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锦屏县

科普小知识2022-09-22 14:29:11
...

锦屏县位于贵州省东南边隅,依黔面楚,东界湖南省靖州县,南邻黎平县,西毗剑河县,北抵天柱县。土地总面积1600.85平方公里,距黔东南自治州首府凯里239公里,距贵州省会贵阳434公里,距黎平飞机场65公里,距湖南省靖州火车站79公里。辖7个镇、8个乡,205个行政村,4个社区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1483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23万人。地处黔东低山丘陵东缘,西南高东北低。年均气温16.4℃,年降水量1326.2毫米。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清水江。矿藏有金、青石、石灰石等。202、311省道过境,清水江可通航。革命纪念地有龙大道烈士故居。古建筑有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的飞山庙。

中文名:锦屏县

外文名:*County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下辖地区:7个镇、8个乡

面积:1600.85平方公里

人口:23万人

车牌代码:贵H

*驻地:三江镇三江路

地理位置: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自治州东部

著名景点:龙大道烈士故居、飞山庙

电话区号:(+86)0855

邮编区码:556700

1、行政区划

锦屏县辖7个镇、8个乡:三江镇、茅坪镇、敦寨镇、启蒙镇、平秋镇、铜鼓镇、平略镇、大同乡、新化乡、隆里乡、钟灵乡、偶里乡、固本乡、河口乡、彦洞乡。

2、历史沿革

清雍正五年置锦屏县。以锦屏山为名。 


锦屏县

元置亮寨、湖耳、新化、欧阳寨蛮夷长官司,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置湖耳、亮寨、欧阳、新化四蛮夷长官司,属湖广靖州卫;五年(1372年)置中林验洞蛮夷长官司;十八年(1385年)废以上五司;二十年(1387年)置铜鼓、新化、亮寨二千户所,属五开卫;三十年(1397年)改铜鼓千户所为卫,隶湖广都司;永乐元年复置以上五司,属思州宣慰司;十一年(1413年)以五司属新化府;宣德九年(1434年)改隶黎平府。 清雍正五年改隶贵州,并撤销铜鼓卫,改设锦屏县,属黎平府;道光十二年(1832年)撤销锦屏县,改由开泰县锦屏乡县丞分驻。

民国二年移开泰县治于锦屏,改为锦屏县,属黔东道;十二年(1923年)直属于省;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二十五年(1936年)属第七行政督察区;二十六年(1937年)以后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镇远专区,1956年划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将天柱县并入锦屏县,1961年将天柱县分出。

2000年,锦屏县辖5个镇、10个乡。 

2003年,锦屏县辖7个镇、8个乡,207个村委会和5个社区居委会。年末总人口22.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2%。

3、地理环境

位置

锦屏县锦屏县位于贵州省东缘,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部,东经108°48′37″-109°24′35″,北纬26°23′29″-26°16′49″。东临湖南省靖州县,西靠剑河县,南与黎平县接壤,北与天柱县为界。境内一般海拔高度400-800米,最高海拔1344.7米(西南固本乡干山),最低海拔282米(东部阳豆溪清水*境处),南北最宽39.6公里,东西长55.5公里,总面积有1600.85平方公里。

地貌


钟灵毓秀

锦屏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地带,地貌破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及西南部为中低山区,中部及东北部为低山峡谷区,东南部为低山丘陵盆坝区。境内山脉为苗岭余脉,海拔在1200米以上山峰有6座,其中固本乡境内的龙干山海拔1344.7米,是县内的最高点。茅坪清水江出境处海拔282米,为县内最低点。

气候

锦屏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因境内植被条件较好,对气候的分配有了相应的调节,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由于受到境内复杂的地形和植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具有明显的山地主体气候和林区气候的特点。

1、气候温和: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年均气温16.4℃,气温年21.4℃,全年温度大于或等于30℃的94天,小于或等于0℃17天。

2、雨最充沛,干湿分明。境内常年降水量在1250-1400毫米之间。4-9月为一年中的温湿季,降水量占全年70%,10-3月为一年中的干季,降水量占全年的30%。

