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红军西征胜利纪念馆

科普小知识2022-09-27 19:30:58
...

平川区红军西征胜利纪念馆是一个综合性革命历史纪念馆,主要展示1930年至1949年间发生在平川大地的靖远起义、西征胜利、陡水支部等革命历史事件,展厅面积约800平方米,展出革命历史文物300余件,搜集整理文字史料30余万字,出版革命历史画册1本,拍摄影视资料4部。拥有展柜31个、展板70块、展台15个,图片、图表40余张。

中文名称:红军西征胜利纪念馆

地址: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长征西路

门票:免费

陈展面积:800平方米

1、纪念馆简介

红军西征胜利纪念馆现位于白银市平川区会展中心二楼,是以红军西征胜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革命历史纪念馆,以革命事件时间先后为轴线,展示了从1930年到1949年这19年发生在平川大地上的革命历史和人民群众翻身当家的伟大历史。主要分为靖远起义、陡水支部、西征胜利、迎接解放和当家作主五个单元的内容。

2、纪念馆建设

1985年,红军西征胜利纪念馆开始筹建。

2009年,红军西征胜利纪念馆成立。

2011年申请*财政免费开放补助经费,免费向公众开放。

该馆深入挖掘平川区革命历史,以挖掘促充实,以整理促完善,以论证促提升,使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意义不断得到提升。平川的红色历史主要包括靖远起义、红军西征胜利和陡水支部三大部分。由于平川建区历史较短,加之其他原因,有关红色历史的文献、资料、实物非常缺少。为了弥补这个不足之处,该馆工作人员前往邻近地区、兄弟纪念馆查阅相关文献,搜集有关资料,考证有关遗址,理清平川区红色革命历史与周边地区红色革命历史的关系和联系,深入平川区红色革命历史发生的地区,走访平川区红色革命历史的知情人物,考证平川区红色革命历史遗址,搜集平川区红色革命历史的实物遗存和口传遗存,廓清平川区红色革命历史的基本梗概。在此基础上,对获得的第一手宝贵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完善,以文献、实物、口传历史等史料,还原了平川区红色历史的基本原貌。经过努力,收集到文字性历史资料25万余字,视音频资料290分钟,专家论文11篇。还请省委宣传部牵头,邀请省内著名的军史、党史专家对这些红色革命史料进行了系统论证。

3、纪念馆布局

红军西征胜利纪念馆馆址分为两个展厅,陈展面积800平方米。馆内收藏革命历史文物200余件,拥有展柜31个、展板70块、展台15个,电子阅览书1台,大型LED电子显示屏一台,文字史料30余万字,影视资料290余分钟,图片、图表40余副,拍摄了《不熄的火焰》《红军在这里的48天》《星火耀陇原》三部宣传专题片,2013制作了《走向1949》《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时图片展》等宣传片。

4、展览陈列

靖远起义


水泉百姓为游击队打制的大刀

靖远起义是甘肃革命史上由中国*领导的爆发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参加党员最多、影响最深远的武装起义之一,由*陕西省委直接领导,也是刘志丹、谢子长、*等革命先辈创建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宣传了革命真理,发动了人民群众,点燃了陇原大地上革命的燎原烈火,为创建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积累了成功经验,培养了谢子长、高岗、孙作宾、张秀山、李慕愚等一大批*,也从而拉开了平川地区革命历史的序幕。

靖远起义先后共发动了三次大的起义,发生了四次战斗。因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挫伤。在靖远起义中,先后共有张东皎等近400名指战员英勇牺牲,其中中国*党员多达90多名。他们用生命抒写着自己的理想,用鲜血捍卫着自己的信念。

历史背景: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在上海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使大革命备受摧残,同时也宣告了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冯玉祥迫于蒋介石的压力,“礼请*出境”,一部分党的*离开了冯玉祥国民军的正规部队,刘志丹等一部分*打入了冯玉祥国民军的非正规部队。1927年8月7日,**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在中*史上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八七会议”。*在会上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确定了今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针,为以后的兵运工作指明了方向。靖远起义则是这众多起义中的一支。

