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抬阁

科普小知识2022-09-24 12:21:38
...

抬阁,又称擡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特色传统民俗舞蹈。作为中国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抬阁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抬阁的种类繁多,各地抬阁的艺术形式各有特色,以金坛抬阁、徽州抬阁、广东抬阁、安阳抬阁和山西平阳《抬阁》最为著名。2008年6月7日,抬阁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词语解释

抬阁同“擡阁”。旧时民间迎神赛会中的一种游艺项目。

在木制的四方形小阁里有两三个人扮饰戏曲故事中的人物,由别人抬着游行。

清二石生《十洲春语·攟馀》:“郡城於四月望赛元帅会……更以行院姣女,饰之绣縚画茧,绿絁红兜,扮演故事,谓之抬阁。”

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

2、历史渊源

抬阁最早问世的雏形是在民间的祭神活动中,用家用的方桌两边绑上1丈多长、3寸粗的两根木制抬杆,抬杆的两稍头部位再绑上3尺多长,2寸粗的横桄,横桄的中部再绑上抬杆,方桌上立着的神灵牌位和猪羊、香炉、蜡烛等祭品,用4个人抬着,沿街庆贺,以还夙愿。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进步,民众感觉到用原来的祭神办法显得单调而没气派,也不合时宜。所以便改制成有专用抬阁底座,底座似方桌式样,但比方桌大了很多,它的边长约4尺多,高3尺多,四角有4根3寸粗的底座腿子,底座上面还设置了古建筑式样的过厅造型,在过厅里塑有神像,神像两旁站立两个手持佛尘的侍童侍女,神像前摆放着猪羊、香炉和蜡烛等祭品。抬阁底座两边绑有两根长约1丈多、粗约3寸的木制抬杆,抬杆两稍头绑有长4尺多,约3寸粗的木制横桄,横桄的两头部位绑着抬杆,这时抬“抬阁”的人巳增至8人。在活动时,抬阁前面还配置了唢呐吹奏和锣鼓队伴奏,这时抬阁比过去的走阁从形式编排上已有了民间文艺的特征,已接近现时抬阁的规模和样式。

南营留村的抬阁经历了由兴到衰、由衰到兴的漫长岁月与时事的变迁,到民国时间,经过民间艺人们的不断改革创新,抬阁底座由原来的方桌式造型,不断改制成长方型、六边型和正方型的抬阁模式。抬阁多采用“六边型”和“正方型”两种。抬阁底座上面的设置有“过厅式”、“市楼式”、“六角凉亭式”3种。采用的是“市楼式”和“六角凉亭式”的造型。抬阁上面的文化内容巳不是古老的神像和祭品等物的装饰,而改为戏剧故事和民间故事的人物和道具。如《茶瓶计》戏剧故事,人物有小姐龚秀英、丫环,还有相公单宝贵,道具是茶瓶和花儿等物。抬抬阁的人由原先的8人抬,现已增加到16人抬的抬阁。

3、表演形式

抬阁表演形式多样,最初是说唱,后来过渡到戏曲化的代言体,能演出完整的戏曲故事。郓城抬阁经常表演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秦琼还乡》、《哪吒闹海》、《钻花轿》、《劝夫》、《娶新娘》、《赖皮子找媳妇》等二十余种曲目。演艺时还配有乐器大鼓、大锣、二锣、鳖螺、铙等。

4、道具制作

道具的制作:先制一个直径4尺的六边形桌面,桌面下装4根高2尺多的桌腿,在六边形的桌面上,再装6根2米高的柱子,柱子上制6根横梁,将6柱互相连接,上面再制作有出檐、挑角、瓦棱、兽头的六角形凉亭,底盘部(桌面)周围制作高1尺多的栏杆将底盘边沿围起。底盘两边绑2根1.5丈的抬杆,抬杆两头绑上横桄,然后再拴上抬杆。

南营留的抬阁是以16人抬为主,气势较前气派宏伟。

过去,南营留的抬阁不能转动,抬阁也像徐沟的铁棍一样,盘上的人能转动,其制作原理与徐沟大转型铁棍一样,在底盘上装一个活动的圆盘,用人拨动转盘旋转,这样的改进增添了抬阁的艺术魅力。

抬阁的步伐基本与徐沟铁棍相同,一般是慢步前行,抬者的步调一定要一致,这样抬阁才能有节奏地上下颤动,抬阁上的人才能甩动双臂缓慢地舞动。

春光村也有一种抬阁,但与南营留的抬阁有较多地方不同。春光村的抬阁桌面是一个3尺见方的底盘,下面装有2尺多高的桌腿,底盘部位绑两根似轿杆一样的抬杆,上面装置一个四角形凉亭造型,上面坐一个古典美人打扮的青春少女。抬阁似轿非轿、似亭非亭的样式,造型很是特别,是4人抬阁。抬阁在行进中,上下颤动的频率较快,幅度大,但也不同于轿子的抬法,所以这种别具特色的抬法,给这项民间文艺增加了特殊的观赏性和艺术效果。春光村的这种特殊形式和特别的抬法,充分体现了民间艺人在创新改革每项文艺形式,都要从表演时的效果考虑,人们喜欢,有观赏性,有娱乐性,这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5、民俗传承

1947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之时,军队驻在现郭屯北五百米外,抬阁第十一代传承人杨守仁率抬阁队四十余人前去慰问演出五场,受到刘伯承和*的高度评价。1949年,抬阁队第十二代传承人杨照领率团队到郓城东门广场演出十余场,观者上万人。

建国后,抬阁第十三代传承人杨其景曾多次到开封、徐州、聊城、济宁等地演出。*期间停演十年。三对抬阁被红卫兵砸坏。1978年,杨印习、杨印文重组抬阁演艺班,带队去济宁演出二十余场,受到当地的热烈欢迎。

