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焰苞飘拂草
根状茎短,不分枝。秆高4-40厘米,钝三棱形,具槽,基部生叶,被黑褐色、纤维状老叶鞘。叶较秆短,宽1-3毫米,线形,坚硬,平展,边缘略反卷,有疏细齿,鞘前面膜质,白色,鞘口斜裂,无叶舌;苞片1-3,直立,叶状。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或多次复出,长1.5-2.5厘米,宽1-3厘米;辐射枝3-6,钝三棱形,长0.3-1.5厘米。小穗单生,或2-3簇生,卵形或长圆形,长3-5毫米,宽1.5-2.5毫米,密生多花。鳞片宽卵形,膜质,长1.25毫米,锈色,有无色透明宽边,3-5脉,有时仅中脉呈龙骨状突起;雄蕊3,花药窄长圆形,长约1毫米,为花丝长1/2;子房长圆形,花柱略扁,无缘毛,柱头2(3),长约与花柱等。小坚果倒卵形或宽倒卵形,双凸状,紫黑色,长1毫米。花果期7-10月。
中文学名:佛焰苞飘拂草
拉丁学名:FimbristylisspathaceaRoth
拼音:foyanbaopiaofucao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莎草目
科:莎草科
属:飘拂草属
1、形态特征
株:根状茎短,不分枝。
茎:秆高4-40厘米,钝三棱形,具槽,基部生叶,被黑褐色、纤维状老叶鞘。
叶:叶较秆短,宽1-3毫米,线形,坚硬,平展,边缘略反卷,有疏细齿,鞘前面膜质,白色,鞘口斜裂,无叶舌;苞片1-3,直立,叶状。
花: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或多次复出,长1.5-2.5厘米,宽1-3厘米;辐射枝3-6,钝三棱形,长0.3-1.5厘米。小穗单生,或2-3簇生,卵形或长圆形,长3-5毫米,宽1.5-2.5毫米,密生多花。鳞片宽卵形,膜质,长1.25毫米,锈色,有无色透明宽边,3-5脉,有时仅中脉呈龙骨状突起;雄蕊3,花药窄长圆形,长约1毫米,为花丝长1/2;子房长圆形,花柱略扁,无缘毛,柱头2(3),长约与花柱等。
果:小坚果倒卵形或宽倒卵形,双凸状,紫黑色,长1毫米。
根状茎短,不分枝。秆高4-40厘米,钝三棱形,具槽,基部生叶,被黑褐色、纤维状老叶鞘。叶较秆短,宽1-3毫米,线形,坚硬,平展,边缘略反卷,有疏细齿,鞘前面膜质,白色,鞘口斜裂,无叶舌;苞片1-3,直立,叶状。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或多次复出,长1.5-2.5厘米,宽1-3厘米;辐射枝3-6,钝三棱形,长0.3-1.5厘米。小穗单生,或2-3簇生,卵形或长圆形,长3-5毫米,宽1.5-2.5毫米,密生多花。鳞片宽卵形,膜质,长1.25毫米,锈色,有无色透明宽边,3-5脉,有时仅中脉呈龙骨状突起;雄蕊3,花药窄长圆形,长约1毫米,为花丝长1/2;子房长圆形,花柱略扁,无缘毛,柱头2(3),长约与花柱等。小坚果倒卵形或宽倒卵形,双凸状,紫黑色,长1毫米。花果期7-10月。
2、产地分布
分布:非洲、斯里兰卡、印度、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及日本
产地: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及广西
生境:河滩石砾间和海边砂地
海拔:350米
3、分类文献
FimbristylisspathaceaRoth,Nov.Sp.Pl.(1821)24:C.B.ClarkeinJourn.Linn.Soc.Bot.XXXVI(1903)244:Matsum.etHayata,Enum.Pl.Formas.(1906)485——FimbristyliswightianaNeesinWight,Contrib.(1834)99;Benth.Fl.Hongk.(1861)392.——FimbristylisformosensisC.B.ClarkeinHenry,ListPl.Formos.(1896)105;DunninJourn.Linn.Soc.Bot.XXXIX(1911)444——FimbristyliskankaoensisHayata,Ic.Pl.Formos.VI(1916)111,f.28.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