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即1982年6月深圳特区和非特区之间用铁丝网修筑了一道管理线,称为“二线”。这道线把深圳分为特区内和特区内外,俗称关内和关外,这条管理线就是深圳特区管理线。1985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全长84.6公里,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特区管理线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见证。“关内”包括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关外”包括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和坪山区。2018年1月15日,国务院同意广东省“关于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请示”。
1、概述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歌词写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就是当年的“关内”。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同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深圳正式起航,当时的特区面积只有327.5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的福田、南山、罗湖、盐田四区的面积。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东起深圳盐田区梅沙背仔角,西至宝安区南头安乐,全长84.6公里。沿线全部设有铁丝网,整个管理线共有163个武警执勤岗楼,设有10个检查站。为了便于管理,从1982年6月开始在深圳特区和非特区之间修建“特区管理线”(二线)。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即“二线”)设立于1982年6月,建在深圳经济特区与非特区之间。这条特区管理线东起大鹏湾畔背仔角、西到南头安乐村,全长84.6公里,是由2.8米高的铁丝网和沿途的巡逻公路构成的一道“二线关”。
1985年3月“深圳特区管理线”通过国家验收交付使用,全长84.6公里,沿线路面用花岗岩石板铺成,路北侧用高达3米的铁丝网隔离。这道铁丝网把深圳分为特区内和特区外,俗称关内和关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非深圳户籍人口进入深圳特区时,要查验有无办理边防证。特区管理线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历史见证。“关内”包括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关外”包括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和坪山区。
所谓“一市两法”,是指“深圳经济特区”有立法权,但所立法规只能在特区内使用,无法在深圳特区外使用。
2005年,进入深圳特区的“边防证”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舞台,人们只需凭身份证即可进入特区。
2010年5月,*批准了深圳扩大特区版图的申请。从当年7月1日开始,深圳特区范围延伸至全市,特区总面积扩容为1997平方公里。龙岗宝安被纳入特区,实现关内外一体化,但“二线关”这道特区管理线却一直存在。
2014年7月,深圳特区检查站的所有官兵被分流到其他边防单位。至此,深圳“二线”这道特区管理线“名存实亡”,只留下关口的建筑和车检通道、安全岛、岗亭等设施。
多年来,“二线”为保障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发展,维护深圳社会治安、减轻粤港分界线管控压力做出了贡献。但随着深圳的发展,二线关对深圳城市发展产生了严重阻滞影响。原有的查验功能已大大弱化,阻塞交通,同时阻碍原特区内外的公共基础设施统一接轨。2013年,深圳市*发改委宣布开始推动撤销“二线关”工作。
2016年9月30日,随着深圳二线关改造工程最后一个关口:同乐关改造正式动工,“二线关”从此在地图上“消失”。
2018年1月15日,国务院同意广东省“关于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请示”。这意味在中国即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存在了36年的“特区管理线”成为历史。
2、源起
1979年,*决定在深圳举办特区。特区是什么样,大多数人只是觉得它像海外的出口加工区,那就是划出一小块土地,吸引外资建厂,产品出口,赚取外汇。由于引进加工区的原材料、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等都是免税的,因此,要将其用高墙或铁丝网与内地分开,以免走私。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的范围确定了。这个特区比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大多了,它的范围是根据深圳一带的地理特征,以梧桐山、羊台山脉的大岭古、打鼓嶂、大洋山等山脊划线,面积有300多平方公里。
