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教育教学

泉州师范学院

科普小知识2021-09-30 04:52:02
...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在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国际花园城市——福建省泉州市。目前,学校有两个校区:东海校区、诗山校区。学校下设15个二级学院。创新开放多元的办学*,设置了校企合作的软件学院、航海学院,校侨合作的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闽台合作的成功对外交流学院以及校校企合作的服装学院。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18000人,设有48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和11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拥有*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省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10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文科研究基地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各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各1个。学校现有教职工1137人,专任教师758人,具有博、硕士学位占61%,教授91人,入选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入选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人、泉州市“桐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泉州市优秀人才4人。

中文名:泉州师范学院

外文名:QuanzhouNormalUniversity

简称:泉州师院

创办时间:1958年

类别:公立高校

类型:师范类

属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年)

主管部门:福建省

校长:屈广清

校训:善学如泉正心至大

1、学校简介

学校概况


泉州师范学院

泉州师范学院坐落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经济总量连续19年位居全省首位。现有三个校区:东海校区、诗山校区和江南校区,占地1815亩。学校是省级“平安校园”,荣获省级“五一劳动奖状”,连续六届荣获省级“文明学校”称号。

学校的建设发展得到**、各级领导和海内外侨亲的关心支持。1999年10月18日和2001年4月20日,**总书记、国家主席、时任福建省省长*两次莅校视察指导工作。泉州社会各界和海内外泉州籍乡贤为学校建设捐资逾1亿元。

办学条件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7亿元;具有稳定、完善、高效千兆高速校园网;建有标准塑胶运动场、体育场馆、游泳池、篮球场。图书馆是*火炬计划项目CNKI知识网络一级服务站、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综合镜像站点,馆藏中外文纸本图书125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20万册,中文期刊2190种,外文原版期刊145种,电子资源数据库24种

2、历史沿革


泉州师范学院

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泉州大学师范学院,历经多次更名、合并、停办。

1998年,泉州师专、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新泉州师专。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泉州师范学院,系福建省第一所新建地方性省属本科高校。

2001年,南安师范学校并入泉州师范学院。200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1年,获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

2013年,获批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高校、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福建省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泉州市人民*与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共建泉州师范学院。获批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

2017年以来,先后获批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更名大学列入福建省高等学校设置“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计划。

3、学院专业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科门类

文学与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广播电视学


广告学


书法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艺术学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学


历史学


文化产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金融工程


法学


经济学


历史学


管理学


管理学


经济学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理学


理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物理学


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理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音乐与舞蹈学院


音乐学


音乐学(南音方向)


舞蹈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动画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艺术学

化工与材料学院


化学


应用化学


材料化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理学


理学


工学


工学


工学

海洋与食品学院


生物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技术


海洋技术


理学


理学


工学


工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地理信息科学


环境科学


理学


管理学理学


理学


工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


商务英语


文学


文学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科学学院


学前教育


特殊教育


教育技术学


数字媒体技术


小学教育


应用心理学


学前教育(专升本)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


工学


教育学


理学


教育学

纺织与服装学院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服装与服饰设计


纺织工程


工学


艺术学


工学

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国际商务


市场营销


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


经济学


管理学


管理学


管理学


工学管理学

航海学院


航海技术


轮机工程


工学


工学

应用科技学院


汽车服务工程


公共事业管理(酒店运营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升本)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英语(专升本)


小学教育(专升本)


市场营销(专升本)


工学


管理学


经济学


工学


文学


教育学


管理学

继续教育学院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动画


工学


艺术学

4、学科设置

学校下设二级学院18个,设置全日制本科专业66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

拥有省级学科14个,其中音乐与舞蹈学入选福建省一流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教育学、光学工程、工商管理等6个学科获批福建省应用型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音乐与舞蹈学、生物学等7个学科获批福建省重点学科。

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约18000人。

5、师资力量


泉州师范学院

学校现有教职工1442人,其中专任教师1045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

福建省特殊支持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1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36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福建省教学名师3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2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12人。

现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专业和课程改革”1个、*特色专业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以及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20余项;1个专业通过IEET专业认证;入选福建省本科优秀特色教材5部;获评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5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

