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话剧

科普小知识2022-09-23 12:22:12
...

话剧指以对话为主的戏剧形式。话剧虽然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但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中国传统戏剧均不属于话剧,一些西方传统戏剧如古希腊戏剧因为大量使用歌队,也不被认为是严格的话剧。现代西方舞台剧如不注为音乐剧、歌剧等的一般都是话剧。话剧本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剧作、导演、表演、舞美、灯光、评论应该说是缺一不可。更不可缺少的是接受这门艺术的对象———观众。当然在莎士比亚的年代,话剧的因素要少一些。话剧之所以在欧洲几百年经久不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话剧培养了一代代的观众,而一代代观众对思考和娱乐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又促使了话剧的发展。话剧编剧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家》、《明朗的天》、《王昭君》,译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出版有散文集《迎春集》、《曹禺论创作》、《曹禺戏剧集》等。

名称:话剧

外文名:Drama

类别:戏剧形式,表演形式,演出

叙述手段:以无伴奏的对话或独白为主

特征:舞台性、直观性、综合性、对话性

1、起源

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2、发展阶段


话剧《四世同堂》

新剧时期

1906年,受日本"新派"剧启示,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组织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同年,王钟声等在上海组织"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这就是"话剧在中国的开场"。这种以对话为主要手段的舞台剧被称为新剧,后又称文明戏。以后10年间,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武汉先后出现文艺新剧场、进化团、南开新剧团、新剧同志会等一批新剧团体,演出《热血》、《共和万岁》、《社会钟》等剧目,受到民众热烈欢迎。辛亥革命失败后,新剧逐渐衰落。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欧阳予倩。

爱美剧时期

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胡适、陈独秀、傅斯年等人对新剧启发民众觉悟的力量给予特别的关注,推崇介绍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1919年胡适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他们主张的代表。同时,陈大悲、欧阳予倩等人响亮地提出"爱美剧"非职业戏剧的口号,先后成立民众剧社、辛酉剧社、南国社等戏剧团体;《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田汉),《三个叛逆的女性》(郭沫若)、《一片爱国心》(熊佛西)、《泼妇》(欧阳予倩)、《一只马蜂》(丁西林)等一批优秀剧目诞生,为中国话剧建立了重要的文学基础。1922年留美专攻戏剧的洪深回国参加戏剧协社,针对文明戏的不良习气,从剧本、舞台纪律、导演制建立等方面大胆改革,推行男女合演,从而形成完整的话剧艺术*。1925年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成立,为话剧人材的培养提供了一块阵地。田汉主持领导的南国艺术运动,最能体现20世纪20年代新兴话剧的精神。1924~1930年先后上演了不少反帝反封建剧目,培养了陈凝秋、陈白尘、赵铭彝、郑君里、张曙、吴作人等一批艺术骨干。1929~1931年欧阳予倩主办广东戏剧研究所,出版《戏剧》刊物,组织演出《怒吼吧,中国》等几十个剧目。欧阳予倩、洪深、田汉被公认为中国话剧的奠基人。1928年洪深创意将英文Drama译为"话剧",区别已陈腐的"新剧",中国话剧从此定名。