社会背景: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在*的统治下,社会经济濒临崩溃,阶级矛盾激化,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那时候,贫富悬殊,货币贬值,物价飞涨,加之天灾、人祸、战祸,民不聊生。

敌营火种:1930年中原大战前夕,*陕北特委军委负责人刘志丹、谢子长利用与冯玉祥国民军骑兵团长王子元是老同学的关系,介绍中*员张东皎到该团任副团长。这年夏天,王子元率团从宁夏开到靖远一带驻防。随军的张东皎、高岗、吕振华、李树林、黄育华、薛应昌、苏醒民等中*员以“合法”身份作掩护,秘密开展兵运工作,并建立了党的特别支部。该团在靖远李家堡成立了学兵队,从陕北来的*员和进步青年在学兵队集中学习,进行革命宣传和军事训练。

首次起义:1932年初,王子元部队改编为甘肃宣慰使署警备第三旅。

1932年4月16日,受*陕西省委的委派,谢子长、焦维炽于4月28日到达靖远,与张东皎、王儒林等策划发动起义。

1932年5月5日晚,吕振华、张秀山等人分别带领王子元部共计200余人,兵分两路从靖远县城出发,6日凌晨在打拉池会合,部队进行整编后宣布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四支队”。

狼山台子战役:因部队与谢子长、焦唯炽两人失去联系,由吕振华代理总指挥,向海原进发。中午到达郎山时,被敌军周维邦、王治邦带领的两个骑兵营包围。游击队将士英勇奋战,冲破了敌军包围。

再举红旗:5月30日,起义部队在谢子长的带领下,从来家窑出发,来到平川区水泉堡,将红旗插上水泉堡山顶,“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水泉堡正式成立。

水泉战斗:当王子元得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成立的消息后,随即派出兵前往“围剿”。谢子长立即将指挥部设在水泉堡子内,召集部队火速控制水泉尖山制高点,抢占前沿阵地大山峁。

6月2日,王子元部发起强攻。游击队凭借有利地形,以逸待劳,将敌人压制在一道山梁背后。黄昏时,谢子长派一部分精干队员从背后袭击,打得敌人溃不成军。敌营长周维邦被击毙,副营长梁占胜也被击伤。谢子长考虑到游击队成立不久,敌我力量悬殊,决定撤离水泉向海原进发。转战两个多月,一路打土豪,分田地,播撒革命火种,并于当年8月再次返回水泉堡。

游击队返回水泉后,深入发动群众。这时,孙蔚如调遣王子元部到宁夏驻防,调遣王云山部到靖远接防。

游击队在水泉的活动,引起敌人注意,敌人再次反扑过来,经过战斗,由于敌强我弱,部队趁雨夜撤出水泉堡向北山转移。

扎巴子岗战斗:游击队在北山行军途中,在扎巴子岗与宁夏敌军骑兵冶成章部不期相遇,仓促迎战。这场遭遇战打得异常激烈,游击队遭到重创,化整为零,转入地下活动,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擎起抗日义旗:为了掀起革命高潮,一批起义骨干投入了组建西北抗日义勇军的革命热潮中,并成为政治、军事领导骨干。

1932年12月,*甘宁青特委在兰州成立。为了进一步开展武装斗争,决定由王儒林以邓宝珊西安绥靖公署甘肃行署“招募专员”的身份,负责联络参加过靖远起义的人员,组建西北抗日义勇军。

1933年2月,王儒林、李慕愚、吕振华、吕明成等在靖远北湾设立招募办事处。3月中旬,西北抗日义勇军在靖远西塬园子岔(今属榆中县)正式成立,李慕愚任政委,王儒林任总指挥,举行靖远起义的第三次行动。部队一边宣传抗日主张,一边开展革命活动。西北抗日义勇军发展为一支近400人的革命队伍。

