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土家族摆手舞

科普小知识2022-09-27 18:43:05
...

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流传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乌江流域,以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湖北恩施自治州的来凤、湖南湘西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为主要传承地,共有四节。现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改编的新版摆手舞,更易于学习和传承。摆手舞它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小摆手,土家语叫“Sevbax(舍巴)”或“Sevbaxbax(舍巴巴)”;大摆手,土家语称为Yevtixhhex(叶梯黑)。它集舞蹈艺术与体育健身于一体,有“东方迪斯科”之称。摆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如狩猎舞表现狩猎活动和摹拟禽兽活动姿态。包括“赶猴子”、“拖野鸡尾巴”、“犀牛望月”、“磨鹰闪翅”、“跳蛤蟆”等十多个动作。列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历史渊源

土家族摆手舞源远流长。据同治本《来凤县志》卷三十二转载《湖广通志》记载说:五代时,“施州漫水寨有木名普舍树,普舍者华言风流也。昔覃氏祖于东门关伐一异木,随流至那车,复生根而活,四时开百种花。覃氏子孙歌舞其下,花乃自落。取而簪之。他姓往歌,花不复落,尤为异也。”这段文字,生动地记述了一千多年前,漫水土家人围着普舍树摆手的情景。它是来凤土家族摆手舞最早见于史书的记载。

一说摆手舞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土家人尊敬祖先、热爱自己的领袖人物,为不忘祖先的功绩,便创造了纪念他们的摆手舞。这在来凤等摆手舞流传区域仍保存着摆手祭祀的习俗,祭祀对象除个别地方祭八大神外,大部分祭土司王,如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这都是五代至宋朝时期土家族历史有名有姓的人物,“生而为英,死而为灵”。《蛮书校注》卷十载:“巴氏祭祖,击鼓而祭。”以此认为摆手舞是土家人祭祀祖先的一种舞蹈。

二说由白虎舞、巴渝舞演变发展而来。《华阳国志·巴志》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仰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专家考证,这武主伐纣的歌舞即巴渝舞,而白虎舞乃是巴渝舞的前身。摆手舞“甩同边手”的特点是出于对“龙行虎步”的摩拟,其基本动作是表现白虎的。又说杜佑《通典》所载巴渝舞曲中的“矛渝”、“弩渝”,与摆手舞中的“披甲”、“列队”、“拉弓射箭”等军事舞蹈如出一辙,故推断摆手舞与巴渝舞同源异支,当起源于周代。

三说起源于战争。这在民间有多种传说,大体是说彭公爵主率部征战,为振奋军威,激励士气,遂令部下以歌舞诱惑敌人,或以摆手唱歌驱赶思乡之情。战斗凯旋后,这种摆手舞就流传到了民间。

四说土家人生性喜爱唱歌跳舞,摆手舞纯粹是土家人自我娱乐的一种艺术活动。

五说是古代土家先民为了征服自然,抵抗外族入侵,便用一种“摆手”来健身壮骨,逐渐演变成后来的摆手舞。

六说恩施州鹤峰县铁炉坪宋代墓葬中,出土一陶缸的口沿上,塑有十二个舞佣,有的屈蹲,有的左右摇摆,有的舞动长衫大袖。舞姿与现存的摆手舞的单摆、双摆、回旋摆、同边摆十分相似。说明在宋代,土家的摆手舞已十分成熟,并且是群舞。沿袭到清代,鄂西的《来凤县志》,湘西的《龙山县志》、《永顺县志》及文人诗词,都有对土家跳摆手舞的详细记录和实况描叙。

凡以上种种说法,都足以说明摆手舞的历史相当悠久,但又都不足以说明是它的真正起源。我们从摆手舞的内容和特征上看,摆手舞应起源于劳动和社会实践。这是古今中外的艺术共同遵从的规律。

