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河古墟
高流河墟是古老的民俗文化,这是一个岭南传承千年的墟集,从公元558年,从一条河流开始了一千多年的故事。每一年每一个五月初四延续未绝,一年趁一次的高流墟,它位于广东省阳春市合水镇高流河,号称“阳春三大怪”之一。说是一怪,不如说是一绝更恰当些,因为这是自古至今一种历史文化的绵延。
1、景点简介
高流墟古名叫“高僚(音老)墟”,据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万历16年本阳春县记载,古高僚墟已改名为高流墟,距今已有420多年历史。高流墟原是高凉俚僚人的野集,阳春郡境生产的铜、铁、竹、木器具一年一度在集上交流。
高流古墟一景
高流墟的开创与阳春城的建立,创始为岭南圣母冼夫人和阳春太守冯仆。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公元558年(陈永定二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从古墟到现在阳江市、阳春市的商业繁荣振兴,构成了高凉地方商业古今发展史。
这是一个岭南传承千年的墟集,从公元558年,从一条河流开始了一千多年的故事。每一年每一个五月初四(农历五月初四)延续未绝,一年趁一次的高流墟,它位于广东省阳春市合水镇高流河,号称“阳春三大怪”之一。说是一怪,不如说是一绝更恰当些,因为这是自古至今一种历史文化的绵延。
2、位置来历
阳春市城北十多公里处有一条漠阳江支流,名叫高流河。该河发源于合水镇东南部五点梅峰西南山谷,河长17.7公里,从东向西流入漠阳江。高流河两岸经长年流沙淤积,形成广漠的大沙滩,一桥横架南北,高流河墟就开设于此。
高流古墟一景
据明万历县志载,“高流墟,城西22里,在南在堡牛栏湾(合水镇高流河桥边,距离县城12公里),回龙寺(已废)前,无铺户,每年以农历五月初四和七月十四日为墟期。”七月十四日墟期在建国后被废弃,其原因主要当日是“鬼节”,群众认为只上午趁墟,日中散市,时间较短,来回很不方便,故只保留每年农历五月初四的墟期。该集市主要买卖铁、竹、木农具制品。明万历十六年(1588),“高流墟”被载入《阳春县志》。
3、历史传说
据阳春县志记载,高流河墟原有两个墟期,一为旧历七月十四;一为旧历五月初四。现在仅剩下五月初四这一墟期了,为什么?
相传明崇祯年间,有个高留千总奉令到阳春鄛匪因地形不熟,遭到伏击,高千总受重伤,抬往春城急救,不幸抬到现在的高流河边便死了。为了纪念高千总为民捐躯功德,次年他的忌日——七月十四日,附近农民都到他死难的河边凭吊,于是这一天,便渐渐成为墟期。那河便叫做高流河。当时的高流河,水面宽阔,水深约一丈,附近农民。在端午节前的五月初四日,都在这里举行龙舟竞渡,很自然五月初四也因此形成墟期了。
高流古墟一景
不知过了多少年,人民对高千总的印象逐渐淡忘不不起,对于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却历久不忘。虽然因河水日浅不再举行龙舟竞赛,但五月初四这一墟期,却一直保留到现在。另一说是清代万历年间,天大旱,粮食歉收,盗贼四起,其中有股土匪,想在端午打家劫舍.高流河附近农民大惊,纷纷收拾钱粮、鸡鸭,担到高流河一带的林中避难。五月初四那天,官兵鄛匪到高流河边,盗贼便混在避难的农民中。农民见有许多生面人混进来,知不是好人,便报告官兵。官兵约定当晚农民的衫上扣上一根红绳作为记号。那天深夜,官兵突然包围高流河附近山林,把匪盗一一捉净。为纪念剿匪胜利,农民便于每年五月初四在河边举行盛会,以作纪念,后来渐渐成墟。
又据阳春县志记载,高流河是当地的两个村子各取一字而得名的。无论这名的来历如何,高流河这一年一度的怪墟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由原的两个墟期渐渐变成一个墟期,原因倒是值得认真考究的。
每近墟期,附近许多工匠都会将自编的箩筐、竹筛、菜篮、扁担、*等竹木藤器,好多东西见所未见。拿到高流河滩席地摆卖。近年来,摆卖的东西不仅仅是竹木藤器,其它日用百货也摆到河滩上来了,记者见到,连卖手机的也搬了几张桌子过来设了一个摊位。由于影响日隆,新兴、云浮、恩平、肇庆、高要、茂名、高州以及阳江、阳春等地都有人赶来“趁墟”,每年近10万人次。
商业只是高流河墟的形式而已,千百年流传下来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延续!