特区的范围确定后,就要兴建特区管理线(习惯称为二线),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特区,更有利于特区外引内联,为外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利于在特区内实施一些特殊的经济政策。管理线使用后,内地居民来深圳特区,只要是工作或日常需要,办理一定手续即可;香港居民进入深圳特区,手续得以简化,外商投资企业原材料、生产设备和生活日用品可获得减免进口税。
1981年,**、国务院在批转《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中明确:“海关对特区进口货物、物品,要给予特殊的关税优惠。特区与非特区的分界线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控制后,凡经批准进口供特区使用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除烟、酒按最低税率减半征税,少量物品照章征税外,其他均免征关税。特区运往内地的货物、物品,应按一般进口的规定征税”。
根据这一精神,1986年全面实施对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依法管理。
3、建设
测量
为了确定特区的面积,深圳市委托中国海洋直升飞机公司进行了航测,从1979年下半年到1980年初,中海直经过3次航测,计算出深圳经济特区的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因此,二线建设在1980年8月底9月初就定下来了。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设计
二线建设都是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山脊,施工难度大;工程项目多,资金紧缺,使用单位多,工程相当复杂。深圳二线指挥部于1982年2月4日成立。指挥部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对二线进行设计。请广东建筑设计院、西南建筑设计院、北京建筑设计院、上海建筑设计院、广东水电设计院、中南设计院6家单位对特区管理线进行设计,然后进行评审,最后由武钢设计院进行汇总。
二线全长84.6公里,东起大鹏湾的码头,西至珠江口的姑婆角码头。工程要求沿山脊设置高2.8米的铁丝网,修建一条沿线巡逻公路,并辅以高压供电、低压照明、通讯、供水等设施。管理线设置仔角、盐田、沙湾、布吉、白芒、南头6个联检站、29个耕作口、163个岗楼、165个涵洞。共有85个单项工程,总预算1.15亿元人民币。二线的管理单位有口岸办、海关、特检、武警七支队(1985年全国武警整编前称武警广东省支队,下文简称七支队)、武警市支队。
拨款
二线建设的预算这笔钱在改革开放初期算得上是一笔巨款。*决定,这笔钱由国家、广东省、深圳市各出三分之一。国家的资金是国家计委、财政部和中国银行拿出来的。深圳市的钱是市财政拨款。
二线建设资金有限,工程很多,1982年6月国务院对工期的批示是:两年基本建成,第三年扫尾。将部分工程采用投资包干的办法:把二线使用单位的生活区交由各单位按照规定的图纸自己去建设,指挥部给各单位各派出一名工程师,负责计划、监督质量和进度。这样指挥部可以集中精力抓好二线的主体工程:铁丝网、巡逻公路、高压线、6个联检站和1个收容所等设施。
参加单位
1982年6月8日,二线工程开工。在二线建设中,参加的单位很多,有十六冶、广东省土石方公司、华西公司、罗定道路公司、基建工程兵、七支队等。施工高峰时有4000多人。罗定道路公司、基建工程兵转业后成立的安装公司、四公司、七支队堪称施工中的模范单位,在部队营房建设、巡逻公路、铺设电缆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验收
1984年5月,遵照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指示,由国家计委、国务院特区组、国务院口岸办、*部边防总局等八个部门组成一个工作组,在广东省建委、计委、特区办、口岸办、海关*等单位配合下对深圳的二线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将情况给国务院写了一个《关于深圳市经济特区二线工程情况汇报提纲》。谷牧副总理批示同意这个报告,所差2000万元还是由国家、省、市三家各出三分之一,四季度由国家计委组织验收。
1984年第四季度,由国家计委副主任王德英牵头,国务院特区组、国务院口岸办、*部边防总局、海关总署、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农牧渔业部八个*单位以及省市有关单位三十余人组成的验收委员会用了两天时间,对深圳特区二线工程共计85个单项进行考察、验收。其中评为优良的有16个单项,占总数的20%;评为合格的69个单项,占总数的80%,工程总评为合格。验收委员会评论工程时一致认为:整个工程建设速度快,质量好,投资紧。国家计委基建综合局局长林辉正说:“我参加过很多国家工程的验收,都能找出很多问题,这次看了二线的工程,我很满意,感到深圳建设有能人。”广东省副省长杨德元视察后给予充分肯定,赞扬说:“二线建设搞得好,保护了我们的经济特区。”
4、争议
2003年3月,北京,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又有代表联名提出建议撤销经济特区管理线(即二线)。其实,早在2000年春季,深圳“两会”和广东省“两会”,就不断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此提出多份议案和提案。2001年6月,国务院体改办特区司联合*部、海关总署等部门,组成“深圳二线北移调研组”南下深圳,经过一周的实地调研,得出结论:“二线作用不小,暂不能撤!”
