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
佳县,古称葭州,因境内佳芦河两岸芦苇丛生而得名,1964年改称今名,佳县是颂歌《东方红》的故乡,是*率党*转战陕北时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中国红枣名县。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西岸,毛乌素沙漠南缘。东隔黄河与山西临县相望,南邻绥德县、吴堡县,西连米脂县,西北接榆阳区,北以秃尾河与神木为界,距榆林市71千米。总土地面积2029.28平方公里。全县辖11镇5乡4行政服务中心,653个行政村,辖区户籍9.41万户,人口26.5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1万人,城镇化30.5%。
名称:佳县
外文:JiaxianCounty
别名:葭县、葭州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陕西省榆林市
下辖地区:辖11镇5乡4行政服务中心,653个行政村
*驻地:佳芦镇
电话区号:0912
邮政区码:719200
地理位置: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西岸
面积:2144平方千米
人口:26.59万人
方言:陕北方言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陕K
行政区划代码:610828
1、地理气候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西岸,地处北纬37°41′47″—38°23′34″、东径110°0′45″—110°45′10″之间,东与山西临县隔黄河相望,西与米脂县接壤,南同吴堡县、绥德县山水相连,北和神木县、榆阳区毗邻。总面积2028平方公里。
佳县地域南北长85公里,东西宽23.9公里,象一把巨大的琵琶,置于黄河西岸。县境东南沿黄河西岸为土石山区,约占总面积的22%;西南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约占总面积的48%;北部系毛乌素沙漠南缘,属片沙区,约占总面积的30%。海拔高度介于675—1339.5米之间。
佳县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雨量不足,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0.2℃,历史上极端最高气温42.1℃、极端最低气温-24.4℃;平均无霜期199天,最长为229天,最短为172天,年际差为5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87.4小时,年际差为600.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386.6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为576.3毫米、最小降水量为235.7毫米,年际差为340.6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旱、霜、雹等自然灾害频发,旱灾尤为突出,素有“十年九旱”之称。
2、历史沿革
佳县
春秋属白狄部族。战国属赵。秦属上郡。西汉惠帝五年(前190年)始置圜阴县(治所在今王家砭镇柳树会村),属西河郡。东汉末年至唐代被匈奴、氐、鲜卑等少数民族占据,境内先后置过革融县、延陵县、开疆县、中乡县、真乡县、真州。五代时纳入西夏版图。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筑葭芦寨,改属河东路,作为黄河西岸进击西夏的重要堡垒。元符二年(1099年),葭芦寨升为晋宁军,并领临泉县(今山西临县),大观三年(1109年),又以定胡县(今陕西吴堡县和山西柳林县一带)归属晋宁军,其时,晋宁军地跨黄河两岸,兵多将广,与西夏颉颃。金、宋对峙时期县境被金控制,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为晋宁州,二十四年(1184年)更名为葭州,兴定二年(1218年)改属延安府。正大三年(1226年)葭州领葭芦、通秦、吴堡、神木、太和、弥川、府谷、建宁8县之地。元、明及清初均置葭州,领神木、府谷、吴堡三县。乾隆元年(1736年)改为县级州,隶属榆林府。全境分三里,下属七都,辖车会、响石、界牌、开光、德胜、岔道铺、古木、神泉、乌龙铺、浮图峪、倍甘、螅蜊峪共十二地方。
1913年改为葭县。1934年,十二地方改编为十二联保,县城另设1个联保,全县共设13个联保。1940年改设为13个乡公所。1942年将德胜、界牌两个乡公所划归神府县,开光乡公所划归榆林县,其余10个乡公所改称区公所,共辖55个乡。1940年后属绥德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4年1月,葭县人民*成立,仍属绥德分区。1946年10月,将榆林县报恩乡、金明乡、安崖乡并入葭县,新设毛谷区(后改称葭芦区)、开光区。1947年又将榆林县常乐乡、双建乡并入葭县,改设常乐区、双建区。至1949年,辖城关、葭芦、螅镇、乌镇、倍甘、店镇、神泉、通镇、车会、响石、古木、开光、双健、常乐14个区、74乡,295个村民委员会、879个自然村。 1956年10月,葭县改属榆林专区。1958年12月10日并入米脂县,1961年9月1日复设葭县,设23个公社。1964年9月,因“葭”字生僻,经国务院批准,改为佳县。
1984年7月改人民公社为乡(镇)人民*、生产大队为村民委员会,辖23个乡(镇)人民*,653个村民委员会。1989年3月划出下高寨乡16个村新设楼家坪乡。1997年12月,方塌、王家砭、金明寺、店镇4个乡改为建制镇,至此,辖8镇16乡。2000年榆林地区改为榆林市,佳县属之。
