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打柴舞

科普小知识2022-09-25 09:55:51
...

打柴舞黎语叫“转刹”,是黎族最古老、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起源于古崖州黎族丧葬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打柴舞的习俗在黎家人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它已成为一种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并迅速传播到了国内外,被国外友人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2006年6月2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向社会公布,海南省三亚打柴舞被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简介


打柴舞

海南省三亚市古称崖州,地处我国最南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因而成为了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黄金海岸线上最南端的对外贸易重要口岸。在这个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聚居的小城,当地共有17万人口的黎族群众一直保存着一种具有极强娱乐与竞技成份的古*俗——打柴舞。打柴舞有一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组成。跳舞时将两条垫木相对隔开2米左右平行摆放于地面上,垫木上架数对小木棍。木棍两端分别由数人执握,两两相对,上下、左右、分合、交叉拍击,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舞者跳入木棍中,来往跳跃、蹲伏,模仿人类劳动状况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打柴舞由平步、磨刀步、槎绳小步、小青蛙步、大青蛙步、狗追鹿步、筛米步、猴子偷谷步、乌鸦步等九个相对独立的舞步组成,舞蹈节奏强烈有力,动作古朴粗犷,生动形象,艺术感染力强。打柴舞有很强的娱乐性,是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较好方式。1957年晋京参加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被誉为“五指山艺术之花”;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时,又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打柴舞依托三亚地区黎族民间习俗而存在,该地区习俗的变化,对民间打柴舞的生存延续影响极大。全黎族地区仅三亚市崖城镇郎典村仍保留着这一古俗。因此,抢救和保护黎族民间打柴舞已迫在眉睫。黎族民间传说,建茅屋时,竹竿不断从屋顶滑下,人们为避免打脚碰头刺脸,便不断地跳呀跃啊。这情形颇具趣味,就逐渐模仿和改进,便形成了“跳柴舞”。

2、溯源

黎族民间传说,建茅屋时,竹竿不断从屋顶滑下,人们为避免打脚碰头刺脸,便不断地跳呀跃啊。这情形颇具趣味,就逐渐模仿和改进,便形成了“打柴舞”,黎语称“转刹”、“太刹”。

不过,关于“打柴舞”的起源,比较靠谱的说法是它起源于古崖州(今三亚市)黎族丧葬活动,系黎族古代人在死时用于护尸、赶走野兽、压惊及祭祖的一种丧葬舞。当代黎族村寨有一丧法叫“旱赛”。即人死后入殓,停棺12天、24天、一个月不等时间,然后入土。在停棺“旱赛”期间,丧家及周村相关男女老少每天晚上都要到丧家跳打柴舞。清代《崖州志》对这一习俗作了记载:“丧葬。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诸心以牛羊低灯鼓吹束奠。作八,心分花木,跳击杵”。“跳击杵”则指跳打柴舞这是所见的唯一记载黎族舞蹈的古代文献。由于打柴舞道具、节奏、跳法的特殊性和具有极强的娱乐、竞技成份,打柴舞很快传遍整个海南黎族地区,成为黎族著名的舞种。新中国成立后,经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及各县相关部门加工整理,打柴舞搬上舞台、银幕和运动场,成为黎族舞蹈和体育项目,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文艺汇演和全国民族运动会,获得金银奖。经加工、改编后,打柴舞其道具由木棍变为竹竿,故又取名为“竹竿舞”。今天舞台或运动场所见的均为跳竹竿的形式出现。

3、历史文化

打柴舞不仅仅是海南省黎族民间的一种舞蹈,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竞技价值和健身价值。因为打柴舞是黎族古代护尸舞的“活化石”。经考证,它是发现的黎族古老的护尸舞,对研究黎族舞蹈历史源流有着参考价值。而对艺术价值而言,具有成套的固定的跳法和专有名词,黎族各舞蹈中,有成套的舞蹈内容、跳法和专有名词,也仅仅是打柴舞这一种。古代,当地黎族人利用丧葬活动跳打柴舞的机会,进行竞技性比赛。解放后,打柴舞经过加工、改编,流行于整个海南省,走向全中国。并列入部分高校、中专、中小学校体育教材,受益众多。虽然打柴舞有着众多的历史艺术价值,但由于打柴舞原生态形式依托三亚地区黎族民间丧葬活动而存在,在该地区丧俗的变化,对民间打柴舞生存的延续空间影响很大。建国以来,经过历次运动整改,该地区丧俗不断简化和汉化,绝大多数村寨已减去了跳打柴舞这一程式。据调查,到目前为止,全黎族地区仅三亚市崖城镇朗典村自古至今一直保留这一古俗,如果这一古俗在朗典村终止,黎族民间打柴舞的原生态形式即宣告消亡。

