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界首书会

科普小知识2022-09-28 08:34:33
...

界首书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界首市苗湖书会是界首文化艺术上的一个独特的“盆景工程”。苗湖书会的举办地在界首市任寨乡的苗湖村。清嘉庆年间,据今200年左右,唱坠子翁的艺人苗本林,发起了苗湖说唱会,当时参加演唱艺人有苗湖村三人,邻村五人。“无时不说,无处不唱,无人不乐”是书会的特点。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一到,苗湖书会就热闹起来,众多艺人云集,每位艺人就是一台戏,戏里戏外都演绎精彩人生。2008年6月,安徽省界首市申报的界首书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历史渊源

界首市苗湖书会起源于清嘉庆年间,据今200年左右,唱坠子翁的艺人苗贯珠的父亲,发起了第一届苗湖书会,当时参加演唱艺人有苗湖村三人,邻村五人。

民国时期,渔鼓艺人苗文选,把闰年的农历六月六当作苗湖书会,一唱就是五天,迎来四邻八乡的群众,相当热闹。

1947——1948年,艺人苗五普又把苗湖书会接传下来,此后,由于说唱艺人断层,苗湖书会曾经一度沉寂了下来。

1985年改革开放给苗湖书会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机遇,苗贯珠第六代子孙著名艺人苗清臣,看到苗湖书会有了新的希望,联络周边市县的著名艺人,在界首县委、县*、县委宣传部、县文联、任寨乡*、界首县曲协的扶持和帮助下,正式举办第一届苗湖书会,至今已举办25届。苗湖书会每届五天,方园几十里的观众前来观看演出。并且吸引了周边几十里地的曲艺演员参加演出。山东曹县、江苏坯县、湖北大悟县、河南周口地区、阜阳地区县市、宿州地区的曲艺人相继赴会演出,在书会举办期间,同样举办商贸会,吸引了大批商家前来,有力地推进了当地的物质交流和经济发展,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而今,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及多媒体文化的渗透,苗湖书会受了严重的影响,苗湖书会所演唱的曲种淮北大鼓、安徽琴书、坠子等,也日渐匿迹。

1939年,第六代传人苗元普为纪念第一代发起人苗本林165周年诞辰,把闰年的农历六月六定作苗湖书会,一唱就是五天,迎来四邻八乡的群众,相当热闹。此后,苗湖书会经过不断传承,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到*时期,受政治运动的影响,一度沉寂。

1985年,著名艺人苗清臣联络周边市县的著名艺人多人,在界首市委、*、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任寨乡*、界首市曲协的扶持和帮助下,重新举办苗湖书会。苗湖书会每届五天,方圆几十里的观众前来观看演出。并且吸引了周边几百里地的曲艺演员参加演出。山东曹县、江苏坯县、湖北大悟县、河南周口地区、阜阳地区各县市、宿州地区的曲艺人相继赴会演出。

渔鼓源于明代叙事性道情,后由道士以道教为演说题材,在民间传道时流传至界首,大约有400多年历史。界首渔鼓艺人主要分布于光武镇、芦村镇和顾集镇。1920年前后,是界首渔鼓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影响区域东至蒙城县,西至河南省沈丘县、新蔡县、郸城县、太康县等。

2、民俗内容

“无时不说,无处不唱,无人不乐”是书会的特点,苗湖书会以演唱坠子为主,其曲目有《金鞭记》、《响马传》等。界首第28届苗湖书会上40余名民间曲艺家登台表演,内容有大鼓、琴书、评书、渔鼓、快板、坠子、小品等十余种曲艺品牌。

渔鼓是苗湖书会的重要曲种之一,又称道筒子或坠子嗡,行话为“溜兰条儿”。界首渔鼓以演唱为主,夹白为辅,因界首南北狭长又分为南称“高音渔鼓”,北称“低音渔鼓”。所持乐器为打击器,即渔鼓筒子和简板,所演唱曲目多为传统书目,唱腔高亢嘹亮,委婉动听。现今的界首渔鼓音乐已被收录于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安徽分卷中,有关专家称其为“安徽曲艺一枝花”,被誉为颍河流域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研究价值,是我国曲苑中一朵芬芳的奇葩。