2001年11月撤销神泉乡并入佳芦镇;撤销西山乡并入通镇;撤销下高寨乡、楼家坪乡并入乌镇。2011年6月28日,又撤销刘家山乡并入乌镇;撤销峪口乡并入佳芦镇;撤销官庄乡并入金明寺镇;撤销兴隆寺乡并入朱官寨乡,设朱官寨镇;撤销朱家坬乡,设朱家坬镇;撤销螅镇乡,设螅镇。至2011年末,辖11镇5乡,653个村民委员会。
3、行政区划
全县辖11镇5乡4行政服务中心,11个镇分别为佳芦镇、坑镇镇、店镇镇、乌镇镇、金明寺镇、通镇镇、王家砭镇、方塌镇、螅镇镇、朱官寨镇、朱家坬镇;5乡分别为刘国具乡、木头峪乡、大佛寺乡、康家港乡、上高寨乡;4行政服务中心分别为官庄行政服务中心、峪口行政服务中心、刘家山行政服务中心、兴隆寺行政服务中心。
4、人口面积
佳县
2011末,辖区户籍人口9.41万户、26.5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1万人,城镇化率30.5%。总人口中,男性14.02万人,占52.7%;女性12.57万人,占47.3%;18岁以下5.46万人,占20.53%;18~35岁8.42万人,占31.67%;35~60岁9.23万人,占34.71%;60岁以上34800人,占13.0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6.58万人,占99.98%;有藏、回、彝、蒙古、壮、满、达斡尔、锡伯、土家、傣10个少数民族,共55人,各乡镇均有分布,以嫁入女性为主,其中藏族最多,18人,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31.03%,其他依次为回族13人,彝族8人,蒙古族4人,壮族、满族各3人,达斡尔族、锡伯族各2人,土家族、傣族各1人。2011年出生3799人,出生率10.1‰;死亡1363人,死亡率4.4‰,人口自然增长率5.7‰。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2.9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6.25千米,总面积2029.82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1人。
5、资源
佳县国土资源广阔,总土地面积304万亩,农用地271万亩(包括耕地98.6万亩,园地7.8万亩,林地101.7万亩,牧草地47万亩,其它农用地15.9万亩),建设用地13万亩,未利用地20万亩。
通过调阅地质考查资料和试钻探,境内蕴藏着较为丰富的岩盐、煤炭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特别是岩盐,县境90%的区域都有储藏,预测储量8000亿吨,已探明储量1000亿吨以上,分别占全市储量的11.3%和13.5%,盐层厚度80—120米,开发前景可观。
农特产品主要有红枣、绿豆、洋芋、羊子等。佳县是中国红枣名乡,2001年,国家林业局授予佳县“中国枣乡”称号。朱家洼乡泥河沟村生长着1300多年前栽植的老枣树,至今仍冠盖如云,果实累累,被专家称为“枣树王”、“活化石”。北京同仁堂志有“佳州油枣入药可医百病”的记载。2005年,佳县取得国家有机红枣生产基地和有机红枣产品“双认证”;以绿豆为主的小杂粮畅销全国各大市场,洋芋淀粉生产的β—环糊精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国,羊肉以膻味小、肉质鲜美受到消费者青睐。
6、经济发展
佳县
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56亿元,增长8.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26亿元,增长32.7%;实现财政总收入1.39亿元,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205万元,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10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7254元,增长13.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51亿元,增长2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亿元,增长15.7%;各项存款余额27.25亿元,增长22.6%;各项贷款余额10.7亿元,增长31.8%。全县经济社会呈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工业
园区建设再掀高潮,被省中小企业局批准为省级重点建设的县域工业集中区。规划方面,修订完善了园区总体规划及环评,编制了园区产业规划、王家砭新镇总体规划,完成了一、二、三期控规、榆佳新城起步区修建性详规和芹涧沟生态水景、工业大道二期、园区环城道路工程设计,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柳园路、华创路、长兴路、天宝路完成路基工程,榆佳大道、园区九路、园区环城路南线一期工程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园区道路路网基本形成;工业大道绿化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园区供水工程1、2号水源井建成,管线工程已与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签订BOT模式框架协议;供电工程110千伏变电站建成;园区新征土地400多亩,储备生产建设用地20多平方公里并正在调整配套规划,园区供热、供气、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项目加快推进。产业项目方面,省有色天宏新能源多晶硅项目与美国公司初步达成合作协议,项目设计等前期工作正在推进;天宝日处理100万方天然气液化项目完成厂房主体和设备订购;恒生镁业1万吨金属镁、1万吨镁合金以及配套30万吨兰炭生产线建设项目启动实施;华创1×3万KW机组发电项目完成场平、打井、防尘网等建设工程;万达新能源物流园天然气液化集装站项目完成场平;恒源120万吨真空盐项目正在进行场平等前期工作;佳县汽车检测线、大宇塑料再生项目主体建成;榆佳科技产业孵化中心、明盛服装等项目全面推进;东冠化工、中元纯碱项目正在办理前期手续。目前,园区累计完成投资30多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6240万元,同比增长7%。