2006年5月20日,黎族打柴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豪迈洒脱

动作特点


黎族打柴舞

打柴舞又叫竹竿舞,表演时场地上平放两根相距2-3米的长木杆,上面再横放上4-5对细木杆,相应人数的妇女在长杆两边对面跪坐,两手握住细木杆的两端,在统一的节奏中,合击双手中的杆,或用它即击地面上的长杆,发出规律的声响。过去,舞者均为男子,在细木杆开合的间隙,合着节拍,避开夹击,轻盈起舞,还边跳过模仿青蛙、猴子的动态,趣味横生。舞至高潮,妇女们起身,木杆也随之横于空间,舞者依然不受夹击,轻松地腾越而过,惊险美妙。女子也进场与男子同舞,更为别致。而且木杆也多改用竹竿,使音响更为动听,并搬上舞台演出。在晒谷场或山坡的地坪上,平行摆开腿一样粗的两条方木作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条手腕粗的长竹竿,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执一条竹竿尾端,把竹竿与垫架、竹竿与竹竿碰击出有节奏的声音,称为“打柴”。

动作分类

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打柴舞由平步、磨刀步、槎绳小步、小青蛙步、大青蛙步、狗追鹿步、筛米步、猴子偷谷步、乌鸦步等九个相对独立的舞步组成。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当一对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场合极是豪迈洒脱,气氛热烈。如果跳舞者不熟练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脚或打到头,持竿者便用竹竿抬起被夹到的人往外倒,并群起而嘻笑之。相反,善跳的小伙子在这时,往往因机灵敏捷,应变自如而博得姑娘的青睐。打柴舞节奏强烈有力,动作古朴粗犷,生动形象,艺术感染力强,有很强的娱乐性,是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的较好方式。1957年晋京参加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被誉为"五指山艺术之花";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巴基斯坦、日本等多个国家演出时,又被誉为"世界罕见的健美操"。

5、主要价值

历史价值

黎族古代护尸舞的“活化石”。各族多有护尸舞。黎舞与丧葬习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打柴舞一种,经考证,它是发现的黎族古老的护尸舞,对研究黎族舞蹈历史源流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艺术价值

具有成套的固定的跳法和专有名词。黎族各舞蹈中,有成套的舞蹈内容、跳法和专有名词,仅仅打柴舞一种。

竞技价值和健身价值

由于打柴舞是用粗木棍、舞的全程是在上下、左右、交叉击木情况下完成的,故讲究击木者和舞者的配合、默契、胆量和身手、脚法的灵敏。稍有不慎则被击伤。古代,当地黎族人也利用丧葬活动跳打柴舞的机会,进行竞技性比赛。解放后,打柴舞经过加工,改编,流行于整个海南省。并列入部分高校、中专、中小学校体育教材,受益众多。

相关信息

打柴舞唯一传人渴望开馆收徒愿意学的人很少

72岁的三亚市崖城镇郎典村的黄家近身着民族服装,受到了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的亲切接见。老实巴交的老农民黄家近一辈子也想不到自己能受到国家如此大的荣耀——以*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打柴舞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的身份受到接见。

但是现在黄家近最大的担忧就是,打柴舞只在郎典村有保留,如果再不加以保护,他担心传统艺术就此失传。他迫切希望能及早设立传习所,教授年轻人。

打柴舞是黎族民间

最具代表性的舞种

从三亚市崖城镇经过偏僻的小路行驶10多公里,记者来到了这个唯一保留打柴舞的村——崖城镇郎典村,见到了黄家近老人。老人身材矮小精瘦,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沧桑。

黄家近老人告诉记者,打柴舞是黎族民间最具代表性的舞种。黎语称“转刹”、“太刹”。它起源于古崖州地区(今海南省三亚市)黎族的丧葬活动。在古代,三亚地区的黎族农村遇有人去世,则要停棺十二、二十四天或一个月,然后才下葬,叫“旱赛”。在“旱赛”期间,每天晚上,全村人要到死者家门前为死者跳打柴舞,直到下葬为止。