左翼戏剧时期

在中国*领导下,1929年上海艺术剧社成立,提出"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1931年1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从此中国话剧进入以左翼戏剧运动为主的发展阶段。左翼"剧联"总盟设在上海,领导北平(今北京)、南京、广州、杭州等分盟,建立50多个左翼剧团,演出《血衣》、《乱钟》、《怒吼吧,中国》、《香稻米》、《回春之曲》等大量进步话剧,涌现出夏衍、于伶、陈白尘、宋之的等一批新剧作家以及章泯、金山、赵丹、舒绣文等舞台艺术家。1935年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成立,演出《娜拉》、《钦差大臣》、《大雷雨》、《武则天》、《太平天国》,40年代剧社演出《赛金花》等大型剧目,舞台艺术水平大大提高。1934~1937年青年剧作家曹禺的著名剧作《雷雨》、《日出》、《原野》问世;1933年中国第一个营业性剧团中国旅行剧团诞生并坚持14年之久;1932~1937年河北定县农民戏剧实验在做话剧尝试;"红色戏剧"在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革命根据地十分活跃,演出《二七*》、《八一南昌起义》、《我红军》等几百个剧目,极大地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战斗士气。1935年在南京成立国立戏剧学校,以后14年中培养学生千余名,演出独幕、多幕剧近180出,活动遍及苏、湘、鄂、川等省,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话剧开始了大普及、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1937年"七七"事变后,戏剧工作者8月7日在上海上演《保卫卢沟桥》,并迅速组成13个救亡演剧队奔赴各地宣传抗战。1937年12月31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1938年夏在国民*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领导下,汇聚武汉的进步戏剧工作者组成10个抗敌演剧队、4个抗敌宣传队、1个孩子剧团,分赴各战区,与各地自发组织的演剧组织及抗日根据地的话剧演出相结合,宣传演出遍及全国城镇乡村,形成空前大普及的壮阔局面。1938年10月第一届戏剧节上演曹禺、宋之的编剧的《全民总动员》,轰动一时,可谓这时期剧目的代表。1939年后话剧运动重心开始转入城市,中国万岁剧团、中电剧团、*青年剧社等有影响的专业剧团在重庆成立,话剧演出剧场化。《一年间》(夏衍)、《国家至上》(老舍、宋之的)、《夜上海》(于伶)、《雾重庆》(宋之的)等一批优秀剧目诞生。1941年成立的中华剧艺社、1943年成立的中国艺术剧社带来营业演出的新特点。从1941年至1945年重庆各剧团连续演出《屈原》(郭沫若)、《北京人》(曹禺)、《天国春秋》(阳翰笙)、《法西斯细菌》(夏衍)、《戏剧春秋》(夏衍、于伶、宋之的)等剧目150余台。1944年2~4月,广西桂林举办了规模宏大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28个文艺团体演出话剧27台,是一次话剧艺术的大展览大检阅。在抗日根据地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延安青年艺术剧院、西北战地服务团和大量的文工团、宣传队活跃在农村、部队,《流寇队长》(王震之)、《同志,你走错了路》(姚仲明等)、《李国瑞》(杜烽)等剧目,突出表现了中国话剧的战斗传统。解放战争时期,话剧活动处于低潮。《清明前后》(茅盾)、《升官图》(陈白尘)、《丽人行》(田汉)的上演是这时期的重要收获。


话剧《茶馆》

*时期

1949年7月中国戏剧工作者协会(后改名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北京成立,中国话剧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党和*重视话剧事业的发展,先后成立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以及各省、自治区、大军区的专业话剧团。《龙须沟》、《茶馆》(老舍)、《蔡文姬》(郭沫若)、《关汉卿》(田汉)、《万水千山》(陈其通)、《马兰花》(任德耀)等优秀剧目大量涌现;焦菊隐导演的《蔡文姬》、《茶馆》显示了话剧的民族化追求,黄佐临导演的《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介绍了布莱希特的演剧思想;文化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地区,50年代后也出现*、蒙古、朝鲜、藏语的话剧演出,扩展了话剧艺术领域。随着文艺界"双百"方针的讨论与贯彻,1962年后出现了《霓虹灯下的哨兵》(沈西蒙)、《年青的一代》(陈耘)等优秀剧目。*时期是中国话剧艺术实践荒疏、与观众割断联系的衰败时期。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话剧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在突破旧舞台局限、革新戏剧观念、丰富话剧艺术表现力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戏剧创作上的无场次结构、意念化形象塑造、时空跳跃情节、模糊主题等尝试,舞台艺术上的运用面具、中性服装、几何图形布景道具,激光灯光以及打破第四堵墙,缩短与观众的距离,四面观众等形式革新,引起戏剧理论界的关注,出现了一场戏剧观念与形式革新的讨论,对中国话剧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新时期话剧对外开放与交流也更为宽广,自1986年后成功地举办了莎士比亚戏剧节、奥尼尔戏剧节。北京人艺的《茶馆》多次在欧、美、日、港演出,*戏剧学院的《俄狄浦斯王》出访希腊,均获得很大成功,是中国话剧走向世界的良好开端。

3、特点

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第二,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第三,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第四,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战线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4、风貌

中国话剧经过上百年的融合、改造、创新,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国现代的民族话剧。中国话剧来自西方戏剧,今天依然从西方戏剧中摄取营养;但它经过中国人上面年的融合、改造、创新,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国现代的民族话剧。中国话剧近百年的历程,形成了有中国历史特点的传统即:战斗的传统;借鉴、消化和融会古代中外一切有益戏剧文化的传统;以现实主义美学为主体,多种美学原则、创作方法多元并存的传统;以及不断民族化的传统。我们在这些传统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有五点,当然也有教训。