农业
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76万亩,粮食总产量14.41万吨。新栽枣树2.9万亩,补栽枣树3.4万亩,改造低产枣园5.9万亩;新栽核桃21782亩、果树3015亩,山杏嫁接2000亩;完成地膜玉米种植10.3万亩、小杂粮标准化生产基地3万亩,实施百万亩高产集成技术推广工程18.9万亩。东奥5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建成投用,已出栏生猪1.2万头,全县牛、羊子、生猪、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9万头、42.9万只、29.3万头、68.2万羽,实现畜牧业总产值4.5亿元。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全县共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6家,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40个,一乡一业示范乡镇2个,劳务输出5.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8亿元。启动整村推进项目15个乡镇31个村,实施世行五期项目45村53个。完成通村公路建设196公里,新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6处,新建改造提升基本农田1.85万亩,发展节灌面积3000亩,新建沼气池1000座,推广太阳能灶800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旅游文化
扎实推进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县工作,持续加强白云山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新栽松树8万株、落石治理、道路维修工程全部完工,民俗文化园、木雕艺术展览馆、道教文化博物馆、白云山大酒店完成主体工程,白云山景区整体功能进一步提升。完成了赤牛坬民俗博物馆、石佛堂禅寺等景点工程,东方红阁开工建设,木头峪古民居保护开发项目开展整体规划提升设计。参加了第六届陕西旅游商品博览会,在凤凰网开设佳县旅游示范县创建专栏、《陕西旅游》杂志开辟专刊,通过航拍制作了佳县旅游宣传片,成功举办了秦岭与黄河、白云山与楼观台对话活动,完成了白云山庙会申报*非遗保护名录工作,编印出版了《白云神韵-白云山道教音乐图典》,完成了红色旅游普查工作,积极申报全国红色旅游线路,全方位宣传佳县旅游。全年接待游客2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40%。
项目建设
全年实施重点建设项目60个,总投资386亿元。目前完工15个,在建38个,7个推进前期工作。榆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神佳米高速公路神木至佳县段开工在建,红色旅游路、沿黄公路路基工程全部完成,其中神木界碑至木头峪段建成投运,官石路建成投运,地方道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15亿元。市上安排振南项目11个,投入扶持资金6129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凌云鼎广场建设及周边城墙保护维修工程完成,粮食储备库、中天大厦、金龙大酒店、县城新污水处理厂主体建成,县城新垃圾处理场进展顺利。坑镇列为市级示范重点镇,赤牛坬村列为市级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并成功入选农业部“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499万元。同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西洽会、煤博会等平台,引进项目16个,总引资额达127.14亿元,累计到位资金8.24亿元。
生态建设
紧抓“三年植绿大行动”机遇,全力打造绿色生态佳县,投资2827.6万元构建千里绿色长廊,
春季植树造林8万亩,实施森林抚育补贴试点4万亩,千村万户绿化工程15村,形成千亩以上果业经济林4处。扎实推进水保生态治理,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66.4平方公里,新建加固维修淤地坝120座,完成高阳湾水库放水设施改造工程,建成佳芦河河堤治理王家砭段主体工程。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氨氮分别削减3.8%、3.07%、2.31%、2%,圆满完成污染减排任务。佳芦河入黄河口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启动了“四城联创”工作,县城大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0天。
