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大栅栏商业建筑群

科普小知识2022-09-19 16:25:31
...

大栅栏商业建筑群,近现代(清至民国时期)代表性建筑。*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宣武区前门外大栅栏地区。建筑群包括瑞蚨祥旧址门面、谦祥益旧址门面、祥义号旧址门面、劝业场旧址。

名称:大栅栏商业建筑群

级别:*

位置:宣武区前门

建成:1910年

朝代:清代未年

1、谦祥益


谦祥益平面示意图

谦祥益位于珠宝市街5号,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店铺创建于清朝末年,为当时北京绸布业“八大祥”之一,老店位于廊坊头条后迁至此处,为面阔三间中西结合式砖木结构两层建筑,现仍为谦祥益绸布店使用。

建筑为中西合壁砖木结构两层建筑。平面呈矩形,面阔三间,进深四间,中部靠北墙有一T字形大楼梯。建筑立面保存较好,具备强烈的广告效果,是近代商业门面的较好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建筑历史


谦祥益东立面

谦祥益现在在北京前门外大街,从前门往南不远,路西的门脸,路西朝东。它的前身是“恒祥”布店,老板是孟毓溪,店址在山东的周村,后来其子接手,对原来的伙计董连元委以重任,并将恒祥染坊更名为谦祥益,还在北京开设了谦祥益绸布店,由于经营有方,北京谦祥益创建后,生意极为红火,先后于前门外鲜鱼口建“谦祥益南号”,1882年于前门外珠宝市建“益和祥”,1902年于北京钟鼓楼建“谦祥益北”号,并以北京谦祥益为总店,在全国开设分号。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前门谦祥益老号被烧毁,1909年前门外廊坊头条重建谦祥益老号。到清末民初,谦祥益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这时的谦祥益在周村、任丘、上海、济南、天津、烟台、苏州、汉口、青岛等地开设绸布店20余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谦祥益系统,总投资白银400万两,比开张之初资产增加百倍,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丝绸布匹店。

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战乱加剧,政治文化中心南迁,满清贵族早已败落,北京的军阀官僚也大多离去,市场日渐萧条,谦祥益的营业也大幅度下降。“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谦祥益总号由北京迁往上海,到日本投降时,北京谦祥益的经营已极为恶化,后来的内战、国民*的“金圆券”政策和通货膨胀,使谦祥益的经营到了最坏的阶段。


谦祥益八字影壁

1949年后,公私合营时,谦祥益总店由廊坊头条搬至“益和祥”,即现在所在地。1978年,原商业部、纺织工业部鉴于我国丝绸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和北京特有的地理位置,也考虑谦祥益地处前门繁华闹市,又靠近*广场,具有经营丝绸的百年经验,于是将其更名为“北京丝绸商店”,作为我国在北京传扬丝绸文化,展示丝绸精粹的一个窗口。2000年,谦祥益经过股份制改造后,考虑到历史的因素和中国文化的宏扬,再次将“北京丝绸商店”恢复为谦祥益。恢复名称后的北京谦祥益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全的丝绸专业店之一。

2、劝业场


劝业场北立面

劝业场位于廊坊头条17号,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劝业场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被毁后于1918年重建,为面阔七间西式三层穿堂式楼房,北面通前门西河沿街。沿纵深方向为三个大厅,每个大厅是贯通三层的天井。劝业场是清*效仿外国而开设的陈列和推销商品的综合性百货商场,是北京最早集购物、娱乐和餐饮于一体的大型近代商场。现新新宾馆使用在原来建筑基础上作隔断、分出若干小房子作为客房,地面现铺设地毯,整体为宾馆式样的装修,外立面为原状。

建筑风格

北京劝业场建于1905年,当时已属高层建筑,是京城第一幢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砖石结构,内部纵深方向设三个大厅,四周为三层回廊,设开敞式商店,内装饰豪华。临街立面为巴洛克式,大门入口处作西洋柱式门罩,二楼和三楼用壁柱、窗套和阳台装饰立面,檐上作女儿墙。

1905年,清廷设立商部、设立“京师劝工陈列所”,以展览各地工业品为主,同时附设劝业场,销售部分商品。到了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陈列所不幸遭火灾,遂移至广安门内大街路北,新建一座三层楼房为该所馆址。1912年,到了民国,北京*工商部将它改为商品陈列所。1928年,又改名为工商部国货陈列馆,馆址迁至前门箭楼之上,展出各商号的商品,兼有销售。

正式叫劝业场是在1936年以后,当时的*把它划归了北平市,称北平市国货陈列馆,改名为北京劝业场。意思是“劝人勉力,振兴实业,提倡国货”。规定私人可以在此租地设摊经营,但只许卖国货,不许卖洋货。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时劝业场的业态除商业外三层还兼设台球室、茶(咖啡)室、杂耍演出场,名为“新罗天”,当时鼓界大王刘宝全等均常于此登台献演,盛况空前。

3、瑞蚨祥


瑞蚨祥大门

瑞蚨祥位于大栅栏街5号,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建成于1910年,为二层木结构建筑,现仍为瑞蚨祥绸布店使用。瑞蚨祥绸布店创建于清末,曾居北京绸布业“八大祥”之首,一时“名满京城、享誉海内”。19世纪末,洋货逐步成为北京的时髦商品,老字号新建的店堂也纷纷仿照当时最流行的西方商场模式修造。瑞蚨祥等著名的“八大祥”绸布店,即由匠师们按照他们对洋式商场的理解,参照上海和天津租界洋楼立面而建造的。

