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甘肃省曲艺团

科普小知识2022-09-27 19:30:46
...

甘肃省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原称甘肃省曲艺团,1957年几位全国曲艺名家相继来到兰州,成立了甘肃省广播电台说唱队,1977年甘肃省曲艺队批复成立,1986年更名为甘肃省曲艺团,2011年院团转企改制时成为甘肃省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以曲艺表演为载体,集相声、小品、快板、曲唱、歌舞、器乐为一体的省级表演艺术团体。

中文名:甘肃省曲艺团

成立时间:1957年

公司名称:甘肃省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

代表作品:《我肯嫁给他》、《一字曲》等

性质:省级表演艺术团体

所属集团:中国甘肃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剧团简介


慰问演出

甘肃省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原称甘肃省曲艺团,1957年全国曲艺名家:连笑昆、徐玉兰、常宝霖、王毓茹等相继来到兰州,成立了甘肃省广播电台说唱队,1977年甘肃省曲艺队批复成立,1986年更名为甘肃省曲艺团,2011年院团转企改制时成为甘肃省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

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以曲艺表演为载体,集相声、小品、快板、曲唱、歌舞、器乐为一体的省级表演艺术团体。

创作演出的较有影响的剧(节)目有相声剧《我肯嫁给他》、《一字曲》、《姑娘的心》、《戏串子》、《杠上开花》,相声《真情》、《欢歌笑语》、《丝路新貌》、《西部是个好地方》,快板书《莫高劫难》、《大漠英雄航天城》、群口快板《河西放歌》,小品《照镜子》等。演出地域除甘肃省以外,先后赴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巡回演出。

先后荣获过曲艺最高奖项“曲艺牡丹奖”和文化部、中国文联举办的“金狮奖”、“红旗渠杯”、“西岗杯”、“南山杯”、“CCTV全国电视相声大赛”、“中国艺术节优秀曲艺展演”等各类曲艺奖项,节目多次受邀*电视台《曲苑杂谈》栏目录制、播出。被中宣部、文化部等十部委命名为“全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单位”、“全国文化三下乡百强单位”、“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2、剧种介绍


小品演出

相声

曲艺形式之一,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捧腹大笑”而娱人的目的。它最早形式是由“俳优”这种杂戏派生出来的。在这些笑料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统治者的嘲弄和鞭挞。

相声是所有说唱艺术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品种,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相声是语言的艺术,也是幽默的艺术,运用说学逗唱的技巧,组织包袱逗观众哈哈一笑。包袱又称“哏”,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笑点”。相声按照演员人数多少,可分为三种: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

甘肃省曲艺团自建团开始先后创作了大量的相声节目,如:获得“金狮奖”的相声《欢歌笑语》、《丝路新貌》、《真情》;获得第四届中国曲艺节优秀展演剧(节)目的口技相声《河的西边是我家》;荣获卫生部主办的全国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文艺汇演优秀奖的相声《爱的赞歌》;荣获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的相声《情系陇原》;荣获文化部主办中国第十届艺术节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展演展演奖的男女相声《传统与现代》;获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第二届“南山杯”全国曲艺新人新作展演三等奖的相声《乔迁之忧》;获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第七届“西岗杯”全国相声新人新作大赛新人奖的相声《幸福晚年》等。

此外,还有为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组织的“赞歌献给建设者”大型慰问演出创作的相声《回家》;为甘肃省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创作编排的群口相声《衣食住行玩》;为兰州商务系统庆祝建国60周年文艺晚会创作的相声《美食飘香》、群口相声《幸福进农家》;为甘肃·定西马铃薯节大型庆祝演出创作的群口相声《洋芋开花赛牡丹》;为宁夏盐池滩羊节文艺演出创作的群口相声《夸盐池》;为陇南长安集团庆“国庆”文艺晚会创作的群口相声《好山好水好陇南》;为“快乐兰州,笑满金城”曲艺专场演出创作的双簧《半梦半醒》和男女相声《传统与时尚》等。

小品

名称大致起源于艺术学校和演艺团体。在演艺界,通过形体和语言表现一个比较简单的场面或艺术形象的单人表演或组合表演,称为小品。小品最早是演艺界考试学员艺术素质和基本功的面试项目,一般由录取单位老师现场出题,应试者当场表演。由于春节联欢晚会的媒介,小品作为不可或缺的独立的节目参与到演出中,其活泼、诙谐的表演形式倍受观众的喜爱,成为文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甘肃省曲艺团创作、演出的喜剧小品一直以来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先后创作、演出的小品《照镜子》荣获文化部主办的“金狮奖”全国小品大赛二等奖,并在*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录制,面向全国播出;小品《斗法》获得全省小戏小品调演优秀剧(节)目二等奖等。此外,小品《法与情》、《荣誉》、《谁让谁》、《爱心》、《情与爱》、《如此游客》、《找替身》等等也获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与认可。