2005年,郭屯镇邵集村响应上级号召,建起了文化大院,看到文化活动有了场所,昔日的抬阁艺人们开始心里发痒:“抬阁是祖辈传下来的宝贝,何不趁机拾掇起来呢?”于是,他们开始重整旗鼓:从村委会办公室搬出搁置40多年的抬阁架子,自筹资金购买了鼓、锣和服装,从邵集村小学选拔了4个八岁左右的学生作为阁上儿童,再加上本村十几个年近六旬的老艺人,一个拥有20多位演员的郓城抬阁队应运而生了。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展现抬阁的魅力。逢年过节,郓城抬阁队就到附近村庄、祠堂巡回表演,为群众送上丰富的文化盛宴。2011年,郓城抬阁队参加了郓城县建党九十周年水浒文化艺术展演,县里的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也经常邀请其进行表演。今年60岁的杨延壮从15岁开始练习抬阁并随队表演,现担任鼓手。

2012年9月21日,为大力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优秀民间艺术,在江西省婺源县文化广播电视局的大力支持下,该县赋春镇甲路村建成甲路抬阁展厅,并免费对外开放。据了解,该展厅共投资6万余元。该展厅现藏有丰富多彩的抬阁艺术壁画展板、活灵活现的人物造型以及服饰、彩具等演出设备,集展示与传承功能为一体。被誉为“中华一绝”的婺源甲路抬阁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剧目主要有《西游记》、《白蛇传》、《梁山伯赶考》等近40出,其中《水漫金山》曾在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山花奖”中国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上荣获金奖。

天台县非遗抬阁遍地开花:

东门村的抬阁“鼓亭”始于清代同治年间,由两位木匠历时三年完成,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造型奇巧,制作精美,充分体现当时工匠高超的制作技艺。“鼓亭”后跟随十多位民间乐手,演奏“十番”曲,是谓“打十番”。

玉湖洪村的抬阁“九龙造天台”再现了这一传说的情景。相传,东海龙王的九个龙子为了东海渔民的安全,从身上拔下七十二片龙鳞,化作了一朵有七十二个花瓣的莲花,后莲化又化作了七十二座山峰,这就是天台山。

桥南社区的抬阁“新天仙配”取材于古代七仙女与董永的传说。它反映了“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董永,却过上了神仙美眷的日子,寓意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广大百姓快马加鞭,勤劳致富,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东联村的抬阁“嫦娥喜迎亲人来”和四方塘村的抬阁“中国梦”都再现了嫦娥3号登月的情景。表达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登上月球,寂寞的嫦娥舒广袖,迎接来自故乡亲人的问候”这一传说与现实结合的主题,歌颂了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铸就的辉煌。

友明村的抬阁“小济公降旱龙”根据“济公传说”而创作。相传,南宋年间,天台大旱。小济公跟随取水队伍前去九龙潭取水,发现是旱龙作怪。旱龙向济公诉苦,说自己所持玉帝降水的敕牒被山魈抢去,故而未能降雨。小济公三斗山魈,夺回玉碟,降下喜雨,万民欢乐。

二里许村的抬阁“桃花仙子”取材于流传天台民间的“刘阮遇仙传说”。相传汉代的剡溪郎中刘晨、阮肇二人入天台山采药迷路,遇仙女搭救,并双双结为伉俪。

紫东社区的抬阁“和合二仙”生动地再现了和合二仙。“和合二仙”指的是唐代天台山的两位高僧寒山、拾得。寒山子隐居在天台寒石山,和国清寺的拾得和尚情同手足,民间将二人奉为“和合二仙”,清代的雍正皇帝敕封为“和合二圣”。天台是中国和合文化的发祥地。

妙山村的抬阁“南国武魁”再现了清代光绪武状元陈桂芬的形象。陈桂芬天台妙山人,他以文武兼擅而被赐予“状元及第”,也改写了武科状元都为北方人的格局。光绪二年,被钦点为头等侍卫加四级,之后被授予广东肇庆参将,他勤政廉洁,百姓赠匾“恩深雨露”。

北门村的抬阁“济公斗蟋蟀”根据天台民间传说“济公斗蟋蟀”而创作。相传南宋时,木匠张煜在丞相府内做活,因好奇放跑了罗公子的蟋蟀。罗公子大怒,要张煜三天内赔偿,否则就要他的命。张煜走投无路,投河自尽,恰被济公救起。济公佛法无边,拿一只半死的蟋蟀斗败了大公鸡,解救了木匠张煜。

勤丰村的抬阁“杜鹃仙子”是根据天台山民间传说而创作的。相传,天台山华顶原有一黑蛇精,作恶多端,每年强要童男童女。少女云锦扮作童女,手持利刀杀死黑蛇精,自己深受重伤,鲜血洒过之处,盛开了美丽的云锦杜鹃。

桥上村的抬阁“霞客游天台”再现了当年徐霞客畅游天台山的情景。公元1613年,徐霞客来到了天台山并写下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

杏庄村的抬阁“舞麒麟”始于明代,麒麟是祥瑞的象征,“舞麒麟”是元宵节传统表演项目,由男孩分别扮作状元、财神、魁星、宰相、探花等站在大人的肩上,根据锣鼓的节奏,走碎步,跑圆场。它表达了人们祈祝新年风调雨顺,百姓幸福安康,热情歌颂了当今的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如此多的抬阁惊眸夺目,正体现了天台山文化的博大深邃。

6、历史故事

清朝年间,京城官员李忠堂来郓城察访民情,路过邵集村口,恰逢村民进行抬阁表演,抬阁上的女子如仙女在空中飘飞舞动。李忠堂坐在轿上看呆了,他想:我走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形式的演唱,真是太神奇了。于是落轿询问,观后题字送匾曰:“踏遍疆土,无独有偶”,并送演艺女子折扇题字“天女下凡”,送演艺男子折扇题字“飞仙子”,并提出抬阁对演的建议,也就是一对抬阁并行演出,后来又发展到多对演出。

