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沈阳。该校充分利用科技、人才优势,以孵化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服务社会的坚实支撑点,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东北大学科学园是我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2000年,东北大学科学园成为国家首批15家大学科技园试点建设单位之一。2009年,东北大学被确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中文名:东北大学
英文名:NortheasternUniversity
简称:东大
创办时间:1923年(癸亥年)4月
类别:公立高校
学校类型:理工
属性:211工程、985工程、研究生院、2011计划
主管部门:*教育部
校训: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校歌:《东北大学校歌》
主要院系:材料、信息、机械、中荷、文法、艺术、国防、基础、工商、理学、建筑、资土、外国语、国交等
学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号巷11号
学校代码:10145
1、简介
东北大
东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沈阳。学校占地总面积2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将军兼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先后迁徙北平、开封、西安、四川三台等地。在此期间,广大师生积极参加爱国抗日运动,是“一二•九”运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了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和鞍山工专合组为东北工学院。1960年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务院首批批准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大学。1993年3月8日,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1998年9月,东北大学由原冶金部属院校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并实现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共建。
2、大学校史
东北大学
1921年初,东北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几位知识分子的内心却充溢炙热的激情。他们向时任东三省巡阅使、奉天督军的张作霖建议:欲使东北富强,不受外人侵略,必须兴办大学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他们就是当时奉天省代省长王永江和奉天省教育厅厅长谢荫昌。对于他们的建议,奉天省议会于当年10月25日进行讨论,通过联合吉、黑两省创办东北大学以储备人才、振兴教育的议案。
1922年春,东北大学筹备委员会成立,次年4月19日,奉天省公署颁发“东北大学之印”,4月26日正式启用,东北大学宣告成立,在原文学专门学校旧址开办文法科大学,在高等师范学校旧址开办理工科大学,王永江为首任校长。王永江出任校长后,坚持他一向的严谨作风,聘名师、招学生、购设备,学校顺利起步
建校之初东大呈请奉天省公署,拨地另建校舍。省公署很快批复,拨昭陵前白桩外陵地并毗邻民地共500余亩,作为新校址。经一年多建设,1925年9月,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在新校址竣工。理工科先行迁入,与仍在原址的文法科大学遥相呼应,形成南北两校区。1926年的东大一览曾对当时的校园环境进行了这样的描述:理科工科校址,偏南一带地势高阜,土质坚厚,中建正楼一座,形如蛱蝶,南瞰城郭,北倚昭陵,而新开河环抱楼前洋洋西去,瞻眺环境爽垲葱茏诚胜地也。这方圣地孕育了东北大学蒸蒸日上的未来。
1926年11月,文法理工各科组织学生参观华北机械厂及纺织厂,以增长工业方面知识;同年12月,俄文系学生抵达哈尔滨,实地考察;1927年,理工科学生参观奉海路、抚顺煤矿。实地参观考察、创建学会、开办讲座,刚刚诞生的东北大学已经开始运用现代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启迪学生思想,丰富学术文化。这些传统延续至今,成为东大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927年11月,东北大学首任校长王永江因病逝世后,大学委员会公推奉天省省长刘尚清继任校长,踵事增华,历有建设。
1928年8月16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刚刚过去两个多月,身负国仇家恨的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长*继任东北大学校长。一直以教育为立国之本的少帅对东大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明确提出以“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求文化之发展”为办学宗旨,在学校建设和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东北大学从此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为改善办学条件,*校长先后共捐献180万现洋,建筑文法学院教学楼各一座、可容数百人的凹字型学生宿舍一座、教授住宅38栋、化学馆、纺织馆、图书馆、实验室及马蹄形体育场等。
1929年7月1日,东北大学第一届毕业典礼,*校长向120名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授予学士学位。各系毕业成绩第一的学生还由学校选送,往英美德各国留学深造。同年秋,文法两院学生迁入北陵校区,东北大学羽翼渐丰。
1928年8月,结束欧洲旅行考察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应*校长邀请来东大,着手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破除男女之隔阂,并给予妇女界以研究高深学术之机会,*校长上任伊始便极力倡导男女同校。1928年9月,各科共50名女生走入东北大学校门,从此开创东北大学男女同校之新纪元。
*出任东大校长之后对体育教育异常重视,增聘体育教员,组织学生代表队参加各类体育比赛。1929年第14届华北运动会在东北大学举行,东大健儿大显神威,破数项全国纪录,夺得男子田径赛第一名。东大足球队、篮球队还远征日本进行比赛。东大学子以其强健的体魄驳斥了“东亚病夫”的谬论。
到1930年秋,东大有6个学院24个系8个专修科,舍宇壮丽、设备充足,经费充裕,良师荟萃,学风淳穆,极一时之盛。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城陷未几,日本南满公学学堂堂长来校,伪致慰问,劝照常上课,称经费由日本供给。全校师生悲愤已极,严词拒绝,*走上流亡之路,成为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大师生先到北平、后迁开封、西安,南下三台,一路求学,一路斗争。
1931年9月26日东北大学大部分师生迁往北平,教授们组织“教授代表会”,推动学校复校事宜,学生也成立了“东大临时学生会”,协助教授们工作。10月18日,学校借北平南兵马司旧税务监督公署为校舍,勉强复课。因条件所限,部分系科停办,同时添加边疆政治系、家政系等实用学科。
“一二九”运动以后,华北局势危在旦夕,“华北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各大学于是纷纷准备外迁。1936年初,*校长在西安西门外选定陕西省立农林职业专科学校旧址为校舍,东大工学院及补习班率先迁往西安,成立西安分校。2月24日,西安分校正式上课。
1937年1月,南京国民*委臧启芳为代校长,根据国民*南迁东北大学的指令,在开封河南大学内设东北大学办事处,东北大学迁到开封。同年5月,东北大学改为国立,臧启芳来西安接收西安分校,6月,开封学生迁来西安,集中办学。1938年春,日军轰炸西安,东大不得不再度迁校,由陕入川。
东北大学暂借四川三台县旧试院和草堂寺及县属联立高中之一部分为校舍,工学院迁出,重点建设文、理、法、商学科。
在东北大学当年的校址上,而今一所*示范中学——三台中学,已在川内声名赫赫。