相声剧

相声剧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演形式,它是在相声和戏剧的基础上产生的,打破了传统相声的表现方式和表演方法,以戏剧的形式把相声的精华展示出来。相声剧是一种有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甚至舞台道具背景的相声表演。

甘肃省曲艺团自建团开始,先后创排、演出了多个相声剧。如:《一字曲》、《我要嫁给他》、《姑娘的心》、《戏串子》、《杠上开花》等,其中相声剧《戏串子》获得全省小戏小品调演优秀剧(节)目二等奖。

曲唱

兰州鼓子,又名兰州曲子、兰州鼓子词,是一千多年来流传在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是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以唱为主,其中有1人、2人、3人演唱之分——主要表演手法是唱和说,有的段子光唱不说,有的段子又光说不唱,而有的段子则有唱有说,似唱似说。一般采用自弹自唱形式,演出时要求演员的手势、面风等,都要能给听众以美的感受。演唱时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还辅以扬琴、板胡、二胡、琵琶、月琴、箫、笛等,早年还有八角鼓、四叶瓦、瓷碟等击节伴奏,后则用小月鼓击节起头。其唱腔清雅婉转,音域幽广,表白清晰,起伏平和,能将喜、怒、哀、乐等复杂思想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兰州鼓子,曲牌丰富,唱腔优美,风格高雅,韵味悠长,且乡土气息浓厚。目前搜集到的曲牌约有一百多种。从声腔上来讲,可分为平调、鼓子、越调三种,平调多为单支的小令和大曲;鼓子腔是由鼓子头加若干曲牌再加鼓子尾联缀而成;越调腔也是由越调加若干曲牌再加越尾联套而成。传统曲目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赞颂祝贺之词;二是咏物写景之言;三是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兰州鼓子唱腔的音乐结构属于曲牌联套体,常用的唱腔曲牌有《坡儿下》、《罗江怨》、《边关调》等四十余支。各种曲牌都有其特点,可以表达不同人物的不同情绪,如"边关调"的悲壮,"北宫调"的凄凉;"紧诉"的热烈紧张,"慢诉"的舒缓轻快;"石榴花"和"倒推桨"的抒情婉转,"金钱调"和"剪靛花"的喜悦平和以及"罗江怨"、"叠断桥"的忧郁悲伤。再如提炼全曲精华的"鼓子头",叙述情节的"诗牌子",倾诉衷肠的"悲调",还有抒发豪情的"依尔哟",真是千啼百啭,各尽其工。

甘肃省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并演出的兰州鼓子《兰州美》,在兰州鼓子原有的艺术特点上进行了大胆的改良,其一曲调加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听起来更加优美动听;其二在语言上趋于“京兰腔”吐字发音,使更多观众能听得懂,接受得了。兰州鼓子《兰州美》以古老曲唱的艺术表现形式,用现代的语言词汇赞美了幸福美好,山川秀美的新兰州。从“兰山烟雨”到四季瓜果,从水车古城到高楼大厦;从“五泉白塔”到黄河奇石,从街心花园到滨河大道;一派繁花似锦,春意盎然,新兰州胜似江南锦绣园。

兰州鼓子《兰州美》荣获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牡丹奖”全国曲艺曲唱大赛三等奖。

此外,甘肃省曲艺团创作并表演的曲唱《西部大地金色高原》荣获中国文联“牡丹奖”二等奖。

评书

评书,又称说书,广东粤语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中国一种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著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而在*在改革开放后,电子媒体及推广普通话的冲击之下,一些方言的说书文化日渐式微,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

甘肃省曲艺团先后创作、表演过评书《枕风》;传统评书《灞桥挑袍》等等。

快板

“快板”这一名称出现较晚,早年叫做“数来宝”,也叫“顺口溜”、“流口辙”、“练子嘴”,是从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成的。与“莲花落”一样,起初是乞丐沿街乞讨时演唱的。作为乞讨时的演唱活动,历史相当久远;作为艺术表演形式,就比较晚。

甘肃省曲艺团的快板、快板书节目可谓独树一帜,在新的演出市场氛围和观众欣赏水平的要求下,曲艺团的快板节目综合了多元艺术元素,创新为音乐舞蹈快板。

快板、快板书节目也荣获过多项国家大奖。如:快板书《大漠英雄航天城》获得曲艺最高奖项“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快板书《莫高劫难》荣获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曲艺“牡丹奖”金奖;群口快板《河西放歌》荣获“红旗渠”杯全国快板书大赛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等。