7、非遗名录

2008年,山西省万荣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万荣抬阁)”

河北省廊坊市个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葛渔城重阁会)”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宽城背杆)”

河北省隆尧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隆尧县泽畔抬阁)”

山西省清徐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清徐徐沟背铁棍)”

山西省代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峨口挠阁)”

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脑阁)”

江苏省金坛市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金坛抬阁)”

浙江省浦江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浦江迎会)”

安徽省寿县、临泉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肘阁抬阁)”

四川省兴文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大坝高装)”

四川省江油市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青林口高抬戏)”

甘肃省庄浪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庄浪县高抬)”

青海省湟中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湟中县千户营高台)”

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隆德县高台)”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周村区联合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周村芯子)”

山东省章丘市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章丘芯子)”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霍童铁枝)”

福建省福鼎市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福鼎沙埕铁枝)”

福建省屏南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屏南双溪铁枝)”

广东省中山市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南朗崖口飘色)”

广东省台山市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台山浮石飘色)”

广东省吴川市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吴川飘色)”

广东省陆河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河田高景)”

入选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994。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参与申报的“抬阁(宜章夜故事)”

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参与申报的“抬阁(长乐故事会)”

入选第三批*(扩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

2006年,浙江省天台县的抬阁列为台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8、各地抬阁

金坛

金坛“抬阁”是若干童男童女扮演成古装戏剧人物,悬立在数层四方形阁架上,由人抬着并配之于吹打器乐浩荡出行的一种传统杂技娱乐形式。其绉形,源自古时的“细打锣鼓”。南宋年间,金兵进攻金坛城,岳王带兵奋勇抵抗。金兵败退后,逃难的百姓重返故里,便用各种形式欢庆胜利,其中最盛行的一种娱乐形式是“细打锣鼓”。初始,“细打锣鼓”尚无固定节奏,表演形式也较为单一。至民初,戚继光带兵打败侵扰金坛的倭寇,并将金坛的城墙加高了三尺。金坛百姓欢庆时,逐在“细打锣鼓”的基础上,加配了从湖北移植的“抬阁”进行杂技造型表演。 最初的“抬阁”规格矮小,内容单调,后经金坛民间艺人改造创新,不断发展,使之既吸收了湖北“抬阁”的长处,又溶进了金坛本土的内容特色,从而独树一帜,更具娱乐性和观赏性。 “阁”的制作是以木桩和插销为“骨”,以“桩”载人,分层连体固定。出行时由十六个壮汉“八抬八插”,即八人用肩抬着,八人用扛插撑着。“阁”为六尺长、五尺宽的长方形座架,有四条腿的长方底座,底座中以木杆为支架,饰有假山、曲桥、栏杆、花卉、绿荫和亭台。“阁”以“桩”为依托上下连成一体,由高至下分五层为顶桩、二桩、三桩、四桩和末桩,上下高达两丈五尺。“阁”上共有5至7个塑扮各种戏剧人物的童男童女(年龄均在十岁左右)。兴盛时,金坛曾有城隍庙、忠佑祠庙、河西庙、李王庙、八蜡庙、殿值祠、河东庙等7支“抬阁”同时出行,其规模和声势之浩大,引得全城万人空巷。 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和改造,特别是民初、抗战时期和建国前后三个发展阶段,金坛“抬阁”已形成了独特的本土风格。其造型典雅,内容优美,加上铿锵有节奏的吹打乐相伴,气氛浓烈,场面壮观,犹如一个个抬在肩头上的流动戏台,一直为世代人们所喜闻乐见。其仪俗、内容、造型和规模以及相配应的吹打器乐,都有十分鲜明的江南地属特征。金坛抬阁又是一种与传统戏剧结合得甚为紧密的杂技表演艺术,属于民间艺术中的稀有珍贵品种。保护和传承好金坛“抬阁”,对于探讨传统戏剧和民间杂技的组合发展,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该品种自建国初的第三兴盛期后,逐渐沉寂,其传承者有的相继离世,有的年事已高,现后继无人,濒临灭绝。

2015年3月7日下午,金坛市在青年广场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近200人表演了直溪巨龙、指前鱼灯等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坛抬阁,是自2007年表演后,经改进设计首次与金坛市民见面。抬阁高约6米,重达千斤,由16个人抬着,8名5—6岁的孩子扮演七仙女、董永、玉帝等人物,悬在5层阁架上,展现董永传说。

徽州

徽州抬阁的渊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徽商鼎盛,民俗活动分外热闹,徽州百姓想着点子活跃大小节日气氛,徽州抬阁应运而生。加之古徽州的地方戏曲徽剧历史悠久,剧目丰富,家喻户晓,为徽州抬阁的表演提供了生动的参照,所以古时徽州抬阁也被称作“抬戏”。

徽州抬阁有点类似于游行队伍中的人物造型彩车,但“抬阁”之“抬”名副其实,它是用人抬着行进的,因此上边的人物造型所独具的颤颤悠悠的律动美感则是彩车所无法比拟的。“抬阁”的“阁”指的是民间工匠精心设计制造的木质框架,以规模及剧情不同分为二层阁和三层阁两种,阁体外面按剧情需要彩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渔船、云端或花卉等,虽层层叠叠而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各层阁体上均有柔性支柱,巧妙地隐立于阁体彩物间,装扮着各种戏剧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悬空于这些支柱上,彩服则巧妙地将支柱遮掩起来,这些戏装孩童便有亭亭玉立之感。常见的徽州抬阁戏曲人物造型有《白蛇传》里的“水漫金山寺”,《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还有“桃园三结义”、“打渔杀家”等,近些年来随着黄山市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的挖掘,也有将戴震、朱熹、陶行知、黄宾虹等徽州历史名人用作人物造型的,可谓徽州抬阁的推陈出新之举了。