1940年,著名学者金毓黻先生到东大筹备“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尽管经费困难,物资缺乏,但在先生的苦心安排下,极短的时间内研究所便初具规模。一批研究生追随先生不仅钻研历史,亦关注现实,成果颇丰。
1942年,国民*教育部令:改东北史地经济研究室为文科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给予硕士学位。东大的研究生教育,由此发端。
1946年东大师生从三台陆续返回沈阳,1947年2月在北陵原校址开学。1948年6月,*在东北战场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命令东北大学再迁北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东北大学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东北全境解放后,为适应新中国建设对人才的大量需求,1949年3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以东北大学工学院为基础建立沈阳工学院,校址设在原沈阳奉天工业大学和市第二工科学校。次年4月东北人民*工业部决定筹建东北工业大学,包括沈阳工学院、抚顺矿专和鞍山工专。8月,东北人民*发布命令,将上述三校合组为东北工学院,校址设在长沼湖,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南湖,著名冶金专家靳树梁担任院长。1950年9月,东北工学院举行成立大会暨首次开学典礼,当时学生2936人,教师417人。1951年10月8日,东北人民*批准了东北工学院南湖基建工程开工申请,南湖校区的建设紧锣密鼓地展开。经过一年多的施工,1953年4月17日,原铁西校址交给工农速成中学,东北工学院迁往南湖校址。
1952年,全国范围进行高校院系调整。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大连工学院的电机系;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采矿系、冶金系;山东大学采矿系均并入东工。东工的化工系各组,土木系的水利、路工两组,机械系的汽车组调到大连工学院。地质系各组、数学系、物理系全体学生及部分教师分别调整到长春地质学院、东北人民大学(现为吉林大学)、东大。
1953年,学校召开了科学研究座谈会,确立了“在加强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并与教学工作密切结合起来,逐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方针。此后,学校开始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学生中的科研工作也逐步展开。
1953年末东工出版了第一本《科学研究资料》。
1955年初,举行了第一次科学报告会;同年召开学生科学报告会,选举产生了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成立,院长靳树梁教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60年10月根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东北工学院被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这为东北工学院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学校招收了*后第一批学生,共计1667名。东北工学院再次成为莘莘学子向往的著名学府;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炼铁教研室被评为先进集体,教师张嗣瀛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22项科研成果获优秀成果奖。
1978年,东北工学院首批被恢复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
1978年后,东北工学院恢复了招收研究生制度。1986年4月,国家教委批准东工试办研究生院,这是学校把高层次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的里程碑,也是东北工学院步入第一层次大学的重要标志。
1987年继辽宁分院之后,东北工学院成立了秦皇岛分院,1988年4月,成立了冶金部东北工学院继续教育中心,同年9月国家教委批准东工成立成人教育学院。
1988年,在时任东北工学院院长陆钟武的倡导下,沈阳开始建立南湖科技开发区,确定建立“东北工学院科学园”和“三好街科技一条街”。
1993年,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复将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4月22日复名仪式隆重举行。在东北大学的发展史上,这是值得铭记的一天。
1996年成为全国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
1999年成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
2001年实现部、省、市共建。
2017年9月,东北大学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3、组织结构
东北大学
院系设置
基础学院、文法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理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中荷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国防教育学院、体育部、秦皇岛分校、国际交流学院、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江河建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管理部门
党办、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办、保密办、工会、团委、校长办公室、研究生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处、人事处、学生工作处、计划财经处、审计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后勤管理处、基建管理处、离退休工作处、浑南校区管理委员会。
直属部门
图书馆、档案馆、学生指导服务中心、学生创新中心、体育场馆管理中心、继续教育学院、计算中心、软件中心、自动化研究中心、东北大学研究院、学报编辑部、校友总会、校医院、后勤服务中心、实业总公司、出版社、科技产业集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医学影像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航空动力装备振动及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4538人,其中专任教师2711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外国院士4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2人,青年千人计划10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获得者1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
5、专业涵盖
截至2017年12月,学校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设有68个本科专业,其中*特色专业15个;有179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另设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09个学科有权招收和培养博士研究生;有17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学校以一流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学科布局优化和调整,高峰引领、高原支撑、卓越促进、特色牵动,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正在形成。
6、现任领导
熊晓梅
赵 继
柴天佑
孙正林
杨 明
张国臣
芦延华
孙 雷
刘建昌
王建华
徐 峰
唐立新
冯夏庭
7、院士风采
闻邦椿
