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艺镇
吕艺镇位于汉孝子董永故里博兴县东部,东临黄河入海处新兴城市东营,南依齐国故里淄博,北靠黄河,总面积113.6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4.5万口人,耕地面积8.5万亩。境内曹纯路、闫高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小清河、支脉河、北支新河贯穿东西南北,水资源充足,石油资源丰富。2017年7月28日,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
1、乡镇概况
吕艺镇
吕艺镇位于汉孝子董永故里博兴县东部,东临黄河入海处新兴城市东营,南依齐国故里淄博,北靠黄河,总面积113.6平方公里,辖41个行政村,4.5万口人,耕地面积8.5万亩。境内曹纯路、闫高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小清河、支脉河、北支新河贯穿东西南北,水资源充足,石油资源丰富。
环渤海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该镇高渡村成立,是中国优秀传统剧目——吕剧的发祥地,1996年被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吕剧艺术之乡”荣誉称号,2008年初,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吕剧艺术之乡”荣誉称号。素有“吕艺之乡”和“革命老区”的美称。
2、历史沿革
吕艺镇
吕艺镇,民国以来属第六区。
1956年7月析为龙河、吕艺两乡,同年10月划归纯化区。
1957年2月划为吕艺、花园两乡。
1958年9月并为吕艺乡,同年10月改建为吕艺公社。
1961年5月划为吕艺区,1963年10月改为阎坊区。
1968年改建为阎坊公社。
1984年改建为阎坊乡。
1994年12月改阎坊镇。
2004年6月改为吕艺镇。
3、行政区划
吕艺镇
吕艺镇下辖41个行政村落。
~200龙河一村~201龙河二村~202龙河三村~203龙河四村~204龙河五村~205新村村~206屯田村~207尹家村~208庄科村~209郭八村~210金高村~211许李村~212营李村~213店子村~214道口村~215郑官村~216高渡村~217花园村~218王浩村~219贺家村~220大胡村~221刘官一村~222刘官二村~223刘官三村~224刘官四村~225刘官五村~226崔庙村~227夹河村~228寨李村~229正寨村~230寨王村~231寨马村~232闫坊一村~233闫坊二村~234高阜村~235辛集村~236马家村~237寨韩村~238康坊村~239兴合村~240牛家村。
4、经济概况
全镇版图面积11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万亩,人口4.5万人,辖41个行政村。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河流纵横交错,交通便利,电力资源充足,通讯设施先进。
吕艺镇
吕艺镇党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农、重工、活商,实施”经济结构产业化,农村发展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大力培植主导产业,保证全镇经济持续增长。物质文化生活大幅度提高,全镇经济实力日趋增强。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优质棉面积达到58000亩,大蒜20000多亩,近300亩中华寿桃和210亩爱宕梨也长势良好,名优特林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棉花、大蒜、畜牧、水产、纺织等五大主导产业。
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先后有30多家工业企业在工业园区内投资建厂,以金泉油棉、锦花棉业、申博棉业为首的几家抽棉深加工企业在园区内安家落户,现已形成集棉花收购、加工、短绒加工、棉子榨油,棉饼浸出为一体的“链条式”棉花深加工集团。生资市场现有经营门店50多处,占地面积45000平方米,年销售额近亿元的市场规模,成为鲁北地区最大的生资集散基地。
5、产业发展
该镇党委、*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一个中心、两条线,三面隆起、六重点”为主要内容的“1236”富民强镇工程,实现了镇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生态环境的又好又快发展。按照“突出特色优势,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城镇品位,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大胆创新,狠抓落实,小城镇功能日臻完善,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依据县经济开发区,园区建设稳步推进,鲁北最大的生资批发市场集散地——吕艺生资批发市场健康发展,工业形成了棉花深加工、精密制造、纺织、化工、服装等五大名牌产业;农业形成了棉花、大蒜、优质林果、畜牧、水产等五大主导产业,以“西部工业区、中部商贸区、东部石油开发区”为格局的新吕艺正在迅速崛起。尤其是西部工业区,借县委、县*大力发展工业东区的有利时机,狠抓落实,在工业园区的基础上,以申博棉业有限公司为核心,积极创建“民营经济工业园区”,该工业园西接京博工业园东路,东接吕艺镇工业园,北至闫高路,南至三号支沟,东西长1000米,南北长3600米,规划面积为5000亩。把所有外来客商投资项目集中落户到民营经济工业园区,逐步形成了以商招商、以商引商、以园促商的良好格局,打造起了项目聚集区、产业隆起带,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6、城镇特色
“户户通”
吕艺镇在全面完成“村村通”基础上,引导各村向道路建设“户户通”延伸。现今,该镇已有20个村完成“户户通”工程,总里程达110公里。实施“户户通”与经济强村发展相结合。对经济条件好的村,该镇鼓励他们在发展集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同时,大力开展“户户通”工程建设。现贺家、寨韩等村实施“户户通”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推行“户户通”与加快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相结合。该镇把工业园区涉及村庄的“户户通”工程,作为提升城镇档次,树立对外形象的大事来抓。马家、辛集等村不仅全方位完成了“户户通”建设,还实施了美化、亮化工程,有力促进了园区项目纷纷落地。2007年以来,该镇新增民营企业15家,招商引资突破1.5亿元。
吕艺镇
“股份农田”热