2、流行区域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流传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酉水流域及沅水流域一带,尤以酉水流域最为集中。在重庆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石柱,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湖北来凤、恩施,贵州沿河、印江等地均有摆手舞活动的文献记载。古代摆手舞主要服务于祭祀、祈祷活动,祭祀对象除八部大神外,大部分祭土司王,如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等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带有显著的祭祀和祖先崇拜痕迹。各地对摆手舞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湖南龙山一带叫做“社巴日”,保靖称之为“调年”,永顺又叫“社巴巴”,其民俗意义都是一致的--祈禳。如今,在有“摆手舞之乡”之称的酉阳县和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地―――湘西自治州,摆手舞活动最为盛行。

摆手舞在湘西北地区的有关县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清乾隆二十八年《永顺府志·风俗篇》载:“各寨有摆手堂,又名鬼堂,谓是已故土官阴司衙署。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男女聚集跳舞长歌,名曰摆手,此俗犹存。”清同治永顺贡生彭施铎所作的竹枝词曰:“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均说明了摆手舞作为土家人喜闻乐见的一种大型民间群众舞蹈在清代就已在湘西北相当盛行了。《龙山县志》等清代志书中有详细记载,永定区的茅岗、青安、罗水一带土家族聚居的村寨均有摆手堂或土王庙遗址,至今,土家人进行祭祖和摆手舞活动仍在这些遗址上进行。

3、活动规律

举行摆手活动的时间,有的地方在二、三月份或五、六月进行外,称为“三月堂”或“五月堂”,永定的土家族人则在农历“六月六”举行,但大部分地区均在正月初三至十七之间举行,且大多在夜晚。短则三天,长则可达七天。酉阳、龙山、保靖的土家族人在农历二月初七举行,称为“社巴日”。摆手活动一般在“摆手堂”或“摆手坪”或“土王庙”举行。凡百户之乡,皆建有摆手堂,有的还建有排楼、戏台等。来凤舍米湖、大河,以及酉阳县等地现有摆手堂遗迹。清乾隆二十八年编修的《永顺府志?风俗篇》载:“各寨有摆手堂,又名鬼堂,谓是已故土官阴司衙署。每岁正月初三到十七日止,男女聚集,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此俗犹存。”清同治九年编修的《龙山县志》也记载说:“土民赛故土司神,旧有堂曰摆手堂,供土司某神位,陈牲醴,至期既夕,群男女并入。酬毕,披五花被锦帕首,击鼓鸣钲,跳舞唱歌,竟数夕乃止。其期或正月,或三月,或五月不等。歌时男女相携,翩跹进退,故谓之摆手。”可见古时摆手舞是有相对固定的表演时间和场地的。

4、表现形式

服饰道具

摆手舞活动是土家族人缅怀祖先、追忆民族迁徙的艰辛、再现田园生活的恬静的大型舞蹈史诗,其服装和道具也蕴含着本民族的文化元素。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和道具将摆手堂装饰得隆重而热烈。摆手场上插着许多幡旗,人们手举龙凤旗队(用红、兰、白、黄四色绸料制成),身披“西兰卡布”(花被面),捧着贴有“福”字的酒罐,担五谷、担猎物、端粑粑、挑团馓、提豆腐,手持齐眉棍、神刀、朝筒,扛着鸟枪、齐眉棍、梭镖等道具,吹起牛角、土号、唢呐,点响三眼铳,锣鼓喧天,歌声动地,男欢女乐,舞姿翩翩,气氛非常热烈。正如一首土家族竹枝词描写的那样:“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迭,一片缠绵摆手歌。”

动律特点

摆手舞其身体动作主要取材于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战斗。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在长期发展变化,在各地不完全相同,但其基本特点却是一致的,即顺拐、屈膝、颤动、下沉。顺拐是摆手舞最主要的特征,即甩同边手,它要求手脚配合默契,动作一致,以身体的律动带动手的甩动,手的摆动幅度一般不超过双肩,摆动线条流畅、自然、大方;屈膝要求膝盖向下稍稍弯曲一下,上身摆正,脚掌用力,显得敦实、稳健;颤动是脚部与双臂略带小幅度抖动,给人一种有弹性和韧劲的感觉;下沉是指在伴奏重拍时身体有一种向下的感觉,动作沉稳而坚实。这些扭、转、屈、蹲等动作组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的紧张、松弛交替转换与协调用力和上下肢的密切配合。因此,摆手舞对身体的协调性要求较高。