徽州抬阁是由4个或更多青年汉子肩抬杠子前行,前、后各二人,头扎白羊肚头巾,身穿白布内褂,外罩黄色背心,精气神儿十足。抬阁左右侧又另有两位同样妆扮的青年汉子,他们既是抬阁手的替换者,又是抬阁的护卫者和开路者。他们往往手执长长的钢叉,以便随时挑开沿途低垂的横幅或拨开路旁大树斜伸的枝丫,使高高的抬阁不至于受阻或损坏。在休息时还可以给在上面的孩子借力,减轻他们的疲劳。

担任抬阁人物造型的孩童都是在全乡全村精心挑选出来的,既要扮相俊秀,又要体形轻巧,还得有点一站一坐几个小时的吃苦耐劳精神。即便条件如此苛刻,每次选人时家家户户仍是十分踊跃。而据抬阁制作师傅告诉我,其实抬阁最大的秘密是在抬阁阁体的底层空间里,这里非规则地排列堆放着一块块大小不等的石头,正是这些石头对高大的抬阁起着稳定作用和平衡作用。巧妙安置石头的位置和多寡,则成了检验一个抬阁制作师傅水平高低的标准。

徽州抬阁常常是一连出动四、五座,鱼贯缓行招摇过市,加之每座抬阁前边都有一班鼓乐吹吹打打,营造着与抬阁上戏曲故事相一致的气氛,固定的抬阁造型立即在人们脑海中活化成戏文故事,如此流动着的露天舞台之美妙享受,实在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了。

山东郓城

郓城抬阁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民间舞蹈形式,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据杨氏祖谱和祖林碑文记载,明朝嘉靖年间(1556年),杨氏七世武举人“一精”由于不满河北省一豪门子弟在当地行凶作恶,痛打其人之后带家人从河北省迁往郓城县郭屯镇邵集村定居。“一精”自幼聪明,文武兼修,喜好玩乐,自制了许多玩具,如青龙刀、蛇鞭、木马、动车等。某日,见一官员抬轿过邵集村后突发奇想,便让当地有名的木匠为其设计一个玩乐的轿子,命名“抬阁”。这种轿子无蓬盖,左右两根长约五米的扁平杠子,中间六根横梁连着,每根横梁中间竖着一个立杆,以便演艺人在上面打斗,翻转跳跃,走步失手时作为助手,以防摔下跌地。两根长杆每端一人抬着,四人抬杆步调一致,走着上下颤动,艺人在上面表演,很是刺激。传说当时很多人参加这种活动。这就是郓城抬阁的雏形。

明朝天启年间,杨氏后代将抬阁由双杆改成单根长杆,两个人扛在肩上,颤行着,演艺者站在上面,做踢打跳跃的动作,展示给观众。清朝乾隆年间(1739年),杨氏后代又在抬阁架上安装了桩,竖立在抬阁架上,桩的左右各有一个脚板,供演艺者站立,用绳子把人系在桩上,以免失手跌下发生危险。同时在抬阁架的两端制作了拐子,以便背抬的人用手紧紧的扣住,这样抬阁架就靠在了背上,再也不会有翻转的危险了。演艺者在上面挥鞭、打踢、走跳,或手拿折扇翩翩起舞,或手持板斧威风凛凛,令观者赞叹。

广东

起源于明末清初,飘色是广东对抬阁的称谓.飘是指脱离地面,尽展凌空之美。色(原意是饰)是精心巧妙的伪装.所谓飘色,即是由若干人推着一座装饰华丽的“色板”,色板上安排好固定姿势的人物形象。

广东抬阁先后经历了“转色”、“板色”两个阶段。转色就是在手推车中间安一个木铁轴,上面再放一块中间可以转动的有孔的板子,一两个扮成各种造型的人物(这些人物叫作“妖色”)就站在这块板子上。板色则让人物固定坐在“色台”上,服饰更为华丽,人物也增加到四个。飘色最大的亮点就是“色仔”、“色女”,他们装扮和演示的水平、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到整个活动的水平,因此,每次不管是受邀出外巡游还是在乡村巡游,“色仔”、“色女”都精挑细选,并不是谁想当就能当。“色仔”、“色女”就是百里挑一的,年龄在7至9岁,容貌俊俏,精灵乖巧,还需有一定的表演天份。

抬阁(飘色)的核心是色梗的制作,色梗是支撑“色仔”、“色女”的支架,一般用钢枝制成,巧妙利用力学原理,做到“色台”重心力的平衡,以免翻台.并巧妙地安排好“色仔”、“色女”的艺术结构造形分布.

表演者站在被称为"色柜"的小舞台上,以巡游的形式表现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其神奇之处就在于,演员们通过经过精心伪装的钢枝凌空而立,看不见的色梗支撑,利用巧妙的力学原理,营造出"飘"的效果.抬阁(飘色)作为广东民间一种流动舞台上的戏剧造型艺术。通常由两三个小孩在板上扮演神话故事或历史传奇中的人物及场面,由四个人抬着缓慢行进,同时还有八音锣鼓队奏乐伴随,供人观赏。

广东抬阁种类繁多,除传统的《幡桃仙景》、《凤凰展翅》、《观音坐莲》、《哪咤闹海》《慈禧》、《华山圣母》、《梁山伯与祝英台》、《仕林祭塔》、《螃蟹过江》、《喜鹊练梅》外,还有《普天同庆》、《欢乐神州》等现代主题作品,香港长洲太平清醮飘色巡游还出现时事主题,包括讽刺教院风波的《大石压死蟹》、穿上绿色旗袍的《罗太》、《奥运风帆金牌选手李丽珊》、《香港回归十周年》、以及奥运马术项目为主题的飘色。

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上,广东信宜创作出长宽至七米、高六米,凌空飞出十八人的大型飘色《欢乐神州》。以其恢宏大气、技艺高超而获得满堂喝彩.

