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川江号子

科普小知识2022-09-20 09:36:47
...

川江号子是川江船工们为统一动作和节奏,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一种一领众和式的民间歌唱形式。宜宾到宜昌1000多公里的长江江段俗称川江,航道艰险,险滩密布,礁石林立,水流湍急。重庆市和四川东部是川江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

中文名称:川江号子

遗产类别:传统音乐

流行地区:重庆市、四川省

遗产级别:*

1、简介


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是我国民间歌曲中川江船工劳作时所唱的劳动号子,所以又被称为川江船工号子或川江船夫曲。六部范围在四川省和重庆市。

川江号子是金沙江船工号子、嘉陵江船工号子、岷江船工号子、沱江船工号子的总称。由于各条江河的地貌地形和水势的不同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川江号子因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珍贵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现已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川江号子有“长江文化的活化石”之称,曾被誉为“比人类语言还长的民间艺术”。

川江号子主要流传于金沙江、长江及其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和大宁河等流域。这一带航道曲折,山势险峻,水急滩多,全程水位落差较大,特别是经险要的三峡出川,船工们举步维艰。川江号子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川江号子包括上水号子和下水号子。上水号子又包括撑篙号子、扳桡号子、竖桅号子、起帆号子、拉纤号子等,下水号子又包括拖扛号子、开船号子、平水号子、二流橹号子、快二流橹号子、幺二三交接号子、见滩号子、闯滩号子、下滩号子等,因此形成数十种类别和数以千计曲目的川江水系音乐文化。代表曲目有《十八扯》、《八郎回营》、《桂姐修书》、《魁星楼》等。《拉纤号子》、《捉缆号子》、《橹号子》、《招架号子》、《大斑鸠》、《小斑鸠》等。

2、历史渊源

川江号子的历史极为悠久,在四川劳动号子中最具特色。重庆、四川自古有舟楫之利,历代史籍对此多有记载。近年来,在沿江两岸陆续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石锚”、东汉时期的“拉纤俑”等文物都印证了川江水路运输行业的久远历史。而川江两岸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以及船运中的以歌辅工之俗,无论在民间歌谣还是在杜甫、李白等文人的诗歌中都是久用不衰的题材。学术界普遍认为川江号子是长江水路运输史上的文化瑰宝,是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具有传承历史悠久、品类曲目丰富、曲调高亢激越、一领众和和徒歌等特征。它的存在从本质上体现了自古以来川江各流域劳动人民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粗犷豪迈中不失幽默的性格特征。同时,在音乐形式和内容上,其发展也较为完善,具有很高的文化历史价值。

3、形成原因

川江号子作为一种民间歌谣形式,它也必然起源于三峡地区船工们的劳动生产与生活活动之中――产生于船工们的拉纤、摇橹和推桡等劳动生产之中。

首先是与三峡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三峡历来是长江上游水运交通之要冲,四川对外运输之孔道,大小船只往来运载,异常繁忙。“但是这一江段又是长江水运最险处,到处是险滩、激流和漩涡,行船十分危险。船工们为了协调步调并给自己壮胆鼓气,显示大无畏的气概,发明了许多不朽的船工号子,成为飘荡在峡江上的艺术绝唱,也是川江号子的核心部分。这种川江号子,在长江、岷江、沱江、嘉陵江、涪江、金沙江、渠江、乌江等木船上配有专门的号子工来领唱。”

其次是与三峡人能歌善舞的习俗有关。三峡人素有好歌喜舞的娱乐传统。巴渝舞、巴人歌是三峡地区民俗民歌之源头。

4、艺术特色

旋律


剧照

川江号子旋律多姿多彩,其歌唱时而悠扬,时而激越,时而舒缓,时而紧张,极富感染力、鼓舞力和激发力。充分表现出川江船工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和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拼搏精神。

演唱方式

川江号子主要流传于船工群体,多为口耳相传,自然传承。也有青年船工拜老号工学艺者。在船工行业中,领唱的船工被尊称为“号头子”,号头子在船工群体中有较高地位。号头子不但嗓音好、唱得动听,同时还应具备知识面宽、熟悉航道、行船经验丰富等才能。

川江船工号子是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的合唱形式。

领唱部分曲调性较强,唱词除劳动号令、呼号以外,有“数板”,其内容有反映船工生活的,也有民间传说、故事及“戏文”。领唱部分旋律婉转,装饰音较多、常用远距离音程,乐句长短不一,变化性和伸缩性较强。