3、水热同季,温暖共节。境内4-9月平均降水量均大于年平均数,气温升高,降水量也随之增多,反之减少。

4、光照偏少,但较集中。锦屏地区光照资源是全国最低值区第一,年日照数为1086.3小时,占全年可照数的25%,但日照比较集中,75%集中于农作物生长旺盛期的4-9月。

5、山区凉,河谷坝区热,局部小气候明显。境内由于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不平,相对高差大,高低两地农事季节相差达15-30天,水稻收获是:平坝收白露,山上打秋分,故有"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后两重天"之说。

4、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锦屏还有黄金、石材、石灰、陶瓷高岭土等地下矿产资源。县内黄金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平秋、八客、铜鼓三大矿区堪称国内大型矿区。早在清代,人们即认识到“平秋之金,可救黎平(府)之穷”,两百多年来,掘采不衰。锦屏石材质地优良,目前开采,尚属小打小闹,卖原材料。石灰石、陶瓷高岭土尚养在深闺待人识。

森林资源

根据2011年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结果得出,锦屏县国土总面积2395350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780781.7亩,占74.34%;非林业用地614568.6亩,占25.66%,森林面积1704511.8亩(含有林地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森林覆盖率71.16%。活立木总蓄积927.07万立方米,其中乔木林蓄积924.45万立方米,占99.72%;疏林地蓄积2.62万立方米,占0.28%。林木绿化率71.68%。林业用地中:

1、有林地1642314.9亩;疏林地19244.9亩;灌木林地74701.5亩;未成林造林地37460.9亩;苗圃地141.9亩;无立木林地848.9亩;宜林地6009.3亩;林业辅助生产用地68.6亩。

2、生态公益林(地)650200亩(其中*公益林380200亩、地方公益林270000亩)占林地面积的36.51%;商品林(地)面积1130275.5亩(其中重点商品林地900078.9亩、一般商品林地230496.6亩),占林地面积的63.49%。

水资源


清水江畔

境内清水江干流河长57.45公里,流域面积1596.9平方公里。清水江在境内共接纳大小支流147条,河长10公里以上或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3条,总长411公里。其中大的支流有乌下江、八洋河、小江、亮江4条。锦屏县境内主要河流除八洋河(含其支流)外,其它河域均有客水流入境内,全县共计有13627平方公里集水面积所产客水量流入县境。其中清水江区客水用锦屏、施洞二站径流估算为62.20亿立方米。乌下江区水量采用乌下江区径流估算为5.097亿立方米。小江河区客水采用小江河区径流估算11.94亿立方米。亮江区客水采用亮江区径流估算为7.372亿立方米。本县客水总量为86.61亿立方米,加上境内产生的地表水资源量9.964亿立方米,总的出境水量约为96.57亿立方米。锦屏县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9.964亿立方米,平均年径流深624.0毫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4913立方米/人·年。锦屏县主要含水岩组有板溪群浅变质岩、震旦系碎屑岩、石炭、二叠、三叠、白垩系、碳酸盐泥积岩及第四系冲积层,以变质岩和碎屑岩分布为主,碳酸岩分布较少。由于森林覆盖率较好,地下水资源量较丰富,全县地下水蕴藏量约为2.95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为1459立方米/人·年。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碎屑岩裂隙水、碳酸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4大类,其中以基岩裂隙水在县内分布最广,面积达1428平方公里。由于地下水水质良好,分布广泛,已成为全县农村人畜饮水的重要供水水源。

全县已建成水利工程6048处,有效灌溉面积4.753万亩,保灌面积4.733万亩。全县现有蓄水工程58处,其中小(一)型2座、小(二)型9座,山塘47处,正常蓄水位库容505.69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69.473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798万亩,保证灌溉面积1.778万亩;引水工程5971处,其中小(二)型以上49处,小(二)型以下5922处,引水流量2.398立方米每秒,有效灌溉面积2.085万亩,保证灌溉面积2.085万亩,提水工程19处,小(二)型18处,小(二)型以下1处,有效灌溉面积0.87万亩,保证灌溉面积0.87万亩。现建有水电站109座,装机容量8900千瓦,年发电量5942万度,由中南设计院设计的三板溪水电站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