《大宅门》剧照

匡时济世的艺术

中国文人素有"文以载道"的思想观念,因此,戏剧从来不是唯美的产物。特别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一些有志之士急欲拯救斯民于水火之中,把它拿来运用和作为一种武器,就带有匡时济世目的。文明戏时期的主潮是以勇猛的姿态,配合着*革命,对腐败的帝制进行冲击,对外国列强发出愤怒的*。这使是中国话剧第一波所展现的战斗性。"五四"时期,之所以掀起模仿易卜生的浪潮,是因为其"敢于攻击社会,敢于独战多数"的战斗精神。到了三四十年代,田汉、夏衍等倡导的"普罗列塔利亚"戏剧、左翼戏剧、国防戏剧直到抗战戏剧,都被赋予特寂静历史阶段的革命的民族的政治色彩。

中国话剧发展中,可以发现:每当话剧与时代、人民、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它就欣欣向荣;否则,就会凋谢枯萎。一个世纪以来,话剧艺术家与人民共患难,与时代共命运,在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鼓舞革命热情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战斗作用,展示出中国话剧的战斗力、生命力,没有辜负时代的期望,这是中国话剧的骄傲!但是,对战斗性的片面强调,简单地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理解为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缺乏独特创造的艺术形式,去图解思想、观念、路线、政策,这在较长的一个时期中,不同程度上导致了非艺术化的倾向,要引以为训的。新时期以来,话剧舞台努力真实地反映现实,表达人民的心声,使新时期话剧艺术走向一个新的高峰。但是,在对"从属于政治"的观念进行拨乱反正时,又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远离政治,远离现实,同样也会远离群众,使话剧丧失群众基础。

话剧借鉴的传统

20世纪初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以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为代表;给中国话剧以深刻的影响,中国话剧在历史上从来不是封闭、排他的,而具有开放的度量。20世纪二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两度西潮"便是突出的时期。如20世纪30年代曹禺的创作,深受20年代新思潮的影响,比较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话剧开放性的特点,他是以现实主义作为主体而有机地融进其它多种美学因素,达到一种深层次的结合,留下了人们称之为"诗化现实主义"的不朽剧作。20世纪80年代始,新时期中国话剧与文学同步,加强了"人学"研究,推动了话剧艺术的探索和革新,经过"左"的思想禁锢,话剧美学经过一个长时期的封闭之后,又一次敞开了自己的胸怀,于是,西方现代主义戏剧思潮、流派再度引入。如荒诞派戏剧、存在主义戏剧、贫困戏剧以及布莱希特等戏剧理论的被关注,吸收其一切有价值的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种借鉴、消化和融会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结果。

民族化的道路

中国话剧虽然是一种外来的艺术样式,但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进行了探索民族化的创造,它塑造了民族的性格,传递了民族的精神、民族的魂魄。焦菊隐等具有深厚传统文学、戏曲修养的艺术家,实践着戏曲传统美学与话剧固有美学的嫁接,用于表现近代生活;同时,面对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美学和民族传统美学的碰撞,学习了民族传统艺术、特别是向戏曲艺术。因此,话剧民族化的实验表明,以其独特的民族艺术特色和魅力,使作品具有民族风格与民族气派。不过,话剧的民族化并非话剧的戏曲化。话剧需要学习戏曲,不是照搬其形式和手法,而应该是将它的美学原则、美学思想、美学精神以及艺术方法,融会贯通在自身的艺术创造之中。如戏曲的"写意"美学(表现性美学)、它的"情""理"观,它在戏曲程式中透出的美学精神和艺术方法,它对精湛技艺的锤炼,它对形式美的追求等,这方面的继承会给我们带来广阔的天地。

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不但表现在中国人写中国人的生活上,重要的是对西方戏剧予以创造性地转化与改造。比如,在中国话剧中有一个突出的艺术现象,即追求戏剧意象的创造。意象所要求的是一个有机的内在的和谐完整而富有意蕴的境界,不仅在于追求真实的诗意,还在于创造出诗的意境,使中国话剧有了民族审美精神的更深层的渗透。因此,没有深厚而活跃的民族艺术精神,没有深厚而扎实的传统艺术的根底,中国话剧是很难立足和发展的。