店堂主体为二层木结构楼房,平面布局中突出共享空间在功能上的实用意义,建筑装饰在清末民初京城开风气之先,采用仿欧洲巴洛克式与中国传统装饰题材相结合的手法。主立面朝南,孤形墙体,入口的墙体为砖结构镶汉白玉石雕,两层高的壁柱由横向线脚分成两段,柱头用爱奥尼柱式配花草,中间入口门头有横匾。横匾上及门的两侧弧形墙均做海棠池,饰以松鹤及莲花牡丹图案,可谓匠心独具。

建筑历史


瑞蚨祥南立面及临街情况

瑞蚨祥创始人叫孟鸿升,是孟子的后裔,济南府章丘县旧军镇人。他以经营土布开始,字号为万蚨祥。就到上海、青岛、天津等地设立连锁店,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经营品种也日益增多,增加了绫罗绸缎、皮货等高档商品。

1876年当时年仅25岁的瑞蚨祥掌门人孟洛川把目光投向了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大栅栏,在清光绪初年,由孟觐侯在前门外鲜鱼口内抄手胡同租房设庄,批发大捻布。清光绪十九年(1893)以后,洋布大量涌入中国,孟觐侯向孟洛川建议,开设布店,孟洛川出资八万两银在大栅栏买到铺面房,成立北京瑞蚨祥绸布店。

到清末民国初年,瑞蚨祥已成为北京最大的绸布店。拥有五个字号,即东鸿记茶庄,瑞蚨祥总店(也称东号),鸿记皮货店,西鸿记茶庄,西鸿记绸布庙(也称西号),均位于大栅栏街内。

1900年,瑞蚨祥毁于义和团的洗劫,不久重建开业。恢愎以后的瑞蚨祥仍然以货品纯正、花色新颖著称。现瑞蚨祥仍自行设计花样,派专人选厂家“定产品”,并绣明“瑞蚨祥鸿记”字样。其优良的布匹、绸缎仍为海内外游客所称道。其开办的“传统服装服饰展”也是文商结合的典范。

解放后,*广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就是*总理指定瑞蚨祥提供的。1954年,瑞蚨祥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五个字号合并为一,改成以经营绸缎、呢绒、皮货为主的布店。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基本保持了原来的建筑风貌,天井式的房屋结构,门面上的石雕、罩棚等仍保存完好。营业面积达千余平方米。

1949年,历经沧桑的瑞蚨祥和大栅栏的许多老字号一样迎来*的曙光、北平的解放。开国大典徐徐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就是用瑞蚨祥提供的红绸了制做的;从此,老字号瑞蚨祥从*统治的“每况愈下”中获得了新生,1954年底,率先实现公私合营,近几十年来一直成为首都劳动人民和中外游人喜爱的国营绸布商店。

4、祥义号


祥义号南立面

祥义号位于大栅栏街1号,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祥义号创立于清末,原为面阔五间的中西结合式砖木结构二层建筑,大门为高二层的西洋巴洛克风格的铸铁花门,两侧边墙嵌有大型砖雕,现为诚宜厚商场管理使用。

“祥义号绸缎店”创始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由当时浙江杭州著名丝绸商贾世家冯氏家族传人冯保义联合慈禧太后手下太监总管“小德张”(本名张祥斋)共同创办,迄今逾百年历史。“祥义”二字,取自创办人张祥斋的“祥”字与冯保义的“义”字,寓意“天降祥瑞”、“恪守信义”。

建筑历史


祥义号坎墙

祥义号以丝绸制衣起家,因创办人身份显赫,制衣业务深入清朝内宫。慈禧太后的寿服、宫内自用的宫服和戏服、大臣们的朝服皆经此而做,因做工精美,质量上乘,口口相传,继而京城的达官显贵都汇聚到此定做服装。

在为内宫制衣过程中,因“小德张”从中牵线说项,慈禧遂同意由宫内绸缎贡品折合银两当作加工宫服的费用。由此,祥义号开始对外经营宫内的贡品绸缎,把皇室的丝绸用品引入民间,广受欢迎。清末民初,祥义号一跃成为北京绸布业“八大祥”之一。

为了吸引顾客,争夺市场,祥义号从商品销售到门面装修,以及正月十五花灯会等与西邻的瑞蚨祥展开了激烈竞争。起初两家都是普通门面,后来,瑞蚨祥在店门前围了小院,并装上了大铁门,祥义号随后把店前小院的砖墙拆除,换上了更加高大精美并镶有花饰的铁栅栏门面;不久,瑞蚨祥又把店前铁罩棚改成可升降的铁罩棚。祥义号随即也改装成了活动铁罩棚,并比瑞蚨祥又高一些。这段瑜亮争锋的往事,有现在两家的豪华门面为证。不仅为大栅栏商战增添一段佳话,亦是其繁盛历史的鲜活见证。祥义号店面外立面为两层楼高的西洋巴洛克风格铁艺大棚,上有铁艺做成的方柱、铁栅和出挑的棚檐,铁花繁密、做工精细,历百多年风雨不倒。

上一篇:灵境森林

下一篇:成人依恋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