经过上百年的努力,说唱会的剧种也由过去单一的坠子,发展到评书、渔鼓,快书等曲种40多个。同时,也增添了玩狮子、旱船等民间舞蹈及戏剧表演。

3、主要活动

2010年7月17日,阜阳师范学院学生会数十位同学带着节目来到界首的苗湖参加每年一度的“苗湖书会”。在今年的第二十六届苗湖书会上,音乐学院学生带去了五个曲艺节目,分别是《开场锣鼓》、相声《失火记》、西河大鼓《鲁班学艺》、二人转单出头《红月娥做梦》、二人转《小两口回门》。

2012年7月24日,界首市任寨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湖书会(第28届)如期举行。此届苗湖书会为期三天,共有来自河南、山东及我省亳州、宿州和阜阳各县市区的40余名民间曲艺家登台说书献艺。同时,为了扩大书会的影响力,推动地方曲艺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本届书会设立了任寨乡和苗湖村两个演出场地。在10多个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演员们竞相献艺。表演内容有大鼓、琴书、评书、渔鼓、快板、坠子、小品等十余种曲艺品牌。

2015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初六,第三十一届苗湖书会在任寨乡苗湖村如期举行,来自周边省、市、县近40名曲艺艺人齐聚一堂,同台献艺,渔鼓、大鼓、坠子、琴书、双簧、评书、豫剧、快板等曲种应有尽有。省级非遗“界首渔鼓”代表性传承人苗清臣表演的渔鼓《要荆州》拉开了演出的序幕。幽默滑稽的快板书《打针》,诙谐有趣的相声《反正话》,开心搞笑的小品《小店门前》《三家亲》,柔美细腻的坠子《民生工程就是好》、《八美图》,浑厚粗矿的大鼓《八马岭》《金鸠记》,高亢委婉的渔鼓《禅阳寺》《封神榜》,愈千名农民群众观看演出。

传承意义

书会演唱的曲目多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涌现的新人新事。如宣传邻里和睦,计划生育,遵纪守法,破除迷信等内容的节目。目前,书会已演出新曲目106个。创作新曲目150多个。这些新曲目在历届书会上,均获得群众的好评。“苗湖书会”演唱的曲目,特别是鼓书、评词等道具简单、演唱方便,可就地取才,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特别适合农民口味,易于传承,曾有取瓢、盆当鼓之娱。

“无时不说,无处不唱,无人不乐”是界首苗湖书会自娱性的重要体现,是原始趣味性的真实写真。农闲时节,茶余饭后,一曲鼓书说唱,宣泄着内心的情感世界,或高亢明快,或凄婉悠扬;性情炽烈,愉悦心胸,寓教于乐,陶冶情操,特别是一些精悍的鼓书小段新作,教育人们惩恶扬善,尊老爱幼等。在今天快速发展的时节,仍不失其重要意义。界首市苗湖书会承载着地方曲艺和稀有曲种的交流与发展的重任,是树立区域品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构建*新农村的精品文化资源。

为把苗湖书会更好地办下去,苗清臣老人从1986年起,相继举办了曲艺培训班,并成立了苗湖曲艺队,吸收了几十名农村青年,分别学习琴书、坠子、大鼓、评书。苗老自编教材,自任教员,传授技艺,示范表演。据了解,苗老的弟子张丽的大鼓说唱,声音宽厚,底气十足,曾在界首市首届曲艺大赛中获一等奖。弟子郝小梅的坠子,起腔火爆,唱腔优美,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她在苗湖书会上演唱的新编曲目《信用社是咱铁靠山》,在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上获优秀表演奖。苗湖书会理应有美好的明天。

