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乐村
同乐村,属于山区。距离镇2.00公里,国土面积60.95平方公里,海拔1840.00米,年平均气温14.30℃,年降水量947.70毫米,适宜种植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维西县同乐村作为国际傈僳族文化寻根之旅的重要一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尺目刮的发源地、云南省传统文化保护区暨同乐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被列为全国百大新发现之一、中国傈僳族文化研究基地。
1、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864.68亩(其中:田251.12亩,地1613.56亩),人均耕地1.47亩,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拥有林地72425.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31.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1亩,主要种植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793.98亩。
2、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299户通自来水,有299户通电,有299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99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9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99户。该进村道路为土路;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00公里。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258.91亩,该村到2013年底,有2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3、农村经济
该村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5.5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31.10万元,畜牧业收入110.34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05头,肉牛169头,肉羊337头);林业收入38.51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45.50万元,工资性收入20.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11.2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6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80人,在省内务工72人,到省外务工8人。
4、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农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13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9.91万元,该村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农业产业。
5、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299户,共乡村人口1252人,其中男性650人,女性600人。其中农业人口1252人,劳动力794人。到2013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07;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15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委会卫生所,距离镇卫生院2.00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234户。
6、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叶枝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县中学。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75人。
7、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3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6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786.19亩,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劳11940个(劳均15个)。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公开,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成立了*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8、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71人,党员中男党员66人,女党员5人。
9、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生产生活物资大部份仍靠人背马驮,农业机械使用率极低,绝大多数使用传统的农耕手段。大多数旱地靠雨水灌溉,灌溉渠道等级低,保通程度差。电力供求矛盾突出,公路等级低,通达状况差,对经济发展制约突出。贫困人口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科技措施推广的广度,深度受制约。家庭经营致富能力不强,贫困户一般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对市场经济竞争适应性差。在自然灾害出之年返贫率高,社会事业落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难度大。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在农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努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争取资金,在同乐傈僳族原始生态文化村建一食宿接待站和娱乐室,并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族文化,启动旅游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对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为民族特色产品的流通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增强了当地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促使农特手工产品规模化发展,促进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