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张友鸾

科普小知识2022-09-23 20:35:24
...

张友鸾(1904─1990)字悠然,笔名悠悠、牛布衣、草厂、傅逵。安徽安庆人。1924年毕业于北平平民大学新闻系,此后历任北平《世界日报》、上海《立报》、南京《民生报》、《新民报》总编辑。1936年与张恨水合办《南京人报》,并任副社长兼总编辑。1953年调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古典文学编辑,与张恨水、张慧剑、赵超构并称为“三张一赵”,名重报界、文坛。1963年退休,1990年逝世于南京。

1、人物简介

张友鸾,中国知名报人,先后担任《国民晚报》社长、南京《民生报》、上海《立报》和《新民报》总编辑,创办《南京早报》、《南京人报》等。二十年代起开始文学活动,在各报刊发表散文、小说、文学评论,五十年代起专门从事古典文学编辑和注释、译写等。著有小说《白门秋柳记》、《秦淮粉墨图》等,编注有《史记选》、《不怕鬼的故事》等,与人合译有朝鲜名著《春香传》。1990年逝世于南京。

2、人物经历

1922年考入北京平民大学新闻系。在校期间曾为邵飘萍所办《京报》主编《文学周刊》。

毕业后,于1925年受聘于《世界日报》,为总编辑。

1926~1933年先后担任《国民晚报》社长、南京《民生报》和《新民报》总编辑。

1934年自办《南京早报》。次年任上海《立报》总编辑。1936年,与张恨水合办《南京人报》,任副社长兼总编辑。

抗日战争时期,担任重庆《新民报》主笔。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南京,重新开办《南京人报》,不遗余力地呼吁和平、*,反对内战、*。

南京解放后,继任《南京人报》总经理。

自1952年《南京人报》停刊,张友鸾自此与报纸无缘。

1953年奉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古典文学研究、整理及编著工作。

80年代中后期回南京定居。

1990年7月23日凌晨,友鸾先生在宁驾鹤西去。他的好友、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挽联:“故人已骑黄鹤去,神龛今见布衣归。”

3、新闻思想

这位力求报纸“有风趣”的总编辑,渐淡渐远,即使新闻专业学生,也不再知晓他的名字。直到即将辞世,家人回忆,他已失明的眼睛忽然显得明亮起来,“时而喃喃自语,时而拈须大笑,似乎在同老友倾谈”。离开报业已近40年的这位“办报全才”,嘴里依稀说着“新闻”、“发稿”、“出版”等词语,却已讲不出连贯的句子。

1957年的一次谈话上,他批评当时新闻写得公式化,“好像有一个套子”。而更令他恼火的是,报纸的标题刻板僵化,“今年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明年还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年年都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这番言论显然不是凭空而发。张友鸾本人,在近30年的报界从业经历中,设计标题历来是以用心、精致著称。即使一则普通气象新闻,他所取标题也别有趣味。一次,南京连日阴雨,张友鸾听完气象预报,提笔写出新闻标题:“潇潇雨,犹未歇,说不定,落一月。”令许多人过目难忘。


张友鸾纪念集

一则讽刺*官员的新闻,他拟标题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而他最为人称道的标题,则是抗战结束后,郁达夫在南洋逝世,夫人王映霞不久却嫁给某轮船公司经理,他将两件事同在《新民报》刊出,并加标题:“王映霞买舟东下,郁达夫客死南洋。”在《新民报》任总编辑时,他对社会新闻、大小消息都十分在意。“九一八”事变后,群众要求*抗日,他拟标题为“国府门前钟声鸣,声声请出兵”。*为士兵募集冬衣,他题为“西风紧,战袍单,征人身上寒”。而报道贫富差距,他又取标题叫“难民不能求一饱,银耳参茸大畅销”。

同时代人把他称为“最有风趣的报人”。时人评价,张友鸾“熟知民国史事及掌故轶闻,夜间编务之暇,一烟在手,濡笔为文”,“情韵连绵”,“妙语如珠”。他记事怀人,文章虽小,却“令人忍俊不禁,于笑声中每有所得”。