这里有不成文的习俗。游人不能最早到,商人不能最后一个离开,必须赶在日落之前收市,没有卖完的物件最好都不要带走,否则往后的运气不佳。因而最后甩卖的东西便宜得让游人心动也心疼,三元买一张竹椅,二元买五个工艺篮,八元买一张木*。要不,实在卖不完的只好扔在河岸。
高流古墟一景
相传那天买的东西放到河里浸泡一下十年也不会蛀虫,情侣一起下河洗脚可以相爱永远,小孩洗把脸健康成长。所以那天慕名而来的不单是邻镇的男女老幼,还有别市的情侣,拖家带口的领导和省里采风的摄影爱好者。人多车多导致交通阻塞十几公里。当地人称之为“趁圩”。这样的“圩”必须连续“趁”三年,否则不灵验。故年年得以如此鼎盛!
4、高流河特色
当下,种类繁多的特色进补美食在广东阳江纷纷亮相。在阳江阳春市的合水镇高流河畔,一款名为“艾头鸡”的老火靓汤,入秋以来使这一带的大排档食肆食客骤增。
在省道S113线的合水镇高流河畔游客可看到,道路两旁竖起的“艾头鸡”招牌格外醒目,来自周边地区的食客已把这些招牌前的停车场挤满。
这一地段规模最大的一家“顺景食庄”店老板称,入秋以后的生意比平日好多了,除了一些老主顾,大部分是慕“艾头鸡”之名而来的。当日中午12时刚过,这里的客人就坐满了15桌。
高流古墟一景
食肆老板表示,在高流河畔经营“艾头鸡”的商家,清一色是以大排档的模式经营。由于“艾头鸡”在阳江地区成名已久,风味独特,更重要的“艾头鸡”的主要原料“艾头”对人体具有保健效果,且推出的都是大排档消费,因此很受食客青睐。
慕名而来的澳门游客邓先生受访时称,他一家四口出游刚到阳春,导游就介绍了“艾头鸡”这款地方风味美食,尽管初尝感觉“味道有点怪”,但食用后感觉到自己的胃部“很暖很舒服”。
食肆老板介绍说,“艾头鸡”是一款广式风味的老火靓汤,主要原料是艾头和鸡,但熬制的手法和配方都很讲究,既要选料好,又要熬工到位。虽谈不上秘传,但熬好一大瓦煲这样的靓汤并不容易。
当地村民称,阳春合水镇的“艾头鸡”秋冬走俏的现象已持续多年。这些年,由于品牌口碑传得好,在高流河畔这段省道的两旁,经营“艾头鸡”的商户已由几年前的三四家增加到现在大大小小的十几家。
5、历史价值
高流河水,集天地之灵气,流淌着神奇传说:开墟之日,浸过高流河水之竹木制品永不生虫蛀;墟日沐浴过高流河水之小孩不生痱子;高流墟当日下午必下雨;趁高流墟必须连去三年,才能带来好运;未婚男女相约趁墟,大多能喜结良缘;趁高流墟要早趁早回,下午最后离墟者必死等。这些传说使高流河墟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怪墟”,也为高流古墟平添了不少神秘感和吸引力,为了解、研究高流墟对当地文化、经济、生产、生活所赋予的存在意义和产生的影响提供了研究的活标本。
高流古墟一景
高流河墟,野地集市,开商业文化之先河,一年一度,依期成集。每逢端午前一日,邻县的新兴、罗定、云浮、阳江、恩平及珠三角港澳台等地的赶集者云集于此,籍高流河墟这个平台,进行商品交易活动。
岁月更迭,物换星移,高流墟之规模也不断扩大,商品种类逐年增加,其功能也与时俱进,更加多元化。古墟名声和影响闻名遐迩,墟场人气鼎盛,四面聚焦,八方来仪,盛况空前,堪称阳春民俗商业文化的一朵奇葩。高流古墟是一个历史产物,它对研究阳春的历史、成墟后各时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及生产力发展状况等均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6、发展现状
由于高流圩古朴民风浓厚,经济开发潜力大,阳春市在开发本地旅游文化资源的同时,准备将高流圩变成每年一度的土特产交易会,广泛吸引投资,建造特色农业、特色家具业、特色古文化等产业。
下一篇:希腊圣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