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科普小知识2022-09-24 10:05:37
...

中文名: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

地址:北京

重点:北方半干旱草地与农牧交错带

学校:北京师范大学

1、基本情况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以北方半干旱草地与农牧交错带为重点,将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管理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作为国家目标,将发展资源生态学和多尺度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作为科学目标,在地理过程与可更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领域,开展多学科综合集成实验研究,形成地表过程.

资源生态、地表系统模型与模拟、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四大研究方向,为生态脆弱地区土地退化防治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持,力争建设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和地位的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研究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首届实验室主任是史培军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安芷生院士。

2、科研设备

实验室建有土壤侵蚀过程、风沙过程、环境演变过程、景观生态过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资源利用与生态-生产范式6个实验平台,并且分别在北京房山、内蒙太仆寺旗、陕西靖边、黑龙江鹤山、河北黄骅建有5个野外实验基地,共有仪器设备94台件,总价值4700万元,单价30万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25台件,全部对外开放。

3、学术团队

实验室目前共有固定研究人员54人,流动研究人员1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5人,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长江特聘教授3人,长江讲座教授1人,人事部“国家百千万工程”第一层次人才3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和新世纪人才8人。

实验室目前共承担各类科研任务70多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近20项,年到位经费2000多万。2008年共发表论文114篇,论著8部,其中SCI(E)论文38篇。实验室主任史培军教授承担了国家减灾委—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组工作和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的工作,牵头组织国家“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编写,他与德国波茨坦研究所的CarloJacger发起的IHDP-IRG国际核心科学计划,成为我国科学家在全球变化科学领域发起和主导的一个重要计划。

实验室建立开放型人才培养机制,以开放合作为基点,通过多种途径,在不同层次上做好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含联合培养)工作、博士后进站工作以及国内外访问学者的合作研究工作,目前实验室共有8个博士培养点,在读171人,15个硕士培养点,在读333人。

4、科研项目

·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研究-多尺度土壤侵蚀模型

·重要物种的综合生态适应对策

·国家统计遥感前沿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渤海海冰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及试验

·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与示范

·全球气候变化与巨灾防范

·青海湖流域湿地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评价关键技术

·面状沙源的工程防沙技术

·国际重大资源态势评价与预测技术开发

·藏南宽谷流沙固定与人工植被重建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

·风沙运动研究中的若干基本力学问题

·快速城市化过程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和减灾范式研究

·陆地表层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的“地理样带”研究

·区域生态先停过程功能和结构对全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集成分析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综合风险管理(IRG)项目。

5、交流合作

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的合作机制,设立开放基金,定期发布开放课题,吸引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国内外同行来室开展工作或针对科学前沿与国家重大需求联合申请重大重点科研项目。

此外,实验室开展多渠道、多层面的学术交流活动,积极组织、承办和参加国内、国际相关的学术交流会和科学研讨会;积极建立与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间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和合作;加大与国内外学者的合作深度与广度,推动国内外科研人员间的互访、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