7、社会民生
佳县
新增财力100%用于民生,民生支出达6.3亿元,增长7.25%。“惠民十件实事”件件落地,屈家庄至木场湾7.8公里市政道路改造、县城供水扩改建工程、城区社会治安电子防控体系工程建成投运;县城第二幼儿园、中医院门诊楼、400套廉租房主体建成;园区1596套集中移民住房、县中心敬老院达到正负零零以上;县城气化工程实现供气2000余户、34个单位;园区3000套限价房完成地块确定、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从我县人才库中招考220名大学毕业生聘用到有关事业单位,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新聘畜牧兽医类大学毕业生11名,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090人,农村居民进城落户8102人,发放创业促就业小额贷款3220万元。扶贫办、妇联、慈善协会等单位筹资268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734人。乌镇敬老院建成投用,已入住42人。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55%,城镇居民参保率达到9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99.9%。全年共发放城乡低保、五保、救灾、临时救助、一站式救助、医疗救助等保障资金12620余万元,基本实现了社会保障全覆盖。保障房建设与扶贫开发进展顺利,目前全县已建成保障性住房658套,限价商品房316套,发放租金补贴1959户,补贴资金335万元,发放农村危房补助资金1177万元。全年搬迁扶贫人口200户760人,脱贫12000人。同时完成了2011年度187户移民搬迁任务,2012年城区扶贫移民搬迁住房420套建成,王家砭高武沟集中移民住房120套主体建成。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90万元,补贴农机具1152台(套),通过“一卡通”兑现惠农补贴资金8000余万元。全年免费发放碘盐800吨。
社会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为佳县中学新聘名师9名、免费师范生和师范专业硕士研究生6名,其他学校新招聘师范类大学毕业生44名、幼儿教师26名。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发放寄宿生活补助553万元,投入“蛋奶工程”和“营养改善计划”资金1706万元。佳一中宿办楼建成投用,佳中宿办楼主体建成,维修改造了5所乡镇中学校舍,新建了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和1所县城幼儿园,13个乡镇中心小学建起附属幼儿园,34个布点学校增设幼儿园,全县基础教育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在校生总数1.6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4%,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0%,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前移2个位次。医疗计卫工作不断进步,新招聘医学类大学毕业生57名,设立县级公立医院以奖代补基金300万元,建成了县级两院和4所乡镇卫生院“四级远程会诊”信息系统。完善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强化了重大疾病防控工作。计生“创国优”通过初验,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5.96‰。文化事业亮点纷呈,佳县古枣园被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佳芦镇张庄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佳县庙宇营造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佳县手工造纸、佳县唢呐被列入市级非遗保护名录。城乡文化阵地建设力度加大,“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率达到100%,放映农村公益电影8226场,安装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2.2万套,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8、基础设施
佳县
境内已形成由公路、水路两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在建项目有榆佳高速和沿黄公路。2011年有载客汽车93辆,载货汽车1198辆,其他机动车1125辆,客运总量72.48万人次,货运总量35.3万吨。
2011末,公路总里程达1960.64千米,其中S302省道境内长61.86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榆林;县乡级公路21条,总长496.6千米。设二级车站1个,运输公司1个,有客运汽车76辆、1600座,日均发送客车68辆,日客运量1400人次,年客运量66.0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400万人·千米。货运量280万吨,货运周转量3500万吨·千米。
