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视高镇

科普小知识2022-09-26 17:17:05
...

仁寿县辖乡,1951年建视高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4公里。面积16.6平方公里,人口1.1万。视高镇地处川中龙泉山脉中麓二峨山段,川西平原边陲,山、水、丘、坝相连,属平坝、浅丘地地貌类型区,地势东高西低,海拔高度在300—700M之间。

中文名:视高镇

行政代码:511421139

身份证前6位:511421

长途区号:0833

邮政编码:620500

隶属政区:仁寿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川Z

辖区面积:16.6km2

人口数量:约1.1万人

人口密度:663人/km2

1、地方简介


视高镇

仁寿县辖乡,1951年建视高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4公里。面积16.6平方公里,人口1.1万。国道213线过境。辖桂花、青林、百祥、龙沱、兴家、西安、河心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酿酒为主。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子。

2、经济发展

视高镇辖16个行政村,1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698人,其中农业人口25526人。

镇域幅员面积5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20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90亩,200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77亿元,其中第一、第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0.84亿元、0.6亿元、0.33亿元,分别占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的47﹪、34﹪、和19﹪。

3、交通概况

国道213线由西北向东南从规划区中穿过,东西有视高镇至清水镇方向的沥青路。

4、气候特点

视高镇地处川中龙泉山脉中麓二峨山段,川西平原边陲,山、水、丘、坝相连,属平坝、浅丘地地貌类型区,地势东高西低,海拔高度在300—700M之间。都江堰东风渠横贯全境支斗毛渠200余公里,灌溉万亩肥沃稻田,农业旱涝保收。境内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8.6℃左右,年日照1280小时,年降雨量1000㎜左右,无霜期310天,主导风向为北风。

5、行政区划


视高镇

视高镇区划

511421139001121视高铺区

511421139202220桂花村

511421139203220青林村

511421139204220兴家村

511421139206220河心村

511421139207220老君村

511421139208220花园村

511421139211220奋勇村

511421139215220洪湖村

6、地方人口

视高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9667

男:4887

女:4780

家庭户户数:2920

家庭户总人口(总):9659

家庭户男:4884

家庭户女:4775

0-14岁(总):2278

0-14岁男:1176

0-14岁女:1102

15-64岁(总):6528

15-64岁男:3305

15-64岁女:3223

65岁及以上(总):861

65岁及以上男:406

65岁及以上女:45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9434

7、地方特产


文宫枇杷

文宫枇杷

文宫在县境内二峨山南麓,此区域土壤和气候特别适宜种植枇杷,种植历史已有100余年。改革开放以来,文宫镇从90年代初开始在省科研院所专家指导下,对文宫枇杷进行规模商品开发,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大力推广国内最优良的大五星、美张77-1,大元种、解放种、美二5等优良品种,其生长快、投产早、单株产量高、果实硕大、风味独特,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文宫镇已被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现有枇杷2万余亩,拟从1999年至2001年再新扩建1万亩。其布局以文宫为基础,向附近10公里范围的松林、敖林、高加、千合、大化等乡镇扩展。主要建设内容:1、99年新植4000亩,2000年新植3000亩,2001年再定植3000亩。2、新建档次较高的保鲜箱石和礼品盒厂。3、新建一座枇杷专业批发市场。4、新建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冷藏冷库。投资概算:新植枇杷1万亩投入1000万元,基础设施投入1100万元,共计2100万元。

8、附近景点


象耳山

象耳山

象耳风光迷人。寺周有象鼻山、象耳山、檫耳岩环抱,松柏茂密,斑竹万竿,青翠欲滴。寺前太白湖,主叉道总计长达10华里以上,曲折回环,山水一色,荡舟其间,静得出奇。

象耳山题刻甚多,武氏岩上刻有“磨针溪”三字,相传李白读书山中,学未成弃去,适过一溪逢老媪磨铁杵,白问:“何为?”媪曰:“欲作针耳。”白感其言,遂还卒业。媪自言武胜。白后来将溪旁一岩取名“武氏岩”,将磨针处取名“磨针溪”。还有宋代游人题刻十七幅,如歇题孝宗淳熙十六年“蓝兴来自百仓路,喜得幽人陪枚履,想是山林泽旱苗,不关居土随轩雨”就是其中一幅。石刻中,有石窟、壁浮雕、壁刻等。石窟中有讲经图、壁浮雕、主要是千余尊佛像,技艺精湛,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象耳诸山,古为武阳茶叶市场和武阳名茶生产加工基地--硼门茶茶坊所在地。“自古高僧爱饮茶”。茶与佛教有不解之缘,僧人生活讲清虚,离尘脱俗,戒荤戒酒。但坐禅时间长,易疲劳,消除疲劳的饮料,就是茶。喝茶便成为僧人不可缺少的事。茶圣陆羽说:"茶叶至寒,最宜精行修德之人"。可见,大圣寺(今象耳寺)的选址条件,与当时规模巨大的硼门茶场和主要交通要道有关。古硼门茶场始建于何时,无资料可考。但可以断定与武阳茶叶市场的形成时间相差不会很大。据中国茶叶专家朱自振著《茶叶史话》说"唐朝中期以后,我国史笈中才出现了不少有关大型茶园的记载,如《仙传拾遗》记四川彭山有个地主,他的君山茶园在每年采菜季节,单采茶的雇工就有百余人。"六十年代中国茶叶研究所考证其遗址在今彭祖山一带地区,并命名茶场村。这样规模巨大的茶场,其形成时间当与武阳茶市等同,其位置当靠近水陆交通要道的武阳茶叶茶市等同,其位置当靠近水陆交通要道的武阳茶叶销售中心。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位置,只有象耳寺所在的象耳山等一大片深山峡谷,烟雾迷漫的茂密森林区,这一带东邻锦江(今府河)边,南连江门镇武阳茶市,水上交通运输极便,陆路有象耳彭家桥--关子门--楼子山--江门的成都至江门要道,往返都很便利。

天下名山僧占多。象耳山气势灵秀,地灵人杰。八百寿星彭祖家宅于此。象耳寺座落在象耳根上。象为灵物,是佛教的吉祥物。相传世尊释伽牟尼的母亲曾梦六牙白象入怀生释伽牟尼,故佛教又名象教,佛法又名象法,这是大圣寺(今象耳寺)选址于此的主要依据之一。她不但位居川西南岷江水陆要津,而且在一千多年前就成为蜀中有名佛教胜地,吸引历代名人留题吟诗。

为了弘扬茶叶文化,展现茶叶与长寿的关系,就在象耳寺不远处的江口古镇茶楼子规划了"武阳茶肆"。重现远古时代的风彩,并结合现代文化生活方式,展示出不同国度、民族的茶馆和饮共民俗,有古代武阳茶肆、富士茶道馆、蒙古奶茶、英美红茶、茶文化博物馆等近10种建筑规划。

上一篇:艾尔丽·麦古奥

下一篇:水云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