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党员预备期

科普小知识2022-09-27 18:08:50
...

《中国*章程》第一章第七条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1、党章规定

《中国*章程》第一章第七条规定:

第七条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

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的支部应当及时讨论他能否转为正式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一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2、历史溯源

关于党员预备期的规定,最早源自俄共(布)党章。早在1919年3月,列宁领导下的俄共(布)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党章修正案,其中第二章规定,新党员入党,工人、农民预备期至少两个月,其他人至少六个月。这是俄*章首次对党员预备期作出规定,反映了列宁对执政党党员从严要求的思想。

3、发展变化

作为在共产国际直接帮助下成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章程的条文与内容不可能不受俄共的影响,党员预备期的规定也不例外。

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第五条规定:候补党员(八大党章改为预备党员)的考察期限至少两个月。

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第一部正式党章则规定,新党员可以不经过候补期,直接成为正式党员。

没有候补期的教育和考察,这不利于党的队伍的纯洁性。基于这样的认识,1923年党的三大党章重新恢复党员的候补期,并首次对不同成份的党员设置不同的期限。三大党章第一章第二条规定,劳动者候补期三个月,非劳动者六个月。四大党章沿袭了这一规定。

1927年6月,*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也称五大党章)对候补期作了修正,特别规定劳动者无候补期,非劳动者减少至3个月。

1928年党的六大党章修正案再次废除了关于候补期的规定。从一大至六大党章,关于党员候补期规定经历多次修正与变化,这一方面反映这个时期党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反映党正在努力扩大自己的队伍、壮大自己的力量。

4、确切表述

随着党在延安站稳脚跟并日益成熟,1945年七大党章对入党的条件作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延长了新党员的候补期。其中,工人、苦力、雇农、贫农、城市贫民、革命士兵候补期为六个月,中农、职员、知识分子、*职业者候补期为一年。这里既突出了党的阶级性,又体现了党从严治党的要求。

1956年党的八大党章吸收了七大党章从严治党的思想,但是对入党手续作了较大的修正。八大党章第一次用“预备期”取代了“候补期”,用“预备党员”替代了“候补党员”的表述,主要考虑到“预备”的含义比“候补”更为确切。同时,八大党章取消了不同社会成分党员不同预备期的规定,把党员预备期统一规定为“一年”。这是随着*改造的完成,无需在党章中再区分不同社会成分,只要是从事劳动、不剥削他人劳动的人而且又具备入党条件,都可以申请加入党的组织。

5、时间长度

为什么把预备期规定为“一年”?

一是,党夺取全国政权后,党员队伍迅速扩大。这就需要设置一个预备期,以便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

二是,党执政了,很多人更愿意加入党的组织,因而必须通过延长预备期来达到严格党员进入的门槛。

三是,历史经验表明,没有预备期或预备期过短,容易出现“突击入党”的现象;如果预备期过长,又不利于开展党的工作,因为预备党员的权利是受限制的。

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八大党章把预备期规定为“一年”,是比较符合实际的,也利于党的健康发展。

6、重要作用

设置“一年”党员预备期,不仅有利于预备党员在参加党内生活、履行义务过程中接受党性教育和锻炼,而且也有利于党组织对其入党动机、政治素质等进行更深入地考察。这对于保证新党员的质量和党组织先进性、纯洁性,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上一篇:台风形成条件

下一篇:垂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