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心安禅寺

科普小知识2022-09-27 21:41:42
...

心安寺初名文殊茅蓬,又名“心安禅寺”,俗称“六亩田”,位于佛教名山九华山东麓,是安徽省52座重点保护寺庙之一。它南邻黄山太平湖,东望铜陵长江大桥,北接318国道,距青阳县城不足20公里路程。所处海拔800—1000米,高山环抱,俊峰笋立,竹林如海,古枫参天,环境静谧,气候宜人。不因其周围三、四平方公里范围内还有可供观赏的景观景点10余处,且景点形成的传说大都与“仙”有关,有“仙山琼阁”的美称。

1、寺院简介

安徽省重点寺院。位于九子岩景区。心安寺初名文殊茅蓬,又名“心安禅寺”,俗称“六亩田”。位于九华山后山文殊峰东侧(青阳县朱备镇将军村与东桥村交界处)。明初始建文殊茅蓬。清光绪二十八年翠峰寺僧直妙到此,见茅蓬已倒毁,遂“以八元银币购地六亩”,重建庵堂,故有“六亩田”之俗称。后扩充殿宇,易名“心安禅寺”。继之住持僧传本。一九三三住持僧海明。一九三六年住持僧性光,时已具十方丛林规模。一九四三年住持僧海德。继之住持僧海量。一九六六至一九八五年住持僧大行。一九八五至一九八八年住持僧道林。一九八八至一九九六年住持僧演法。一九九六年至今住持僧演慧。现存寺院为一九三三年修建,三合院民居组合式建筑,正中为大雄宝殿,坐西朝东,二层楼宇,硬山顶。长二十点五米、宽十点八米、高七点五米,建筑面积四百四十二点八平方米。一层为大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和十八罗汉、诸菩萨塑像。二层为“三圣殿”。大殿前南北对称的是云水堂和禅堂,系二层楼宇。全寺建筑总面积一千一百九十一平方米。

2、建筑结构


心安禅寺

现存寺院为一九三三年修建,三合院民居组合式建筑,正中为大雄宝殿,坐西朝东,二层楼宇,硬山顶。长二十点五米、宽十点八米、高七点五米,建筑面积四百四十二点八平方米。一层为大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和十八罗汉、诸菩萨塑像。二层为“三圣殿”。大殿前南北对称的是云水堂和禅堂,系二层楼宇。全寺建筑总面积一千一百九十一平方米。

心安寺建筑选址精当,布局相当巧妙,堪称别具匠心。它依山傍水,坐西朝东,主体外表似一楼一底,内里却一层到顶,高屋建瓴。除山门两侧是纯院墙处,其余院墙全是假借殿房之墙,做到了物尽其用。殿宇外墙是淡黄色,瓦是紫褐色,飞檐翘角,画栋雕梁,给人以雄伟古朴之感。大雄宝殿突兀于建筑群的后半部,寮房在配殿两侧排列;心安禅寺四个方宋体涂红漆大字镶嵌于山门上方,格外醒目;数株高大古枫和成片竹林把寺庙围得严严实实,更显得幽深难测;站在高处俯视,整座寺庙既象皖南风格山庄,又似精致漂亮而古朴典雅的别墅。

3、历史沿革

该寺创建至今虽说刚满百年,但历经8任主持僧的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到如今已形成以大雄宝殿为主,观音、伽蓝、地藏殿为配,附设客房、云水堂、斋堂、禅房等40余间,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规模的大寺,颇为世人瞩目。

据说,该寺建成初期曾有过“常住僧人五十,云游挂单三百”的辉煌。但好景不长,由于军阀祸皖,兵燹四起,民不聊生,从民国中期开始,便门前冷落。香火廖廖。至*夕,已是破败不堪,奄奄一息。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贯彻宗教政策,加强维护管理,方起死回生,渐有转机。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寺抓住机遇,仰仗开放,广结善缘,筹措资金,将各大殿修葺一新,重新雕塑贴金了十八罗汉像;建成了能容纳50位僧人诵经早课的殿堂;寺内破天荒地用上了电;收录机进入了僧房斋堂;常住僧人日趋增加,改变了昔日冷冷清清的局面;僧人们坚持农禅并重,按月领取津贴,生活有了保障;

九十年代以来先后有两位僧人被选为县政协委员,参议国家大事……。

曾卓锡,心安寺多年的百圣大和尚,1981年当选为世界僧伽会长(1989年在台北临济护国寺圆寂)后,心安寺更是名闻遐迩,享誉海外。

4、历史文化


心安禅寺

开山祖师智妙

释智妙(1863-1924)俗家姓宋,名真元,湖北汉阳人。年青时即对佛教有兴趣,常去寺院听僧人颂经、做法事。28岁时随县保安寺剃度出家,三年后受具足大戒,上五台山礼佛,后有前往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昊寺参学十余年,并在赤山寺精研佛法、广拜名师大德,被法忍禅师赏识。1898年月霞法师在九华山翠峰创办“华严大学”当时虚云、心坚、普照一大批高僧大德云聚于此。智妙闻讯,日夜兼程感到翠峰寺,学习精研华严真味。后来因故华严大学停办,智妙即在九华山各寺庙参禅礼佛。当他行至文殊峰下时,阳光将山林照的通透生辉,群鸟欢唱,祥云在峰顶飘荡。这是一幅充满生机而又使人坦然而宁静的大自然画卷。智妙禅师心有所悟地吟出:“愿力击开弥勒阁,性根直上妙高峰。”智妙禅师没有忧虑地将仅有的八块银元购置了六亩山地,以出家人坚定地信念前拓荒建寺,这便使今日的六亩田心安禅寺。凡高僧大德者,讲经说法,开设道场,为的时众生离苦得乐,为众生谋。