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以及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提出,不仅二线旧话重提,就连粤港澳边境一线的改革通关也成为各方议政热点,仅广东省“两会”和深圳市“两会”代表的议案、提案就近10份之多。
有提案称,二线不宜撤。因为二线为维护深圳、珠海特区及港澳地区繁荣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也有不少委员认为,二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特区与内地的人员及货物的交流,制约了特区建设的发展,为了“适应中国加入世贸后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为了“经济特区与内地其他地区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性”,应该撤销二线。
还有部分委员认为二线应北移扩大,将深圳市龙岗、宝安两区纳入特区内。这样才有利于深圳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扩展深圳的发展空间。
5、症结
1、现行管理跟不上特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出特区的人员、车辆逐年增多,特区内的建设不断向外扩展,导致人、物大进大出与通关缓慢的矛盾,开放形势与封闭管理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地方*和社会各界对机动车辆进出经济特区查验证制度反映强烈。
3、办理边防证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群众办理边防证手续复杂,也滋生一些不正之风。
4、耕作口的管理方式不便于群众的进出、生产和生活。
5、实行《机动车辆进入特区优检证》制度不利于密切党群关系。
6、改革
*军委批准改革
广东省*边防总队总队长张崇德指出,深圳、珠海一二线分别自上世纪50年代初和80年代中期设立以来,为粤港澳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以及经济特区的蓬勃发展,特别是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边防的管理模式、思想理念、工作制度都不太适应社会的需要,给人民群众带来不便。特区成立之初到现在,每天进出的人流量增加了40倍,车流量增加了80倍,形势变化了,任务变化了,管理模式也应该改变。因此,本着方便群众和保证安全的原则,进一步适应“大通关”要求,创造快捷高效的口岸环境和宽松、和谐的边防环境,2003年4月11日,国务院、*军委正式批准广东边防推出的重大改革。
9条内容
1、简化办证手续,内地居民前往深圳、珠海凭身份证直接申办1年有效《*边境管理区通行证》,取消介绍信等手续;
2、部分群体免办《*边境管理区通行证》进入深圳、珠海特区。60岁以上男性公民、55岁以上女性公民直接凭居民身份证进入深圳、珠海特区;
3、取消《机动车辆进出经济特区查验证》及每车3元收费;
4、取消《车辆进入特区优检证》及每年120元查验管理费,实行《进入深圳、珠海特区特别公务车证》;
5、取消深圳、珠海两地往返客运船舶人员的检查;
6、放宽二线耕作口的通行限制,实行24小时通行;
7、取消沙头角边境特别管理区宵禁,区内实行24小时通行;
8、取消省内自定的下海作业证,在深圳、珠海周边海域从事近海放排、养殖作业的群众凭身份证(深圳、珠海以外居民凭边防证)下海作业;
9、放宽部分地段和海域“上山”、“下海”旅游限制,深圳盐田、南澳等海域可划定海上旅游区,珠海万山、桂山、担杆休闲渔业摩托艇的马力可适当放宽限制。
7、正式撤销
撤销经过
“二线关”的铁丝网不仅仅是特区内外的物理界定,更成为了深圳交通的肠梗塞,还带来了道路、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难题。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长期以来,伴随着“二线关”,带来的是人们内心的坚固的“心理关”。无论是交通、基础设施等硬件,还是社会治安、文化氛围等软件,关内关外存在不少的差距。提到龙华、宝安等名字,人们总是会不由自主地默默地为其加上“关外”的前缀。
1998年深圳“两会”期间,首次出现了建议撤销“二线关”的声音。
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炮轰“二线关”每年的维护费用高达几千万元。
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二线关依然未撤使特区一体化的进程受到极大阻碍。
2015年6月,深圳南头检查站和布吉检查站首先开拆,撕开了“二线关”的口子。后续16个二线关的拆除,让“二线关”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正式撤销
2018年1月15日,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国务院发布《关于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请示》的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批复要求广东省和深圳市要认真做好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以下为批复全文:
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
国函〔2018〕3号
广东省人民*:
你省《关于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请示》(粤府〔2017〕88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为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结合特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二、你省和深圳市要认真做好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实施深圳全市域统一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序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城市化,为新时期超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积累经验、当好示范。
