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活科普

立冬时节谨记养生_立冬节气特点是什么_立冬饮食养生注意什么

科普小知识2022-05-07 08:52:25
...

  两场秋雨过后,树叶纷纷落下,一年也来到了末尾时节,11月8日就将迎来冬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养阴阳气藏,早睡晚起待太阳,沐浴阳光太极拳,力求宁静除忧烦,保暖防寒起居常,烹食牛羊滋阴阳。”一首民间歌谣唱出了立冬时节的养生要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立冬时节谨记养生,希望能帮到大家!

  节气特点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2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立冬:“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也就是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意思是说,立冬节气时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温度变化

  天文学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时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越来越少,北方地区于10月下旬已然一派冬天的景象,立冬时总的气候特征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蜇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渐进入冬眠状态。

  起居要点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因此,立冬时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早睡可养人体阳气,晚起能养人体阴气,但晚起并非赖床不起,而应以太阳升起的时间为度。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立冬后气候寒冷,着衣应注意薄厚适度,因衣着过少过薄易感受寒邪而耗损阳气;而衣着过多过厚则使人体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也会易于侵入,故穿衣应做到薄厚适度。另外,在阳光充足的时候宜多到户外晒太阳,常晒太阳可起到壮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饮食养生

  立冬后天气逐渐转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而阳气根源于肾,故寒邪最易中伤肾阳。因此立冬后宜多食养肾食物,以提高人体御寒能力。肾阴虚者,可多食海参、枸杞子、银耳等食物;肾阳虚者,宜多食羊肉、狗肉、韭菜、肉桂等。

  立冬时气候寒冷,宜多食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来御寒,可多食羊肉、牛肉、鸡肉、狗肉、虾、鹌鹑等食物,此类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可益肾壮阳、温中暖下、补气生血,御寒效果较好。

  此外,怕冷与缺少钙和铁有关。人怕冷与机体摄入某些矿物质较少有关。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血液中缺铁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现为产热量少、体温低等。因此,补充富含钙和铁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含钙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制品、海带、紫菜、贝壳、牡蛎、沙丁鱼、虾等;含铁的食物则主要为动物血、蛋黄、猪肝、黄豆、芝麻、黑木耳和红枣等。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产生热量,故立冬时也宜常食。此外,立冬后还可多吃些坚果,如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