动植物资源

锦屏县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境内植被共分为8种主要类型:杉木林、马尾松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竹林、油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灌木林以及草坡。据调查,全县树种资源有70余科300多个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植物11种,省级保护植物61种。主要植物种类包括杉木、马尾松、樟树、紫檀、青桐、黄檀、白杨、梧桐、槐、柞木、乌桕、檫木、鹅掌揪、马蹄参、喜树、竹类等。

5、经济发展

农业


农业

锦屏县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俗称主粮),其次有小麦、大麦、玉米、薯类、小米、高粱、荞子、子等(俗称杂粮)。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5.62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达68500吨,。其中,水稻总产量40301吨,玉米总产量6232.5吨,豆类总产量1329.5吨,薯类总产量19596.2吨(马铃薯产量12072.2吨)。

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大豆、薏苡、花生、棉花、烤烟等,油菜、大豆、薏苡、花生、棉花全县各地均有种植。烤烟主要分布于敦寨、铜鼓、新化等乡镇,2012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2263亩,收购烤烟4337.55担,收购金额439.13万元,均价1012.4元/担,2013年全县计划种植烤烟5000亩.

主要蔬菜产品有白菜、莲花白、南瓜、黄瓜、萝卜、胡萝卜、番茄、四季豆、豇豆辣椒等,蔬菜种植79708亩,商品总量77828吨;还有用稻草、锯木屑种植冻菌、平菇、金针菇、香菇等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850亩,干货产量88.5吨,长期供给市场。

主产田间瓜果有西瓜、荸荠、草莓等。西瓜主产于县之东南铜鼓、敦寨和新化等地;荸荠夏种冬收,果实为地下球茎,适宜于水温泥浅含沙肥沃的稻田种植,新化乡欧阳、映寨,敦寨镇亮司、果园、三合,铜鼓镇花桥、湖耳等地多产;新化乡和敦寨镇农民尤喜栽草莓,龙池、罗丹最丰。2012年,西瓜种植面积18800亩,产量43836吨。


锦屏县龙池万亩果场基地一角

传统林木果品主要有杨梅、橘子、梨子、枇杷、柿子、李子、桃子、葡萄、枣子、核桃、板栗、鸡爪糖等,敦寨、铜鼓、新化为主产区,茅坪、三江、平略等乡镇产量亦较多,水果种植面积77140亩,产量44064.1吨。

县内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有2700余种。环亚(CAP)、兴启林场、启蒙供销社、星宇(启蒙边沙)等十多个药场,种植中药材面积1.32万亩,品种有薏苡、百合、吉梗、杜仲、药花椒、银杏、紫珠、天麻、大血藤、勾藤、喜树等32个。

县内牧草资源丰富,有草山草坡52万亩(宜牧草地48万亩),占土地面积的21.7%,天然牧草有29个科、139属、280种。2012年完成种草面积33011亩。其中:人工草地2020亩,草山改良1521亩。并在全县15个乡镇,177个村,推广青贮饲料60100吨,微贮氨化饲料10120吨并积极探索和推广粮、经、饲三元结构种植模式4270亩,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复种指数,也大大降低了群众生产投入。

县内畜牧养殖主要以养猪、牛、羊、鸭、鸡、鹅为主。猪是县内农村饲养最多、最普遍的家畜,是农村许多家庭重要经济来源之一,主要有黔东花猪、大白猪、长白猪、短嘴黑猪、三元杂交猪等品种;牛是县内农村传统饲养的大牲畜。品种有黄牛、水牛两种,有放牧条件的坝区夏季多浪放于牧草坡,冬季圈养,割草喂之,平秋、彦洞、三江、偶里、平略等地则长年圈养。县内饲养的山羊主要为“贵州白山羊”,毛色以白色为主,偶有黑色、灰色及其混合颜色。养兔不多,品种有短毛兔、长毛兔,均为圈养,主喂新鲜菜叶和一年生杂草。各地以饲养本地香鸡(称土鸡)为主,属肉蛋兼用品种,兼有良凤花鸡、珍珠鸡、七彩山鸡等。鸭品种主要绝大多数是水鸭,其次是旱鸭、套鸭。2012年,全县生猪存栏91010头,其中能繁母猪4260头;牛存栏19870头;羊存栏8790只;家禽存栏385800羽。全年出栏生猪104800头,牛出栏4400头,羊出栏7600只,家禽出栏552200羽。全县肉类总产量9613吨,禽蛋产量129吨。