舞蹈内容

摆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如狩猎舞表现狩猎活动和摹拟禽兽活动姿态。包括“赶猴子”、“拖野鸡尾巴”、“犀牛看月”、“磨鹰闪翅”、“跳蛤蟆”等十多个动作。

农事舞。主要表现土家人农事活动,有“挖土”、“撒种”、“纺棉花”、“砍火渣”、“烧灰积肥”、“织布”、“挽麻蛇”、“插秧”、“种包谷”等。

生活舞主要有“扫地”、“打蚊子”、“打粑粑”、“水牛打架”、“抖虼蚤”、“比脚”、“擦背”等十多种。

以前还有军前舞和酒会舞,现在其动作已经失传。

表演方式

举行摆手活动时,人们扛着龙凤大旗,打着灯笼火把,吹起牛角号、唢呐、咚咚喹,点燃鞭炮,放起三眼铳;抬着牛头、粑粑、刀头(即大块的熟肉)、米酒等供品,浩浩荡荡涌进摆手堂。

先举行祭奠仪式,由一位有声看的土教师带领众人行过叩拜礼后,便在供奉的神像下面边跳边唱神歌。唱的内容多是颂扬土王及祖先的恩德和业绩,表达土家人的无穷怀念之情。还要象征性地恭请土王和祖先前来参加摆手盛会,与民同乐。

祭奠完毕,土教师则带领众人来到堂外的坪坝,在一棵挂满五颜六色小灯笼的大树下依次围绕,随着锣鼓的节奏起舞,“男女相携,蹁跹进退”。

摆手舞以打击乐伴奏,打击乐器有大鼓、大锣各一面。牛皮大鼓一个,鼓槌一对,大锣一面,锣槌一根。鼓的直径0.6-0.85米左右不等,高0.65-0.85米左右。大锣直径0.65-0.85米不等,凹凸深度0.04米左右,鼓槌、锣槌视鼓锣大小相应配置。

演奏时,一人或两人在摆手堂中心击鼓叫锣以指挥全场。常用的曲牌有单摆、双摆、磨鹰闪翅、撒种等。节奏平稳,强弱分明,雄浑深沉。

摆手舞是歌舞浑然一体的综合艺术,其歌叫《摆手歌》。但传说很早以前有摆手唱歌,现流传保存下来的摆手歌有两首,一首为摆手时穿唱的山歌《要吃饭就要挖土》,二首为《点兵歌》,歌词固然简单,但却透出了朴实的生活哲理和英雄崇拜的理念。

音乐乐器

舞蹈与音乐是密不可分的,跳摆手舞也不例外。摆手舞的音乐很有特色。摆手舞进行时,由梯玛(土语意为巫师),用土家语演唱摆手歌(即舍巴歌),舞蹈者和观众合唱。土家诗人彭勇行的《竹枝词》:“摆手堂前艳会多,姑娘联袂缓行歌。咚咚鼓杂喃喃语,煞尾一声嗬也嗬。”就是对这种一人领唱众人和唱场面的描绘。这种唱腔多为喊腔,旋律性不强,但颇有声势,能表现强烈的欢乐情绪。摆手舞的伴奏乐器比较简单,以锣和鼓为主,通过锣、鼓的节奏来控制舞蹈队形和动作的变化。不同的舞蹈内容有不同的节奏。表现战斗动作时,节奏高亢激越;表现追忆祖先动作时,节奏舒缓而庄重;表现生产劳动时,节奏快慢有致;表现生活时,节奏轻松活泼。锣鼓声伴随着众人发出有节奏的“嗬也嗬”的和唱声,营造出一种刚劲而稳健、热烈又庄重的氛围。