1948年4月1日,《南京人报》报道了一位老道人,能算世间万事,连附近几名“国民大会”代表所得票数也算得出来。老道以金属充饥,当场把一把钥匙嚼碎吃掉。报道刊出第二天,近千人前去拜访这位老道。报社不得不刊出声明说,这是愚人节的一个笑话,并警醒大家:“越是不尽情理的谎言,越会使人容易受骗。”

他主持过的报纸,先后有4家被查封,他自己也曾经遭到地方当局驱逐,稿件被扣,报纸“开天窗”也是家常便饭,他却一概“倜傥不拘”。从照片里看,他“银髯飘飘,有世外之至”,虽然历尽坎坷,却“总带着睿智而宽容的微笑”。

4、人物轶事

挑战张恨水执掌《世界日报》

1925年秋,张友鸾还是北京平民大学的学生,此时的他,已经和同学办过一个颇具规模的文学社,还办过一个文学同仁刊物,在编辑方面具备了相当的才能。当时,张恨水也在北京,已经是《世界日报》的总编辑。因为一点意外的矛盾,张恨水决心离开《世界日报》,并向社长成舍我提请辞职。

报纸没有总编辑了,那还怎么办?于是在一位安徽老乡的推荐下,张友鸾被介绍给了成舍我。然而见面后,成舍我才发现,张友鸾只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成舍我虽然口中答应张友鸾接替张恨水,然而心中却不大放心,另一面仍旧大力挽留张恨水。终于张恨水答应不走了,于是仅到报社三天的张友鸾就被辞退了。年轻气盛的张友鸾,一气之下写了一封信给成舍我,说他“狐埋狐搰,反复无常”。这句话出自《国语·吴语》,意思是说,成舍我的这种做法,就跟多疑的狐狸一样,刚把东西埋下,又挖出来看看,疑虑太多,不能成事。

成舍我看到张友鸾的信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大喜过望,说:“此人非用不可!”此时,主编《世界日报》社会版的陈大悲正好离开报社,于是张友鸾被聘为社会版编辑。一年后,张友鸾开始担任《世界日报》总编辑。

在《世界日报》工作期间,张友鸾经人引荐,结识了李大钊。并在李大钊支持下,接手了《国民晚报》。不久后,军阀枪杀进步人士,报纸处境艰难,报人转而南下。晚年回忆这段往事,张友鸾曾经不无遗憾地说:“大钊先生被害,《国民晚报》被封,我觉得回北京没有意义,便决定留在南方。我为自己立下了戒条:“不做官,不入官报”,做一个‘超政治’的新闻记者。但这终究是个幻想。”

得罪汪精卫

北方受阻,报人南下办报,张友鸾也到了南京。然而,后来的情况正如张友鸾当初所料。张友鸾的大女儿,如今住在北京的张钰,在她一篇纪念父亲的文章中,详细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1934年5月,张友鸾担任《民生报》总编辑期间,刊发了一条新闻《行政院盖大楼,建筑商贿买政务处长彭雪沛》,揭发汪精卫下属彭学沛接受建筑商贿赂,私盖别墅。新闻一发表,彭学沛就向法院控告《民生报》“妨害名誉”。当时不少人从中调停,希望《民生报》登一个更正启事,彭撤回诉讼。可是,因为事实俱在、证据确凿,《民生报》拒绝更正,于是便闹上了法庭。社长成舍我亲自出庭答辩,并把万言答辩书登在《民生报》上。彭雪沛羞恼之下,找到汪精卫哭诉,汪精卫便施用政治压力,把《民生报》上刊登的一条海通社消息硬说是“泄露军机”,下令宪兵司令部派人到报社封门、抓人。见来者不善,张友鸾对来人说:“我是总编辑,新闻有问题责任应该我负,我和你们去。”然而,宪警指名道姓要抓成舍我。结果,为此,成舍我坐了四十天牢。

