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张高峰

科普小知识2022-09-27 10:11:28
...

张高峰(1918年12月22日~1989年4月6日),原名张之俊,近代爱国人士,知名报人、记者,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人。

1、人物生平

张高峰(1918年12月22日~1989年4月6日),原名张之俊,近代爱国人士,著名记者,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人,汉族。

1918年农历11月20日,张高峰出生在蓟运河畔芦台镇(今属天津市宁河县)。其祖父张信儒是县中学国文教师,当地知名书法家。其父张继曾北京大学毕业后,回母校天津南开中学任理化教师。张高峰7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带着他和3个妹妹、弟弟投亲靠友,艰难度日。家境的贫寒和童年的艰辛,使张高峰自幼感受到了世态炎凉,萌生了改变命运的追求,也培养了他自强自立、敢作敢为的性格,13岁便只身到天津求学,1933年转到天津河北中学(后改名民德中学)读书。初中毕业后,又转到北站外天津水产专科学校。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在天津、北平读完了初、高中。

天津是华北重镇,不仅工商业发达,而且文化氛围浓厚。张高峰因此开阔了眼界,特别是学校图书馆供学生阅读的各种报纸,深深地吸引了他,成为他每日必读之物。他感到,做一名新闻记者,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为百姓仗义执言,还可以评点时政,是个令人羡慕而且*的职业。他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并且尝试着与志趣相同的同学一起办刊物,尽管入不敷出,最终失败了,但他作记者的追求却日益明确了。

1933年,日寇进犯华北。当时的热河省主席、军阀汤玉麟竟不放一枪,拱手让出承德,全国哗然;汤部仓惶溃退天津,散兵游勇横行街市,扰民害民。正在天津读初中的张高峰激于义愤,撰文《可杀的汤玉麟》,发表于天津《中南报》。这是他生平第一篇见诸报端的文章,而且直接抨击时政,为百姓疾呼。晚年忆及此事,张高峰说:“杀不杀汤玉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第一次通过报纸公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那年他15岁,从此开始了写作生涯。

迷恋上新闻工作之后,张高峰转到文化古都北平求学,课余便到一家通讯社勤工俭学,刻写钢板贴补生活的同时,学习跑采访、写稿件。他写的一篇讽斥当时冀东伪政权汉奸部队的文章,差点引来杀身之祸。军方到芦台抓人,其母四处求告,甚至宁可交出小儿子抵罪,也要保住长子性命。直到乡绅出面作保,称“小孩子不懂事,且饶一回”,风波才告平息。其弟直到晚年仍念念不忘险些为兄抵“罪”的往事,一时成为笑谈。

1937年“七七事变”,平津沦陷。张高峰不甘做亡国奴,泪别故乡亲人,投笔从戎,南下参加了平津流亡学生抗敌宣传队,随军在战地服务。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他随军冒着炮火工作,同时采写战地通讯,投寄邹韬奋先生,发表于先生主办的《抗战》三*,并从此建立了联系。韬奋先生对青年的关爱扶持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给张高峰很大影响,成为他从事新闻工作的一课,受益终身,并且引为榜样。1938年2月又参加了台儿庄战役,采写战地通讯,文笔犀利,作品均发表于邹韬奋在汉口主编的《抗战》三*。后转赴长沙,加入“国际新闻社”工作。翌年,兼任中国*邵阳《观察日报》特约记者。他的采访足迹遍及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各省,还曾北渡黄河到晋南八路军抗日根据地采访。除采写新闻通讯外,还创作了新体诗《儿童哨》、《狂流》发表于重庆《新华日报》。1940年考入武汉大学政治系读书,同时兼任《*》特约通讯员。并参加“中国青年记者协会”。在校期间,主编《新闻部队》壁报,从事各种进步活动,后被勒令退学。

1938年10月,张高峰在长沙通过著名爱国人士、社会活动家刘良模结识了著名记者范长江,随即加入范主持的国际新闻社作特约记者兼湖南《观察日报》特约记者,同时成为中国青年记者学会(现中国记协前身)早期成员。

