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泽·曼努埃尔·杜朗·巴罗佐
若泽·曼努埃尔·杜朗·巴罗佐(JoséManuelDur?oBarroso,1956年3月22日-),出生于葡萄牙里斯本,是一位葡萄牙和欧洲联盟的政治家,曾任葡萄牙总理。从2004年11月22日开始他担任欧盟委员会主席。
中文名:若泽·曼努埃尔·杜朗·巴罗佐
外文名:JoseManuelDuraoBarroso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56年3月
国籍:葡萄牙
出生地:里斯本
职业: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
毕业院校:日内瓦大学
1、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若泽·曼努埃尔·杜朗·巴罗佐
葡萄牙*时期
巴罗佐在其学生时代就开始从事政治了。在1974年4月25日的丁香革命前他是一个比较哲学性的毛派左翼党派的首领,但他很快就退出了这个政治派别,1980年12月他加入葡萄牙社会*党,这个党虽然名为社会*党,但它实际上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党派,今天在欧洲议会中它属于欧洲人民党。巴罗佐至今属于这个党派。
他在葡萄牙曾任以下职务:
从1985年到1987年内政部副国务秘书。
从1987年到1992年外交和国际合作国务秘书。
从1992年到1995年任外交部长。1990年他促成安哥拉内战中解放安哥拉人*动和若纳斯·萨文比领导的安哥拉彻底独立国家联盟之间的停火协议。巴罗佐还支持东帝汶从印度尼西亚的独立运动。
1995年葡萄牙社会*党在大选中失败后巴罗佐未能如愿成为该党的主席。
1999年在经过党内的激烈斗争后他才终于成为社会*党的主席。当时许多人认为他缺乏政治上的强硬和顽强,不会在党内的激烈斗争中坚持到底。事实证明这个影像是错误的。在2002年的议会选举中社会*党勉强胜过社会党,由于巴罗佐所执行的节省措施在2004年的欧洲议会选举中他的党勉强败给了社会党。
从2002年4月6日到2004年7月12日他任葡萄牙总理。在他任期内他的一些政策遭到国内的反对,比如2003年春他支持美伊战争,此外他促进葡萄牙国家企业的私有化和强烈节省公共财政。他本人认为出于恶劣的经济状态和前任的社会党遗留下来的财政缺陷这些步骤是必须的,此外为了实现“稳定和增长协定”这些措施也是无法避免的。此外他在任期间试图改善欧洲联盟与美国之间的关系。
巴罗佐的强处尤其在于外交,作为葡萄牙的外交部长甚至连反对党也不得不对他出色的工作表示赞赏。他对外交政策的兴趣从很早开始就已经形成了而且始终陪伴着他的政治生涯。
欧洲理事会时期
2004年6月29日欧洲理事会提名巴罗佐为欧洲委员会主席,同年7月22日欧洲议会选举赞同这个提名,413位*投赞同票,251位反对,44位弃权,24位*没有参加投票。此前德国和法国曾试图提名比利时首相居伊·费尔霍夫施塔特,保守派*曾试图提名出任欧洲联盟外交事务专员的英国政治家彭定康,但都因无法获得多数而未成功。
巴罗佐一开始提名的欧洲委员会未能得到欧洲议会的支持,他不得不替换了两名委员,将一名委员的部门改变后才于2004年11月18日获得欧洲议会多数的支持。
2009年7月9日,欧洲理事会正式提名巴罗佐为2009年-2014年欧盟委员会主席人选。
2014年10月1日,巴罗佐正式离职。10月31日是巴罗佐在欧盟委员会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而容克将于11月1日带领最近被欧洲议会批准的28位新欧委会成员共同开启欧盟新时代。
2、主要贡献
为政举措
巴罗佐
2009年初,在中欧关系跌入谷底的情况下,巴罗佐展开一系列外交动作,推动中国国务院总理*访欧。
2010年9月,巴罗佐在欧洲议会发表欧盟历史上首份“国情咨文”,指出未来一年欧盟将面临五大挑战。这是欧洲联盟历史上首份国情咨文。
3、对华关系
培养人才2008年10月23日,**政治局常委*同志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大礼堂出席了中欧法学院成立庆典并致辞。中欧法学院作为中欧双方*间教育合作项目,是中欧合作的重要成果,是在中国举办、中欧合办、面向世界的。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由中国政法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等16所欧洲著名学府合作举办,主要培养中国法律硕士和欧洲法学硕士,开展中国和欧洲的司法领域合作、学术研究,培训律师、法官和检察官。
与中国*会晤
中国国家主席*会见巴罗佐
在2005年9月和2007年11月,他分别来华出席第八次和第十次中欧*会晤。
2008年4月2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举行会谈。双方就中欧关系和重大全球性问题深入、坦诚地交换了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
2014年3月31日,中国国家主席*在布鲁塞尔会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
2014年10月1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在意大利米兰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举行会晤。*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同欧盟的关系,赞赏两位主席任内为推动中欧关系发展所作贡献。
4、个人生活
巴罗佐的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非常流利,这对他后来成为欧洲委员会主席非常有利。
巴罗佐已婚,有三个孩子。
上一篇:詹姆斯·阿利克斯·米歇尔
下一篇:埃伦·约翰逊-瑟利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