成舍我出狱时,张友鸾去接他,在回来的路上,向来耿直的成舍我告诉张友鸾,报纸本来是可以复刊的,但是为了表示自己的立场:“只要汪精卫一天在南京,《民生报》就一天不复刊。”

张友鸾刊发的那则新闻中所指的行政院大楼,就是位于今天长江路292号总统府东花园内的行政院南大楼,当时正值汪精卫担任行政院院长,此时的汪精卫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熟料,张友鸾的这篇报道,让汪精卫丢尽颜面,因而才闹出了抓人封报的丑剧。

民国报纸的标题党

俗话说:“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当年,报业巨子张友鸾对标题制作非常重视,有不少神来之笔,不仅幽默风趣,而且辛辣有力。

七七事变后,张友鸾在他主持的《南京人报》编发了一条消息,标题做得巧妙醒目:“南京只剩一口兵”,讽刺当局不抵抗政策,令何应钦怒不可遏。

一次,南京连日阴雨,张友鸾听完气象预报,提笔写出新闻标题:“潇潇雨,犹未歇,说不定,落一月。”大雅大俗,朗朗上口,让人过目难忘。

抗战时,前方军民浴血奋战,而后方的达官巨贾却花天酒地,纸醉金迷,期间,《新民报》刊发了一则讽刺*官员生活腐化的新闻,张友鸾拟标题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构思奇巧,语意生动,一针见血。

“九·一八”事变后,群众要求*抗日,张友鸾在新闻报道中拟标题为“国府门前钟声鸣,声声请出兵”,令人叫绝。某次遇到一条为前线军人征募寒衣的新闻,张友鸾借用诗词小令,随手做成标题:“西风紧,战袍单,征人身上寒”,信手拈来却是文采飞扬。

一日,张友鸾看到一篇反映市场销售的消息,联想起南京许多难民露宿街头、忍饥挨饿的情景,做了一个对比性标题:“难民不能求一饱,银耳参茸大畅销”,生动形象地揭露了当时贫富悬殊的现象。

1945年初,*统治区*运动高涨,有一位黎东方教授在重庆公开讲演,说君主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政体,缺点只在“好君主身后不容易有适当继承人,所以秦皇汉武求长生实在是不得已”。《新民报》的“本报特写”版面记录了这些高论,加上大标题曰:“可恨腐儒文乱法,只悲圣主不长生。”幽默风趣,典切工整,一针见血。

当年中国人体育很差,被称为“东亚病夫”,无论参加远东运动会还是奥运会,都空手而归。于是,很多报纸说,中国队抬着个“大鸭蛋回来”了,张友鸾在《南京人报》报道这一消息时,联想了清人情词:“相思欲寄从何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侬意。整圈儿是团圆,破圈儿是别离。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把一路圈儿圈到底。”于是用“一路圈儿圈到底”作了新闻标题,贴切辛辣,受到读者激赏。

与张恨水合办《南京人报》

1936年,张恨水出资办《南京人报》,张友鸾担任该报总编辑。《南京人报》是一张四开小型报,因为内容生动有趣,贴近百姓,和当时流行的官办报纸完全不同,因而一经推出就很受市民喜爱,一开始就销量很大。

《南京人报》的办报主张,坚持了张友鸾为民办报的“超政治”主张,然而,1937年的七七事变,再次打破了张友鸾的新闻梦。就在七七事变后,《南京人报》编发了一条*社的消息,标题做得十分醒目,是《南京只剩一口兵》。这种明显的讽刺,让何应钦看了恼羞成怒,亲自下令封门抓人,报社两名记者先后被捕。在日军占领南京的前几天,《南京人报》终于*关闭。此后,张友鸾迁往西南,在重庆、成都等地继续办报。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4月8日,《南京人报》在南京复刊。此时,张恨水已经去了北平,担任新民报北平社经理,不能再合作了。于是张友鸾付给张恨水一部分钱后,以个人名义重新登记办报。