传承现状

说起苗湖书会,不得不提的是当代的创始人苗清臣老人。

苗清臣精神矍铄,左手持扇,左臂环抱长二尺四寸、圆周九寸、无节竹筒蒙上猪皮膜做成的“渔鼓筒”,娓娓唱来,唱词结构严谨,文字通俗、活泼,唱腔纯朴,行腔圆润,起、承、转、合间尽显古朴、深沉、优美。《单刀赴会》、《亲家俩》、《地震无情人有情》等精彩节目倍受场下观众欢迎。

苗清臣出生界首市任寨乡苗湖村,这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界首书会”的所在地,苗清臣的曾重祖父苗本林是书会创始人。1943年,苗清臣出生时,这里集聚了很多曲艺表演的民间艺人,坠子、渔鼓、大鼓、琴书等都是这些艺人擅长的曲艺表演,苗清臣从小耳濡目染,渐渐有了浓厚的兴趣。1962年初中毕业之后,他开始专著于曲艺的专业学习,拜师求学,1963年后的几年,苗清臣从未离开舞台,一生喜爱表演的他,与界首渔鼓艺术结下深深的情缘。他整理的经典曲目有《呼家将》、《响马传》、《拉荆笆》、《割肝救母》、《刘云打母》、《长征诗》、《清官断》、《韩景龙撵轿车》等近20部;创作的新曲目有《亲家俩》、《好媳妇》、《假新娘》等10余篇。他表演的界首渔鼓曲目多次在国内曲艺大赛中获奖,其事迹被《安徽日报》、《阜阳日报》、安徽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宣传。1990年,渔鼓曲目《信用社是咱靠山》获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三等奖。1995年,参与撰写的《界首渔鼓曲艺》收录《安徽曲艺卷》,《界首渔鼓音乐集成》收录《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卷》。2009年7月,渔鼓曲目《改革开放三十年》获安徽省曲艺小品大赛三等奖;2012年7月,渔鼓曲目《小岗魂》荣获第二届安徽省曲艺小品大赛演出三等奖、创作三等奖。如今,古稀之年的苗清臣仍为界首渔鼓传承发展不停奔波,致力于宣传推广渔鼓艺术,培养新人,传承技艺。为把界首渔鼓更好地传承弘扬,苗清臣从1986年至今,自编教材,自任教员,相继举办近30期界首渔鼓培训班,成立了界首渔鼓曲艺队,他的徒弟遍布河南、山东、阜阳、亳州等省市,徒弟李广义、辛天聚、李立邦、闫莉、郭云凤、朱立仙、苗馨新、苗馨雨、苗馨丹、宋登峰、王长征、王鹏飞、段宝君等30余名界首渔鼓传承人常年活跃在舞台。

老艺人闫治文风采依旧,表演拿手的大鼓书,一口气说下来,不滴汤、不漏水,贯口如爆,声韵铿锵,却丝毫看不出他已是耄耋之年。生于界首、长于界首的闫治文老人,与曲艺结下了一生的缘分。从小就深受曲艺的熏陶,14岁拜师学艺,主唱坠子和大鼓,开始了自己的从艺之路。学成之后的闫治文,在曲艺界更是如鱼得水,凭着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与热爱,他走南闯北,也收了不少弟子。他编写的关于“扫盲”、“二流子”的曲词,现在听来还别有意义。

苗湖六月六的说唱会吸引了临泉、太和、阜阳、河南省沈丘等周边县市的说书艺人继续到苗湖参加说唱会,其中代表人物有河南省沈丘县李教兴、吕元生,临泉县的田教宇,阜阳市的王教明,太和县的张元德、张元村,每年都有三四十个著名艺人前来苗湖说书献艺,由于这些艺人的加盟,使说唱会影响迅速扩延到黄淮之间,方圆百十里的群众都到苗湖听说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