红砂岘战斗:西北抗日义勇军的发展壮大,震惊了*当局,蒋介石令西北诸马抽调劲旅四面围剿。西北抗日义勇军在红砂岘被敌军四面包围,因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战斗异常激烈,36名战士被俘,200多名战士牺牲,成为中国武装革命史上的悲壮一。

红军西征胜利


打拉池会师庆祝大会上用过的马灯

西征前奏曲——长征和东征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实现北上抗日和战略转移的目标,中国工农红军三个方面军自1934年10月开始,分别从各*苏区出发,向陕甘苏区转移。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即*红军)先期到达陕甘苏区,与先前到达的红25军及陕北红军会师,二、四方面军仍在长征途中。

当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之后,党*就决定把大西北作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民族抗战的出发点。

**于1935年12月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按照*的大胆决策,制定了“以发展求巩固”的方针,提出了“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口号。

1936年1月15日,*、*、*签发了“关于红军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

1936年2月17日,*签发东征宣言,东征红军进入临战状态。

2月20日,正式下达渡河命令,东征战斗正式打响。东征转战山西30余县,击溃晋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巨大胜利,用*的话说,就是“打了胜仗,唤起了民众,扩大了红军,筹集了财物”。

西征决策

党*1936年5月14日在延川太相寺作出西征决策,决定继续贯彻“以发展求巩固”的方针,由*任司令员兼政委,组建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主要任务是打破*军队对陕甘苏区的围攻,消灭宁夏二马(马鸿宾、马鸿逵),扩大苏区,壮大红军,巩固和发展党的统一战线,向北打通与苏联的国际通道,向南迎接二、四方面军北上会师。

初战阶段

1936年5月19日,西方野战军分左右两路,分别从延长、延川一带出发,西征战役正式拉开了序幕。红一军团为左路军,经蟠龙、安塞到吴起镇集结;红十五军团为右路军,经永坪、蟠龙之间到达靖边新城堡集结。经过约半个月的作战,西方野战军已经占领陕甘宁3省边境广大地区,并进行了创建苏区的初步工作。27日,红七十五师和军直属队夺取豫旺县城。西征战役初战告捷,西方野战军主力集结在豫旺地区休整。

第二阶段

8月3日,*司令员向西方野战军下达命令,“各部野战军8月份拟以训练为主,准备9月份配合二、四方面军夹击陕甘大道。”西征从此进入第二战役。

8月11日,*立即致电*指出:“我三个方面军会合之势已成,这一空前的伟大胜利,将兴奋着全苏区、全中国的广大群众和同情我们的武装部队,将震惊着我们的敌人!”要求西方野战军积极做好迎接二、四方面军的准备工作。

9月13日**提出以打击蒋介石嫡系胡宗南为主的“静(宁)会(宁)战役”计划。

9月14日,为了保证二、四方面军顺利北上和“静会战役”计划的实施,右路军先遣部队红七十三师在政委陈漫远的率领下,经海原到达打拉池,消灭守城部队后占领打拉池城。

胜利会师

10月4日,徐海东、程子华率领的红十五军团到达打拉池,政治部驻打拉池小学,后勤部驻回民李德和店内

随后,*司令员也率领西方野战军总部和西方野战军司令部进驻打拉池。刚来时将司令部设在打拉池小学附近的堡子里,稍后由于遭到敌军飞机的轰炸,*司令员随司令部搬进了红山寺石窟。*司令员派部队到贺家川、响泉、陡城等地发动群众,筹集粮草,为二、四方面军筹备给养。

10月5日,四方面军的三十一军占领通渭城,控制了兰西大道。8日,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到达界石铺。9日,朱德、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进入会宁。10日,一、四方面军在会宁举行了联欢会。之后,会宁会师的红军开始北移,除四方面军的九军、三十军及方面军指挥部于十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渡黄河西征之外,其余部队则陆续集结于打拉池地区与一方面军主力部队会师。