吕艺镇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家中只剩老弱妇孺,管护田地有心无力。为解除打工者的后顾之忧,该镇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与常年在外的“打工族”签订田地“入股协议”。根据协议,“打工族”以自己的承包田作股份,“种田能手”则以技术、劳力作股份。“打工族”不放弃承包田,“种田能手”负责耕种、施肥、收获等田间操作。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分红等,均达成书面协议。这样以来,“种田能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代耕打工人员的责任田,为自己增加收入,外出打工人员则可安心在外挣钱。“股份农田”的悄然兴起,让农民各有所得,实现了双方经济上的互惠互利,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现该镇已有1000多名“种田能手”种上了“股份田”。
争聘“棉花家教”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棉花种植已逐步成为该镇的优势和支柱产业。为进一步提高棉花科技含量,2008年该镇植棉5万余亩。为此,该镇党委、*从农技站和村里选拔出一批在长期种植棉花中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经过学习制种技术和培训后回村担当技术员。由于雨水较大,入秋后棉花进入晚期管理以来,部分农民深感“技”不从心,纷纷把技术人员请进家门进行技术指导。辛集村农民齐文昌家里种了12亩棉花,早期管理不善加上病虫害侵袭,棉桃脱落严重。经过农技人员的现场把脉问诊、悉心指导和针对病情正确用药,棉花病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现该镇有100余名“棉花家教”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抢手人才。
7、计生工作
博兴县吕艺镇计生办以“创建计生新机制、共建和谐新计生”为目标,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行“四个零”服务活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服务亲和力,受到广大育龄群众的欢迎。
一是推行技术服务零差错。该镇严格规范“四术”操作程序,不断推进计生技术服务人性化、优质化;并扎实推进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引导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夫妇进行科学选择;在随访服务时,做到提高避孕效果、减少意外妊娠、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坚持按时见面随访,做到不缺户、不漏人。
二是推行下村服务零距离。针对育龄群众居住范围广、分布不均衡的实际情况,该镇计生办充分利用博兴县人口计生局开通的“生殖健康绿色通道”,进村入户为育龄群众开展计生和生殖保健服务。
三是推行特需服务零盈利。该镇努力打造计生优质服务品牌,拓展服务覆盖面,把服务对象由新婚、生育、避孕节育等重点人群向青少年、中老年人群延伸,坚持免费为有关群众开展知识咨询、心理疏导、疾病诊疗等服务。
四是推行培训服务零条件。面向计生工作人员、广大育龄群众和青少年等进行便捷、免费的培训,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婚育新风,并积极融入新农村建设。
为做好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博兴县吕艺镇多年来坚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两手抓”,即一手抓队伍,一手抓业务,有效的促进了全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提高。为使全镇计生人员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吕艺镇委镇*狠抓了镇、村计生队伍的建设。一是充实计划生育队伍,镇*优先为计生办分配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充实了镇计划生育队伍,彻底解决了计划生育工作薄弱问题。二是通过公开聘任,调整部分村级计生专职主任;使一些年轻化、文化程度高的女同志充实到计生队伍,解聘一些不负责任,工作能力差的村级计生专职主任。全镇计生专干全部达到了高中以上文化水平。三是与计生专职主任签订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书,强化计生专职主任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年末严格兑现责任书。在强化计生队伍建设的同时,也提高了计生人员业务素质,该镇定期对全镇计生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邀请上级有关业务部门为全镇计生员进行业务指导、培训。镇*还大力支持计生员外出学习培训和参观外地先进的计生经验,组织计生人员参加全县业务培训班。通过这些措施,大大的提高了全镇计生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使全镇计生工作有了新的面貌。
8、历史文化
吕艺镇
吕艺镇是吕剧发祥地,每到农闲时节,很多吕剧爱好者便会自发地凑在一起,排练一些小节目,自娱自乐。该镇计生协因势利导,组织人员把计生政策和知识编成《只生一个好》、《早婚风波》等吕剧节目,并对一些有影响的小剧团给予资金、乐器方面的帮扶。如今,全镇已有40余个“庄户剧团”能经常性为群众演出。吕剧艺术以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朴实优美的地方特色,在阎坊镇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消费需求越来越高,吕剧艺术在它的发祥地更加繁荣,已成为文化艺术的亮点和标志。为更好地打造文化品牌,服务于经济建设,该镇*特别是当地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将阎坊镇更名为吕艺镇。吕艺镇含有吕剧艺术之镇的意思。阎坊镇更名为吕艺镇不仅符合当地历史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它来自于人民的心声,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符合地名命名“要方便使用,注意反映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尊重当地群众愿望”的规定。阎坊镇更名为吕艺镇,必将对弘扬我国戏曲文化,提高博兴县知名度,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环渤海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该镇高渡村成立,是中国优秀传统剧目——吕剧的发祥地,1996年被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吕剧艺术之乡”荣誉称号,2008年初,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吕剧艺术之乡”荣誉称号。素有“吕艺之乡”和“革命老区”的美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