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荡湖
白荡湖是枞阳人的母亲湖,也是枞阳最大的淡水湖。自长江顺流而下,进入八百里皖江,长江两侧尤其是北侧的湖泊就明显地多了起来。白荡湖就是其中较大的一个。一直以来,作为地球、也是长江之“肾”,湖泊和湿地发挥着防洪灌溉、调节气候等诸多作用。
1、基本概况
白荡湖
白荡湖因湖水清澈白皙,湖面碧波荡漾,故名曰“白荡”,它连通长江,涝季为长江排洪,旱季又放水入江,默默的捍卫着长江,也抚育着它周边的人民。湖十分大,即使在普通的中国地图上,也能看见它大致的轮廓。走在堤上,湖水碧波荡漾,一望无际。秋高气爽的时候,远处的山峰影约可见,倒映在水中,青山绿水,景色醉人。
形态描述
在枞阳县境内,紧临长江北岸。属河迹洼地湖,系长江古河床摆动废弃的河床洼地积水成湖。原与长江直接通连,1953年白荡闸建成后,成为以水产养殖为主,兼具蓄洪、灌溉等综合利用的水库型湖泊。水位12.00m,长11.5km,最大宽5.0km,平均宽3.45km;原有面积99.67km2,围垦后现有面积39.67km2;最大水深4.5m,平均水深3.06m,蓄水量1.21×108m3。
生态环境
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5℃,1月平均气温3.6℃,极端最低气温-13.5℃(1969年2月5日),7月平均气温28.7℃,极端最高气温40.9℃(1954年8月23日)。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064.9h,辐射总量484462J/cm2,无霜期251d,降水量1385.6mm,最大年降水量1939.7mm(1983年),最小年降水量851.7mm(1978年);年内3~8月降水量1038.2mm,约占年降水量的74.9%。
集水面积775.0km2,补给系数19.5。湖水依赖地表径流、湖面降水和长江倒灌补给,入湖河流有罗昌河、钱桥河、横埠河等,多属季节性溪流;出流位于南部,经白荡闸排入长江。多年平均水位10.04m,历年最高水位14.47m(1983年7月15日),最低水位8.71m(1988年5月6日),绝对变幅5.76m;年内水位最大变幅5.75m,最小变幅2.04m,冬季开启白荡闸排干湖水捕鱼,直至翌年3、4月,基本保持干湖状态,5月对湖泊实施灌江纳苗,湖水位随之上升,至7、8月达年内最高水位;秋季闭闸蓄水养鱼,水位仍保持较高状态。
湖水黄绿色,透明度一般1.5~2.3m,水草区可达2.5~2.9m。pH值7.08,总硬度6.2德国度,矿化度81.22mg/L。离子组成以HCO3-、Ca2+为主,分别占阴、阳离子总含量的62.39%和48.58%,属重碳酸盐类钙组Ⅱ型淡水湖。DO8.0mg/L,COD2.38mg/L,NH4+-N0.005mg/L,NO3--N0.086mg/L,PO43--P0.02mg/L,TFe0.0091mg/L,SiO24.97mg/L,TN0.597mg/L,TP0.072mg/L。
湖泊生物
白荡湖
水生植物计有水生植物16科21属23种,其中沉水植物7种,浮叶植物3种,漂浮植物4种,挺水和湿生植物9种,优势种有苦草、马来眼子菜、黑藻和菱等,水生植物分布面积9km2,全湖平均生物量1955.6g/m2。
浮游植物见有浮游藻类7门41属,全湖平均数量400×104ind./L,生物量5.707mg/L,其中蓝藻160×104ind./L,0.016mg/L;绿藻160×104ind./L,0.418mg/L;甲藻8×104ind./L,4.0mg/L;隐藻40×104ind./L,0.664mg/L;硅藻32×104ind./L,0.609mg/L。
底栖动物见有底栖动物10科15种,其中软体动物7科12种;环节动物1科1种;节肢动物2科2种,全湖平均生物量357.1mg/L,优势种有蚌、蚬、螺等。
2、历史沿革
白荡湖
白荡湖,她的面积是17.85万亩,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后,面积缩小为现在的7.05万亩,合47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型乡镇的面积。
3、地方特产
白荡湖盛产各种湖鲜。除了湖边的莲藕、菱角、芡实、茭白、芦苇以外,湖内的大闸蟹、鱼、野鸭等更是不胜枚举。据说野鸭多时每亩可达二千只,年捕获量预计达一百万只以上。湖畔的杨市(今金社)就是白荡湖水产品的一个小集散地,每到上市季节,渔民们三三两两划着船,自白荡湖经杨市河逆流而上前来赶早市,交易一季的收获和喜悦。
4、乘车路线
安庆市长途汽车站乘坐大巴至枞阳县下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