锦屏县是全国四大野桂花蜜产区之一,全县中蜂存箱5260箱。主要蜜源有山茶科柃属植物柃木,俗称野桂花,每年10月到次年2月开花泌蜜,恰是低温期,故蜜香味浓质纯,无污染。其它蜜源植物有千里光、火草、盐肤木、紫云英、油菜、梨、桃、柑、橘、枣、葡萄、枇杷、板栗、乌桕、荆条、芝麻、杜鹃、猕猴桃及各种瓜类,多达60余种。主要蜜源区在铜鼓、大同、敦寨、钟灵等乡镇。

渔业

锦屏县在大力发展稻田养鱼的同时,充分利用三板溪库区、卦治库区的自然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渔业。全县库区不投饵网箱养殖达22000余口,高密度集约化投饵网箱养鱼500余口,库汊拦网养鱼13500余亩。全县稻田养鱼面积78000亩,其中生态渔业实施面积达12120亩。稻田生态渔业已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一条好路子。全年水产品产量预计达4002吨,同比增长63.21%,其中淡水养殖3570吨(稻田养殖620吨),淡水捕捞432吨。

6、社会事业

教育


锦屏中学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在教育方面,1979年以后,锦屏的教育每年都步上一个新台阶,教育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1998年锦屏县在全州率先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后,*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仅2007年就投入了2209万元,是1978年以前20年之和。现在,全县已基本消除了中小学校危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得到了全面的保障。2007年高考取得历史以来最好成绩,全县1169人考上各类高等院校。

卫生

医疗卫生方面,改革开放之初,医疗设施落后,医务技术人员缺乏,一般疾病都要到湖南等外地就医。1980年后,国家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投入,先后消灭了长期危害人民健康的虐疾病、地甲病和丝虫病,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逐步得到改善,医疗技术力量逐年增强。2007年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340人,有医疗病床345张,分别是1978年的2倍和1.8倍。2007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县农民参合人数达到16.24万人。全县初级卫生保健通过了省级评估验收,全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30年来,全县共计少生人口3万多人;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稳步发展。

文化

改革开放之初,锦屏的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十分薄弱,电视更是空白。1980年代中期以后,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到2007年,电视实现“村村通”,县乡有线电视网络初步形成;旅游事业从无到有开始显现效益。到2007年,隆里古城景区的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以文斗为中心的三板溪库区、九寨北侗风情区的开发建设亦已初见成效,县内的旅游产业初步形成。锦屏历史上的第一部县志编纂出版,锦屏契约文书成为知名文化品牌,锦屏人工造林习俗等一批民间文化项目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旅游资源

锦屏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是绿色+良好的生态环境,集自然与历史、人文为一体。由五大板块组成:一是绿色生态与北部侗族文化板区;二是历史名胜与生态农业观光板区;三是古迹与生物景观板区;四是历史纪念地景观板区;五是旅游服务城板区。整个旅游区总面积420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6%,旅游区水域总面积达40余km2,航道140km,旅游区覆盖锦屏13个乡镇,旅游区集青山、绿水、田园、草场、峡谷、湖泊、瀑布、岛屿、村、寨、桥、历史名胜和民族风情于一体。

县内有省级风景名胜区(三板溪/隆里古城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春蕾林场森林公园)。风景区面积180平方公里,进入《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有A级景点3个(隆里古城、三板溪湖区、文斗),B级景点1个,C级景点3个。景区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飞山庙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早期*、上海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龙大道烈士故居,贵州省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民族文化村镇、中挪文化合作项目——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重点民族村镇(寨)有隆里、文斗、韶蔼、裕和、党艾、瑶白、茅坪、固本、河口等。