广东抬阁在珠江三角洲以南几乎每市每县流传,著名的有信宜十八飘色,珠海乾务飘色,吴川飘色,台山飘色.江门飘色等.每逢元宵佳节或重大喜庆活动,在广东各地大街小巷,都会举行飘色巡游,吸引了四邻八乡村民前来观看,就连旅居海外乡亲也回乡一睹为快。

信宜(抬阁)飘色缘于,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在粤西一带,当时由于禁演粤剧,粤剧艺人就想出了将粤剧某个片断制成造型,在元宵节时由人抬着巡游欢庆,并渐渐地流传下来。信宜(抬阁)飘色,以大型著称,堪称中国民俗一绝。2008年,在广州沙湾举办的中国第二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中,信宜飘色《大展宏图》,以一根色梗凌空飘出20多个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色仔”,色梗能作三百六十度旋转等高难度技巧。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公布,信宜镇隆飘色榜上有名。目前正在申报*文化遗产。

珠海乾务(抬阁)飘色

明朝天启年间,乾务镇乡民梁国栋任江西省彭泽县令时由江西传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为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八周年,珠海市斗门区八音队、斗门区乾务飘色队和金湾区三灶鹤舞表演队近百人,走进澳门的大街小巷,参加“龙狮飞舞大巡游”活动,营造出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这是由澳门北区社区组织的“万众欢腾庆回归八周年”系列活动之一。飘色队表演的《观音坐莲》和《哪咤闹海》,深受澳门同胞的喜爱。

吴川(抬阁)飘色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技艺精湛而闻名遐迩.尤其是始于清代的吴川飘色,堪称南国民间艺术的一株绚丽的奇葩。清末,吴川黄坡的四乡八村常常举行游神赛会,出现了表现戏剧片断的化装游行,俗称地色,引人注目。

长洲太平清醮飘色是始于明末清初由广东流传入香港的民间传统艺术.太平清醮又名包山节,是长洲岛别具地方特色的节日,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前后举行。飘色巡游是节庆的高潮,由潮州锣鼓、舞狮队、彩旗队、飘色队等组成,巡游队伍多达几千人。2007年香港长洲太平清醮飘色队伍中,除了大家熟悉的“慈禧”、“华山圣母”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飘色外,亦有时事主题,包括讽刺教院风波的“大石压死蟹”、穿上绿色旗袍的“罗太”、奥运风帆金牌选手李丽珊、香港回归十周年,以及奥运马术项目为主题的飘色。

安阳

上阁表演者多为儿童。

高阁主枝高3~8米,主枝和架子不仅要坚固还要轻盈、巧妙,能承重又能满足不同造型要求。

“抬阁”是集历史故事、神话传奇于一体,融绘画、戏曲、彩扎、纸塑、杂技等艺术为一身的民间大型造型舞蹈,是中原地区人民春节社火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绵延传承至今的中原“抬阁”被誉为“华夏一奇”,在中华民俗和中国民间艺术领域影响甚广。

“抬阁”顾名思义,就是人们抬着一个用竹木或铁质材料扎制成的类似“阁”的架子进行表演。“阁”分平阁、高阁,平阁只设一层架子,表演者或站或坐其上表演;高阁也被称为“铁枝”,制作表演较为复杂,即在主架上再分上、中、下三架,每架的分枝上分别安排不同的表演者。

阁主枝高3~8米,主枝和架子不仅要坚固还要轻盈、巧妙,能承重又能满足不同造型要求高。同时高阁表演要利用道具和表演者的衣服饰品等遮掩架子,使观看者看不到架身,如同表演者真的站在空中一样。

抬阁表演时,为保证表演者的安全,架子上多见一些长长的飘带,一为好看,二来可以通过这些飘带维持平衡。而在“阁”旁,还可见伴随修行者手持长叉,这些长叉除为表演者传递道具外,也用于维持架子平衡。

上阁表演者多为儿童,儿童体轻,可减轻抬阁者负担,而且上阁表演的孩子更易受人宠爱,“女孩上过装,婆家不用相,男孩上过装,媳妇随便相”等俗语也说明这一点。

阁上表演者为3~5名儿童,上阁儿童略施粉黛,面色粉红,在架子上做出多种动作,并结合所扮演的角色和人物特点做出多种表情,活灵活现。

“抬阁”演出时,阁前有锣鼓或秧歌队,锣鼓声声中欢快的秧歌扭起来,簇拥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抬阁”前行,十里八乡的乡亲纷纷前来观看,场面蔚为壮观。

在2006年10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首届民间飘色(抬阁)艺术展演上,安阳县抬阁表演队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而安阳已成为“中国抬阁文化之乡”。

起源

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安阳曲沟一带战乱频繁,被人称为“干戈沟”。有一年,孔子周游列国途经此地,有感于当地民风淳朴,便用老家曲阜之“曲”代替“干戈”,将其更名为“曲沟”,不仅希望两地结缘,同时希望曲沟远离战争。孔子临行时,村民们击鼓相送,并选择唱歌好的男童、女童,由众人抬到高桌上,边行边唱,以让远去的孔子能回望到高桌上的歌舞。

后来,村民们在喜庆自娱时,仍沿用了这种歌舞形式。因为是抬着歌舞,故名“抬歌”。经过不断的传承演变,后来,艺人们将高桌装饰成亭台楼阁的样式,给人以空中楼阁、云里雾里的感觉,故更名为“抬阁”。又因在高台上演出,也称“台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抬阁艺人们的制“阁”手法不断创新,“阁”也逐渐向高、峭、奇、险、美的方向发展。抬阁艺术已发展成为集戏剧与杂技为一体,集木艺、铁艺、画艺、扎艺、布艺等于一身的成熟的高台表演艺术形式。