境内有黄河D级通航河道1条,总长85千米,最大通航能力为5吨级船舶。2011年航运客运量6.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8万人·千米,货运量0.3万吨,货运周转量8万吨·千米。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网点1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024千米,乡村投递率100%。投递国内函件22.4万件,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8万件,征订报纸2.3万份、杂志0.28万册,业务收入46.09万元。
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34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万门,光缆线路总长4805千米,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12090户,比上年减少2156户,电话用户普及率7.3%;移动电话用户达13.5万户,比上年增长6.6%;国际互联网用户达432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7185万元。
能源
建成农村沼气池8060座,引进太阳灶4100座。
9、名胜旅游
佳县
境内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有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1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形成了以文化文物、民俗自然与休闲度假的旅游体系,2011年被省市*授予“陕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榆林市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榆林市A级景区创建先进县”。
重点名胜古迹
葭州古城:建于宋代,坐落在晋陕峡谷西岸、黄河与佳芦河交汇之处,雄踞海拔882米的石山之巅,三面环水,四周凌空,素有“铁葭州”之称。古城内,宋明两代石筑城墙及古今窑洞、青石街道依山而建,有香炉寺、云岩寺、凌云塔和*旧居等人文自然景观。登临古城,清风抚沐,近可逛古朴街巷、览名刹风光、观黄河玉带,远可闻白云晨钟、睹高原象驰、赏日出扶桑,尽情徜徉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奇景之中。2006年陕西省人民*公布葭州古城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香炉寺: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位于县城外东北侧石峰之上,东临黄河,三面空绝,仅西北一狭径与城相通。寺东南有直径5米、高20余米巨石兀立,形似高足香炉,顶端建有观音楼,故名香炉寺。巨石与庙院旧时架设有3米长、1米宽的木桥相通(现已改建为水泥钢筋结构),称为断桥,人行其上,惊险异常,俯瞰黄河,激流澎湃,烟波浩渺,蔚为壮观,尤是香炉晚照之景,酷似传说中的蓬莱仙境,故又有“黄河小蓬莱”、“黄河第一奇景”之美誉。1947年10月17日,*曾登临游览。2003年9月24日,陕西省*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岩寺石窟:建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寺内外山岩经数千年风化,宛如云卷云舒,故此得名。位于县城南青沙岭下。内有石窟8孔,内外存留石刻造像48尊,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罗汉、地藏、观音等。寺前有1座仿古砖木结构亭,1966年“*”中破坏,1982年修复。寺前是黄河、葭芦河汇合之处,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凭栏远眺,景色宜人,旧称“南方景”。1957年5月30日,陕西省*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有源故居:建于1885年。位于县城北3.5千米处的张家庄村。建筑布局为四合院落式,正有四大一小五孔土窑洞,东西各有页窑2孔,南有6孔倒座石窑,占地面积449平方米。1942年冬,伟大颂歌《东方红》创作于此,窑洞内保存有当年的书籍、书桌、煤油灯、三弦、石粮仓等。2008年9月16日,陕西省*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堂寺:位于通镇高家集村与朱家坬镇沙湾村交界处。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明成化年间(1465~1487)重修。内有石窟6处、唐代石刻造像7尊、石碑1通、石砌庙堂、彩塑、铁钟、石碑、金属佛像、明代宣德炉等文物。通道口上方有摩崖记事,为建寺购置土地契约。1967年“*”中受到破坏,1982年修复。1992年4月,陕西省*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佳县