闻邦椿中国科学院院士
闻邦椿,原籍浙江温岭,1930年9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7年东北工学院机械系研究生毕业。现为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所名誉所长。IFToMM(国际机器理论与机构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转子动力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亚太振动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机械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和《振动工程学报》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4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他系统地研究和发展了振动学与机器学相结合的新学科“振动利用工程学”。还研究了转子动力学、机械系统非线性振动理论及应用、机械故障的振动诊断、综合设计理论、机电一体化以及工程机械理论的某些问题。发表论文700余篇,撰写专著和主编的论文集28部。
他指导了100余名研究生,已有87名研究生取得了硕士学位,61名研究生取得了博士学位,还曾指导博士后10名、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访问学者各一名。
他完成了数十项国家和横向重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面上项目和973、863项目等,曾获国际奖2项,国家奖4项,省、部、委级奖15项,国家专利9项。有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张嗣瀛
张嗣瀛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嗣瀛,男,汉族,山东省章丘县人,1925年4月5日生。1948年8月武汉大学毕业,1949年10月到东北大学任教。1957年9月至1959年7月在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进修自动控制理论。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3年起任博士生导师。
在自动控制理论的稳定性理论、复杂控制系统理论等方面,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微分对策》,主编《现代控制理论》。参加"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研制,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及国家和冶金部的奖励。以"微分对策及定性极值原理的研究"等为题的研究成果均获国家教委的奖励。
现为博士生讲授"微分几何方法"等两门课。已培养博士21人,硕士30余人,博士后2人。1981年以后分别任《控制与决策》等刊物的主编或副主编。1983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编委兼控制理论分支主编。1985年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978年以来,先后被评为部、省、市劳动模范或特等劳动模范,1990年被评为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陆钟武
陆钟武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钟武,男,汉族,1929年10月生,上海市人。1941-1946年就读于重庆南开中学,1950年毕业于大同大学化学工程系(前三年在*大学),195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冶金炉专业研究生班(前两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1982年晋升为教授,1984年至1991年任东北工学院院长,1986年任冶金热能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现兼任中国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美国《工业生态学》杂志编委。
领导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冶金炉专业和冶金热能工程博士点。率先参照势流理论研究竖炉气体力学;导出的气体折射定理比德国耶夏教授早10年。利用高炉炉身静压,成功地判断了炉内的主要变迁。“竖炉散料层内的气体运动”一文的大部分内容被国内炼铁学教科书引用。导出了火焰炉热工特性的基本方程式,提出了经验公式,成功地用于炉子节能改造。改造后的加热炉,热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乌克兰古宾斯基教授合著了《火焰炉理论》(俄文)一书。
提出了“载能体”概念、能耗的e-p分析法、基准物流图分析法,引入了系统工程方法,创立了冶金工业系统节能理论和技术。原冶金工业部确认系统节能是深挖潜力的主要方向。在国内若干冶金企业开展系统节能研究工作,均取得巨大经济效益。
率先提出,我国钢铁工业废钢资源严重短缺的主要原因,是钢产量持续高速增长。当前不可盲目提倡建设电炉钢厂的论点,已得到国内钢铁界同行的认同。率先得出了产品产量的变化对资源、环境效率有重大影响等结论。用穿越“环境高山”的比喻,阐明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环境与发展二者之间关系方面的基本特征;强调了GDP的年增长率与单位GDP环境负荷年下降率,这两个参数的匹配关系。提出了物质流分析的“跟踪观察法”,成功地用于我国几种金属循环的研究工作。
出版著作1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乌克兰雅罗斯拉夫智慧奖,以及全国模范教师、辽宁省优秀专家等称号。
任院长期间,贯彻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办学思想,并获准试办研究生院。主持制定了学院2000年的发展纲要,提出办学“六大要素”的概念。确立既为冶金工业服务,又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方针。积极推进国际学术交流,借鉴国内外院校办学经验。提出创办科技开发区和建设“大学科学园”的建议,被沈阳市*采纳实施。
柴天佑
柴天佑中国工程院院士
柴天佑,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Fellow,IFACFellow。1985年于东北大学获工学博士,并留校任教。1988年被晋升为教授,1990年为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技术局成员及IFAC制造与仪表技术协调委员会主席(1996-1999)。
柴天佑教授长期以来从事智能解耦控制、自适应控制、过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与完成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高技术计划、国家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以及企业重大自动化工程等30多项科研项目,取得多项系统性创新成果。提出了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理论与方法,与智能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相结合,主持研制出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系统;提出了以综合生产指标为目标的全流程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方法,主持研制了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及综合自动化系统,并成功应用于钢铁、选矿、有色、电力等行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十项;2007年获IEEE系统控制协会颁发的控制研究杰出工业成就奖,200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年获辽宁省科技功勋奖。发表论文被SCI收录80余篇,EI收录200余篇,ISTP收录80余篇。出版专著2部。应邀在IFAC、IEEE的国际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20余次。