3、经典剧目


小品《照镜子》

小品《照镜子》

小品《照镜子》原为杂技传统节目,无声表演。甘肃省曲艺团创新为喜剧小品,加入了相声语言、相声表演技巧等艺术元素。表现了老爷去赴宴,两个奴才争执中砸碎了镜子,老爷回来后,一个奴才假扮老爷镜中的影子,另一个奴才打马虎眼而闹出来的种种笑话,最后,把戏被揭穿的喜剧情节。

获奖情况:荣获文化部主办的“金狮奖”全国小品大赛二等奖,并在*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录制,面向全国播出。

相声剧《戏串子》

主要围绕“梅剧组”在拍摄前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表现了各种世俗交易,反映社会百态的状况。反映了文化人辛酸的自决权、受制于投资方安排的窘境。该剧以喜剧开始,以悲剧收场。在幽默风趣的背后,使人感觉到一声沉重的叹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发人深省。该剧不是用一个个相声拼凑起来的一部戏,而是将相声语言与话剧表演巧妙结合。故事情节流畅自如,人物性格丰满鲜明,京腔京韵中偶尔夹以兰州方言,令观众倍感亲切。

获奖情况:相声剧《戏串子》获得全省小戏小品调演优秀剧(节)目二等奖。

相声《真情》

通过“英子”和后妈之间发生的种种感人的事件,讴歌了天下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后妈胜似亲妈,只要人人都充满爱,世间将是美好的春天。

此作品荣获文化部主办的第二届“金狮奖”全国相声大赛三等奖。

相声《丝路新貌》

通过开往亚欧大陆桥的国际列车,在甘肃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的所见所闻,反映了丝绸之路今时今刻的崭新风貌。

此作品荣获文化部主办的第二届“金狮奖”全国相声大赛二等奖。

相声《欢歌笑语》

运用相声的说、学、逗、唱表演技法,以及舞蹈的展现,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柳活”包袱,让观众在唱与跳之中捧腹大笑,感受相声的魅力。

此作品荣获文化部主办的第二届“金狮奖”全国相声大赛二等奖。

口技相声《河的西边是我家》

通过对甘肃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赞美,表达了陇原儿女热爱热土,建设家乡的情怀。

此作品获得第四届中国曲艺节优秀展演剧(节)目展演奖。

群口快板《河西放歌》

通过快板形式,赞美了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后,陇原大地山川秀美的美丽画卷。

此作品荣获“红旗渠”杯全国快板书大赛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

快板书《莫高劫难》

通过对中华文化遗产,世界艺术瑰宝敦煌莫高窟,遭受帝国主义列强掠夺的劫难事件,鞭笞了帝国主义的种种罪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警醒国人发愤图强。

此作品荣获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曲艺“牡丹奖”。

快板书《大漠英雄航天城》

以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为背景,描写了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创业者、建设者、创新者们的丰功伟绩,讴歌了爱国主义情怀。

此作品荣获曲艺最高奖项“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

4、剧团领导

李金江

男,1963年5月出生,祖籍辽宁沈阳,汉族,中*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

1976年在甘肃省曲艺团参加工作。2004年任甘肃省曲艺团副团长;2007年任命为甘肃省曲艺团团长、党支部副书记;2013年5月省直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中,任命为甘肃省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党支部副书记;2014年4月任命为甘肃省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7年任相声剧《戏串子》艺术总监,获得“甘肃省新创剧目调演”演出三等奖,并获第二届甘肃曲艺牡丹奖节目二等奖;2007年10月任“甘肃省曲艺团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晚会《曲苑欢笑漫陇原》”总导演并参加演出,获得成功;2007年创作群口音乐快板《曲苑放歌唱陇原》;

2008年任“甘肃省情系陇原艺术团”总导演并参加演出,受到表彰;2008年9月任“国庆59年专题文艺晚会”总导演并参与演出;2008年创作群口音乐快板《众志成城》;

2009年创作群口快板《万众一心铸舟曲》;

2011年完成六场方言喜剧《杠上开花》的编剧(与人合作),并投入排练,任策划、导演。

2008年参与*艺术科研重大项目《中国曲艺志·甘肃卷》的供稿工作;2009年参与并组织“甘肃省抗震救灾专题文艺晚会”,获得表彰;2010年参与甘肃省“舟曲慰问演出”活动;2010年完成*课题《甘肃省艺术研究资源库·甘肃曲艺数据库·曲艺风俗》的撰稿工作;参与《甘肃艺苑》、《甘肃特色文化大省建设研究丛书》编委会工作;