近三年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专业赛事中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000余项。入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是福建省首批10所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之一,涌现出一批产值超千万的优秀创业大学生。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

6、科研成果

现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29个,其中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1个、数字福建大数据研究院(所)1个、省级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1个、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1个。

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创的南音新作《凤求凰》展演获得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高度评价,并在第六届福建艺术节展演中荣获一等奖(第一名)。

7、学生成绩


泉州师范学院

学校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国际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全国高校大学英语竞赛、全国师范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大赛、全国高师田径运动会、全国广告艺术大赛、全国电子商务创意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相关学科赛事中,我校学子屡创佳绩。

2010年以来,学生各级各类相关学科赛事中屡创佳绩,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50多人次。

学校已派出多批志愿者赴菲律宾开展汉语教学活动,志愿者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菲律宾各界的一致好评和国家汉办的充分肯定。

学生综合素质普遍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连续5年来,大学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

8、国际交流


泉州师范学院

学校与英国、捷克、美国、新西兰、巴西、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几十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

与*辅仁大学、元智大学、龙华科技大学、屏东大学等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设立近20个国(境)外学生交流项目,每年选派500多名学生*交流学习。为服务“一带一路”,实施密克罗尼西亚学历留学生项目、国际船员培训项目。

致力汉语国际推广,2005年成为福建省最早选派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的两所高校之一,2014年加入国侨办外派教师项目,每年承办华裔学生学中文及各类型语言文化推广活动,获批福建省海外华文教育基地。与巴西驻广州总领事馆合作设立“泉州师范学院中国巴西友谊中心暨巴西艺术交流中心”。

承办“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开幕式,接待60余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和代表来校交流。

9、校标校训

校标


泉州师范学院校标

泉州师范学院校徽为圆形图案,校徽上部自左而右环绕中文校名标准全称,下部自左而右环绕英文校名标准全称,中间为圆形图案。圆形图案以东海校区标志性建筑——南大门为设计主体,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加以抽象表现。校门顶部的钢架结构造型和校门两侧帆形门柱组合成小篆书体“泉”字;

两侧门柱的剪影叠加,形成两个“川”字相对应,代表着泉州晋江和洛阳江,显示学校的地理位置,即晋江与洛阳江的交汇之处,同时又有海纳百川之意;校门顶部的钢架犹如一艘抽象的航船,下面横线图案象征海面,寓意作为一所新建本科高校,泉州师范学院正扬帆起航;弧形的钢架造型又犹如一枚钢印,寓意泉州师范学院是一所重承诺的高等学府。通过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线条排列,象征泉州师范学院严谨的学术精神和轻松*的学术氛围。由建校年份“1958”体现出泉州师范学院的历史进程。

标准色为刺桐红(C:10M:100Y:100K:0),颜色采用由蓝、红、黄混而色成,分别象征着海洋、阳光、热情、刺桐花和闽南红砖墙,同学校所有建筑色彩风格相似,色彩属性体现学校形象的同一性。

校训


泉州师范学院校训

善学,语出《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指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很安闲,而教育效果反而加倍的好,学生更把功劳归诸于老师教导有方,这是增进学问的方法。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善学如泉,意为希望学生勤学、感恩、善于积累,如源泉般时时把握力量、知识、感情的来源;如泉水般清澈反观自己并端正前进的方向。

正心,语出《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把个人道德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学》中讲培养人的最高要求。

“善学”和“正心”,契合大学精神的两个方面——知识的积累和人格的完善,也是每一个学生在大学里所应该学到的立身处世之根本,即拥有知识,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泉”和“大”,在这里可解释为一种境界,即知识积累过程应像泉水涓涓细流汇成大海、提高修养应放到做人至关重要的位置;同时又是一种地理标识,即泉州;此外,更是一种目标,即全体泉州师范学院人奋斗的“泉州大学”。

10、现任领导

名誉院长:姚建年

党委书记:朱世泽

党委副书记、院长:屈广清

党委副书记:高云程

党委副书记:林伟

副院长:王珊

党委常委、副院长:陈亚兵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邱银富

党委常委、副院长:杨晓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