儿童剧《我和我的影子》剧照

诗意的戏剧精神

中国是一个诗歌比较发达的国家。剧与诗的结合,或者说话剧诗化的美好倾向,是中国话剧在艺术上的突出特色。浪漫派的戏剧创作,如田汉、郭沫若等是代表。他们都是浪漫主义的诗人,这自然使他们很容易把诗切入戏剧。郭沫若借主人公的大段心理独白烘托情境,田汉则常将音乐、诗歌直接融入作品之中,以增强其抒情性。这种诗化倾向,自然同接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有关,但不可忽视接受民族的艺术精神、民族戏曲的质素融入其中,形成了中国放剧的诗化倾向。

这里,诗化的倾向的美学原则和创作方法,主要表现在现实主义的原则或方法为其主体,相互吸收,相互交融,多元并存的。较长时期中,为使话剧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与广大群众进行对话,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实主义历来不是自我封闭的美学原则,而是宽容的、能够吸收多种美学因素。经历过一个世纪的历程,已有坚实的写实风格的现实主义根基,又有传统艺术中深厚的"写意"、"表现美学"的传统;它能够深刻、敏锐地反映现实,深刻地剖析人物心灵,能够揭示无限丰富和深邃的人的精神生活,并能引向哲理的概括,充满时代的诗情。它已经给当代话剧带来了新的生命力。诗化现实主义,在真实观上即渗透着中国人的特色。中国话剧的诗化和现实主义,注重情真,在"真实"中注入情感的真诚和真实,把表真提高到一个超越一切的境界,同时也把理想的情愫铸入真实性之中,可以称之为"诗意真实"。

走向辉煌的未来

话剧的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当代中国话剧事业还面临着挑战。因此,话剧仍需要进一步关注自己的时代,深入新的生活;在戏剧美学、艺术观念方面,需要有新的继承和借鉴和继续创造。也需要有原则性的、健康的戏剧批评;我们需要建立科学的戏剧经营管理学,培养有才干的戏剧经营管理人才。一位诗人说:假如戏剧没有脊梁,就难以塑造项天立地的中华山魂;假如戏剧没有热血,就难以塑造澎湃万里的中国海魂。戏剧,有了自己的灵魂,才能走进人们的心灵深处,才能塑造出我们的民族之魂!中国话剧已迈入了二十一世纪。回顾风风雨雨的历程,总结历史经验,继往开来,以百倍辛勤的劳动和崭新的创造,使中国话剧艺术在中国新文化格局中,更加繁荣与发展!

5、相关人物

洪深(1894-1955):导演,剧作家,戏剧批评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话剧和电影的奠基人之一。洪深一生创作、编译了38部话剧剧本,作品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时代特色鲜明。话剧代表作有:《赵阎王》、《五奎桥》、《香稻米》、《包得行》、《鸡鸣早看天》等。他30年间先后导演了《少奶奶的扇子》、《李秀成之死》、《法西斯细菌》、《草莽英雄》、《鸡鸣早看天》、《丽人行》等大小剧目约40个。

黄佐临(1906-1994):导演,原名黄作霖。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戏剧导演兼理论家。1925年赴英国明翰大学留学,在校期间创作处女作短剧《东西》和《中国茶》,深受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的赞赏,从此开始涉足戏剧。1935年再次赴英国留学,获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时在伦敦戏剧学馆学习导演。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不久到上海,在上海剧艺社、上海职业剧团任导演。1942年与黄宗江、石挥等人创办了"苦干剧团",导演《梁上君子》、《夜店》等话剧,1947年加入文华影业公司,执导了自己的第一部影片,讽刺喜剧片《假凤虚凰》;其后又导演《夜店》、《腐蚀》、《表》等影片。1950年,黄佐临调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先后担任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兼上海电影局顾问,同时从事戏剧和电影的导演工作,电影作品有《布谷鸟又叫了》、《黄浦江的故事》、《陈毅市长》等。一生共导演话剧、电影百余部,留有《漫谈戏剧观》、《导演的话》等论著。焦菊隐(1905-1975):导演艺术家、戏剧理论家、翻译家。原名承志,笔名居颖,艺名菊影,后改菊隐。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兼西语系主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一副院长兼总导演和艺术委员会主任等。他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原则融于导演创造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导演学派。话剧导演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夜店》、《上海屋檐下》、《龙须沟》、《明朗的天》、《考验》、《虎符》、《茶馆》、《关汉卿》、《智取威虎山》、《蔡文姬》、《百炼成钢》、《三块钱国币》、《星火燎原》、《怒涛》、《凤水东风》、《胆剑篇》、《武则天》、《刚果风雷》等。主要戏剧论著有《焦菊隐戏剧论文集》、《焦菊隐戏剧散论》等。