2007年担任第三届甘肃省群星艺术节评委;2009年担任第四届甘肃省群星艺术节评委;参加甘肃省情系陇原艺术团赴山丹县慰问演出活动,任总导演。先后发表《专业曲艺演出商业化的利弊谈》、《创建戏剧大省繁荣曲艺事业》、《发挥自身特点开拓演出市场》、《优化文化资源品质发展甘肃曲艺事业》、《对甘肃民间曲艺现状的思考》等论文。荣获2008——2009年度省直机关优秀*员称号;2011年度优秀*员称号;第二届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黄涛

男,1971年12月出生,祖籍陕西汉中,汉族,中*员,甘肃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国家三级演员。

1995年毕业于甘肃省艺术学校歌剧话剧专业,1997年毕业于甘肃工业职工大学财经专业,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文化管理与文化经纪人专业。1996年在甘肃省曲艺团参加工作至今,2011年担任甘肃省曲艺团副团长、党支部委员;2013年5月省直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中,任命为甘肃省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党支部委员;2014年4月任命为甘肃省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副书记、副总经理。

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赴全省农垦系统慰问巡回文艺演出;抗击洪水大型捐助演出;白银长通电缆厂迎春文艺晚会演出;长风公司先进工作者表彰文艺晚会;为省老少边困地区募集教育基金举办的兰州军区体育馆大型义演晚会演出;纪念*《延安座谈》60周年演出;

*民族歌舞团著名歌唱家刘媛媛《五星红旗的骄傲》兰州演唱会;甘肃省工会第十次代表大会晚会演出;定西《相约玉湖》明星演唱会;重庆宗申集团《情系甘肃》送文化下乡慰问演出;国庆55周年善鄯、哈密、敦煌演出;第二届中国正宁金秋苹果节开幕式文艺演出;庆祝青海油田创业50周年文艺演出;瓜州县成立大型庆典演出;

玉门市成立50年大型庆典演出;庆祝十七大胜利闭幕暨甘肃省特色文化大省宣传周演出;负责策划甘肃省曲艺团成立三十周年庆典晚会《曲苑欢笑漫陇原》”晚会并参加演出;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组织的“情系陇原”送文化全省巡回演出、“千台大戏送农村”文化下乡全省巡回演出;赴陇南灾后重建《赞歌献给建设者》慰问重点工地演出,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大型公益募捐演出等。

在单位工作中长期负责不同演出的接洽安排及剧目、节目的演出工作;先后参与甘肃省曲艺团相声剧《戏串子》、《杠上开花》的排练、演出工作;组织策划甘肃省曲艺团《快乐兰州·笑满金城》相声小剧场专场演出;2011年担任甘肃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成立十周年《陇浙情·一家亲》电视直播晚会副总导演工作;

2012年策划甘肃省首届相声艺术节开幕式等系列演出,担任副导演、艺术总监工作;负责编、导甘肃省*边防总队音乐穿越剧《谈古论今--马鬃山》参加全国边防系统文艺汇演荣获三等奖。发表论文《论刘宝瑞单口相声的艺术特色》、《论文化*改革中甘肃演艺产业市场化营销》、《浅谈兰州方言相声剧中曲艺表演艺术与喜剧表现艺术的融合借鉴》等。

张彤

男,1978年8月29日出生,祖籍天津市,汉族。中国*革命委员会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国家三级演员。1997年毕业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同年在甘肃省曲艺团参加工作。2010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公共事业管理艺术管理方向专业,大专学历。2014年4月任命为甘肃省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拜相声艺术大师、人民艺术家马三立先生高徒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连笑昆之子连晓林为师,是“马派”相声第四代传人。被中国*革命委员会*委员会授予“全国践行*核心价值体系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997年参加文化部主办的“金狮奖”第二届全国相声比赛以相声作品《真情》荣获三等奖,同年参加由甘肃省文化厅主办的甘肃省青年演员大奖赛以相声作品《真情》荣获三等奖;

2001年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红旗渠”杯全国快板书大奖赛以群口快板《河西放歌》荣获三等奖,2003年参加由甘肃省文化厅主办的首届全省小戏小品调演以小品《斗法》荣获综合二等奖;