创建了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并使之成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养建设了一支年轻的研究队伍,共有10余名博士后出站,70余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200余名硕士生获得硕士学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王国栋
王国栋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国栋,男,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轧制技术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1942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66年9月毕业于原东北工学院,1968年10月至1978年10月,在鞍钢小型厂从事棒材和周期断面型材轧制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1978年10月至1981年12月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到东北大学任教,1987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89年5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3年1月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1989年开始,他参加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的申报、立项论证工作。1991年正式立项后,参加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阶段)副主任,主持实验室的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1996-2004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国栋院士现任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荣誉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副理事长,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宝钢教授、辽宁省金属学会理事,《轧钢》编委会主任,《SteelResearchInternational》、《钢铁研究学报》、《东北大学学报》、《冶金自动化》、《塑性工程学报》、《宽厚板》等期刊的编委或顾问。
王国栋院士长期以来从事钢铁材料轧制理论、工艺、自动化方面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高技术项目(863)、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
王国栋院士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等奖2项、2等奖2项、技术发明2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2等奖以上奖项15项,冶金科技奖2等奖以上奖项3项。申报或授权发明专利14项,授权实用新型7项;专著6部,译著4部。发表论文被SCI收录80余篇,EI收录150余篇。培养研究生中获得博士学位57人,硕士学位55人。
王国栋院士学风正派,勇于开拓,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重大贡献。曾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辽宁省科技功勋奖、冶金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宝钢教育奖、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省优秀教师称号、沈阳市劳动模范称号、沈阳市振兴奖、2006辽宁教育人物等荣誉称号。
8、学术交流
学校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219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大引进海外人才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引进国外智力的层次,建立了4个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每年聘请300多位海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或合作科研;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专业水平,学校积极拓展包括国家公派、联合培养、交换学习、短期交流、海外实习等海外交流项目,每年派出600多名各层次学生赴海外高校交流学习;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2017年有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生1500多名在校学习。
9、教学成果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全日制在校生4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9872人,硕士研究生11364人,博士研究生3850人。学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研究、培养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二五”以来,东北大学共获得*教学成果奖3项,*精品视频公开课11门,*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15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慕课)6门,*“十二五”规划教材18种。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5篇。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国际大奖497项、*奖励1967项、优秀创新创业项目1580项,专利384项,共有56家学生创业企业落地。学生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学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科研方向,鼓励*探索,推动协同创新,基础研究水平稳步提高,技术创新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6387项,获各类科技奖励279项,其中*奖励14项,省部级一等奖58项;获得国家专利1499项,其中发明专利1127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的论文共14644篇。主(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61次,其中国际会议65次。
学校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探索出了一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实现了学科、人才、科研、产业良性互动发展。2016年,学校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110亿元,科技产业综合指标名列全国高校第三位。学校坚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新建云计算科技园、新材料产业园、健康产业园,推进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推动辽沈地区装备制造业创新升级,为东北大学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奠定了新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