100241112曹庄村
321012100243220曹王林园场村
3、经济建设
2012年,预计全镇可实现GDP253亿元、财政收入20亿元,可实现农业产值9亿元、规模工业以上产值662亿元,可实现建筑业施工产值95亿元、施工收入24.7亿元、服务业增加值108亿元,可实现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20000元。重点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226.93亿元。1-5月份,完成开票销售78.47亿元,占江都全区34.06%;入库税收5.02亿元,占江都全区44.67%;设备抵扣税3532万元,占江都全区33.32%,三项质量性指标均实现稳步增长。4月份,投资20亿元的江淮10万辆皮卡及SUV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4万平米的扬州山水园开门纳客,一汽大众、宝马、广汽丰田、标志等4个4S店在国际汽车城集中举行开工典礼。
4、新闻动态
仙女镇
我镇2015年度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公益事业8项目先后在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集中组织公开投标和开标中,樊庄社区、磨桥河排水沟整治工程项目中标价比控制价下浮近19个百分点,这是通过*化、公开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式,使国家财政奖补资金和农村集体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取得成果之一。据了解,我镇参加开投标和开标项目共8个,中标总价为220.77万元,比招标预算控制总价249.88万元,下浮金额达29.11万元。
围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强宣传。我镇强化产权交易内容及权限的宣传,打造高效便捷的阳光交易平台,在全镇广泛宣传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济组织股权、农业类知识产权等,使广大村民真正掌握农村权限的内容,保障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权益。以规范流转交易行为和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培育和发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推进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交易品种全覆盖,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个人进场交易,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增收。
围绕农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强服务。根据区交易规范要求,我镇除了将农村集体产权交易项目进入产权交易网站,实现阳光操作外,还举办基层相关人员业务知识辅导班,使他们领会掌握村级集体所有的资产,应经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同意,成立村经济合作社的按章程规定,得到理事会或成员代表大会同意,村集体商定的流转决议经村民监督委员会同意后方可申请交易。属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产,根据章程规定程序处置。对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根据拟定交易资产经营管理现状,我镇农经部门务实服务基层、交易申请、严格审核、评估作价、发布交易信息等在业务方面给予精心指导。同时,我镇还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进基层*管理,维护集体及广大群众利益,确保农村产权交易全程公平、公正、公开,推动集体资产市场化流动,使集体收益最大化实现。
5、生态环境
涵西村积极推广轻型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日前,记者在仙女镇涵西村采访时看到,该村大面积的农田都推广了秸杆还田、机插秧。