2006年参加由甘肃省文化厅主办的全省新创剧目调演以相声剧《戏串子》荣获主要配角三等奖,2007年参加由*卫生部主办的全国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文艺汇演活动以原创相声《爱的赞歌》荣获卫生部新闻办公室颁发的优秀奖。荣获第二届甘肃曲艺“牡丹奖”文学奖二等奖和甘肃曲艺“牡丹奖”表演奖三等奖。

创作、表演过男女相声《想说爱你并不容易》、《传统与时尚》;快板《风雨历程同舟共济》、《福娃赞奥运》、《众志成城》、《警务阳光为人民》;相声《节水赞歌》、《英雄谱赞》;小品《法与情》、《荣誉》、《谁让谁》、《爱心》;群口相声《洋芋开花赛牡丹》、《陇南赞歌》等曲艺作品。

先后参加了1998年的抗洪抢险救灾义演、2008年陇南地震(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慰问演出、甘肃舟曲泥石流特大洪涝灾害救灾慰问演出、《赞歌献给建设者》大型慰问演出、“情系陇原”、“文化三下乡”、“千台大戏送农村”、“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演出以及各类省级文化节、艺术节诸多演出。发表论文《浅谈相声之现状》,纪实《陇原曲苑竟争艳》等,担任第六届中国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宣传编委会责任编辑。

5、名家风采


徐玉兰

徐玉兰

女,国家一级演员职称,是甘肃最有影响的河南坠子演员。

徐玉兰1932年11月出生,原籍山东济宁市。幼年随母学唱山东犁花大鼓,后改唱河南坠子,九岁登台演出。先后在济宁市、天津市、合肥市、上海市、南京市、郑州市等地演出,饱尝了颠沛流离的旧艺人生活。

*成立以后,徐玉兰于1952年参加山东省人民广播电台曲艺队。1957年,徐玉兰来到甘肃,先后任甘肃人民广播电台说唱队、甘肃省民族歌舞团、甘肃省杂技团、甘肃省歌舞团曲艺队、甘肃省曲艺队、甘肃省曲艺团河南坠子演员。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第二、三、四届委员会委员,后又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甘肃省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第一、二届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甘肃分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甘肃省分会筹备组成员、甘肃省曲艺家协会顾问等职,1987年在甘肃省曲艺团退休至今。

徐玉兰在河南坠子表演实践中,吸收了坠子艺术南、北两派的优点,综合了越剧、吕剧、评剧、山东犁花大鼓、山东琴书及地方民歌等众家所长,在语言表达上也突破了河南地方方言土语的限制,注意以自己的特长,把握唱腔节奏和旋律的变化,创造故事环境,表现人物感情,自成风格。

徐玉兰出身于曲艺世家,父母都是山东犁花大鼓艺人。她在来甘肃工作前便在江苏、河南、天津、河北、上海、山东等地有着广泛的观众基础。徐玉兰演唱的河南坠子嗓音醇厚,音域宽阔,气壮腔圆,在发音、咬字、吐气、喷声等唱腔的表现方面运用自如。她以坠子的旋律为母体,又广泛吸纳了越剧、黄梅戏、京剧、豫剧、民歌等姊妹艺术的音调加以糅合,突破了坠子原节拍的限制,在演出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曲头空拍起板,曲尾归音的行腔特色,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徐派坠子”。

《林冲发配》是徐玉兰的代表作,分为“别乡亲”、“别岳丈”、“别妻”、三个部分。表演的核心在“别”字上,表演的高潮和重点在“别妻”。徐玉兰演唱该曲目时充分把握人物内心,分别以“悲”、“愤”、“恨”、“叹”四个主要情绪特征。做到悲而不丧,愤而不发、恨而不乱、叹而不颓。这不丧、不发、不乱、不颓等四点,正是徐玉兰正确处理故事中人物在规定情节中的精妙之处。曲目开始两句“闲言碎语不多论,表一表(那)林冲发配去充军。”为曲目概括性的纲要,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徐玉兰前半句行腔简洁,中规中距,不饰任何雕琢,古朴大方。“闲言”两字以中锋嗓发音,声音浑厚、扎实,起到吸引听众的作用。后半句为全曲目的主旨概要,“表一表”用楼上楼的高难演唱技巧,即这三个字使用三叠腔,一个比一个发音升高。当高音余音下行,未散之际,又巧借余音效果垫加一发音较短的衬字“那”,然后一顿,用洪亮的嗓音唱出“林冲”这个主要名词,用喷口的方法念出“发配”核心名词,“去充军”使用委婉的行腔,“军”字特别采用变化曲折的拖腔。