“李三娘推磨”抬阁表演让观众笑得合不拢嘴。3米高的彩台上,一个小演员卖力地推着石磨。一只活公鸡扮演的“金鸡大仙”神气十足地立在石磨上,鸡冠上竟然还站着一位漂亮的“小仙女”。一旁的工作人员不停地往公鸡的饭槽里放食物。围观的观众上前摸了摸它的翅膀,看它是否是活物,这下可惹恼了“金鸡大仙”。它扑棱着翅膀,愤怒地冲不信任它的观众尖声打鸣。

在《真假猴王》的阁台上,由刘震、刘威扮演的真假猴王正杀得起劲。这对只有6岁的双胞胎兄弟,长相一模一样,上了妆之后,连台下的妈妈都分不清。这对组合自3岁起就开始登台表演,已有上百场抬阁表演经历。小哥俩踩在由“猴孩儿”举起的长矛上,手握“金箍棒”,杀得难分胜负。两双小脚生生踩在锋利的枪尖上,引得观众惊叫声不断。

据“曲沟太阁”艺术传承人张永顺介绍,抬阁以“精、奇、绝、妙”著称,将小演员置于枪尖和剑锋之上,却毫发无伤是其绝妙之笔。

上阁表演者多为儿童。从台下抬“桩”的壮汉到“桩”上表演的小演员,每个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场大型的抬阁巡游表演更是“有骨头有肉”,除了上百架同时上演不同剧目的抬阁,还有高跷、舞狮、秧歌等表演,最长的队伍长达3公里。

张永顺说,由于年代久远,“曲沟太阁”最早的发明者已无从考证。听老祖先说,抬阁始于春秋时期,鼎盛于明清。“曲沟太阁”的足迹已遍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全国各大城市,被称为“华夏一奇”“中华绝艺”。目前正在申报*文化遗产。

抬阁,是皇会行会队伍中颇为壮观的一组会,是由津门盐商组织——芦纲公所集资操办的,起源于清嘉庆年间。是集彩扎工艺和故事人物造型表演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其文、武玩意儿中的表演技巧兼而有之,又具有高超、独特的造型艺术。各色故事人物分列三四层,每一层均固定于阁台上。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物造型。最高一层距地面可高达八米左右,各故事人物在抬阁人一颤一颠的行进中扮演各种动作造型,似神仙在云际飘逸,人们远远便可望见。

最初,只有四驾抬阁,主要表演《钟馗嫁妹》、《八仙庆寿》、《九老图》、《嫦娥奔月》、《麻姑献寿》、《天女散花》、《白蛇传》等神话故事。据说在当时就花去五千两黄金。到后来增加到八驾,不仅位置十分显赫,装饰与道具也格外豪华醒目。分别表演:《仙人上寿》、《平安吉庆》、《龙凤呈祥》、《替天行道》、《火焰山》、《雷师成圣》、《脱过轮回》、《忠孝节义》等故事内容。

在皇会行会中,通常是在每一驾抬阁会后面,都会紧随着一道高跷会,再后才是其他玩意儿类的表演,而在第八驾抬阁过后,则都是安排陈设会,大家只要看到第八驾抬阁,就知道再往后就没有玩意儿会的表演了。

山西平阳

《抬阁》,是流行于平阳一带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每逢新春,群众总是以此来集会比赛,欢度佳节。

《抬阁》的明显特征,就是用优质铁锻制成高达十米,低则四米左右和形式不同的棍、拐、卡,安装在一个方形桌式的木质底座上,铁棍、铁拐上卡扎着男女儿童所扮演的各种秀丽人物或戏出、杂技、体育运动及表演道具等,底座上安有两根抬扛,由数人抬起,威风锣鼓和吹打乐伴奏,在大街或广场缓步游行表演。

《抬阁》的表演,往往配合狮子、龙灯、高跷、旱船等民间社火,尽情歌舞。多至数十台百余台,少至几台,陈列成行。锣鼓铿铿锵锵,锁呐嘀嘀哒哒,仰望穿红着绿的演员在节节高的抬阁上翩翩起舞,大展英姿,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俯视观众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赞语掌声,此起彼伏,令人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抬阁》的艺术特色,惊奇奥妙,气魄雄伟,制彩精巧,造型别致,美观大方,雅俗共赏,内容典型集中,表演活泼优美。每台《抬阁》反映一个内容,都是精选的民间故事或戏剧情节,通过彩制景物的巧妙衬托,布景道具的艺术布局,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别有风趣的图画。这样,集中、概括、典型形象地反映主题,达到与在舞台唱、做、念、打同样传神的效果。如《唐僧取经》一戏,要在舞台上演出,需要若干人物,几十个场面,三、四个钟头,然而抬阁表演,只选了《三打白骨精》这个典型造型:孙大圣手持金箍棒,从云端俯冲下来,照白骨精头上狠狠砸去;唐僧却合掌闭目,于心不忍;八戒嘴贴唐僧耳朵说大圣的坏话,两眼直勾勾地贪婪地盯着妖精美人儿;白骨精吓得走投无路……这种布局,意味深长地体现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再加《抬阁》行止间的闪动,金箍棒就在妖精头上一点一点地打起来,白骨精显出浑身颤抖,欲逃不能的狼狈相。这样,就将主题思想表现得尽善尽美,耐人寻味。

《抬阁》,是戏剧、舞蹈、杂技、美术、音乐的综合艺术。虽然吸取了各种艺术的特长,但没有沾染低级庸俗的趣味。由于它根植于人民,所以又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和浓郁的地方风味。它不仅善于反映神话、传说、传统戏剧故事,更善于表现体育、杂技、武术。建国以来,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民间艺人创造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典型,如《五业兴旺》、《工农联盟》、《保卫祖国》、《军民鱼水情》、《各族人民大团结》及一些现代戏,使这一艺术获得新的发展。

