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居
藏族民居极具特色,藏南谷地的碉房、藏北牧区的帐房、雅鲁藏布江流域林区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藏族民居在注意防寒、防风、防震的同时,也采用开辟风门,设置天井、天窗等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不利因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达到通风、采暖的效果。
1、基本简介
藏族民居
2、民居种类
藏民居种类主要有碉房、帐房两大类。
碉房
碉房是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部分地区常见的藏族人民居住建筑形式。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在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以前就有存在。这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土筑而成的房屋,高有三至四层。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碉房的名称至少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藏族民居的墙体下厚上薄,外形下大上小,建筑平面都较为简洁,一般多方形平面,也有曲尺形的平面。因青藏高原山势起伏,建筑占地过大将会增加施工上的困难,故一般建筑平面上地面积较小,而向空间发展。*那曲民居外形是方形略带曲尺形,中间设一小天井。内部精细隽永,外部风格雄健,高原的日光格外强烈,民居处于一片银色中,显得格外晶莹耀眼。 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依山而建者,内坡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层高较低;二层为居住层,大间作堂屋、卧室、厨房;小间为储藏室或楼梯间。若有第三层,则多作经堂和晒台之用。因外观很像碉堡,故称为碉房。 藏族民居在处理住宅的外形上是很成功的。因为简单的方形或曲尺形平面,很难避免立面的单调,而木质的出挑却以轻巧与灵活和大面积厚宽沉重的石墙形成对比,既给人以沉重的感觉又使外形变化趋向于丰富。这种做法不仅着眼于功能问题而且兼顾了艺术效果,自成格调。
帐房
那曲、阿里等牧区群众主要居住形式。帐房的平面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2米左右的框架,上覆黑色牦牛毡毯,四周用牛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房正脊留有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供采光和通风。帐房内部周围用草泥块或土坯垒成高40~50厘米的矮墙,上面堆放青稞、酥油袋和牛粪。帐房内陈设简单,中间置火灶,灶后供佛,四周地上铺以羊皮,供坐卧休憩之用。这种帐房制作简单,拆装灵活,运输方便,是牧区群众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方式所采用的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
3、各地民居
*社会的进步,使藏民居建筑得到发展。经过长期的演变,民居建筑在适应高原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和结合民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的同时,形成了各地经济适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筑形式。拉萨民居一般为内院回廊形式,二层或三层,院内有水井,厕所设于院落的一角。城镇周围多为手工业者、工匠、农民自建的独院平房住宅。
山南地区
山南地区农村民居常利用外廊设置开敞式起居空间,许多农村居民建筑,无论是居室、厨房、贮藏、庭院的设计,还是牛棚、猪圈、厕所的布置,功能关系都较合理。有的民居巧妙地利用山坡地,把建筑下层处理成牲口圈,上层作庭院或起居场所,使人畜分置,互不干扰,改善了卫生条件。*东部林区村镇民居,又别具一格,如林芝地区的民居,多独院式,由居室(兼厨房)、贮藏间、牲畜间和外廊、厕所等组成。居室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室内以炉灶为中心,周围布置床和其他家具。建筑层高2~2.3米。因林区多雨,屋面采用坡顶。屋顶空间常被利用作阁楼,贮存草料、杂物。建筑多采用木构架结构,墙体材料除碎石、片石、卵石之外,木板、竹篱、柳条篱亦多见。屋里密铺木瓦,上面压以石块稳定。这些地区的民居,充分体现出就地取材的特点。
阿里地区
阿里地区的民居地处河谷平川地带,多独立式村宅,土木结构,以二层居多。二层多作夏居,底层作冬居。靠山崖旁也有窑洞和房窑结合的民居。窑洞平面有方、圆、长方形等形状,以4米×4米方形窑洞为多。窑洞高2~2.2米,平顶拱。窑洞民居是*高原上比较少见的一种民居类型。此外,林芝地区民居还有干栏式建筑等。
草原农区
四川藏族人的住宅,由于自然条件不一,各地区的建筑形式也因之而有所差异。草原农区房屋,先用泥土建砌成壁,然后用木板间隔成若干房间。屋的最下层一般是饲养牲口和堆集草料、牛粪等物。住、睡、炊饭,放置家俱等都集中在第二层,中间没有火塘,火塘上经常放着铜锅,烧开水或熬条,旁边一般都有一个铜制火盆,随时擦得很亮,火盆边缘放置茶碗,夏天当茶几用,冬天用以烤火,人们席地围火而坐,喝茶、进餐或闲谈。室内没有椅凳,也没有高桌。房屋的第三层则多为经堂,室中整齐清,有贵客光临,在这里招待,表示尊敬,但一般贫苦人家,多半只有两层,很少设有经堂。屋顶用泥土铺平秋收时在这里打晒青棵。房屋周围习惯上还筑有一道高约三公尺的围墙,使牲畜不能随意跑出,并防止被盗。
