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雀
山雀,是体型较麻雀纤细的食虫鸟类,常见于平原、丘陵、盆地等,在山地林区数量犹较平原地区的数量多。山雀的羽毛大多以灰褐和棕灰色为主,它们的鸣声差异虽极显著,但多少都带有“仔仔黑”的音阶,易于分辨。多筑巢于树洞或房洞中,又几乎终日不停地在林间取食昆虫,且多为害虫,故成为农业、林业所欢迎的对象,国内外已进行的招引工作有显著效果。我国山雀的种类很多,大多数均为留鸟。其中最常见的有大山雀和沼泽山雀。除南美洲、大洋洲和极地外,山雀几乎遍及全球,约有3属46种,中国有3属17种。
1、基本介绍
tit一词主要用于旧大陆,在新大陆山雀科鸟类称为titmouse或chickadee。tit一词亦用於一些合成词中,指形似山雀或行为似山雀的鸟类,如雀鹛(tit-babbler)、雀霸鹟(tit-tyrant)及鹪雀鹛(wrentit)。
2、外形特征
山雀
从山雀的拉丁学名是Psaltriparusminimus,属于长尾山雀科(Aegithalidae)。纯色山雀的拉丁学名是Parusinornatus;簇山雀的拉丁学名是P.bicolor--二者均属于山雀科(Paridae)。
3、生活习性
山雀
利用苔藓合其它植物筑巢,鸟巢悬吊,呈葫芦状。普通山雀,带有灰色鸟冠,生活于美国西南部。鸟草枝、羽毛和苔藓铺于树洞中构成鸟巢。鸟蛋孵于鸟巢中。
山雀是常见的鸟类,性情活泼,常在枝头跳跃,喜群居,以昆虫、浆果和种子为食,在树洞或岩缝中筑巢,巢呈蝶形。
4、山雀共性
体型小(比常见的麻雀小),嘴短而尖,呈锥形。跗趾强健。性活跃,食昆虫,穿梭于树从间,在树上取食。通过胸部纵纹、翅斑、冠羽、脸斑及上体、下体颜色识别种类。
5、识别难点
1.体型小,难观察;
2.有的种有多种亚种,体色差异大;
3.好多种的识别依据体色,受观察条件的限制体色常判别不准
6、识别方法
胸中部无黑色纵纹下体白的山雀
沼泽山雀、褐头山雀、煤山雀
胸中部有黑色纵纹的山雀
西域山雀、大山雀、绿背山雀
冠羽显著的山雀
黄颊山雀、*黄山雀、冕雀、黑冠山雀
外形似啄花鸟的山雀
黄眉林雀、火冠雀
上体褐、下体棕红的山雀
白眉山雀、红腹山雀
种群分布
除南美洲,大洋洲和极地外,山雀几乎遍及全球,约有3属46种,我国有3属17种。
大约50种山雀属于纯种山雀,10种生活在北美地区,包括北美山雀、普通山雀(plaintitmouse)和簇山雀(tuftedtitmice)。长尾雀生活在北美地区,典型代表是从山雀。生活在北美的黄头小山雀(verdin)是唯一的吊巢雀。
山雀体长3至8英寸(7.5至20厘米)。灰色,身体下部呈白色。有些类别山雀具有鸟冠。山雀通常居住在林地,以昆虫、浆果和种子为食。雌性山雀可产3-15个蛋,鸟蛋上有褐色、红色或灰色的斑点。从山雀(bushtit),没有鸟冠,活跃于英属哥伦比亚到危地马拉(Guatemala),落基山脉(Rockies)到俄克拉荷马州(Oklahoma)的地区。
簇山雀,带有灰色或褐色鸟冠,生活于安大略湖(Ontario)南部到墨西哥北部。以前此类山雀并不在北部活动,直到1914年才在安大略湖发现其踪迹。簇山雀的北迁可能是出于冬天喂鸟者为其提供食物的原因。簇山雀在树洞中筑巢。
7、我国山雀常见种类
折叠白脸山雀