神泉堡革命纪念馆:位于佳芦镇神泉堡村。1947年*率党*机关转战陕北在此居住了57天,起草、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1999年建成“神泉堡革命纪念馆”,真实再现了*党率*转战陕北的历史足迹。2003年9月24日,陕西省人民*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头峪古民居:位于县城南14.5千米的黄河西岸,整体建筑井然有序,特色鲜明,是典型的陕北古民居。至今保留40余处砖瓦抱厦四合大院,其中明清古民居27院。是著名的采风和摄影基地。
泥河沟千年枣树群:位于朱家坬镇泥河沟村,数十棵树龄1300多年的枣树枝繁果硕,被称之为“中国枣树王”、“枣树活化石”。
乔国桢纪念馆:位于店镇乔家寨村。乔国桢是佳县籍革命烈士,是*佳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是陕西农*动的开拓者,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指挥者,他坚强不屈、无私无畏,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县委、县*于2010年建成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的乔国桢纪念馆。展馆分上下两个展厅,展出内容列6个单元、240余块展板和部分实物,是县委、县*命名的党史教育、党员*革命传统教育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赤牛坬村民俗博览馆:位于坑镇赤牛坬村,2010年建成。设有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灯具、红枣系列等四个博览馆,陈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用具、生活用品等实物4000多件。是陕西省首个民俗博览馆。
10、风土人情
境内居民饮食、宗教活动等乡土气息浓郁,独具特色。
佳县小吃
境内地方传统风味小吃主要有马蹄酥、酥饺、碱饼等,制作工艺讲究,口感上乘。马蹄酥因其形如马蹄而得名,松软酥绵、香甜可口,是招待贵宾、探亲访友、过节馈赠之上品,驰名晋、宁、蒙、甘诸地,外来游客多慕名品尝;酥饺形如大水饺,外皮内馅,饺口边沿呈麻花状,熟饺呈黄色,飞皮(鳞状皮)一触即落,外表美观,味香可口,营养丰富,是请客送礼的上等食品;碱饼形若大饼,膨松酥软,入口即化,俗称“闪塌嘴”,具有开胃、易消化之功效,尤宜产妇、病人及婴儿食用。
打醮
在境内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是道士求丰祈福的大型祭神活动。按规模为大醮和小醮,一般要进行三四天,基本活动是熏坛、起经、出幡、迎供、谒庙行香、撒路灯、上表、观灯、上十供、放赦、扬幡、转九曲、放大典焰口、放焰火、醮止。其主要目的是修设清斋,答谢天地;祈愿顺星呈祥、五谷丰登、民安国泰;禳瘟解厄,人口平安。打醮活动最初只在白云观内进行,后来逐渐发展到白云山会所属的四十八社(村)(大的一村一社,小的两三村一社)轮流打醮,每年一社一次大醮,30年为一周期。
11、古今人物
李有源故居
佳县钟灵毓秀,风云人物层出不穷。
元朝有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张翥;明朝有太医柴旻,文进士、山东监察御史童宽,征西将军牛秉忠,风宝总兵都督同知高汝励;清朝有文进士张尔德、张璐,平羌将军刘友元,武进士李若琮,武进士、参将魏长清,武进士、副将高镛。仅明、清两代,境内共出文武进士7人、文武举人67人、贡生429人。
近现代,更是人才辈出。
有神团领袖张会元,陆军中将、兰州军区司令员、炮兵司令员张达志;陆军中将、西北野战军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阎揆要;海军少将、军副政治委员、海军工程学院政治委员贺大增;*北方局秘书长乔国祯;*山东省委书记武开章;青海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俊贤;被*誉为“武秀才”的陕西省政法委主任刘子义;陕西省政协秘书长杜嗣尧;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高长久;*铁道学院副院长李卓儒;受到*亲切接见、陕甘宁边区*多次表彰的八路军359旅班长张治国。
有机电工程专家、教授、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作家任士增、武玉笑,作曲家马生采,漫画家李乃良,人民歌手李有源、李思命。有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71人;工程师、农艺师、主治医师和中学高级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1483人。
12、土特产品
境内土特产品主要有红枣、手工挂面、小杂粮、手工洋芋粉条、山野苦菜等。
红枣
佳县属国家林业部(2001年)命名的“中国红枣名乡”,是枣树生长的最佳区域,也是我国红枣栽培的起源地之一。佳县红枣以个大、核小、肉厚、色鲜、含糖适中、油性大、药用价值高等特点闻名全国。北京《同仁堂志》有“葭州大红枣,入药医百病”的记载。明代李时珍评红枣:“熟可食,干则可脯,丰俭可以济时,疾苦可以备药,辅助粮食以养民生”,并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干枣有润心肺、补五脏、治虚损、养脾胃”等功效,是集食用、药用、保健为一体的滋补佳品。红枣系列产品有红枣红酒、红枣白兰地、红枣饮料等。
手工挂面
以优质小麦面粉经祖传18道手工工艺精制而成,距今已有400年历史。具有易煮易熟、回锅如新、口感爽口、劲道味美、绿色健康之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上一篇:洛川会议
下一篇:佳县神泉堡革命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