10月23日,朱德、张国焘率红军总部、红军大学部分部队、第四军、第三十一军到达打拉池,与*率领的西方野战军总部、红十五军团会师,开始商讨实施“宁夏战役”计划。未过河的红四军和红三十一军也到打拉池一带集结。并在打拉池举行了庆祝会师大会。”

联欢祝捷

10月25日,西方野战军与红四方面军召开会师胜利庆祝大会。庆祝大会十分隆重,搭起了舞台,扎起了彩门,还点燃了汽灯。*和朱德作完讲话后,举行了联欢活动:跳舞、唱歌、演话剧、说快板等,气氛非常热烈。联欢后是大会餐。

据打拉池见证者秦守福老人回忆,会餐以羊肉为主,包括战士和老百姓一人一碗,不够了自己去添。当大家吃的正香时,突然有一位战士放声大笑着说:“这样好吃的东西,不长征能吃得到吗?”

10月27日,朱德、张国焘、*等在红山寺大殿接见打拉池农民委员会成员和抗日积极份子。魏振清、陈世祥、崔喜梅、齐国民、范振江、焦万义、张善教、张志修、李万海等受到接见。

10月30日,在小水村附近,红三十一军、红四军、独立师打退敌人的数次进攻,称为“小水里阻击战”。同日凌晨4时,红军西征结束后开始回师并撤离打拉池,经牛家百、狼山、双铺、黄峤,沿屈吴山麓东行,向海原一带进发。迎接新的战斗,并逐步进入陕北革命根据地。至此,西方野战军西征,策应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三大主力大会师的任务圆满完成。

陡水支部


陡水支部文物:李保洲委任状

1939年在平川区陡城、水泉一带建立的*靖远县委陡水支部,是中国*在甘肃早起建立的组织最完整、党员人数最多的地下党组织之一,是区境内反帝反封建的核心力量,他传播了进步思想,为靖远、平川的解放不懈斗争,为陕甘宁边区培养输送了大批革命人才,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7年10月25日,中国*甘肃省工委在陇原大地上成立了,并举行了第一次会议,由靖远起义的主要*孙作宾任省工委书记。

1938年春,孙作宾指示岳秀山和张生强,在省工委组织部长郑重远的指导协助下,组建*靖远县委。

1938年10月*靖远县委成立,由岳秀山任书记,张生强任组织委员。

1939年春,张生强和郑重远在陡水发展了李保洲、李生洲、韩理、高吾清、贺士杰、张树安6人为中国*员,并成立了以李保洲为组长的水泉党小组,以高吾清为组长的陡城党小组。

1939年7月两个党小组又发展了刘宗儒、常公民、张永奎、魏建穆、杨俊山、周有谋、赵上录为党员,陡水支部就在党组织的发展壮大中诞生了,由李保洲担任陡水支部书记,张生强任副书记。

从此,陡水支部就牢记党的宗旨,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深扎根人民群众,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打下了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一场与*的殊死斗争徐徐拉开了序幕......

部分先烈事迹

刘志丹


刘志丹

刘志丹(1903-1936)陕西保安(今志丹县)人,靖远起义的播火者,利用与*骑四师十五团团长王子元的特殊关系,介绍中*员张东郊到靖远策划发动靖远起义,为革命埋下了火种。

谢子长


谢子长

谢子长(1896—1935)陕西安定(今子长县)人,靖远起义的主要*,陕甘游击队总指挥。

1925年加入中国*。毕业于西北陆军军官学校,领导和组织农民协会,打击封建官僚,惩办土豪绅士,被群众誉为“谢青天”。

1929年在陕甘宁地区领导兵运工作,1932年4月,受陕西省委委派,与焦唯炽到达靖远策划靖远起义。并在第二次水泉活动中亲自指战,将指挥部设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水泉堡,取得了较大的胜利。

他坚持战斗在第一线,在长期征战中,多次负伤。在领导陕甘边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无情的子弹从他的胸部左侧穿入右侧而出,后因伤势恶化,于1935年2月21日逝世,时年38岁。同年*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1945年,*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为谢子长在瓦窑堡修建了陵墓,*曾两次为谢子长墓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他永远是人们心中的谢青天,正如**西北局为他题的挽联“一生为人民创造红地,百姓到如今叫你青天”。