三、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撤销后,要进一步加强粤港边界一线管控,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粤港边界持续稳定。
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支持广东省和深圳市做好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相关工作。
国务院
2018年1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商务部回应
2018年1月18日,对于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的管理线,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的批复。管理线的撤销将有利于促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便利香港居民赴粤投资。
高峰透露,商务部正在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积极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的经贸互利合作。比如,商务部在研究CEPA项下对港澳进一步扩大开放,并在广东先行先试;会同有关部门,完成CEPA升级工作,推动三地之间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货物、资金、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积极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发挥在粤港澳经贸合作中的支点功能,打造粤港澳发展的新引擎。
高峰称,将发挥粤港澳地区的综合优势,进一步推进三地在经贸投资领域的合作,深化经济融合,为港澳下一步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撤销意义
1985年“二线关”建成启用,实行一系列税收减免政策,保证了改革开放政策在特区内的顺利实施,减轻边境一线的压力,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二线关”逐渐成为特区一体化融合的瓶颈。
当前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深圳面临的土地困扰最为明显。撤销“二线关”,可以加快特区一体化建设,一改原关内是现代化都市、原关外大部分是城乡结合部的城市治理困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其次,原关外地区这些年加快发展,早已成为深圳乃至中国的创新高地。如今成长于原关外的华为,成为中国创新的代表。位于原关外大鹏新区的生物谷,更入选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十大核心平台之一。激发深圳创新势能,无疑需要加快特区一体化布局。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起源地,深圳肩负的使命任务,就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先行一步。而从395.8平方公里的原特区面积,扩容到1951.8平方公里。五倍地理空间的扩容,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五倍的城市影响力。
如今在深圳前海,5年来从多方面为香港拓展发展空间,累计向港企出让土地占比达47.4%,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孵化143个香港青年创业团队,单个团队融资额最高达7亿元,为香港大学生提供超过1500个实习岗位,接待近2万名香港学生交流学习。
截至目前,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累计注册港资背景企业8146家,成为中国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区域之一,成为港人最愿去、港企最受益的标志性区域。
2018年1月14日,中国*深圳市第六届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显示,深圳将对标全球最高标准,瞄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对标香港、新加坡、纽约、伦敦、旧金山、东京、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对照全球各领域最好水平谋划推动工作,拉长长板,补齐短板,打造全球城市版图中的“璀璨明珠”。
就在报告出炉第二天,国务院发布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历史节点的深圳,再次站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曾经的关外龙岗区、宝安区、坪山新区……大特区必将迎来质的飞跃。
8、意义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二线自1986年启用,实践证明,党*、国务院这一决策对促进深圳经济特区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保持特区内良好的社会治安,保证改革开放政策在特区内的顺利实施,减轻边境一线的压力,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关二线撤消或北移的问题,2000年6月国务院组成了国家体改委、*部、国家海关总署人员参加的调研组,在深圳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调研结果是: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并不影响深圳的经济发展,深圳经济的成功经验已充分证明这一点。特区内外税收政策没有什么差别:一是海关税一样;二是国税一样;三是地税一样,国家并没有什么倾斜政策,不会制约深圳市的经济发展。因此,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暂时不能撤,政治意义大于经济利益。调研组还认为,即使二线不存在,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宁和香港的繁荣稳定,国家将深圳作为边境地区的管理方式也不可能因此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