在“别乡亲”一段的表演中,主人公的情绪以愧疚为主,徐玉兰在演唱中善于运用情绪对比来强化人物心理。乡邻送别林冲的感情可以从“啊——尊一声林教头慢些走,我们大家备些(个)水酒表寸心。”一句得到全面体现。“啊——尊一声林教头慢些走”前半句的音乐性念白,似唱非唱,用符合生活化的关切语气问候林冲;后半句唱出“慢些走”三字。全句表现形式灵活贴切,饱含了众乡亲对这位失意英雄的敬重和同情。面对相邻的真情厚意,林冲满面羞愧,想到陆谦的丑恶,再面对相邻的真情,发自内心地唱出“素日里我和各位不亲近,反到来近日备酒很热心。”前半句用简短但音量较大嗓音强调“不亲近”,正是主人公的反躬自省;后半句行腔不见气口,语调低缓,节奏中速,“备酒”和“很热心”之间演唱连接巧妙,重点词在“很热心”三字上。正是通过演唱冷、热调剂,行腔上的情绪对比,才能有激起男儿雄心,认清了世道人心,林冲心中一股豪情勃然涌动,发出“仇报仇来恩报恩”的愿望。

“别岳丈”一节是本曲目中叙述成分较多的部分。林冲与岳丈张教头在这里主要商议解决关于休妻一事,所以整体唱腔相对平稳。由于对话比重较大,徐玉兰在处理跳进跳出上表现得游刃有余,自然贴切,不露痕迹,不给听众造成任何错觉。如用“岳父啊”、“噢”等类似戏曲演唱中叫板的方法,完成人物角色的转化。在演唱中对张教头人物的处理以解劝、无奈、伤心为主。如“林冲你把我当作什么人”的“当作”两字的颤音等行腔,细小之处体现这位长者深爱自己女婿的细腻心理。

“别妻”是全曲目的高潮段落,也是唱腔情绪宣泄的顶点。这段唱腔处理以柔口为主。林冲与张贞娘就休妻发生的情感冲突,徐玉兰用变嗓这一演唱技巧区分人物,林冲在发音大嗓基础上突出刚音,行腔较为简洁;张贞娘发音适当融入小嗓,行腔委婉细腻,变的灵活自如,而且有力地推进剧情的前进。张贞娘的大量哭腔唱段借鉴了豫剧等地方戏旦角的悲调唱法,如“如若是官人在中途遭不幸”中“途”字的揉腔、“官人啊——”的哭腔叫头等。其中张贞娘昏死苏醒后的一段细节描写表现了徐玉兰唱腔的变化多端。特别是在“贞娘”两字上的揉腔和摆腔技巧,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感人效果。下面的两个“只哭得”令人鼻酸、心裂不已。这段唱腔徐玉兰在字、腔、气三方面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技巧。做到气和字圆,音圆字正。上字音完,下字有不可不出之势。行腔俏丽,圆转如珠,气韵生动。昏倒后的抢救场景更是栩栩如生。

河南坠子表演中念白较少,但徐玉兰不因其少而不加重视,反因其少而越加重视。巧妙地运用不同的念白来刻画人物是她在该曲目中的突出特征。在韵白处理上,主要在声调处理时以北方发音,特别以中州发音为主,常用高平调念法。尾音自然而有力上挑,使得尾音收煞有力。她根据不同人物的情感,精心安排,组成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念白对比鲜明、强烈。突出抑扬顿挫、长短疾徐的对比,语调高低变化的幅度大,形成了一种音韵波浪,因此极有生气,常常是出语惊人。

徐玉兰的表情丰富,身段优美。如在处理林冲这一人物时,多采取侧面子午像站法,昂首鹤立,身形棱角突出,英气十足;眼神以怒目、忧目、愤目为主,常表现有限的无奈之像。张贞娘的塑造借鉴戏曲正旦的身段,以柔美见长,但仅仅是点到为止,并适当加以拭泪、掩鼻、颤抖等小动作;两个解差最后的亮相吸收了京剧《野猪林》中表演,侧向站立,身体后倾,做出仰望状,右手握半拳,竖起大拇指;面部表情凶恶,嘴角下拉,眼神斜睨。

徐玉兰的出现,对河南坠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受到上流社会和文人的追捧。身在山东的河南坠子演员中,佼佼者当数徐玉兰。她的代表曲目除《林冲发配》外,还有《宝玉哭黛玉》、、《晴雯补裘》、《十女夸夫》、《小黑驴》等,她既能演唱极为抒情的曲目,又能演唱气势恢弘的唱段,显示出她卓越的艺术才能。特别是经过京剧武生泰斗盖叫天亲手指点的《林冲发配》,动作干净,气势恢弘,堪称一绝。1959年徐玉兰在北京怀仁堂演唱此曲目时,声情并茂,收到了*、朱德、陈云等**的一直夸赞。