话剧《撒娇女王》剧照

老舍(1899-1966)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话剧编剧代表作有:《残雾》、《国家至上》(与宋之的合作)、《张自忠》、《面子问题》、《大地龙蛇》、《归去来兮》、《谁先到了重庆》、《王老虎》(与萧亦武、赵清阁合作)、《桃李春风》(与赵清阁合作)、《方珍珠》、《龙须沟》、《生日》、《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西望长安》、《茶馆》、《红大院》、《女店员》、《全家福》、《宝船》、《神拳》、《荷珠配》等。

李叔同(1880-1942)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是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与留日的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创办"春柳剧社",演出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新蝶梦》等。

欧阳予倩(1889-1962):现代剧作家、戏剧表演艺术家、中国话剧运动创始人之一。曾任*戏剧学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一生创作话剧21部,戏曲27部。15岁时去日本留学,留学期间,加入春柳社,并参加根据H·B·斯托的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反对种族岐视的《黑奴吁天录》和宣传革命思想的《热血》等剧的演出。1910年回国后,先后参加新剧同志会、社会教育团、文社、春柳剧场、民鸣社等新剧团体,后又致力于传统戏曲的继承和改革工作,曾与梅兰芳齐名,有"南欧北梅"之誉。1959年,欧阳予倩根据《汤姆叔叔的小屋》创作了九场话剧《黑奴恨》,是他晚年的主要作品。

唐槐秋(1898-1954):戏剧活动家、演员、导演。湖南湘乡人。早年赴法国学习航空机械。1925年回国,参加南国社及广东戏剧研究所。1933年组织中国旅行剧团,演出中外名剧,对推动演剧职业化,提高话剧演出艺术水平有较大影响,唐槐秋出演的影片包括《孔夫子》,《桃李劫》等。

田汉(1898-1968)原名寿昌,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歌词作家,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曾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在戏剧文学方面,他彻底摆脱了"文明戏"的影响,吸取了中国戏曲和欧美戏剧的精华,使中国话剧作品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他创建的南国社,是最早具有专业性质的话剧团体之一,它把话剧由校园推向了社会。话剧编剧代表作有:《获虎之夜》、《名优之死》、《文成公主》《乱钟》、《回春之曲》、《丽人行》、《关汉卿》等。

吴祖光(1917-2003):现代著名剧作家、导演。1949年后吴祖光任*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牡丹江文工团编导,中国戏曲学校、中国戏曲研究院、北京京剧院编剧,文化部艺术局专业创作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等职。主要作品包括《正气歌》、《风雪夜归人》、《牛郎织女》、《林冲夜奔》等,收入《吴祖光戏剧选》。建国后吴祖光出版了戏剧集《风雪集》、散文集《艺术的花朵》,同时还执导了多部艺术影片,其中的《梅兰芳舞台艺术》、《洛神》、《荒山泪》等为后世留下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程砚秋的珍贵资料。1960年回北京实验京剧团和中国戏曲研究院任编剧,创作了《三打陶三春》、《三关宴》等京剧剧本,所改写的评剧《花为媒》的电影剧本堪称传统戏翻新的典范之作。"*"后,吴祖光创作了取材于妻子新凤霞生活经历的话剧《闯江湖》。


话剧《万圣节游戏》剧照

熊佛西(1900-1965),戏剧教育家,剧作家。中国话剧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1918年编写了一出关于水灾的剧本。1919年考入燕京大学,学习教育和文学,课余积极从事戏剧活动。1921年与沈雁冰、欧阳予倩等13人组织民众戏剧社,合办《戏剧》月刊。1924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究戏剧、文学、获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先后任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戏剧系主任,燕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等职。解放后,历任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校长、*戏剧学院华东分院院长、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中国文联常委委员、中国剧务常务理事、上海剧协主席、上海影协主席。他一生创作了27部多幕剧和16部独幕剧,有7种戏剧集出版,撰写了《写剧原理》、《戏剧大众化的实验》等理论专著三种。