5、演奏打法

摆手舞的打击伴奏乐器有大鼓和大锣各一面。演奏时,一人或两人在摆手堂的*击鼓鸣锣,以示指挥全场。其节奏平稳,强弱分明,雄浑深沉。具体打法如:

单摆:||:点列列咚咚|点咚列咚点咚咚:||

双摆:||:点咚|点咚|点咚乙咚|点咚:||

回旋摆:||:点咚|点咚|点咚点咚|点咚乙咚|点咚:||

非遗保护

非遗信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

项目

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批次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名称

土家族摆手舞

类别

民间舞蹈

序号

120

项目编号

Ⅲ—17

申报地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批准文号

国发〔2006〕18号

批准时间

二○○六年五月二十日

传承价值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土家族在一段漫长的历史阶段里,社会生产发展的缩影和艺术性的表现,它的成长、发展伴随了土家族这一民族共同体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形成的全过程,是土家族民间文化的综合载体。摆手舞的价值不是一般的艺术形式所能替代的,它在土家族的社会与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

1.传承民族文化,强化民族意识

古老的摆手舞既是一种的宗教祭祀活动,也是一个进行本民族历史教育的大课堂。摆手舞中“梯玛”的唱词表达了对祖先的缅怀、鬼神的敬畏、丰收平安的向往。摆手舞场面凝重庄严、巫师威严神圣、祭祀队伍虔诚痴迷,在这种强势能训导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对部族民众的教化。土家族有语言,但没有文字。在没有文字和书本的时代,这种祭祀、庆典无疑成为以巫师为导师传授某种技能,传授礼仪习俗及部落历史知识的最佳场所,统治者又恰当地借用了摆手舞这种活动达到了强化民族宗教信仰、禁锢部族思想意识,讴歌民族历史,传承和强化民族特性的目的。

2.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

从内容上看,摆手舞活动既是追忆祖先征战、迁徙、创业历史的仪式,又是本民族生产生活的场景的再现,它是土家人的一部活的历史画卷。从本质上看,祭祀和追忆祖先强化的是本民族共同的精神寄托和图腾崇拜;摆手舞中“渔猎舞”、“农事舞”等对生产劳动过程的模仿性动作,强调的是对处于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及共同的心理特征民族的认同感,强化了民族凝聚力。摆手舞作为土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土家族人民心理认同的肢体语言符号,这种原生态文化形态在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商品流通,活跃民族经济

土家族人们居住在湘、渝、鄂、黔交界的山区。这里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山寨之间极为分散,“本寨数十里外辄为足迹所不致”,人们交往、交流非常不便。而且土家族地区“山寒水冷,收获甚薄”,不得不常年劳作于田地,使得人们“鲜片刻之暇”,更无以为乐。摆手舞作为一种大型舞蹈、祭祀活动,不仅将土家族,还将汉族、苗族人民吸引、聚集在摆手堂,使摆手堂成为人们交流与交往的中心。许多客商则带着土家人自己不能生产的日常生活用品来到摆手堂外,利用土家族人“不识商贾”的特点,做起买卖。因而,摆手舞活动不但是人们娱乐的方式,而且也为本民族与外界进行交流交往搭建了一个平台,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繁荣。

4.增进身心健康,繁荣文化生活

摆手舞既属于艺术范畴,又属于体育手段,具有较强的自娱和娱人性。所谓自娱是通过练习者身体运动来实现宣泄情绪、欢娱身心;而娱人是给外界观众的满足,能吸引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摆手舞动作都以肩背带动全身,双手随着一个方向甩顺边手、身子左右扭动前行,显得奇特多趣,耐人寻味。长期练习摆手舞,能够帮助练习者纠正肩、胸、背、腿等身体不良姿势,克服形体和动作上的毛病,提高人的身体机能水平,改善体质状况,具有较高的健心健体价值。

摆手舞也是一项优雅大方的文艺活动。在雄浑歌声与简洁的一锣一鼓的伴奏中练习摆手舞,有一种仿佛来到了田园牧歌般的自然环境,使人的心灵获得强烈的激情、美好的向往、审美的愉悦。因此,无论是观看表演或是亲自体验,人们都能从中得到愉快情感的体验、美的享受。