合唱部分音调相对比较简单,在同领唱相应配合的交织结构上却富于变化。但合唱部分节奏鲜明而富于变化,常与领唱交织重叠,构成多声部合唱。每一首号子都有不同的曲调,结构相对完整。他们既可以独立歌唱,也可以联唱。由于号工要用号子来掌握航行的速度,统一船工的动作,所以无论是下水搬桡或上水拉纤,在整个航行的过程中都不能停歇。号子主要包括推桡、搬桡、摇橹、拉纤等工种号子,其中又有平水、紧水、抛河、靠岸、离港、过滩等不同的劳动条件和劳动工序的不同节奏与风格各异的曲牌。

分类

川江号子主要分为“下水号子”和“上水号子”。还有“斑鸠号子“、“抓抓号子”、“夺夺号子”、“横梢号子”、“拉滩号子”、“焉包包号子”、“快橹号子”(闯沱号子)等。

下水号子一般用“橹号子”、“幺二三号子”、“招架号子”、“数板号子”四种。橹号子是开始行船时为了统一众多船工搬桡速度而歌唱。幺二三号子是全体船工用力搬桡时所唱,情绪较为紧张激烈。因流域不同,又有“见滩号子”、“梭号子”等子分。招架号子是在浪急滩险、劳动紧张时所唱。紧要关头则唱“拼命号子”,音乐常运用转调。

上水号子有“拉纤号子”和“捉缆号子”。号工领唱时规定速度,一步一拍,船工们的每小节第一拍以“嗨”声相呼应。当地势崎岖不能拉纤时,将纤藤的一头栓在岸边的大石上,船工们在船上往返步行扶缆而上称为捉缆上滩,所唱的号子为“捉缆号子”。

数板号子有紧、中、慢三种板式,紧“数板”近乎呐喊或朗诵;中“数板”近乎川剧高腔的“二流”,慢“数板”则近乎川剧高腔的“一字”,节奏舒缓,旋律性强,但都带有劳动呼号的衬腔。河流不同,数板号子既借鉴川剧高腔又融入四川花灯、车车灯、四川清音等民间音乐的音调。

川江号子作为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客观上起到了川江水路运输史的活化石的作用。它的存在,从形式上延续并反映了千百年来川江运输业原始的劳动状况,使今天的人们还能真实地感受到,自古以来川江各流域劳动人民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

内容

在内容上,它用歌声表述了川江各流域的水文概况和沿江两岸的山川风貌、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号子的歌词往往以沿江的地名、物产、历史、人文景观为题进行编创,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如“川江两岸有名堂”,就把沿江的滩口尽收于歌词中。在精神上,展示了四川劳动人民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下的勇敢坚强、粗犷豪迈而不失幽默的性格,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不断进取,日益壮大最终成为伟大民族的强有力的见证。

音乐

在音乐上,川江各流域的号子都具有高亢粗犷、婉转悠扬、风趣幽默的特点。开船时,船工的领唱和船工们应对的“哦竭搓(因)”、“嗨佐”等号子声起呈分明,充满活力。行船过程总,全体船工用力搬桡,情绪较紧张激烈,领唱者常用高亢的歌声唱出较长的句子,船工们则以“嗨”、“嗨佐”等号子声相呼应。当船行至浪急滩险的河道时,木船行驶非常危险,船工们情绪紧张激烈,劳动强度较大,号工唱起节奏急促、近乎于嘶喊的拼命号子(或“抓抓号子”、“外倒号子”),船工们随着号子的指挥,合着急速的劳动节奏,动作、声音高度统一。此时,号工常以运用了转调的领唱和船工们与之呼应的“嗨佐”号子形成此起彼伏、波澜壮阔的多声部合唱。与之交相辉映的则是船工们极为壮观的战天斗地地劳动场面,为活跃行船气氛,减轻疲劳,船工们唱起节奏纾缓,旋律性强,富于情趣的优美动听的数板号子。

5、号子内容


川江号子乐谱

内容是川江号子文化内涵的直接体现。在过去,川江上船多、船工多,号子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大致上还是可以分类的:一类为地名号子,内容涉及川江沿线滩名、地名连带其土特产品,船工们对其记忆犹深;二类是劳动号子,表现出船工们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第三类为情歌号子,它们反映纤夫的情感世界及家庭生活,有粗犷的但也不乏细腻;第四类则为时政号子,它或直接反映时局,更多的则是反映船工们对生活现状的不满。