《抬阁》的制作是一门科学,它涉及到力学、化学、色彩学等方面,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一台《抬阁》要表现的活灵活现,取得传神的效果,关键在于对铁棍(拐)的周密设计和精湛的制彩工艺,铁棍(拐)分主棍、支棍、根棍、梢棍,在形式上有“凤凰单展翅”、“凤凰双展翅”、“莲花棍”、“大转棍”、“小转棍”、“兔棍”、“鸡棍”“镯子棍”、“吊棍”等。制彩,一般是根据故事情节所需要的道具、景物而设计的。彩的制作,既要符合故事的主题思想,又要精巧美观,一目了然。装置要做到隐而不露,奥妙奇异。

彩,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纯工艺制彩,如《桂香研磨》的磨子这种重大的物体,就是纯工艺制彩;一种是半工艺半实物制彩,如《武松打店》所站之凳,就是实物凳子贯以铁芯;一种是实物制彩,如《天女散花》的篮子等轻巧东西,就是实物。

制彩的步骤:第一、做出模样;第二、裱糊;第三、装饰。如《时迁盗鸡》中的公鸡,《嫦娥奔月》中的玉兔,先用硬纸板或铁皮做成体形,再用稀浆糊掺入草纸泥内调匀,塑成大体结构,最后用鸡毛或兔皮沾上即成,眼睛可用绿色手电灯泡装上。如用活鸡活兔制彩,可先将动物的腿拴在肚下,再制假腿,贯以铁芯装上。

装彩的方法有三:一是穿装法,各种彩都要在适当位置上留一小孔,铁棍顺孔穿过,用皮垫固定;二是合装法,所制作的彩,做成几瓣,装时包在铁棍上,合成整体;三是分装法,所制的彩分成几个部分,依次装上铁棍。

以上都是传统的装法,在科学技术向前迈进的今天,用机械、电动、药物制成的彩,更是天衣无缝,精巧奥妙。

《抬阁》究竟源于何时?旧社会它被士大夫视为微不足道,不会载人史册,因而,无据可查。不过,平阳地处黄河中游,汾河流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抬阁亦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抬阁》俗称“社火”,是祭祀土神与火神的一种活动。在人类没有认识和控制大自然的上古时代,人们常常借某种自然物为符号,以表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的血统,尊为神圣而崇拜,叫做拜“图腾”。祭祀时,大伙儿抬着“土神”与“火神”的土、木偶像的活动就叫“社火”。

据传,尧舜时期,祭祀活动就有了固定形式和特定日期,到夏、商、周时期,祭祀活动的仪式,更为频繁与复杂,被人们视为至尊的土、木偶像图腾,也不时地转移着、戏弄着,因而,“社火”就伴随祭祀活动得到了发展,后来演变成抬着坐有偶像的亭台楼阁或人扮神,所以就叫做《抬阁》。

《抬阁》的来历,还有一种传说:隋唐时期花花公子隋炀帝,极尽声色之乐,在宫庭内建筑了不少亭台楼阁,驱使歌伎舞女在台上、阁前为他表演取乐,久而成习,但他又不安于宫庭生活,常常出外游山玩水,凡一出门,必须携带歌伎舞女。为适应流动的需要,逼迫劳动人民为他创造了流动舞台,就是今日的抬阁。那时,只是抬阁而不抬人,歌伎舞女表演时登台,演毕后*转移。

又传,唐时(公元712年)百戏杂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民间效法宫庭,农闲之时扮演百戏于村、社。因民间少有亭台楼阁,就搬来几张桌案临时拼成舞台,让扮演者在桌案上表演,这就是“台”。但只有“台”没有“阁”,难以遮风避雨,人们又在“台”上设置了简单的遮盖物——“阁”,就成了“台阁”。后来又因为不时地由人抬着移动,人们就习惯地称谓《抬阁》。

襄汾县安李村相传,该村在唐代以前叫李村,秦王李世民曾驻扎此地,讨伐与镇压群凶,人民生活赖以安定,就将原来的李村改为安李村。该村火神庙内曾有一通石碑,上书“秦王驻跸处”。庙内曾雕塑有老少二臣偶像,据说李世民出征二返安李村,临走时留老少二臣镇守此地,后来,老少二臣相继逝世,为纪念“二臣”便雕像于庙内。人们怕贼子再犯,就模仿老少二臣的样子由人装扮成“肉傀儡”,于每年春节或祭祀时抬着满村游转,炫耀老少二臣依然存在,慑服群凶,安定民心,这样久而久之,就自然形成了《抬阁》。从安李村抬阁的内容来看,大多是扮演唐代以前的故事,如《汾河湾打雁》、《唐僧取经》等,由此推断,安李村的《抬阁》在唐代就已形成。

又据襄汾县中黄村凤凰庙内石碑记载:“大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三月二十六日凌晨,飞鸟遮天,鸣声震空,各村百姓惊起,举目观望,众鸟群集于凤凰坡岭巅的方形大石上,那里落下一支金色凤凰,满山遍岭尽是百鸟飞翔,历时一时三刻,突然冲空飞起,百鸟飞随,遮蔽天空,向南飞去,不知去向……。”从此,中黄村的人,为了纪念凤凰来仪这个祥瑞,就在那儿修建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凤凰庙,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六日逢庙会。万人云集,商贾如林,锣鼓喧天,秧歌社火络绎不绝。社火中有装置巧妙的“高拐台即抬阁”,人们将此庙会叫“高台会”。该庙献亭的碑文中,还记有木匠王耀和郑丕林,发现两个小孩爬上树梢作种种玩耍而触动了机灵,便将孤独的一般《抬阁》,改装成一棍多枝的“高拐台”的记载。这就不难看出,中黄村的《抬阁》,在明代就改进了。