白脸山雀,俗名仔仔黑、大山雀、仔伯、家qiao。为山雀科中体型最大的鸟类,背羽绿灰色,头黑且两侧白色,形成明显的白斑状,故名白脸山雀。腹面白色,正中则纵贯以黑色宽纹,加以前胸黑缘,故形成丁形的黑襟。大山雀在国内分布广泛而且数量较大,多栖于山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间以及丘陵果园及耕作区等地,在庭园林间亦能见到,为留鸟。雏鸟离巢后常结成小群活动,有时亦与其他山雀混成数十只大群,秋冬季常迁飞到平原地带林区。常栖于树枝上发出"仔黑,仔黑,仔黑"或"仔仔黑,仔仔黑,仔仔黑黑黑"。
繁殖期为3~8月间,年繁殖两窝。一般营巢于4~5月。巢筑在树洞、石隙、墙洞中。距地面2~6米,利用苔藓、羽毛和兽毛、棉花、草茎、草根及树皮纤维。巢窝大小常随洞穴条件而变化。产卵6~13枚不等,卵色白并带有红褐色细斑,在钝端较密集。卵大小平均为17毫米×12.9毫米,卵重1.4克。产卵后约15日左右雏鸟孵出,育雏期14~16日。
大山雀喜吃果实及昆虫,大山雀消灭害虫的能力十分著称,在果园中能消灭一些对苹果、梨、桃等危害严重的害虫,例如青刺蛾、天牛幼虫、蝽象等害虫;在农田附近也食直翅目、鳞翅目等害虫。特别在林区,大山雀嗜食松毛虫,冬季能啄食树皮内越冬的松毛虫,雏鸟的食物中主要为松毛虫。大山雀的嘴小巧而尖硬有力,冬季潜藏在树皮中的害虫也被啄出.一年四季,主要以害虫为食.
沼泽山雀
山雀
沼泽山雀虽然名字中有沼泽二字但实际上并不栖息在沼泽中,他们常在针叶林阔叶领或针阔混交林中高大乔木的树冠活动,偶尔也到低矮的灌丛中觅食,在近水源的林区更易见到,这也许就是沼泽二字的来历。
黄腹山雀(点子)
黄腹山雀(学名:Parusvenustulus)属雀形目山雀科山雀
属。全长约10cm。是中国特有鸟类,属稀有鸟类,应注意保护。腹部黄色,体型较小且无大山雀及绿背山雀胸腹部的黑色纵纹。雄鸟头部及喉、胸黑色,头侧具大型白斑,枕部有一白色沾黄的块斑。背蓝灰色。飞羽暗褐色,翼上具两条白色沾黄的翅斑。尾羽和尾上覆羽黑色。体腹面黄色。雌鸟额、头顶、眼先和背灰绿色,喉、两颊及耳羽白色,下体淡黄沾绿色。栖息于海拔500~2000m的山地,常结群活动,于高大的针叶树和阔叶树上或穿梭于灌丛间,有时与大山雀混群,主要取食昆虫,也吃植物性食物。4月开始繁殖,在树洞中营巢,每窝产卵5~7枚,卵白色,具红色或褐色点斑。黄腹山雀在山雀家族中是少有的"夫妻"双栖双飞鸟,可以说是山雀中的爱情鸟。
国内主要分布在甘肃(西南部,天水,文县),陕西(秦岭),河南(伏牛山),山西(西南部),湖北,湖南,江苏(南京),上海,浙江(宁波),江西(九江),安徽(黄山),福建(邵武,福州),广东(北部及沿海),广西(柳州,红水河流域),四川,贵州,河北(兴隆),北京(西山)
煤山雀(贝子)
体小(11厘米),颈背部有白斑。头顶黑、喉及上胸黑,翼具两道白色翼斑。有的亚种具尖状的黑色冠羽。
与褐头山雀、沼泽山雀易混,区别在有两道翼斑,颈背有白斑及喉部黑色区块大。
西域山雀
体大(15厘米),头黑,而具一半椭圆形颊块但在颈环处中断。有一道由喉至下体的黑色纵纹。背、翼灰色,有一道白翼斑。上背灰,腹部白略沾灰。
与大山雀的灰色亚种易混,但上体为较单纯灰色,头部颈侧环中断,且分布区不重叠。
大山雀(黑子)
体大(14厘米),头黑而具一半椭圆形颊块。有一道由喉至下体的黑色纵纹。翼有一道白翼斑。上背偏绿或黄。腹部白、灰、沾绿或黄等。
中国6个亚种,区别在腹部及上背颜色。雄鸟胸、腹部纵纹宽,雌窄,幼鸟减为胸兜。