智妙禅师志存高远,要安众人之心,便开设了“四众”道场,以方便不同人群,不同学识层次的僧侣、信众。宽容的环境,使人心静的道场,吸引了众多信众来这里修道、求法。

民国八年6月7日(1918年)安徽佛教界著名人士高鹤年拜访心安寺智妙禅师,受到热情接待,并赠其“愿力击开弥勒阁,性根直上妙高峰”的勉励墨宝《九华山志·九华山游访记》这一记实破解了智妙禅师不识字的误传,并证实了智妙禅师是一位深藏不漏的睿智者。双溪寺定西茅棚84岁的永兴师太说:“智妙时六亩田当家的,是一个很和善的人,个头不高,胖胖的又点黑,学问好。”这是一位唯一描述智妙禅师形体和形态的尼师。

110年过去,祖师的愿望善德代代传承绵延悠长。

观愿尼师

民国年间,安徽青阳县九华后山心安寺观愿尼师,师近代*革命先烈杨衢云之女,出生于日本,幼年在香港读书,24岁出家。是第一个参弘一大师和编制《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一书的比丘尼。

观愿尼师(1899—1986),字佛行,俗姓杨,名秀霞。福建海澄(今龙海)人。近代*革命先烈杨衢云之季女。杨衢云一生奔走革命,光绪二十一年(1895),与孙中山同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杨衢云参加并被推选为会长。同年十月准备在广州起义。事败,遭清*通缉,乃携眷逃亡至南洋、印度及南非各地,遍设兴中会分会。观愿在其父逃亡期间,于一八九九年出生于日本横滨,后随父母回香港。一九零一年,其父在香港被清*暗杀。从此,家境萧条,生活贫困,十岁时,初入香港庇理罗士女书院就学,终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后改入实践职业女校修业。校长念其系革命烈士之遗女,免收其学杂等费。她读书之志坚决,并没有因家境贫困而自馁。相反她更加努力发奋,勤奋好学,识解卓绝,成绩都在一般同学之上。十九岁时,与她相依为命的母亲潘氏不幸逝世,其兄佐治亦相继弃世。从此她孤独一人,失落而如同一只离群的孤雁,在人生迷茫的道路上,不知应该走向何方?

她每每想起生父以身殉国,母亲又过早离她而去,暗自悲伤流泪,曾默默地立下宏愿,要以古代花木兰为榜样,女扮男装,投笔戎,报仇雪恨。但当年指使特务暗杀其父的主谋慈禧早已于民国成立前一年逝世,继位的是比观愿小八岁的小皇帝溥仪,他虽是仇人的后代,但他是无辜,并非是她仇杀的对象,况且国民*早已成立,推翻了清*。因此,“复仇”对她来说,已无实际意义。她不得不按捺住自己心中的怨恨,放弃了“报仇亲恩”的打算。但她心灰意冷,看淡人生,人海茫茫,何处是她的人生归宿呢?她迷茫、傍徨……。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接触到了佛经,经过反复地阅读,经中许多精粹的言理教义,使她得到精神归宿与安慰,从而萌发了学佛的念头。于是寻找更多的佛经,不断细心阅读,每日还以香花供佛像,顶礼膜拜。终日茹素,断绝荤腥。并至诚发愿,默祈自己早遏明师,以成就出家因缘。于是她历访名宿,请求法要,解悟日深。她回绝一些向她求婚者,并作《辞婚诗》表示终生不嫁,决心出家的意愿。诗云:

提起神锋剑太阿,情根斩断出虞罗。

亲恩未报肝肠断,青磬红鱼礼佛陀。


心安禅寺

民国十一年(1922),她来到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后山心安禅寺,拜智妙禅师为师,剃染出家。九华后山是佛教名山九华山主要景区,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奇峰峭拔,怪石磋峨,松林竹海,苍翠欲滴,气候宜人。据有关资料记载:为人称誉的“九华十景”其中就有五景(桃岩瀑布、舒潭印月、天柱仙踪、九子泉声、莲花云海)座落于后山。清代诗人袁枚的“九华如屏风,好处都在外”诗句中的“好处”就是指的九华后山。这里由于寺院比较分散,不及前同集中,相对来讲,后山香客较前同要少。人称前山“繁华如闹市”,后山“幽静似天堂”。但当人们来到后山以后,都为这里的山光、云影、飞瀑、流泉、竹海、松涛的美好风光赞不绝口,流连忘返。心安禅寺系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翠峰寺僧人妙智以八块银元买下六亩山田建成寺院,定名“心安寺”(俗称“六亩田”)。以后寺院经过不断扩充殿宇,具有十方丛林的规模,在江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妙智禅师为人热情,思想开明,常以慈悲心肠救济众生。他倡导众生平等,尊重妇女,尊重知识,爱护人才。他的办寺宗旨是“修学并举,男女兼收”。做到“学修一体化,丛林制度化”。把寺院办成学佛、修行的学校。男女集体上课、上堂、出坡,僧尼各自居住、活动在男女集体宿舍(寮房),过着集体化、制度化、团结一致、和睦相处的“六和敬”生活。这是理想的学修之处,国内以及香港地区的学子都来此修行学法。观愿尼师也在此以寺为家,安心修行。

弘扬佛法身体力行

民国十二年(1923)年,观愿至宝华寺(今江苏省句容县宝华山)受具足戒。智妙法师对观愿这一弱女子和她家庭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师徒情谊也极融洽。观愿出家以后,为了参访名宿大德,效古人行脚囊钵、湮水之湄的精神,她来到浙江参访弘一大师,得到大师的器重与亲切教诲。当时,弘一大师编著的《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完稿,观愿认真学习,细心钻研,有很大启发。她觉得比丘尼也应该有一部《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一书,由此也引发她要编著这样的书。后来,她一面参学,一面弘法,她来到她幼年成长的香港,担任香港佛学会通俗演讲兼义学教授,于莲花池寺讲解《弥陀经》。此时也正是她著书立说的大好时机。于此,她编著并完成《四分律比丘尼戒相表记》一书,对香港比丘尼持守戒律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为佛法在香港的弘扬做出了不朽的业绩,深受香港广大佛教信徒的热爱与欢迎。

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观愿返回九华后山心安祖刹任监院职。在学业上孜孜以求,修学不辍,生活上清贫乐道,淡泊自如。拜诵之余,漫步溪谷,尽情领略这风景秀丽的大自然风光。幽岩花放,古树禽啼,不时触发她吟思之情。天然成韵,写有一定数量的诗歌、散文。数年之内,青阳士女归信者甚多,人们不仅敬佩她以学识见长,其历行苦修也是一般尼众所不可企及,得到教内公认与好评。民国二十五年(1636),夹山寺高僧震华法师正着手编撰续《比丘尼传》,他对于比丘尼做出的业绩十分关注。他说:“夫法性平等,本无男女差别,阅见几千载,高尼岂乏人、言行能规物,简删独遗珍”。次年,他得知九华后山心安寺观愿尼师的事迹,亲往采访,终于将观愿尼师收入其内。此书历时三年完成,民国三十年(1941)刻印出版。从而使观愿尼师的事迹得以保存,真乃莫大幸也。观愿尼师终老于九华后山心安寺,其诗作也因战乱及十年“*”未曾刊印,大都已散失无存。

观愿尼师晚年益加勤奋精进,终日念佛、抄经,几乎很少出门。2003年10月,双溪寺定西茅棚84岁的永兴师太说:“观愿比她高半个头(约1.6米),人比较清瘦,住在福海寺三间小屋内,每次去她屋内,不是念经就是抄经,都说她很有学问。1959年,她身体不好,要求返回六亩田,是几个人用竹床抬到六亩田,后来在六亩田往生的,就葬在六亩田。那个年代日子很苦,她又没徒弟,当时没有按碑。出家人不图名利,能有六亩田的黄土盖身就是大缘分。”

5、现任住持

现任住持演慧师,俗名金镇明,江西景德镇人。十八岁在浮梁县阳府古寺出家,一九九四年十月在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受具足戒。一九九八年在“六亩田”心安寺当家至今。其间,不仅接通了到寺内的高压电、自来水和电话,还修通了天柱桥至“六亩田”四公里的盘山公路。特别是盘山公路的修通,不仅方便了善男信女的朝拜,同时对九华後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有关典故


心安禅寺

1898年月霞在翠峰创办“华严道场”,又称华严大学,位于后山翠峰。“讲华严,造成大位”,学制三年,当时就读的学僧众多,且不论僧众,均可听课,但规定不得留宿女众(尼姑与女居士)。一日狂风骤雨,一尼姑听课后难以返回,就读的一位小沙弥因同情而擅自将其留在柴棚内过了一夜,小沙弥因此违反了寺规而被逐出道场。因为自己的经历,此后小沙弥一心想自己建造一座寺庙开创“四众共修”的新规——即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以及男女居士可同寺修行。此小沙弥就是心安禅寺的首任住持直妙。其“四众共修”的寺规一直延续至今。

7、景观特色

心安禅寺周邻被百丈潭瀑布、天柱仙踪、古嘉鱼池、古钓鱼台、天柱馆等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簇拥点缀,重峦叠嶂,五彩缤纷。林中鸟读今古文章,峰顶云绕绝妙丹青,是谈禅、悟道、修性、旅游的好去处。

上一篇:沈阳实胜寺

下一篇:妙法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