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巨菌草

科普小知识2022-09-27 12:35:38
...

巨菌草,是由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于1983年引进中国,经过20多年培育出适合我国气候土壤环境的草种,并由林占熺研究员以“巨菌草”命名。多年生禾本科直立丛生型植物,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这是一种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生长和人工栽培的高产优质菌草。植株高大,抗逆性强,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直立、丛生,根系发达。茎粗可达3.5厘米,节间长9——15厘米,15个有效的分蘖,每节着生一个腋芽,并由叶片包裹,叶片互生,长60——132厘米,叶片宽3.5——6厘米,8个月共生长35片叶。株高最高的达7.08米,50个节,株重达3.25公斤,每公顷产鲜草达521.6

中文学名:巨菌草

拉丁学名:Pennisetumgiganteumz.x.lin(暂定名)

别称:暂无,与皇竹草、巨茎草等并非统一物质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科:禾本科

属:狼尾草属

分布:北非

1、生物特性

名称分类


巨菌草

中文名:巨菌草

分类地位:隶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科,狼尾草属。原产地在北非,由福建省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熺研究员引进改良培育,在中国大面积获得成功。

这是一种适宜在热带、亚热带、温带

生长和人工栽培的高产优质菌草。

特性

巨菌草在温度适宜地区为多年生植物。植株高大,抗逆性强,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直立、丛生,根系发达。在福建省生长半年,茎粗可达3.5厘米,节间长9——15厘米,15个有效的分蘖,每节着生一个腋芽,并由叶片包裹,叶片互生,长60——132厘米,叶片宽3.5——6厘米,8个月共生长35片叶。2001年3月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鲁法区种植,2002年9月19日测产,株高最高的达7.08米,50个节,株重达3.25公斤,每公顷产鲜草达521.6吨。

巨菌草的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为4——碳酸——羟基丁=酸和天门冬氨酸等四碳双羧酸产物,即光合作用生化途径为C——4途径。属典型的四碳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

据测定光合速率为50——70毫克CO2/分米2/小时,(cooper1970)。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种植,一般每公顷年产鲜草可达300吨以上,在水、湿、肥等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可达450吨/公顷以上。

巨菌草光合与蒸腾之比较低,因此,巨菌草的生长除需高温外,还需湿润的土壤条件。巨菌草能耐受短期的干旱,但不耐涝。

2、应用价值

应用范围


巨菌草

巨菌草是高产优质的菌草之一,用巨菌草作为培养料,已知可栽培香菇、灵芝等49种食用菌、药用菌。除了作为菌料外,还可做饲料,同时还是水土保持的优良草种。08年开始应用于生物质发电、纤维板、制造燃料乙醇等能源用途。

饲用价值

巨菌草系多年生禾本科直立丛生型植物,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种植示范,其产量、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都保持了较高的水平,是一种高产优质的刈割型牧草。

可用于饲喂牛(养牛牧草)、羊(养羊牧草)、猪、鹅、兔等草食畜禽和草鱼。福建省菌草工程协会在非洲多个国家、中国的海南、福建、浙江、宁夏等21个地区试验种植均获得成功,已掌握巨菌草在不同土壤和气候环境下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巨菌草属四碳植物,光合效率高。巨菌草(牧草,养牛牧草,养羊牧草)营养成份含量高,但不同生长阶段,粗蛋白含量差别大。生长4周高50cm时粗蛋白含量10.8%,而生长12周、高150cm时粗蛋白含量只有5.9%,是幼嫩时的54.6%,因此幼嫩时用作饲料较为合适。

3、栽培条件

土壤选择

宜选择土层深厚,水源较充足的土壤。整畦,坡度25度以上山地种植,采取等高线菌草活篱笆的种植方法,畦宽80厘米,深20厘米,沟宽50厘米。在平整的河滩、沙地或坡度小于25的坡地种植,将地整平即可。

栽培季节

适宜在候平均气温大于12℃的季节种植或雨季开始时种植。

栽培方法

短杆扦插:采用腋芽进行无性繁殖。方法是用修剪刀剪带有两个节的茎,扦插杆的周围用土压实。栽后浇水至土壤湿透。

全株条栽法:把整株巨菌草埋入土中,覆土2——4厘米。

施肥

施肥一次氮肥以促壮苗和分蘖,收割后施有机肥和氮肥,促其再生。

收割


巨菌草

栽培平菇、猴头菇、滑菇、草菇、双孢蘑菇、棕色蘑菇等食用菌,一年收割3——4次。栽培香菇、毛木耳、灵芝等,宜一年收割2次。用于生物能源,一年收割1-3次。

上一篇:镣珊瑚

下一篇:中国二系杂交小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