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谢朓楼

科普小知识2022-09-23 15:31:23
...

谢朓楼,是中国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的一座著名楼阁。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1、基本信息


谢朓楼

谢朓楼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的宣城。谢眺楼托依对应于宣城的景色,产生出一幅幅萧疏淡远、平和宁静、摇曳出尘的写意水墨图卷:“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日出众鸟散,山螟孤猿吟”、“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暖暖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夕”……

“玄晖诗变有唐风”。谢脁在文学史上有“继汉开唐之功”。杜甫称:“诗接谢宣城”、“谢脁每篇堪讽味”。狂傲的李白也“一生低首谢宣城”。沈约称谢眺“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二百年无此作也”。谢脁的融情入景山水诗风,直接影响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诗人。谢眺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特殊的贡献与地位。

2、名楼历史

南齐建武二年(495)夏,有个出身显族、年届30的诗人,逆水乘舟,缓缓抵宣。他服已经给萧姓的王侯们当了十余年幕僚的谢脁。虽然曾得到了随王、竟陵王的赏识,还做过明帝的掌中书诏诰,但建康宫廷多变的政治风浪,已使谢眺“疲策倦人世”了;江南的青山秀水,正遂“敛性就幽蓬”、“聊恣山泉”的愿望。

谢的文笔托依对应于宣城的景色,产生出一幅幅萧疏淡远、平和宁静、摇曳出尘的写意水墨图卷:“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日出众鸟散,山螟孤猿吟”、“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暖暖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夕”……

“玄晖诗变有唐风”。谢脁在文学史上有“继汉开唐之功”。杜甫称:“诗接谢宣城”、“谢脁每篇堪讽味”。狂傲的李白也“一生低首谢宣城”。沈约称谢眺“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二百年无此作也”。谢脁的融情入景山水诗风,直接影响王维、孟浩然等唐代山水诗人。谢眺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特殊的贡献与地位。

谢脁在郡治之北的陵阳峰上自建一室,取名高斋,作为理事起居之所。史志记载:谢脁“视事高斋,吟啸自若,而郡亦治”。唐初高斋改建为楼,取名北楼,后又称北望楼、谢公楼、谢跳楼。咸通末年,御史中丞兼宣州刺史独孤霖将北楼改建为叠蟑楼,得名的原因是其所在之处地势既高且险,崖叠如蟑。明嘉靖年间,知府方逢时重修,复名高斋。清康熙四十年(1701),知府许廷试重修,题名为古北楼。光绪初年(1875),知府鲁一贞又重修,他将上层命名叠蟑楼,下层命名谢眺楼。

高陵自可脁,况复更层楼。登斯楼也,城郭皆在掌中,山川尽人心目,但见山川交错、阡陌纵横、烟霞变幻、云树生辉,北望敬亭崛起于川原之中,东送两水婉转于白云之间。历代文人墨客纷纷然慕名而来,并且赋诗无数。录于志书上的北楼诗文有130多篇,这其中包括李白、白居易、杜牧、梅尧臣、文天祥、贡师泰、施闰章、梅文鼎等著名诗人的上品佳作。李白的两篇名作就产生于此:“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长空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名楼已再现,文运期再兴。

3、名楼诗词

弦歌几度忆高斋,小谢留踪李杜来。

漫洒天花文星下,丹阁今又映霞开。

4、名称由来

宣州城内有一座驰名海内的胜迹—“谢朓楼”。自唐以来,历代文人贤士,无不以亲登此楼为快事。

这座名楼,得名于唐代名诗人。早在1400年前,南齐诗人谢朓(字元晖),出任宣城太守时,在郡衙后面的陵阳山巅(今城中烈士塔处),建筑一室,因其位于全城最高处,谢朓自命名曰“高斋”。他在两年的任期里,理事、起居、吟赋多于此室。志书称他“视事高斋,吟啸自若,而郡亦治”。


谢朓楼

唐代初期,宣人为追怀谢太守,便于“高斋”旧址,建造一座上下两层,飞檐翘角,四面开窗,砖木混合的楼台,因位于州衙的北面,取名“北楼”。又因登入此楼,向北可以眺望“名齐五岳”的敬亭山,遂又俗称“北望楼”。李白曾多次来宣城,登此楼揽胜,吟《秋登宣城谢朓北楼》诗以怀念谢朓:“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他在《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写道:“……长空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起,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些诗均为传唱千古的佳句。

由于李白诗广为传诵,楼名遂又被称为“谢公楼”、“谢朓楼”。从此,楼基四周,先后建有“条风”、“清暑”、“迎春”、“双溪”、“怀谢”等亭阁,犹如众星拱月,将谢朓楼衬托得更加宏伟壮观,形成了一个多姿多彩、风格各异的人文景观群。慕名来登楼揽胜者络绎不绝,赋诗题咏者难以计数。现仅见于志书的历代谢朓楼诗文达150余篇,史有“独占*谢朓楼”之评。

此楼自建成后,历代相继修葺,一度虽曾被官命为“叠嶂楼”,然而人们为追怀先贤谢李,仍多习称“谢朓楼”。

5、谢朓简介

谢朓(464—499),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诗人。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辈皆刘宋王朝亲重,祖母是史学家范晔之姐,母亲为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与谢灵运同族,经历有些类似,时与谢灵运对举,亦称小谢。初任豫章王太慰行参军,后在随王萧子隆、意陵王萧良幕下任功曹、文学等职,颇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公元495年出任宣城太守,故有谢宣城之称。后因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事受赏,举为尚书吏部郎。后被诬陷死于狱中。现存诗二百多首,其中山水诗的成就很高,观察细微,描写逼真,风格清俊秀丽,一扫玄言余习。写景抒情清新自然,意境新颖,富有情致,且佳句颇多。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东田》)等,至今脍炙人口。

代表作: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鹜。

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6、遗址重修


谢朓楼

中国的多数名楼,往往是拥有一篇传世的词赋而誉满天下,招引现代的观光客如潮而至。始建于名人,得名于名人,并且文采相续了1000多年的谢脁楼,在历史上的声誉及在文化史上的影响,难有比肩者。谢脁楼是江南的四大名楼之一。可惜的是,这座千古胜迹的名楼,于1937年秋,被侵华日军飞机炸为废墟,后仅存遗址。解放后,这儿被建为烈士陵园。1997年,一座四檐高飞、曲径回廊、气势可观的新的谢脁楼在旧址之上重现。它笑对开元塔,俯牵宛溪水,雄踞闹市中心,尽览古城新貌。

1998年5月,谢脁楼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为一座高6米、面积1500平方米的高台。为保护谢脁楼遗址,划定的保护范围是遗址基座四周各50米;划定的建设控制地带是保护范围之外向南100米,向西80米,向东、北各50米。谢脁楼管理处及谢脁公园已经成立。有识之士呼吁建设一个谢脁楼景观区,有关部门已在谢脁楼下规划建设一座较大规模的文化广场。

上一篇:妙道山

下一篇:白崖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