轻型农业是保护环境,节约劳动力和农业耕作成本的有效途径。仙女镇涵西村把推广轻型农业作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降本增效,防治大气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该村严格按照秆禁烧工作要求,对全村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在实行严格监管的基础上,该村加大对农户的服务力度和水平,采取疏堵结合的有效工作方式,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地区以机械化还田、秸秆青贮饲料、秸秆外销、发展食用菌、能源转化等综合利用技术,切实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对秸杆还田的农户,在每亩补贴人民币50元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机插秧,机插秧采用毯状秧苗,这样播种密度较高,极大提高了秧田利用率,秧田和大田比例达1:100,秧田利用率比常规育秧提高了10倍,可大幅度节约耕地、种子、农药、肥料和用工,从而增加农民收入,该村采取提供统一供种,统一育苗,有效保障壮秧移栽的同时,每亩地继续补贴人民币50元,以此大力推广轻型农业,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6、附近景点
附近景点
座落江都市区西南角,布局体现“龙川文化”的精髓,巧妙提示“龙”、“水”、“绿”的主题。广场东南侧的江都市博物馆,3000平米展览空间和丰富的名人字画、文物馆藏,让游客流连忘返。
龙川广场坐落于江苏扬州市江都城区中心西南角,是引江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座全省一流的“城市客厅”,总面积10万平方米,在功能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整体与局部都体现了“龙川文化”的精髓,聚合“龙之魂”、“川之韵”的丰富内涵,融入现代化表现手法,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巧妙揭示了“龙”、“水”、“绿”的主题。
下沉式广场北首主入口处有一块天然卧石,上刻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的“龙川广场”四字,水由石下涌出,沿“龙川”逐层跌落,注入广场中心的“龙池”。
渌洋湖自然保护区
渌洋湖原是沼泽荒滩,蒿荻遍布。而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片绿色的长带,西不见头,东不见尾,北不见边。葱绿、透亮、厚重,恰如一道绿色屏嶂。夕阳的金光洒满绿带,无“大漠孤烟直”的萧瑟,却有“长河落日圆”的雄壮。不过这奔涌翻腾的长河是那葱葱郁郁的绿色林带。
此地总面积15.3平方公里,地形如釜,四周高、中间低,周围有16.5公里的圩堤环抱。这里水资源丰富,村村有鱼池,整个鱼池面积有300多亩,水产养殖场的面积达1300亩。1976年秋天,省、市、县土壤和林木专家对渌洋湖荒滩进行了综合论证,认为这里虽然是荒滩,但水生、陆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如果植以茂盛的林木,这里将成为鸟类、野生动物栖息、繁殖的良好场所,成为荒滩上的绿色银行。
经过20多年的建设,原来的荒地已发展成林场。如今的水杉、池杉林590亩,苗圃110亩,果树87亩,竹林20亩,农田358亩,活立木蓄积7820立方米,林木覆盖率41%。如今池杉林和果木园中,林涛起伏,鸟雀啁啾,蛇游兔窜。这里湿地鸟类、森林鸟类,约有数百个种类,隶属13目20科,其中东洋界鸟类21种,古北界鸟类28种,广布种鸟类30种,属国家保护的有10多种。那灰的是喜鹊,棕背的是伯劳,通体金黄、只有黑枕的是黄鹂,一眼睛睁、一眼睛闭的是猫头鹰。池鹭是不怕人的,常在人面前悠闲地散步;而苍鹭似乎特别高傲,在远处迈着绅士的步履。树梢上鸟巢一个挨着一个,而树下则不时看见野兔窜过;黄鼠狼常常是两只前后相随,而水獭则探头从水0来,一有风吹草动则立即游向远方,这是一个飞禽走兽的*世界。1985年8月,渌洋林场成为鸟类和野生动物的自然保护区。1981年,这里的大袋蛾和刺蛾曾成灾,保护区建成后,林内几乎找不到一只害虫。因生态效益而带来的社会效益也是可观的。正因为如此,林业部、林科院的专家,印度、尼泊尔等国林业代表团来此地考察,北京电影制片厂还把渌洋湖拍成了电影。
扬州现代花木园
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总面积达3.5万亩,一期工程(核心示范区)共吸引“三资”投入5500万元,现有江苏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扬州雅典娜园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泰诚投资有限公司等20多家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投资入户园区。
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位于江都城区东郊,南至宁通一级公路,西至-公路,北至328国道,东邻宜陵镇。