传承情况

现今摆手舞的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有来凤县区域和宣恩、鹤峰两县的小部分区域;在湘西自治州的有龙山、永顺两县的大部分区域及其邻县的小部分区域;在重庆市的有酉阳、黔江两县的小部分区域,形成了以酉水河为纽带的土家摆手舞文化圈。

摆手舞在来凤县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百福司镇和漫水乡,尤以百福司镇河东片的舍米糊村,传承较为完整且具有原始特色。

舍米湖摆手堂仅存石碑两块,为清道光二十七年和光绪二年进行维修时所立,可见其历史的久远。摆手堂内供奉着彭公爵主、田好汉、向老官人三位神像。*,来凤县境凡土家人聚居的村寨,都建有“摆手堂”,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摆手堂有四处,已发现的遗址还有五处。

摆手舞以家庭与村落形式传承。跳摆手舞者,除了土教师外,都不是职业艺人,没有严格的师承关系,而是以家庭与村落的形式传承,有传承的代表人物和代表群体。对此,来凤县人民*拨专款对县城内跳摆手舞的乡镇和村寨,就其分布情况和优秀传承艺人进行深进实地普查,登记造册,建立艺术档案。调查情况表明,县内跳摆手舞主要集中在百福司镇河东片舍米糊村。

1957年,恩施地区和湖北省举行文艺调演,由彭祖求老人带领彭昌义、彭昌松、贾光美、彭芝花、曾银香、曾令翠等七人到恩施和武汉扮演,来凤的摆手舞受到地区和省领导的高度重视,省文化局把它作为优秀节目到湖北戏院公演。从那以后,摆手舞开始从来凤河东的大山中走向山外。

自摆手舞在武汉登上大雅之堂后,很多专业文艺工作者才知道恩施不仅有土家族,还有摆手舞,纷纷前来来凤采风。

1958年,武汉人民艺术剧院派编导演员到舍米湖学习摆手舞;随后,省歌舞剧团以摆手舞为素材,创作出著名全国的舞蹈《土家喜送爱国粮》。

1959年,来凤的摆手舞队在湖北戏院扮演,受到王任重、张体学等领导的亲切接见。

1980年5月21日,来凤成立土家族自治县,县城举行了规模空前的摆手舞表演。

1983年12月1日成立恩施自治州,来凤文化部分抽调专人到州直辅导摆手舞,组成千人摆手舞队,形成盛况空前的摆手舞大游行,也通过各级媒体,使摆手舞享誉全国。从那以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重庆酉阳土家族自治县等纷纷派人到来凤学习摆手舞,摆手舞成为土家族的标志。

在传承摆手舞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代表人物,如彭荣子、彭昌义、彭大钊、彭承金。现舍米湖全村男女老幼,人人都会跳摆手,最小的才8岁。

跳摆手舞有它所赋存的特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先前鄂、湘、渝、黔边区的土家也是跳摆手舞的,可是现时已经很难见到了,这与民族融合、土家逐步汉化的人文环境有关。先前清江流域的土家也是跳摆手舞的,可是现今在已基本不跳了,这就与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差异都有关。

到现代社会,只有沿酉水流域的来凤、宣恩、龙山、永顺、保靖及周边地带还在跳摆手舞,在来凤原有的“大摆手”,现已失传,仅百福司镇舍米糊村还保存着原汁原味的“小摆手”。从历史的情况看,流行的范围在缩小,因此急需加强保护。

特别是近些年来,外来文化逐步渗透土家地区,年轻人对多种文化形式的向往,对本土文化缺乏熟悉,对传统艺术的继续爱好有减弱的趋势,土家的乡民们越来越多地走出大山读书、务工,留在家中的人减少,且非老即小,传承的人群自然降低,等等,也急需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增强对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重视。

上一篇:杰罗姆·鲍威尔

下一篇:兰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