地名类号子:该类号子包括了川江及其各支流的不少地名、土特产品、民俗风物等,是船工们长年航行此间对上述内容耳闻目睹或亲身实践的经验积累,虽然它以一种口头记叙的形式出现,但其史料价值是不可轻视的。由于其所述内容往往被正史所忽略,因而它便成了我们今天研究川江码头文化不可多得的东西。

劳动类号子:该类号子展示的是船工们分工合作、不畏困难、齐心协力战滩斗险的气魄与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劳动的艰辛。

情歌类号子:情歌类号子饱含着纤夫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歌词中透出的情感时而豪放粗犷、时而细腻诙谐、时而还有着几分羞涩。船工们的爱连同他们的悲欢离合,在号子声中演绎得坦坦荡荡。

时政类号子:在*,这类号子中,有对时政的叙说与针砭,更多的是对老板的控诉,它交织着无数的血和泪,其载负的沉重令人震撼、动容。

6、作品赏析


雕塑

《南广河号子》:《南广河号子》是流传于南广河域内的船工号子。该号子由《起篙杆开船》、《顺水桡》、《走走桡》、《懒龙号子》、《出斑鸠》等五曲组成。四川省宜宾地区群众艺术馆的秦运梁先生在《(南广河号子)初探》一文中对其作过整理。

《起篙杆开船》:由男生独唱,船起航驶离码头时用。唱词多以该河流域之方言、俚语编成,内容无不包。地方风味、生活气息浓郁

《顺水桡》:一领众和,用于船行下水或平水之时。桡板节奏感强,常以民间故事或川剧故事人物为词。劳动气氛浓厚,富鼓动性。

《走走桡》:一领众和,船下完滩进入平水区,即将停靠码头时用。其桡板节奏感最强。强调扳桡的整齐有力,唱腔不十分强调旋律,声调接近呼吼、喊叫。

《懒龙号子》:一领众合,用于拉船上滩之时。这时,领喊者在船上撑篙喊唱,拉纤者在岸上齐声同和。领唱声亦即指挥令,以便众人齐心协力拉船上滩。其唱词随拉纤情况而变,曲亦随词而变,音乐宛转悠扬而富于感情力量。

《出斑鸠》:一领众合,用于所拉之船即将上完滩前的冲刺,直至船进入平水区,并靠岸休息之时。领者有腔无词,节奏短、快而有力。其与和者之间的对应几乎为“喊”与“吼”。气氛和情绪均达到顶点,可谓之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嘉陵号子》:主要流行于嘉陵江在四川省及重庆市境内一段,嘉陵江在重庆市朝天门注入川江。嘉陵号子和其它地方的号子一样,也有不少的“曲牌”名称。在不同的水势中拉船时,便需吼不同“曲牌”的号子鼓劲。它有《逆水数板号子》、《交夹号子》、《立桅号子》、《下水数板号子》等形式。

《逆水数板号子》:一领众合,用于船在主流中逆行时,统一纤夫的步伐与用力。大多是在拉“三脚纤”时。其喊号形式为大小号子轮流领喊,众人应尾声回答。其唱词一般都用戏曲中的原词。领喊人音词清脆吭长,众人回应声比较沉闷。

《交夹号子》:一领众合,用于船夫在长平的水里推桡之时,因此时易困乏,喊号子振作其精神。另在过滩之后亦喊此号子以表喜悦之情。其唱词短小,活泼无拘束,见什么喊什的。号子明快而喜悦,为嘉陵号子中音乐性最强的。其喊答声可以相互交织超拍,并时而伴以口哨声。

《立桅号子》:一人或两人领喊,众人随声回应。用于开船前把桅杆立起来,以便挂帆拉纤。号子无唱词或少唱词,多为见啥喊啥。其特臭为唱词慢吟,节奏悠缓,充分展现了休整后纤夫的饱满精神。

《下水数板号子》:一领众合,用于在平静无险的长河中推船,船夫时有沉闷的倦意,便喊此号子解困。其内容较多用戏曲中的唱词。其特点是领喊人全用川剧原词原曲牌,船夫应声浑厚粗犷,声震河谷,因又称《过山号子》。