英若诚(1929-2003):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曾任文化部副部长。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家外文系,后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他讲得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还长期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几十年来曾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引人入胜的人物形象:像《龙须沟》里的三元茶馆掌柜、《骆驼祥子》里的车厂主刘四、《茶馆》中的老刘麻子和小刘麻子等。英语"科班出身"的他更将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等多部剧作名著翻译成中文,并将中国话剧舞台上的优秀剧作《茶馆》、《王昭君》、《家》等译成英文。

6、经典剧目

话剧的经典剧目主要有《黑奴吁天录》(作者:曾孝谷、李叔同)、《名优之死》(作者:田汉)、《年关斗争》(方志敏主持创作)、《终身大事》(作者:胡适)、《一只马蜂》(作者:丁西林)、《获虎之夜》(作者:田汉)、《五奎桥》(作者:洪深)、《雷雨》(作者:曹禺)、《这不过是春天》(作者:李健吾)、《日出》(作者:曹禺)、《原野》(作者:曹禺)、《上海屋檐下》(作者:夏衍)、《夜上海》(作者:于伶)、《屏风后》(作者:欧阳予倩)、《放下你的鞭子》(作者:陈鲤庭)、《北京人》(作者:曹禺)、《屈原》(作者:郭沫若)、《法西斯细菌》(作者:夏衍)、《梁上君子》(作者:佐临)、《抓壮丁》(作者:陈戈、丁洪、戴碧湘等集体创作)、《风雪夜归人》(作者:吴祖光)、《升官图》(作者:陈白尘)、《桃花扇》(作者:欧阳予倩)、《龙须沟》(作者:老舍)、《马兰花》(作者:任德耀)、《关汉卿》(作者:田汉)、《茶馆》(作者:老舍)、《蔡文姬》(作者:郭沫若)、《赫哲人的婚礼》(作者:乌·白辛)、《于无声处》(作者:宗福先)、《大风歌》(作者:陈白尘)、《陈毅市长》(作者:沙叶新)、《松赞干布》(作者:黄志龙执笔,次仁多吉、洛桑次仁)、《风雨故人来》(作者:白峰溪)、《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作者:刘树纲)、《狗儿爷涅盘》(作者:刘锦云)、《北京往北是北大荒》(作者:杨宝琛)、《天下第一楼》(作者:何冀平)、《红蜻蜓》(作者:欧阳逸冰)、《李白》(作者:郭启宏)、《商鞅》(作者:姚远)、《北京大爷》(作者:中杰英)、《立秋》(作者:姚宝瑄、卫中)、《黄土谣》(作者:孟冰)、《有一种毒药》(作者:万方)、《暗恋桃花源》(作者:赖声川)《恋爱的犀牛》(作者:廖一梅)《爱尔纳.突击》(作者:兰小龙)。

7、史料


大型话剧《兄弟》剧照

早期话剧辛亥时期和在港、台演出史料收藏难又加了个更字,可这两项又是中国话剧史不可分出的一支,在我话剧史料收藏中最有突破点的是辛亥时期和港、台这两部分,最值得"大书特书"。抗战胜利后在香港活动着地下党领导的中原剧社,此剧社分别由(东江纵队鲁迅艺演队、艺专、艺联、新中国演剧四队部分成员组成)这个剧社常以票价低廉联系普通民众。曾演出过章泯、瞿白音导演的《升官图》和《以身作则》。

1948年夏,在夏衍、邵荃磷同志的倡议下,由在香港的建国剧社、中原剧社、中华音乐学院在香港联合演出歌剧《白毛女》。这是香港首次公演解放区的大型歌剧。当时香港*由"华民政务司"审责剧本和发放准演证。为了争取审查通过,除派人打通内部关系外,并在送审时强调《白毛女》是描写"白毛仙姑"的神怪传奇歌剧而得以批准上演。上演后轰动港九连场爆满,有的观众从澳门、新加坡等地赶来看戏。由于影响太大,*曾派特务打手在演出时多次捣乱,*的报纸《国民日报》以醒目的大标题:"八路军*李露玲(饰喜儿的演员)潜入香港扰乱人心进行*宣传"但因当时的港督及其随员们曾看过演出。港府已批准公演,尤其是观众踊跃,港九各界人士支持《白毛女》的演出,*反动派的破坏捣乱未能得逞,《白毛女》在港演出取得极大的成功。当时在香港的社会是弱肉强食,是冒险家的乐园:社会风气是有头有脸的人吃香。为了阻止反动派的非难,演员们找到了一位老太太出面帮助,此人就是连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都害怕的何香凝先生。