徐玉兰到甘肃后,在继承传统曲目的同时,不断创作新曲目,以其独特的嗓音,流畅的曲调,充满激情地歌唱新社会的新风貌,并发展了“徐派”坠子唱法,令人耳目一新。她先后与他人合作相继创作演唱了《老哥儿俩下棋》、《赶集》、《韩英见娘》、《护苗》、《四十把搞头》等曲目,都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正是由于她不断创新,成为河南坠子在甘肃的代表人物。

徐玉兰很注意培养中青年坠子演员,她敢于冲破师门禁忌,将自己的演唱技巧和演唱风格传于后人,如*广播说唱团的刘慧琴、河南省曲艺团的李小娟、甘肃省曲艺团的刘东颖都曾受教于徐玉兰门下,还有相当一批青年坠子演员正是由于徐玉兰的努力实践和敬业精神。河南坠子在甘肃的影响不断扩大,也使得河南坠子深深地扎根于甘肃这片热土。徐玉兰的成就不仅在甘肃,而且在河南、山东、北京、天津、江苏、湖北、安徽等地拥有相当高的艺术地位。

连晓林

1949年12月30日出生,男,满族,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快板书研究会会员、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曲艺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演员,中*员。

出生曲艺世家,祖父为“莲花落艺人”连秀全,精通太平歌词、莲花落、十不闲等;其父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人民艺术家马三立先生”高徒连笑昆,被誉为“绝活圣手”。

连晓林代表作快板书《大漠英雄航天城》荣获曲艺最高奖项——“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快板书《莫高劫难》荣获全国快板(亚视杯)大赛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群口快板《河西放歌》荣获全国快板书大赛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相声剧《一字曲》获甘肃省剧目创作二等奖;快板书《绿曲新歌》获甘肃省绿色征文一等奖;快板书《山乡放歌》获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颁发的节目优秀奖;荣获首届甘肃“曲艺牡丹奖”表演金奖;甘肃省第二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甘肃省文化艺术人才(飞天)优秀奖;入编《中国相声名人大全》。

曾任相声剧《一字曲》创作、编导;相声剧《我要嫁给他》导演、主演;相声剧《姑娘的心》导演、主演等。除在曲艺领域独树一帜外,在话剧、歌剧、秦腔、舞剧等艺术领域方面也有所建树。在话剧《不准出生的人》里饰演二号人物----大掌柜;在话剧《枫叶红》里饰演一号人物----金龙。

曾广志

笔名光之,男,汉族,1944年生人,国家二级编剧。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华曲艺学会理事,曾任甘肃省曲艺家协会筹备组副组长,甘肃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专职文艺创作、导演,从事曲艺30多年来,创作导演了近200多篇不同题材、体裁的快板、相声、唱词、小品、兰州鼓词、相声剧及诗歌、小说、电视剧、音乐剧、歌舞剧等。作品大部分发表,舞台演出,电台、电视台播放,多次获得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曲艺家协会及省内大奖。

出版了曾广志作品专集和录像带《爷爷奶奶生日》。曾组织甘肃省曲艺家协会主办的多次省级曲艺大赛和在天津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甘肃省曲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马三立相声大师80大寿,从艺65年大庆”活动的各项组织工作。

历年来,为甘肃省培养了诸多曲艺接班人,报送天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学习深造。在曲艺理论、曲艺创作、文学创作、曲艺表演、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甘肃曲艺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积极地巨大的贡献。

王庆新

(曾用名:百鸟王),回族,山东济宁人。1992年荣获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享受特殊荣誉。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原甘肃省青联副主席、甘肃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曲艺团艺术指导,高级职称,西北笑星。

王庆新是甘肃省著名口技相声表演艺术家,从艺四十多年来,共创作编演了百余部作品,多部作品在中国《曲艺》杂志等书刊发表。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内外各种大赛及调演。作品和表演都屡获大奖,在首届中国曲艺节(天津)荣获特别入选奖,代表全国百余个节目赴首都汇报演出。

常和马三立、马季、刘兰芳、姜昆等艺术家同台献艺,进行艺术交流和切磋。他的作品和表演在*电视台《曲苑杂坛》和《欢聚一堂》节目播出,反响强烈。*电视台《精彩十分》栏目对他进行了四期专访并多次播出。