1940年,已在武汉大学(时迁四川乐山)读书的张高峰,课余坚持新闻实践,不仅经常向各报投稿,还在校内主办了“新闻部队”壁报,举办全国报刊展览。适逢《*》招收四川通讯员,他通过投稿自荐,终于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特约通讯员,并破例获得“收报人付费新闻电报凭证”。张高峰生前回忆,“*用人不问资历,惟才是举,合则用,不合则去。我是一个他们连面都不曾见过的青年学生,却成为*第一个有权发新闻专电的通讯员,实际上是*唯一的‘以稿计酬’的记者”。《*》如此信任,促使他越发认真工作,愿意为之争光。

1942年12月张高峰任《*》战地记者,赴河南采访。

1943年2月《*》发表了他采写的通讯稿《豫灾实录》(原名《饥饿的河南》),揭露河南遭受“水、旱、蝗、汤(恩伯)”四灾的悲惨情景。触怒蒋介石,罚《*》停刊3日。并以“*首领”的罪名将其逮捕,关押数月,这在当时河南被称为“张高峰事件”。直到日军大举进攻中原,汤部溃不成军,他才得以“查无实据”获释,经陕西回到重庆,《*》专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茶话会,对其发扬正气、不畏权势,大胆揭露国民*的倒行逆施,给予很高的评价。至此轰动河南的“张高峰事件”就画上了句号。事后化名张大雷写成《我是怎样被捕的》一文,发表于《新华日报》。

1944年秋张高峰再入武汉大学读书,兼《*》通讯员。1945年抗战胜利后,回重庆任《*》记者,负责外交、财政新闻采访。1946年后调任《*》驻天津、北平、沈阳特派记者,驻东北特派员。他采写多篇通讯报道,以反对内战,反美援蒋为主线,为*的*敲响丧钟。1948年重庆《*》连续发表张高峰的3篇通讯:《严寒东北》、《干枯东北》、《跌在槽房里》。

1949年后,张高峰先后任《*》商业组组长、天津记者组组长、华北记者站负责人。后因“左”风泛滥,他被下放到黑龙江安达市,改做商业工作。1963年调回天津,在市工商联编写工商史料。“*”中又被遣送东郊区“五七”干校劳动,后转农村插队。1978年落实政策,才调到天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从事文史资料的征集和编写工作。曾主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天津近代人物录》、《化工先导范旭东》等书。历任天津市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宁河县及芦台镇地方史志编修委员会顾问,中国*同盟盟员,中国*建国会会员。

张高峰晚年体弱多病,仍坚持写作,在海内外发表文章约30万字,晚年撰写的大量回忆文字,一是靠他当记者的采访经历和善于积累资料,再是他有过人的记忆力。1988年他曾为《天津画报》创刊号写了一篇关于劝业场一带的历史变迁,题为《郊野·梨栈·劝业场》,竟成最后遗作。1989年4月6日病逝于天津,终年71岁。

2、人物评价

张高峰先生一生正直坦荡,做人如此,做工作也如此。是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痕迹的人物,这痕迹又与中国报刊史上迄今出版时间最长的《*》相联系。2002年在《*》创刊百年纪念活动中,在许多场合、许多文章中,已经辞世十余年的张高峰一再被人提起,说得最多的就是他在1942年深入民间采访,大胆向全国披露了河南大灾实情,*总编王芸生根据他的通讯《豫灾实录》写了那篇著名社评《看重庆,念中原》,以及由此引发蒋介石下令*停刊三天、汤恩伯在河南逮捕张高峰等一系列事件。回顾张高峰走上新闻之路,有对事业的热爱和不懈追求,有反复曲折的实践磨砺,有前辈名师的引导培养,也有*不拘一格的用人制度,诸多因素成就了他的记者生涯。

上一篇:王东保

下一篇:付高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