《白毛女》演出后,何香凝先生为了庆祝演出,特邀请全体演员到九龙港浅水湾海滨吃海鲜晚餐联欢。当时在港的郭沫若先生为《白毛女》演出而做了"悲剧的解放"一文指出:《白毛女》的故事,是在解放区中传播得很广的一件抗日战争中的事实。《白毛女》这个剧本的产生和演出也就毫无疑问,是标志着悲剧的解放。这是人民解放胜利的凯歌或凯歌的前奏曲。

在抗战期间1940年沪港粤少年青年随军服务团在香港公演了夏衍先生的抗战剧《一年间》(因便于香港*审查通过剧名改为《花烛之夜》)。导演林蜚,演员巴鸿、鲍淑英(苏茵)、黄汉生等。1946年"新中国剧社"(1941年皖南事变后在广西成立。此剧社付出了*的心血,战时一直由我党南方局资助演出思想和艺术水准高的剧目)应*长官分别邀请赴台演出《郑成功》、《日出》、《牛郎织女》、《桃花扇》。面对祖国人民带来的话剧,*人民热烈欢迎新中国剧社。当时的"新中国剧社"一网打尽了当时中国话剧界的翘楚人物和全部俊才。

8、奖项

为了鼓励演员,鼓励话剧创作,鼓励戏剧团体的集体创造,总之,为了促进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繁荣,*和戏剧团体设立了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戏剧奖。

话剧“金狮奖”是话剧艺术的主要奖项,由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主办。

“文华奖”:此为中国文化部设立的,专门用一无关掖专业舞台艺术的,是最高的*奖。它的奖项是固定的,包括“文华大奖”和“文华新剧目奖”,单项奖有表演、导演、编剧、舞台美术等。“文华奖”的评选是严格的,有权威性的。

另一重要奖项为“梅花奖”,是由中国戏剧家协会1982年设立的戏剧表演奖,专门奖给具有一定年龄限制的演员。每年一届,对推动话剧表演艺术起到了益而深远的影响。此外,“曹禺戏剧文学奖”(含曹禺戏剧评论奖),它专门用于奖励优秀戏曲、歌剧和话剧剧本及其评论。这些戏剧奖,是中国戏剧的荣誉,也是中国戏剧的动力。

9、事记年表


话剧《王府井》剧照

1907年2月,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社员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中国的第一部话剧诞生了。

1914年4月,上海六大文明新戏剧团组成新剧公会,联合公演,获得了很高盈利。

1921年9月,"五四"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上海民众剧社成立,同时创办了《戏剧》月刊,在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的影响下,胡适创作了《终身大事》。

1928年,洪深将Drama译为"话剧",话剧的名称从此确立。他建立了专职的导演制和严格的排练制度,实现男女合演,将舞台布景也由原来的平面布景改为立体布景,这些做法在当时国内尚属首创。

1934年,《雷雨》是中国话剧史的一座丰碑,它使24岁的曹禺一鸣惊人,使中国话剧走向成熟。

1936年,《放下你的鞭子》是抗战期间国防戏剧中最有影响力的街头剧之一,"国防话剧"的口号提出。

1937年,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把上海小市民的生活搬上了话剧的舞台。

1942年初,郭沫若10天内一气呵成地写出五幕历史剧《屈原》,由中华剧艺社演出。

1945年,五幕歌剧《白毛女》问世,这是话剧的表现形式与民谣巧妙结合的产物。

1952年6月12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首任院长为戏剧大师曹禺。

1953年,国家拨款建"首都剧场"。

1958年,由焦菊隐、夏淳导演的《茶馆》在北京人艺首都剧场公演,被外国专家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1982年,《绝对信号》在北京人艺剧院一楼简陋的排练厅"实验演出",成为转型期中国自己的话剧先锋。

1999年,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使中国话剧界出现了第一批"追星族"。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小剧场戏剧逐渐取代大剧场戏剧,成为话剧的主要演出形式。2007年3月1日起,结束了北京首演的《西望长安》开始了巡演的征程,百年话剧献礼序幕拉开。

上一篇:海派清口

下一篇: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