隆里古城


隆里古城古民居

距锦屏县城45公里,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85年)。它是中国西南古军事城镇中保存最完好的军事城池,是一座充满汉文化色彩的生态古城。就类别而论,有宗教文化、舞龙文化、戏曲文化、节日文化、刺绣纺织文化、饮食文化等。天顺元年始,用鹅卵石铺就的花街,一直留存到现在。规整而错落的古巷古街,星罗棋布的古井、古楼、古宅、古庙、古祠、古桥都完整无损,状元桥、状元墓、状元祠、状元亭等明清建筑,就是隆里人怀念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情感的结晶。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赞评“隆里古城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城堡,它提供了类似方式的文明冲撞的第四种模式‘汉文化孤岛’模式”;挪威著名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和中国博物馆学家苏东海考察隆里后这样评价“这里的人们为民族文化遗产保存得这么好,我们非常震惊”;挪威驻华大使白山先生在观看隆里舞龙表演时惊叹地的说:“我在许多地方看过舞龙,隆里的龙特别有劲,具有强劲的生命力”;香港《东方日报》和《澳门日报》曾撰文《明风悠悠六百年,古城恋恋百千家》和《贵州明代千户所——隆里》盛赞隆里,称“贵州隆里就是这样一个让人看了就不舍离去的地方”;《城市画报》、《贵州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对隆里花脸龙做过报道。古城先后被列为中国与挪威王国共建的贵州四个生态博物馆和全省重点建设的文化古城镇之一。2003年隆里古城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4年列入贵州省三个优先发展的重点旅游区“黎从榕”(锦屏、天柱)综合旅游区,同年被列为国际生态博物馆;2006年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7年列为*历史文化名村。

三板溪湖景区

景区是由大型水利工程造就的特殊旅游景区,高峡出平湖浩瀚奇观,如天玉池。三板溪电站大坝高185.5米,为国内第二、世界第三高坝,湖区航道达120公里,人为形成的85平方公里的湖面使居于深山上部的原生苗侗村寨、罕见原始植被和凉爽气候由遥不能及变为轻松可达,从而形成一个难得的集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游船旅游和度假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同期开工建设的还有距三板溪12公里的卦治水电站、距卦治电站45公里的白市水电站,三个水电站把清水江在黔东南境内,从白市到革东200公里长的江段截为三段,构成三个湖面,三个湖面都坐落在锦屏县境内,形成了三江三湖的壮丽景观。

春蕾林场

建于1977年,经营面积10.5万亩。是锦屏县乃至贵州省乡村林场经营面积最大,经营机制完整,经营集约程度较高,综合效益最好的股份合作制乡村林场。场址座落在远近闻名的十里放浪冲‘白土地’坳、即隆里古城与新化乡住地之间,距两地各4公里,距黎平机场25公里。“林海起舞千重浪,苗岭山区换绿装、亮江河畔添异彩、春蕾林场好风光”是对现今春蕾林场的真实写照。1986年*贵州省委书记即现任*总书记胡*同志、原国家林业部部长雍文涛同志、美国林业专家拉森博士等都到过林场视察指导工作。雍文涛部长在视察时挥笔写下了“层峰染绿似翠惟,清江排放飘彩云,四季山歌声不落,苗侗挥汗绣锦屏”的壮丽诗篇。这里用材林、竹林、水果林、天然林辉映交加,是理想的林业生态旅游目的地。

青山界


青山界风光

主峰海拔1344.7米,山顶地势平缓,九十九天池在五万亩的天然草场中,如珠如云。云消雾散,山峰露谷,光线斜射在水面上,金光闪烁,胜似天上星辰,是中国西南地区不可多的得的保存完整的亚热带原始多样林区,具有极高的科研和旅游价值,更是开展生态旅游,回归自然的旅游佳境。

在青山界半山腰上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以苗族居多,其他民族较少,这里有着丰富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风土习俗,尤以一年一度青山界四十八苗寨歌会最为热闹。每年土王大戌(即立夏前十八天)便是传统的唱歌节。当天,黎、锦、剑三县周边村寨五十里的男女青年,三五成群,数万人相聚于这里,交流感情,谈情说爱,以对歌的形式表达对对方的爱,姑娘与小伙子们互对情歌,未婚男女都趁此机会在寻觅自己的意中人。当天快黑时,看中了自己的意中人,在互通感情后,即可跟着自己意中男青年到家里配对成双,姑娘家里的父母、哥弟不准干涉,这个习俗已有近几百年的历史。苗族青年男女能在几百年前就能*恋爱,在中国几千年的男女授受不亲牢笼禁锢下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九寨北侗