牧区居住
牧区的家庭设备更为周到,一般人家都居住在适应于游牧生活的牛毛帐篷里。帐篷大小不一,有二十四幅,三十二幅,也有四十八幅的,每幅约一尺馀宽,呈长方形,帐脊*高五尺许,两边倾斜及地,用牛毛绳累系於地下木桩,帐篷入口处贴有经文,或布上印有经义的“嘛呢旗",插於门前。帐篷内同样设有灶炉,灶炉是男、女座位的分界线,入口左方为女席,右方为男席,睡卧没有固定铺位,男睡男方,
女睡女方,形式上男、女不能相互叁错或混淆铺位和座位。
农历十月草原开始封冻,牧民结束游牧生活,返回定居的冬帐房──藏语称“更沙”里度过严冬。冬帐房是用木料搭成短小屋架后,四壁糊上牛粪,屋顶用泥土填平,使不透风,矮小狭窄,形如窑洞,因制造简陋,每年都须修补。个别土官如墨、安曲士官等的住房与群众不同,为一间小木头房,有地板、木门、布窗、黄铜火盆,伊如经堂,技着喇嘛教神像和*所赠画报,枪架上经常有十几支枪,不通风,很温暖,夏天帐房也较平民的大六、七倍。
在关内即黄关以东的整个农业区,住房也分两层或三层,下层四壁用石块砌成,上层用木板,其层次分配与草原农区相同。屋的四角多用柴块树立或平堆成笆,以作围墙。屋内用木板间隔成若干房间,一般没有床铺设备。房顶盖木板,不用针,只是将较厚的石块压上,以免被风吹落,其屋顶大部起脊,部分与草原平顶房相同。
南坪房屋矮小,均用木料建成,无围墙,一层或两层。两层屋的,人住第一层,第二层多用以储放粮食。住宅形式,均与该地双区无别,平武藏胞住屋,规模较大,底层空出,高约五尺,不装板,人住二层,周围多有栏杆,三层用以悬挂杂物,屋顶用木板铺盖。形式独具特色。芦花马河坝一带藏族人民以石砌碉房两层,类似附近羌族的建筑。
藏族碉房
甘肃藏族人的传统住房为碉房。从外面看不见一根木头,以石砌墙,窗户少而小,群众称这房屋的建筑形式叫做"墙包房广"。除寺院建筑而外,这形式的房屋已逐渐减少。现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藏族群众的住房分农业区和牧业区两大类。
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多建楼房或土平房。楼房上层居住人,底层圈牲口。一般院子较小,有一走道直通内屋,藏语叫“切木囊”。内屋多为两大间,一间为锅灶,一间为住房,有连锅的暖炕。房内周围放碗架、面等器物,正中间置佛。屋里有天窗无壁窗,光线较暗。没有木板楼梯或藏区特有的独木梯通搂上。楼上有房廊,阁楼里光亮净。卓尼和迭部林区,群众住房内的天花板和板培,全为木结,即所谓“外不见木,内不见土”的建筑。卓尼县恰盖、康多一带群众住搭板房。舟曲一带房屋建筑得较高,房子正中有一火塘,支一只口径很大的铁三角架,上量大锅可生火做饭,房内可以取暖。
迁移帐篷
藏区牧民向以游牧为主,定居游牧,多住帐篷。篷帐分两类,一类为牛毛黑帐篷,较宽大,是用牛毛织成粗揭子制做的。帐篷内以两根木杆为柱,一根木杆为梁支撑起来,外面用毛绳拉紧,再用木派于固定,中间高,四周低,*筑锅台,以于牛羊粪为薪。进入帐篷男坐左而女坐右,以羊皮、牛皮为垫,或坐毛毡地毯。另一为布帐篷。遮盖面较小,夏季无雨时住人佳,锅台需筑于帐外。夏日浪山季节,在青山绿水的旷野,撒布点点白帐,缕缕炊烟,别具一番情趣。夏河县的科才尚有住蒙古包的,它体形高而圆,“穹窿为室毡为培”,温暖舒,御寒于帐篷。
近年来,牧区的根多定居点已建设起了新式砖木结的住房,红瓦白墙,窗户明亮,室内宽敞净,游牧季节还可将老弱孩童留住其间。青海藏族人为了迁移方便,住的都是帐篷。帐篷是用犊牛毛线组成的,质料结实,不易漏水;周围用木棍、皮绳绷起,顶端留长方形通风孔道。帐篷内无床铺和桌椅,
只在地面铺上毯子、毡或羊皮。晚上睡觉也没有被子,只是将身子缩做一团,裹上皮袄。帐房的中间,用土、石垒成长带形锅台,好像一堵矮墙,隔开了主、宾的地位。进了帐房门,左边是主人的地方,右边是客人的地方。主、客有别,不能乱就座位。客人座位的最首位,就是供奉佛爷的地方。
居住的地点,都选择在倚山傍水处。头人为了显示其“尊贵”,不与牧民混居,在帐圈的最上位,水的上游,独立帐房。大头人门外还要竖立一根铜顶“麻尼杆”,土面绷着经文布伪木杆,以示炫耀。其他人则只能在帐戾杆上绷一络“麻尼布”。
4、民居装饰
藏族是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对于居所的装饰十分讲究。藏民居室内墙壁上方多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绘蓝、绿、红三色,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日喀则的民居在门上或绘制日月祥云图,或悬挂风马旗;昌都芒康的民居则着力渲染外墙和门窗,富于彩绘装饰,气势不凡。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民居区别于其他民族民居最明显的标志。*民居室内、外的陈设显示着神佛的崇高地位,无论是农牧民住宅,还是贵族上层府邸,都有供佛的设施。最简单的可以仅设置供案,敬奉佛祖。富有宗教意义的装饰更是*民居最醒目的标识,外墙门窗上挑出的小檐下悬红、蓝、白三色条形布幔,周围窗套为黑色,屋顶女儿墙的脚线及其转角部位则是红、白、蓝、黄、绿五色布条形成的“幢”。在藏族的宗教色彩观中,五色分别寓示火、云、天、土、水,以此来表达吉祥的愿望。*还有以墙体装饰表达藏传佛教派别的,如萨迦民居的墙上涂有白色,在白色上再涂以相同宽度的土红色和深蓝灰色,中空为白色。在建筑主体或院墙直角转弯处及较宽的墙面上,还自上而下地用土红色和白色装饰,以标识该地区信仰萨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