计划分三期投资2亿元,把园区建设成“新品种引进园,新技术推广园,新知识培训园,新产品展示园,生态观光园。”目前,园区已完成一、二期工程,流转土地15000亩,由江苏省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农学院、扬州市林业站、扬州雅典娜园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香港建得公司、省计委苏创公司、淮阴飞宏公司、高邮市农科所、江都红枫公司等20多个单位和本地大户承包栽植花木。
主要品种有:金枝垂柳、落羽杉、杂交马褂木、乌柏、海棠、红枫、深山含笑、乐昌含笑、月季、广玉兰、香樟、桂花等30多个花木新品种,应用花木生产新技术多项。园区建设已吸引“四资”投入近4000万元,重点项目花木研究所综合楼、龙川盆景艺苑已建成;高尔夫球训练场、垂钓中心、良种奶牛繁育场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本地农民进园打工收入已近200万元。
园区建设,将建立健全以“*搭台、业主经营、龙头带动、科技支撑、中心管理、协会推动”的运行机制,真正发挥科技示范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7、地方特产
地方特产
邵伯菱与太湖的红菱、嘉兴的风菱并列为江浙三大名菱。邵伯菱有四个角,上下两角稍长,尖而翘,左右两角卷曲抱肋,形同羊角。故邵伯菱俗称“羊角青”。
与其他菱比较,邵伯菱皮壳较薄,出水鲜菱呈嫩绿色,煮熟后变成橙黄色。嫩菱是上好的水果,其特点是鲜、甜、脆、嫩,与生梨苹果相比,则别具风味。可以祛寒去火,生津解渴;煮熟后的老菱,乘热吃,香喷喷、甜丝丝,又酥又粉,可与良乡板栗媲美。剥出的生菱米,形似元宝,与鸡鸭红烧,爽而不腻,是中秋佳节,亲友会聚时,一道人人爱吃的佳肴。菱米削成片,切成丁,荤炒素炒,皆鲜美可口。把菱米剁成碎块,制成羹汤,滋润香甜,是解酒提神的佳品。
中秋节的晚上,家乡有祭月的风俗,菱角是必不可少的祭品。柔和的月光下,一张供桌上,放着月饼,菱角,荷藕,石榴,点一炷清香,斟一杯美酒,月色溶溶,香烟袅袅,其景其情,如诗如画,令人心驰神往。
邵伯菱历史悠久,遐迩闻名,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邵伯,吃了邵伯菱,赞不绝口。以后,每年中秋之前,总要挑选上好的菱角,作为贡品,星夜送往北京,供宫中享用。据镇志记载,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务院曾专门来函,要邵伯寄些菱种到北京,把它放养在*里,供-和嘉宾们观赏、品尝。
蛤蟆方酥
江都的方酥,泰兴的黄桥烧饼,高邮的秦邮董糖,泰州的麻糕,这四式茶点一直是扬州郊县的名特产品。
方酥所以能成为江都有代表性的茶点,当是其质美,使未食者“闻香下马”,曾食者“知味停车”。首先是其用料讲究,需选上等的精白面、绵白糖、大糟麻油或花生油以及芝麻仁、香椽条等。其次是抓住季节特点,面肥大小、放碱多少、和面水温、和水量等都需随季节而变。再次是抓住擀脐的关键,做到长、宽、厚一样,拉齐后招头招在脐子的半中间,成方。最后注意烘焙,先以木柴空烧炉子,烧成熟后,刷炉腔,打炉油,看底火上下均匀后,方能贴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细,单是烘焙就要4个小时,且要上下受火均匀,火候掌握不好,不是掉炉报废,就是扒不下来,成块铲碎,故又叫“功夫酥”。
方酥的口味实在好,看外表,上层芝麻粒粒饱满,晶莹透亮。体内层层相叠,薄如蝉翼,酥脆而不硬,绵软而不粘,入口即化,香甜怡人。好的方酥,离地一尺落地,触地即碎,其脆其酥都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正因为如此,该食品不仅在扬州颇有影响,而且海外侨胞也常饶有兴致地谈到它,有人还编成顺口溜说:形像-,名酥姓方;馈赠亲朋,耐人品尝;脍炙人口,既甜且香;弹指即碎,层次感强;江都特产,誉满一方。
江都河豚
长江,江岸线长达40.8公里,沿江一带产河豚。据《药典》载:河豚,古称侯鲐,多生于水之咸淡相交处,小口大腹,无鳞,触之则胀大如球,能补虚、去湿。《本草纲目》上说:河豚有大毒,味虽美,修治失法,食之杀人。经生物学家研究,河豚的毒素在30分钟内使中枢神经麻痹,0.1克就能使体重10公斤的狗毒死。它的毒主要集中在血、肝脏、卵巢中,其中以卵巢含毒最剧。所以江都民间有“血麻、籽胀、眼发花”的说法。*,叫花子误食垃圾中的河豚籽而意外身亡的事每年都有发生。可见,河豚之毒实在不可小觑。
人们却又难以舍弃河豚的美味,常用苏东坡的诗提示别错过吃河豚的季节:“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可见,河豚很有吸引力。故而,“拼死吃河豚”成了江都一句很有名的说法。
江都民间历来就有烧河豚、吃河豚的习俗,每年清明时节,河豚之香飘漫江边。河豚之美关键在于它的奇香,河豚一烧,那独特、浓郁、诱人的香气便立刻溢满门户,顺风可飘出一条巷、半片村。传说连睡着了的人也会被它“香”醒过来。所以,过去江都人在办宴席时,总是将烧河豚放到最后一道才端上来,因为一尝河豚,则百菜无味。
江都人烹饪河豚,传统的有红烧、白煨等等,而最著名的还是河豚烧黄花草。取那叶子碧绿的黄花草,热油焙过,加入浓稠的老鸡汁,放在河豚一边同烧,据说能将河豚的香味一点不留全吊出来,那黄花草之味甚至胜过河豚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