张友鸾主张民营报纸必须为老百姓讲话,要敢于讲真话,政治上要“公平”“中立”,这种书生气的做法,最然让他吃了不少苦头,但是他一直坚持这样的办报主张。《南京人报》复刊后,张友鸾曾为此和《救国日报》社长龚德柏之间有一场险恶的笔战。


1983年,张友鸾与女儿张钰合影

为了对付《南京人报》的“超政治”和“中立”,龚德柏多次发表文章,称张友鸾是“*的尾巴”。当时有常例的新闻招待会,龚德柏照例开骂《南京人报》,然后一左一右掏出两只手枪往桌上一拍。面对龚德柏的嚣张,《南京人报》针锋相对,奋起自卫,他们查到龚德柏在抗战胜利后,以“少将参议”身份劫收了两家价值颇高的日本印刷厂,于是报社将这则丑闻捅出。龚德柏才安静了下来。

张友鸾早年经历的这些事,他很少在孩子们跟前提及,张锦说:“我们都是通过母亲的口中,才了解到这些事,还有的事情,居然是通过看报纸才知道的。”不管张友鸾经历什么样的凶险,出现在孩子们眼中的父亲,却总是那样一副慈爱的模样。

元代戏曲研究

病前,他曾多次同儿女们谈起元代戏曲研究的话题。他曾对张锦说:“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我国元朝的戏曲,其辉煌价值绝对不在莎剧之下,其难懂程度也比莎剧过之甚多。我们应该赶快做些元戏曲的普及工作。否则,不要多久,能懂元戏曲的人只剩下极少数专家,元戏曲这一传统文化的精华将会逐渐消亡了。我已经着手将元戏曲故事改编为通俗话本。只是我已年老力衰,恐怕不能完成这一任务了。你们是否也来做做这项工作?”当时,张友鸾已改编了《十五贯》、《蝴蝶梦》、《清风楼》等八九出戏了。他改写这些戏曲,是做了艺术再加工的,使戏剧主题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赋予老戏新的生机。

5、《写下最后一个字》


张友鸾

1989年,《新民报》创刊60周年时举办庆祝活动。赵超构专程去南京,搞了一次聚会。作为《新民报》元老,张友鸾自然是首邀人物。他本人因病无法出席会议,便由女儿张钰代表出席,并做发言。这是以张友鸾的名义,所做的最后一次发言,很能体现他当时的心情。

标题的名称是:“写下最后一个字。”当中写道:

*我以编报为业,最喜欢办新报。我前前后后经过十来家报社,少则干几个月,多也不过三四年,只有《新民报》,我不仅是它初创时期的成员,而且两进两出,工作达十二年之久。

我后来离开《新民报》,是因为自己办南京《人报》。那是1946年,《新民报》已发展到五社八版,成为旧中国影响最大的民间报。南京《人报》底子薄,规模小,它和《新民报》始终站在一条战线上,反对*的*,反对内战,要求和平、*;在白色恐怖下,它们相互支持;它们都得到*的关怀,也都遭到反动派封门的厄运。南京数十家报纸解放后获得复刊的,只有它们两家。

以后我转业到出版社,可是心中总装着《新民报》。《新民报》在党的领导下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获得新的发展,我为它高兴;《新民报》在“*”时期*停刊,我为它难过。1982年,上海《新民晚报》复刊,我曾兴奋得彻夜难眠,顾不得年迈多病,连续为晚报写了一些文字。我想,我虽不能与《新民报》长相随,但愿做到“有始有终”。始者,为《新民报》的开创出了一份力;终者,为《新民报》写下我一生中最后一个字。事实上从那以后,我便因脑血栓再也提不起笔了。

我现在视力锐减,看报十分吃力。不过,每天的《新民晚报》我总要浏览一遍,尽管有时眼前一片模糊,但只要看出一个轮廓,看见几条标题,就觉得心安。

上一篇:黄天鹏

下一篇:林仲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