1998年—2006年在京受聘于海政歌舞团,武警文工团等文艺团体参演,活跃于北京各大舞台,参加北京电视台和数家省级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受到观众赞誉及全国各省区电视台电台的专访和节目录播,国外及全国百家报纸刊物对他进行了专访和新闻报道。《新加坡联合早报》称其为“中国的口技专家,绝技惊狮城”为标题专门报导了演出的盛况。他数次和中国艺术家赴日本、东南亚等国进行表演和文化交流,受到外国友人和观众的好评。

90年代口技相声音带《口技大王》在全国发行,被誉为曲坛奇葩,曲坛一绝,销量空前,甘肃省发往全国各地的列车上都多年多次进行播放。

王庆新对艺术执着追求,表演风格淳朴、自然、健康、幽默,台像喜人。他技艺全面,说学逗唱,捧逗俱佳,模仿能力极强,最擅长的是百余种口技,各地方言民歌,惟妙惟肖。独具一格,自成一派,并掌握了戏曲及器乐独奏,丰富了他的表演内容,使之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口技相声表演风格,拥有众多的追随者。他的表演得到了马三立、侯宝林等老一辈艺术家的支持与肯定,“口技相声”被中国曲协刊物称为“自成一派”,多年来领团历演全国二十八省区。

由于王庆新的突出成绩,他的名字被收录在《中国曲艺家名人录》及《世界华人艺术家大辞典》、《中国专家名册》、《甘肃省专家名册》等数册名人辞典。

程明亮

1957年11月18日出生,男,汉族。1974年11月入伍,历任武汉军区、兰州军区某部宣传队演员、演奏员。1981年复员到甘肃省曲艺团工作至今。

1991年相声《西行漫游》入选中国首届曲艺节;1997年相声《丝路新貌》获文化部“金狮奖”全国相声大赛二等奖;2002年相声《西部有个好地方》入选第四届中国曲艺节;相声《河的西边是我家》获中国文联及中国曲艺家协会“丝路乡音曲艺大赛”三等奖;2008年相声《丝路新貌》参加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比赛获表演奖;2010年相声《情系陇原》参加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获文学奖。

张洪刚

1957年2月10日出生,男,汉族。1976年在甘肃省曲艺团工作至今。相声《欢歌笑语》获第二届“金狮奖”全国相声比赛二等奖,担任创作并演出;小品《照镜子》获第三届“金狮奖”全国小品比赛三等奖,担任编剧、导演;四场相声剧《戏串子》获全省新剧目调演编剧二等奖、导演二等奖、主演二等奖;六场方言喜剧《杠上开花》担任第二编剧、导演。

李金辉

1962年5月29日出生,男,汉族。1979年在甘肃省曲艺团参加工作至今。相声《欢歌笑语》荣获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金狮大奖相声比赛节目二等奖,表演一等奖;小品《照镜子》荣获全国金狮大奖小品比赛三等奖;相声《百听不厌》荣获甘肃省全省新剧目调演一等奖;男女相声《传统与现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曲艺优秀节目展演奖。

高洁

1963年7月2日出生,女,汉族。中*员,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曲艺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第六届青联委员。

1979年11月至1983年4月在甘肃省艺术学校学习,1983年4月在甘肃省曲艺团参加工作至今。主要从事节目主持和曲唱,主持过全国戏曲小品比赛,第五届中国歌星大汇串,香港回归祖国大型演出,庆祝中国*成立75周年、80周年、90周年以及纪念*诞辰100周年、110周年和*诞辰100周年和建国60周年等省内外大型演出,全省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事迹报告团巡回演讲”活动,“甘肃省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全省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

甘肃省第四届敦煌文艺荣誉奖获得者,甘肃曲艺牡丹奖表演一等奖,全省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个人荣誉奖。多次受到*领导*、*、胡*、李长春和甘肃省各级领导同志的接见。

6、所属集团

中国甘肃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由原甘肃省直艺术表演院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而成,为省属大型国有独资文化企业。

集团下辖甘肃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京剧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省演出公司、甘肃省舞台美术工厂有限责任公司8家子公司,并代管甘肃省歌剧院、甘肃省陇剧院2家事业性质的艺术院团。

初步形成了集国内外文艺演出、大型演出策划、舞台美术工程设计制作、灯光音响设备租赁、文化艺术培训、影剧院营运、*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艺品研制营销、音视频制作、广告设计制作及室内装饰设计制作、书画艺术品创作销售、承办各类*和省级的大型文艺活动于一体的国有文化企业集团。

集团现有在职职工86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61人,高级职称人员44人,副高级职称人员81人。拥有实力雄厚的专业艺术创作和表演力量,创作和积累了一大批舞台艺术精品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