腹部黄色的亚种与绿背山雀易混,区别在翼上有一道白翼斑,且分布区不重叠。
绿背山雀
体略大(13厘米),头黑而具一半椭圆形颊块。有一道由喉至下体的黑色纵纹。翼有两道白翼斑。上背绿色,腹部鲜黄。雄鸟胸、腹部纵纹长至臀,雌鸟短至下腹。与黄腹大山雀亚种区别在翼上有两道白翼斑,上背更绿。
叠黄颊山雀(芙蓉贝)
体大(14厘米),黑色冠羽显著,颈侧黄,脸黄,贯眼纹自眼部向后延接黑色颈部。喉至下体有黑色纵纹。上体黑、背有白色点状纵纹,翼有两道白点状翼斑。雌鸟体背较绿,喉灰、下体黄,无黑色纵纹。
*黄山雀
体小(13厘米),黑色冠羽长,颈侧白。下体自眼先至下体柠檬黄色。上体灰绿,大覆羽灰但无明显翼斑。雄:臀有黑斑。雌:无臀斑。幼:色浅,下体偏白。
冕雀
体极大(20厘米),具蓬松的黄色长型冠羽。头部黑色、下体黄,上体黑、翅黑。雌鸟头部色淡为深橄榄色,上体沾橄榄色,翅黑。
黑冠山雀
体小(12厘米),黑色羽冠常竖起,颈侧白。头黑,脸具白颊块,上体、下体灰,无翼斑,臀棕色。
灰蓝山雀
体小(13厘米),嘴短,头白沾灰,具蓝灰领环并与贯眼纹相连。下体白,上体蓝灰,翅蓝具白色粗翼斑。腹部有黑块
杂色山雀
体小(12厘米),嘴粗圆,体色明显。额、眼先棕黄,颊斑浅棕。头顶黑、具细顶冠纹。喉黑,下体棕红。后颈棕,背灰。国内分布在辽宁,*,国外主要分布朝鲜,日本
黄眉林雀
体甚小(10厘米),外形似柳莺或啄花鸟。体羽大致橄榄色,羽冠短,狭窄的黄色眼圈,浅黄色短眉纹,示警时或兴奋时冠羽耸立、浅色眉纹显出;腿甚显粗壮。具淡色羽缘,形成翼带。腰与上体颜色一致,没有明显腰色。与火冠雀易混,区别在具冠羽而腰部无浅色反差。
生境:海拔500-3000米左右的山地,冬季可见于平原地区
国内分布:福建(崇安),四川(灌县,峨眉山,瓦山,二郎山,宝兴,甘洛,西昌),云南(贡山,泸水,丽江,澜沧),贵州(江口),*(错那,波密,墨脱)
国外分布: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孟加拉,缅甸,越南
海拔下线:500
海拔上线:3000
火冠雀
体甚小(10厘米),尾甚短与翅等长,显怪异,外形似啄花鸟。上体大致橄榄色,额、喉棕红,眉纹及脸部鲜黄,喉、胸鲜黄,腹下淡白沾灰。腰黄色。雌鸟鲜黄色被暗黄橄榄色代替,下体灰。幼鸟下体白。与黄眉林雀易混,区别在无冠羽,腰部黄色,头部、颈侧色较重(不是灰色)。
生境:高山针叶林或混交林间,也活动于低山开阔的村庄附近,冬季见于平原地区
国内分布:陕西(秦岭),四川,云南,*
国外分布: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
山雀
体小(13厘米),头顶黑,眉纹白、显著。耳羽红褐,颈背灰,喉黑。上体褐、下体棕红。
与红腹山雀易混,区别在无白色脸颊。
生境:海拔3000-4000米左右的山坡灌丛间
国内分布:青海(大通,祁连,同仁,柴达木德令哈,达日,玉树,曲麻莱),甘肃(武威,兰州,天祝),四川(松潘,石渠,康定,理塘),*(拉萨,林周,昌都地区北部)
海拔下线:3000
海拔上线:4000
其它信息
命名人:Przevalski
命名年代:1876
红腹山雀
体小(13厘米),头黑,具白色大颊斑。上体褐、下体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