打柴舞有一整套完整的舞具和跳法。舞具是由两条垫木和数对小木棍组成。垫木长约3.5米,直径约12公分,小木棍长约2.5米,直径约2.5公分。跳舞时,将两条垫木相对二米左右平行摆放于地面上,垫木上架数对小木棍。木棍两端分别由数人执着,两两相对,作上下、左右、分合、交叉击拍,发出强烈有力的节奏。舞者跳入木棍中,来往跳跃、蹲伏,模仿人类劳动和各种动物的动作及声音。

只剩郎典村保留打柴舞

愿意学的人越来越少

从8岁开始,黄家近从父辈那里学来了打柴舞。60多年来,每次村里有老人过世,黄家近老人都要去跳打柴舞,他是村里跳打柴舞跳得最好的人。“每次跳舞都至少跳半个小时以上,动作很激烈,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木头打到脚,就有可能受伤。”黄家近说。年纪越来越大,黄家近的体力也越来越差,虽然还能坚持跳完,但是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他越来越渴望能有人能接自己的班,把打柴舞继续传承下去。

老村长黄仁良告诉记者,打柴舞的原生态形式是依托三亚地区黎族民间丧葬活动而存在,该地区的丧俗的变化,对民间打柴舞生存延续的空间影响极大。建国以来,经过历次运动的整改,该地区丧俗不断简化和汉化。绝大多数村寨已减去了跳打柴舞这一程式。到目前为止,全黎族地区仅三亚市崖城镇郎典村自古至今一直保留这一古俗。他说,郎典村仅有近1000人,经过这么许多年的变迁,村里依然保留着这个传统的丧葬仪式,但是愿意学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打柴舞是勇敢者的游戏

希望能尽早设立传习所

由于动作非常激烈,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木头打到脚,就会受伤。“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敢跳了,就是怕受伤。只有勇敢者才敢去学、去跳。”黄家近老人说。回忆起60多年的跳舞生涯,黄家近老人很是骄傲:“在村里打柴舞跳得好的人,在村里可是很受尊敬的。”

黄家近的儿子黄乐强也会跳打柴舞,他是父亲手把手教会的。“父亲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尽早设立传习所,把打柴舞传承下去。”黄乐强说。“老人们的舞蹈正宗、标准,是最好的老师。但是由于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文字和图像资料,只能靠他们手把手教,如果现在还不赶快进行教授,那么等他们动不了的时候,这些传统的艺术就可能再也复原不了。”

而记者从三亚市群众艺术馆获悉,该馆将择日帮助黄家近老人设立传习所,保护这一传统艺术遗产。

黄家近既是打柴舞传承人

又是钱铃双刀舞传承人之一

黄家近不仅是打柴舞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还是三亚市正在申报的另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钱铃双刀舞的传承人之一。只有三亚市槟榔村保留钱铃双刀三人舞及其习俗功能。三亚市崖城镇郎典村等一些村寨在传承两人钱铃双刀舞时,仍受钱铃双刀三人舞的影响,而保留其丧葬习俗。

说到钱铃双刀舞,黄家近和村里另一位老人——63岁的黄桂明给记者当场表演了一段,两位老人一位拿双刀,一位拿钱铃,跳起了这段黎族古老的祭祀性舞蹈。舞蹈动作粗狂,跳跃有力,节奏感极强。没跳一会,黄桂明老人就坚持不住了,停下来气喘吁吁。“太累了,年纪大了,体力跟不上。”黄桂明老人歉意地对记者说。“这就是我所担心的,老人体力不好,等到他们跳不动的时候,如果年轻人跟不上班,那么这类传统的艺术就可能就此失传。”黄乐强说。

打柴舞介绍

打柴舞的跳法共有九个相对独立的舞步组成,分别有不同的名称,第一式平步,第二式磨刀步,第三式槎绳小步,第四式小青蛙步,第五式大青蛙步,第六式狗追鹿步,第七式筛米步,第八式样猴子偷谷步,第九式乌鸦步。打柴舞节奏强烈有力,动作古朴粗犷,模仿生动,艺术感染力强。

上一篇:黎族文字

下一篇:遗传性肾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