1925年春入党,随后派往黄埔军校学习军事,成为*为数不多的科班出身的职业军人。并参加了北伐,后派往西北冯玉祥军担任*代表。在“二虎守长安”事件中他的军事才华崭露头角,冯玉祥很是欣赏他,但是不久”四一二事变”爆发,冯玉祥配合蒋介石“礼请*出境”,许以高官厚禄想要刘志丹退出*留在他的军中,但是刘志丹不为高官厚禄所诱,心系国家民族危亡,拒绝了冯玉祥的要求,于是冯玉祥将刘志丹,*等人扣押,他们趁军警送饭的机会得以逃脱,后来来到陕北*统治薄弱的地区和他的中学同学谢子长等组建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边游击队,任副总指挥、总指挥,他的名字给穷苦人民带来了希望,在地主老财中间成为惩奸除恶的天鞭。他在之后相继任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师长、*陕甘边军事委员会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

1936年4月14日,刘志丹在东征山西攻打中阳县三交镇时牺牲,年仅33岁。后*为他题词:“群众领袖,民族英雄”。*为他题词:“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


*

*(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名清宗,后改德怀,字得华,号石穿,湖南湘潭人,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元帅。

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入党介绍人为北伐军八军一师的政治部秘书长段德昌。一团书记官*员邓萍主持了*的入党仪式,*正式加入*组织。

1928年7月率部发动平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红五军,开辟了湘鄂赣根据地。11月,率红五军与朱德、*领导的红四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1930年6月,红五军扩编为红三军团,任总指挥,是红军的主要指挥员之一,屡建战功。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批评李德的错误指挥为“崽卖爷田心不痛”。

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是*复出后所倚重的主要军事指挥员之一。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拥护*的主张。后担任红一方面军司令员。

长征途中,*十分赞赏*的军事才能和作战精神,赠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1936年,时年38岁的*率领西征雄狮上演了一幕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历史大剧——西征。10月率西方野战军总部和司令部到达打拉池,将司令部设在红山寺内,这里成为三军会师的前沿指挥中心,西征胜利会师于打拉池。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为中国*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胜利。

朝鲜战争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与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对决,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

*成立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第一任国防部部长,*第六至八届*政治局委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庐山会议上因写信给*指出*中的问题和弊病及根源而被打为“彭、黄、张、周*集团”之首。*中遭迫害致死。

孙作宾


孙作宾

孙作宾(1909-2002)陕西西安人。长期于陕西、甘肃等地从事地下工作,含辛茹苦,出生入死,对革命忠贞不渝,其现身革命的决心之坚、之韧令人感动。

1929年入党。早年在孙蔚如和杨虎城部学习与任职。

1931年孙蔚如奉命率军入甘驱吴(佩孚)孙作宾随军入兰州,继续坚持做党的兵运工作。

1932年同靖任秋一起以甘肃宣慰使署点验小组成员的身份,到靖远点验王子元部。经点验,王子元部被改变为甘肃宣蔚使署警备第三旅,作宾为旅部中校参谋主任,领导组织靖远起义,由于未暴露*员的身份,又有孙蔚然如的家族关系,根据党组织的安排,一直留在旅部侦查敌情。靖远起义失利后回到兰州。同年12月,*甘宁青特委在兰州成立,任特委军委书记。

1933年以*甘宁青特委书记的身份参加西北抗日义勇军的领导工作。率西北抗日义勇军主力与敌“三省联军”激战突围失败后被俘,在兰州经党组织多方营救获释。

1937年10月至1940年6月任*甘肃工委副书记。

建国后,历任*甘肃省委副书记、**西北局统战部副部长、*青海省委第二书记、青海省省长、陕西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

5、旅游指南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

门票:免费

讲解:配备了专业讲解员4名向群众宣传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