7、历史价值

号子的唱词也很丰富,往往以沿江的地名、物产、历史、人文景观为题进行编创,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如"川江两岸有名堂"。号子头编唱号子时,把沿江的滩口尽收于唱词中,过去的老艄翁、号子头因长年行船于长江中,不管水涨水落,沿江的明礁、暗堡,水经流速,牢记于心,积累了丰富的行船知识,保证了行船安全。因此,过去民生轮船公司、强华轮船公司、招商局等,把一些年富力强、非常熟悉川江水性的艄翁、号子头请到公司培训一下轮船知识后,便送到船上担任水手、引水,然后提升到领江、船长要职。

“巴渝民间艺术大师”陈邦贵13岁开始当船工,并师从久负盛名的彭绍清学习川江号子,他的演唱被同行誉为“川江号子正宗味”。在他看来,川江号子既是技术又是艺术,“那时的船全靠人拉,驾长如同汽车的方向盘,负责船只行走的方向;号子就像汽车的油门,控制船只的行驶速度。”因此,号子能够通过其节奏调节船工的用力,从而能够使船只顺利前行。同时,唱号子讲究嗓门亮、调子好、优美动听,因此,“也是一门艺术”。

长年从事川江号子研究、正在编撰《重庆市民歌集成》的77岁的彭孝纲老先生认为,川江号子时而激越时而舒缓时而风趣的转换,既能让当时的船工们解除愁闷、抒发情绪、调节身心,同时,因为船工大多是戏剧曲艺爱好者,川江号子也吸收了这些戏曲的一些元素,从而成为四川民歌的一个缩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川江号子是音乐化了的号令、是美化了的号令。”

学者连波在其著作《国乐飘香》中写道:川江船工号子犹如一个浓缩了的情感世界,川江船工号子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传承意义

川江号子的历史极为悠久,在四川劳动号子中最具特色。重庆、四川自古有舟楫之利,历代史籍对此多有记载。近几年来,在沿江两岸陆续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石锚”、东汉时期的“拉纤俑”等文物都印证了川江水路运输行业的久远历史。而川江两岸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以及船运中的以歌辅工之俗,无论在民间歌谣还是在杜甫、李白等文人的诗歌中都是久用不衰的题材。学术界普遍认为川江号子是长江水路运输史上的文化瑰宝,是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铸而成的生命之歌,具有传承历史悠久、品类曲目丰富、曲调高亢激越、一领众和和徒歌等特征。它的存在体现了自古以来川江各流域劳动人民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粗犷豪迈中不失幽默的性格特征。同时,在音乐形式和内容上,其发展也较为完善,具有文化历史价值。

但随着机动铁船的普及,以人工为动力的船只在一些干流河湾和支流小河中运行,川江号子生存发展的基础开始动摇,加之传承断裂等因素,川江号子面临濒危困境。抢救、保护川江号子,让它在民众中代代相承,对于丰富、发展中国水系音乐文化乃至世界水系音乐文化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9、申遗

川江号子是川江流域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因劳动形式而创造产生,并形成较为完整体系的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民间音乐形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保存价值的瑰宝。

2006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川江号子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保护

自2004年开始启动川江号子保护项目以来,川江号子保护项目课题组对川江流域重点河流做了大量普查、调研和收集整理资料的工作。还两赴宜宾市屏山县专门走访金沙江号子现存传承人江净乐。2005年又专程来到重庆市北碚区的数帆楼,那数帆楼昔日风采光泽的青石墙已不复存在,当年的许多船工先辈们均已作古。船工号子也随咽呜的江水成为千古绝唱。几经辗转课题组终于找到并走访了当时都已年过九旬的陈邦贵、陶鹏、张志高和女号子手吴秀兰等几位老船工,并与他们亲切交谈起了川江的往事,感慨万千。最后达成共同为川江号子呐喊的共识。这次活动重庆电视台进行了全程跟踪拍摄,并在当晚的重庆新闻联播中播出,第二天*电视台又以“川渝联合抢救川江号子”为题播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2012年9月28日,作为川江号子保护单位的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在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挂牌设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川江号子电子科技大学传承和研究基地”。此举旨在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加快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川江号子”的传承培训。

按国家批准的川江号子项目工作计划,川江号子保护项目课题组将在今年全方位完成川江流域沿线,宜宾市屏山县(金沙江下游号子)、泸州永宁河(永宁河船工号子)、成都黄龙溪(黄龙溪号子)、内江东兴区(沱江河船工号子)、南充高坪(嘉陵江中游船工号子)等地的实地调研、普查和资料收集工作,到目前此项工作已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上一篇:潍坊风筝

下一篇:妈祖信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