专家学者称的北部侗族地区,主要指位于锦屏的九寨侗族。即以平秋、彦洞为核心,堪称“北侗之乡”,它是南侗与北侗的分水岭。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各种文化的影响,平秋、彦洞、瑶白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在服饰、歌舞、节日、婚俗、饮食、民居、习俗别具一格。尤以九寨木楼、重阳鞍瓦、九寨大歌、九寨嘎花、瑶百摆古节、七月二十歌节最具特色。

平秋侗寨

平秋村为平秋镇*所在地,地处锦屏县西北部,距离县城22公里,是锦屏、剑河、天柱三县的交汇处,是北侗文化的中心,全村有17个村民小组,757户,2656人。平秋北侗风情习俗,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平秋镇平秋村集中了九寨侗族文化之精华,其服饰为典型的侗族风格,婚俗文化丰富多彩。侗家牯脏斗牛精彩纷呈,侗族大歌激昂雄壮,山歌、花歌、情歌、古歌、踩堂歌婉转悠扬,容南北侗族之精华,有着浓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因此有“北侗风情看九寨,九寨风情看平秋”的说法。

文斗苗寨

文斗苗寨是青山界48苗寨之一。因以前此地读书人多,喻作天上的星斗而得名。其以独特的青石板文化被后人传诵,其石板路、石礅、石梯、石缸、石碑、尤以浩封石碑群为古雅庄严。现存的清万名伞、六色三角彩旗、长铜号和明炮台等已成历史的见证。用巨大方石砌成的四方地基上建造的拱门、楼亭和用石砌成的护寨围墙及烽火台及寨内古四合院建筑物上雕刻精美的鸟、龙、凤等。这些颇具民族特色的明清建筑,向路过的行人诉说着这个民族厚淀的历史,雕刻着一个个陈旧而鲜活的故事,古朴醇厚、典雅细致的青石板文化与苗族粗犷豪放的风格融为一体,别具一种震撼心灵的魅力。

韶霭苗寨


锦屏县韶霭苗寨

韶霭位于锦屏县河口乡境内的乌下江南岸,座落在海拔600多米的大山深处,是典型的古老苗族村寨。全村现有272户、1158人,均为苗族。这里山青水秀,两条清澈的溪水分别从东南方向汇集于盆地中间后平缓地流向西北角,韶霭位于两水汇集的中间三角地带。在群山环抱风景如画的韶霭,有上百株古香樟、大枫树、松柏木、楠木等风景林。明朝以前原名“苗馁”(苗语母寨之意),到明末因人家户居住在一个方圆约1公里的小盆地里,周围有五山俯冲入盆,形似五龙抢宝、五马归朝,改名为“五龙寨”。清朝初期,又改为“双溪口”。清朝中期一位从湖南云游到此的名士为寨中景色所倾,赋诗一首“红日东出尽彩霞,雾霭散现苗人家”。寨人取“韶霭”二字命名,韶霭这个内藏金光的美丽名称一直沿用至今。韶霭是青山界四十八苗寨最古老的苗寨之一,在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方面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多样性十分突出。

裕和苗寨

裕和原名苗吼,清朝年间叫茂广屯,民国时期改名裕和,位于河口乡西部、青山界半山腰上的一低洼地。海拔900米,是一个以苗族为主,苗、侗、汉杂居的少数民族村寨。现有人口1400人,土地面积10平方公里。村寨管辖青山界四十八苗寨其中的八苗寨,属清水江流域的古老苗寨之一,前人对联“裕地高居四面梯田如金街东西叠起,和方低处两条清溪如玉带南北相飘”就是裕和村全景的描述。裕和的苗家人勤劳、朴实、热情、大方,好斗牛、唱情歌、跳花坡、跳芦笙舞、秧歌舞。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国家十五重点建设工程——三板溪水电站下闸蓄水,裕和将成为仰阿莎湖上一个令人神往的旅游度假村。

亮司苗寨

亮寨是贵州省典型的坝区千户苗寨,坐落在敦寨大坝,位于锦屏县城南部,距隆里古城23公里,距黎平飞机场25公里。全寨总面积11483亩,有1008户,4152人,14个村民小组,是一个独具特色的苗寨。亮寨历史悠久,是元、明、清三朝亮寨蛮夷长官司的司署所在地,在经历了几千年历史岁月的洗礼后,变得更加神秘多彩。亮寨风景秀丽,滨临亮江河畔,田园风光秀美,现代农发项目规模宏大。历史文化保存完好,独特的苗族文化、习俗都得到很好的传承,寨内街巷纵横,门庭古朴,屋宇典雅,连片壮观,为现代社会所罕见。

