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背二歌
传统音乐“巴山背二歌”是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北部的一种山歌,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它是随着巴人从事长途背运这种生产方式而产生的。2006年,巴山背二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简介
巴山背二歌
《巴山背二歌》作为一种山歌,生动地反映了背二哥的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表现形式主要是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时演唱,往往是一人领唱众人帮腔。
至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因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古时山里需要运出和运进的货物全靠人力背运,人们把背运货物的人称“背老二”或“背二哥”,他们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解乏时所唱的山歌,就叫“背二歌”或“巴山背二歌”。
2、起源
秦汉时期,米仓古道穿越巴中境内,巴山背二哥(脚夫)在这条道路上背着“背架子”,从事物质资料的运输工作。他们在歇脚时打杵歇气,演唱山歌表达思乡之情或纾解疲劳,这样的山歌便有了“巴山背二歌”之称。
据介绍,巴中境内有由巴中人在三千余年前开通的“巴岭路”、“大行道”、“米仓道”古道,北通陕西梁川、南郑,直达关中平原——西安,下通巴州(今巴中城)延续至重庆。北起陕南汉中经壁州(今通江县)——江口(今平昌县);然后转由水路至绥定(今达州市),直达重庆“汉中古道”;再往北上延至关中平原西安的“长安古道”。这些称为“背夫”的巴山背二哥,一代又一代在米仓古道上翻越巴山,长途跋涉,他们像马帮、驼帮一样组成庞大的背运队伍,往返于川陕两地。转运粮草、运输武器、背运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物质交换。为推动川陕物质交流、经济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3、艺术特色
巴山背二歌歌词多为七言,既有独唱,也有一领众合的形式。歌词多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往往托物言志,衬词常用实词,各歌词语言诙谐幽默,地方性较强,多用双关语,生动传神。旋律流畅清新,调式为徵调式,结构较为简单,多为上下句和分节歌。
巴山背二歌演唱前后往往长吁一声(甩腔),有起兴之意。歌曲唱腔明亮,高亢悠扬,节奏较为*,风格粗犷豪放,极具地域特色。
“巴山背二歌”歌词内容十分丰富,艰辛的背运生活及随身陪伴的劳动工具都可成为主题,而爱情则是“巴山背二歌”的永恒主题。“巴山背二歌”的语言诙谐、风趣,均为即兴创作。
如今的“巴山背二歌”已不只是“背二哥”用来消除疲劳、提振精神的专属。人们在田间地头、节庆表演时都会随兴哼唱几曲,用悠扬的旋律诠释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巴山背二歌”唱出了时代新生活:“一杆烟完进了城,农民住进小洋楼。巴中旧貌换新颜,追赶跨越最给力。”“巴山背二歌”承载着大巴山的风土人情,记录着大巴山的发展历程,也成为吸引游客前来一览巴山风情的重要因素。
4、传承意义
巴山背二歌是随着巴人从事长途背运这种生产劳动方式而产生的,秦汉时巴中境内有米仓古道穿越全境,上通长安,下达成都,过去时代的人们在这条道上组成庞大的队伍背运货物,在劳动中创造了“巴山背二歌”,并传承沿袭至今。
“巴山背二歌”是巴山人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是记录社会发展的活典籍和研究巴山人历史的真实依据,它承载着巴山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性。代表性曲目有《背起背子难上坡》等。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剧,背运业由原来的长途背运演变为今天的短途背运,且从业人数越来越少,“巴山背二歌”正逐步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濒临危机,急需保护。
2006年5月,“巴山背二歌”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