襄汾县赵庄村存有专为抬阁作底座的一张榆木桌子,桌的背面有火烙的“顺治”二字,“顺治”是清朝开国年号,那么,这里的《抬阁》至迟也在明末。在指引《抬阁》行进的红布“招旗”上,还有墨书的嘉庆年号,可以看出,《抬阁》于明清就在这里盛行了。

《抬阁》虽被历代政客文人们所轻视,不值一记,但它根植于民间,生命力很强,一辈传一辈,从古传到今。其间,虽历经沧桑,遭到挫折,但它能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成长,由渐变到突变,由低级到高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抬阁》已开始由人抬变为拖拉机、汽车、吊车等机动车辆装运,由固定变为灵活。如装扮的《牛郎织女》,能一张一合地表演悲欢离合的情景;《天女下凡》,仙女能从高处飘飘然降落在地面;《嫦娥奔月》,嫦娥又能从地面悠悠地飞到高处。所有这些,都表演得上下自如、活灵活现。令人感到趣味高尚,赏心悦目,文人曾赋诗赞道:

“一双红袖舞长空,

恰似嫦娥奔月宫,

万人仰望云中戏,

民间巧艺夺天工。”

山西清徐

“抬阁”(古称走阁)这项民间文艺活动,

是清徐南营村特有的一种社火活动形式,相传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抬阁的历史渊源,据传是从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民间文艺活动形式。相传在残唐五代时期,地处黄土高原和黄河流域的梗阳大地,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中原大地连年战火纷飞,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百姓欲求和平,便默默祈祷苍天保佑,望战争尽早结束,过上和平而安定的生活。战乱平息后,民众为庆贺战火的熄灭,将大方桌两边绑上抬杆,桌上设置神位和整牛、整羊等祭品、香案,由4人抬着方桌热热闹闹地沿街庆贺了3天3夜。这便是“抬阁”的雏形。从这以后,梗阳大地每遇旱灾、水灾、虫灾等各种天灾时,南营留村的民众便要求神许愿。许愿应验后,要用整牛、整羊、整猪和鸡、鸭等动物祭品来祭奠神灵,表示民众的心愿。祭祀的形式是抬着方桌,方桌上设置神的牌位或神像和祭品、香火,沿街庆贺。

相传很早以前,梗阳大地半年未见点滴雨水,旱情十分严重,地里的禾苗奄奄一息,民众心急如火,人心惶惶,在这危难时刻,南营留村的人们,提议抬龙王爷祈雨,人们齐声响应,自发组织抬具,到白石河处的白龙庙,抬着龙王爷,头戴柳条编的帽子,沿街游行祷告祈雨,祈求龙王爷显灵喜降大雨,以解旱情,并许愿降雨后,隆重谢神三日。民众的虔诚祈祷,感动了天地神灵和龙王爷,时过数日,果然喜降大雨。百姓为感谢龙王爷恩赐喜雨,便杀猪宰羊,制备抬阁,组织谢神活动。当时的抬阁比古老的方桌走阁有了很大的改进,抬阁是专制的四边形方桌面,特制的方桌上面设置的不是过去的牌位和猪羊祭品,而是逼真塑像和童男童女,这种形式较以前的方桌走阁美观而大气多了。从此,民间艺人将这种祭神活动的形式,搬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和民间文艺队伍中来沿街进行社火表演活动。

浙江

白雀抬阁

白雀抬阁是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白雀乡一带村民为纪念卢总管,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五至二十八在潜山上举办的民俗活动。“卢总管”,是传说中的一个养鱼人,生日农历二月二十四,祖祖辈辈养鱼,他却是投胎三世。他整日整夜住在鱼塘边,却从来不往鱼塘里撒尿,把鱼塘保养得很好,养鱼的经验在当地也是最好的。在当地,养殖业与种植业是并重的两大主要产业,鱼塘与农田面积几乎相等。于是人们纷纷前来向他求教,他也总是无私地传授,深受人们的敬重,尊称他为“卢总管”。后来人们就近在潜山上为他建立了一座“总管庙”,每逢他的生日那天就去供奉物品、祭烧“香塔”,并将庙里的香灰撒在鱼塘里以消除鱼病,据说这非常灵验。

浦江抬阁

浦江抬阁浦江人通称“迎会”。它始于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流行至今。浦江迎会又分“人会”、“纸会”、“人纸合会”。在特制的桌上设置铁架,铁架为扮演者的衣饰器物所遮掩,每张会桌挑选漂亮活泼的男女儿童扮成传统戏剧中的某一场面如“三请梨花”、“铁弓缘”、“三打白骨精”、“僧尼会”等,每桌有8人抬,十几桌齐出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场面十分壮观、热闹。

改革开放以来,每当县里开展重大庆祝活动、元宵节和古历八月十三黄宅物资交流会时,都举行盛大的迎会活动。1988年10月杭州举行“火腿文化节”、1996年5月上海老城隍庙会,都应邀去献艺,中外人士称浦江“迎会”(即抬阁)为华夏一绝。

天台抬阁

天台抬阁,因四个人扛抬着一个阁子式的台柜而得名。底座是坚固的方形木架,四角各竖一根竹杆,饰以彩条,顶上覆以蓬盖,披红挂绿,悬灯结彩。台上有一至数名长相漂亮的6至8岁儿童,扮成各种戏剧人物或神话人物。它是天台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早在清代时就已经十分流行。解放以后,每逢重大庆典,城关镇各村居都制作几十台抬阁。看抬阁,成了天台县民间喜庆活动的重头戏。2006年,天台抬阁列为台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2月12日晚,久违的天台抬阁再现民间,引起巨大轰动,为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增添了不少喜庆色彩。

上一篇:吸入

下一篇:郭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