茅坪

距县城5公里,距天柱三门塘15公里,镇*所在地的上、下寨两个行政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670户,1940人。属中山峡谷地带,锦屏至天柱省道由西向东与清水江平行穿境而过,由于居住滨临清水江北岸,历史上曾被称之为“三江”之一的江埠。明清时期是贵州省最大的木材集散地,历史上曾繁华一时,文化底蕴深厚,现保存有古民居、古祠堂、青石板街巷、古码头、古桥、古井、古驿道等30余处古迹。有“黔山第一险径”之说。茅坪还是*著名的早期工人运动*、上海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龙大道烈士的故乡,烈士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龙大道烈士故居

故居坐落于清水江下游的茅坪古镇上寨,距县城10公里。龙大道是*早期优秀党员,中国工人运动卓越*,上海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龙大道原名康庄,字坦之,是侗族第一个中*员,第一个省委书记。1919年龙大道搭乘木排到武昌中华大学附中部求学,参加教务主任代英组织的武汉地区爱国学生运动。1923年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1924年受党组织派遣与陈云等同志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1926年回国协助*、罗亦农、赵世炎等组织和领导上海等地工人武装斗争。1931年因叛徒出卖被捕,与林育楠等24位同志被杀害于上海龙华,史称“龙华二十四烈士”。龙大道烈士故居为三间两层一檐悬山顶式木质结构楼房,两侧厢房屋脊与正房两间垂直成直角屋顶紧靠,盖小青瓦。正房通面阔10米,通进深8.9米,屋高8.9米,大门上拦额雕有龙凤图案,所用材料为上等杉木。内设展厅4间。故居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哨山


锦屏黄哨山风光

黄哨山耸立于茅坪后面,海拔1029米,高削陡峭,当地民谣“黄哨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脱帽,马过要下鞍”。以其险著称,为“黔山第一隘径“。黄哨山古驿道长约5公里,石阶5000余级,采用当地青石板修成,修建于清嘉庆年间,至今仍牢固完整。沿石级盘旋而上,两侧竹林深茂,沟壑间飞瀑喷雪,景色壮观。山上“十八盘”悬崖峭壁,陡如刀削,极为险要。半坡高崖上的“写字岩”、“姊妹岩”形象栩栩如生。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姊妹岩”的歌谣和传说。

锦屏县城,素有“木头城”之称。文物古迹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飞山庙建筑群,整组建筑轩昂壮丽,建筑占地面积850平方米,阁楼高24.8米,为贵州省最高的木结构建筑。赤溪坪风雨桥2012年5月完成,全长148米,该桥为全国第二、贵州第一长的侗旅游风雨桥。具备旅游接待能力的酒店、宾馆有11家、1000余个床位,餐饮业、娱乐业及其它服务行业30家,能满足目前游客需求。作为旅游集散地的县城将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县城建设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优秀旅游县城。

赤溪坪风雨桥

横跨在清水江和小江交汇口上的赤溪坪风雨桥,长148米,由三墩四拱五亭构成,木质部分全用锦屏优质木材“苗杉”为材料,桥廊内镶嵌有80多幅反映清水江苗侗社区生产、生活、习俗的油画、版画、对联等,其中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代表龙永图撰联“天堑变通途,杉乡乐丰年”。

飞山庙

在锦屏县城东北角,有一座已有230多年的古建筑飞山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耸立在清水江烂龙滩北岸。主体建筑飞山阁,高24.8米,是贵州迄今最高的木质古建筑。造型为四层三檐四角攒尖顶。翼角出檐深远,层面盖小青瓦,脊砖紧扣,上置琉璃宝顶,木梯上下相通。底层望江门有楷书对联一副:“俯视波涛遥忆长江归碧海;仰观云汉直疑高阁上青霄”。两座配殿与阁楼相连,依山傍水构成封闭式的四合院整个建筑由大殿、配殿、阁、戏台组成,面积为727平方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