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铨
李铨将军(1912—1968.12.4),江西省吉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之一。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中文名:李铨
出生日期:1912
逝世日期:968.12.4
性别:男
1、人物简介
原铁道兵工程学院政委(副兵团职待遇)。
李铨是江西省吉安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军一七三团连指导员,独立一师一团团部支部书记、干事,红六军团特务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十八师政治部主任,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七一七团政治委员,三五九旅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解放旅旅长兼政治委员。*成立后,任第二十二兵团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伊犁区委书记,伊犁军区政治委员,*军区副政治委员,***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处书记。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李铨将军1968年12月4日在乌鲁木齐逝世。
2、生平经历
李铨,1912年出生,江西省吉安县万福镇塘东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转入中国*。
(一)
李铨生于农民家庭。
1928年起,李铨开始参加延福革命根据地的活动。
1930年,李铨任红20军173团连指导员。参加了九打吉安的战斗。
1931年“富田事变”被定性为“反革命行动”,红20军的排以上*全部被关押,战士分别被编入红3军、红7军、红12军。大部分*被错杀,李铨幸免于难。后任独立1师1团团部支部书记、干事,参加了湘赣革命根据地多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7月底,红6军团担任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任务。在任弼时、王震、肖克等人的领导下,于8月1日从永新牛田出发,突围西征,开始了长征。李铨时任红6军团17师49团政治处技术书记。强渡湘江,他与战友王恩茂手挽手,肩并肩,抗击没脖激流,安全过江。9月,渡过萧水,军团击溃敌三个师和一个纵队后从容进入贵州东部。
1934年10月下旬,红6军团与红2军团会师于松桃的石良场,创立以永顺为中心的新根据地。李铨先后任17师49团没收委员会主任、17师特务团副政委、政委、18师政治部主任、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1936年4月,部队迅速渡过金沙江。6月,到达西康,红2、6军团被命名为红二方面军。7月,到达甘孜县,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李铨时任红二方面军随营学校政治部副主任,后任教导团政委。10月,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合,红二方面军历时两年的长征胜利结束。
(二)
抗日战争开始后,红6军团改编成八路军120师359旅。李铨等人在河北岗平山县创建了平山团,李铨任政委。后改编为359旅718团,仍任政委。
1939年8月,李铨和团长陈宗尧率718团从雁东归来,驻于米脂城、吉征店、丁家畔、马家岔一线,保卫河防。后任359旅717团政委、359旅副政委。
1940年,359旅响应党*号召,在王震率领下,屯垦南泥湾,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红旗。
1944年10月,党*决定让359旅挑选一位团长率主力南下,开辟以衡山为中心的湘中抗日根据地。王震亲自出马,359旅副政委李铨自告奋勇积极支持王震组建南下支队。11月9日,5000多名南下战士出发。李铨奉命首先率南下支队第1大队,年底到达鄂北大悟山与李先念的新四军第5师会合。
1945年2月,南下支队在粤北与东江纵队会合,建立湘粤边抗日游击根据地。
(三)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企图消灭这支南下部队。1945年10月初,359旅杀开一条血路,再度与李先念部会师,被编入中原军区第2纵队,李铨任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1支队政委。后“救国军”又恢复为359旅,李铨任副政委,取得了枣阳、西粑山、韩坳等战斗的胜利。国共和谈期间,359旅被*军围困在先山县达半年之久。他们发扬南泥湾精神,战胜了极端的困难。
1946年6月27日,359旅奉令突围。刚刚摆脱了刘峙五个军的前堵后追,又遭胡宗南两个军前后左右围攻。几乎天天打仗,打了60多天,直至到达陕甘宁边区陇东专区屯子镇,才得以休整。李铨为保证王震的安全,左手负伤,仍坚持战斗,后来左手成了残疾。这次南下,被*誉为“第二次长征”。
1946年11月10日,晋绥野战军和晋北野战军被统一整编为晋绥军区野战纵队,李铨任第2纵队(辖独立1旅、359旅)359旅政委。
1947年3月,第2纵队359旅被编入西北野战兵团,李铨任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359旅旅长兼政委。
1947年7月31日,陕甘宁野战部队整编为西北野战军,李铨任第2纵队(辖359旅,独立4、6旅)359旅政委。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战军第2纵队359旅改称第一野战军第2军5师(属主力师),李铨任5师政委。
1949年6月中旬,第一野战军成立第1、2兵团,李铨任第1兵团第2军5师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李铨还参加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战三捷和榆林、沙家店、运城、扶眉等战役战斗,解放西宁、翻越祁连山,插入河西走廊张掖、酒泉,最后进军*。
(四)
1949年11月,第一野战军兼西北军区成立,李铨任第1兵团第2军5师政委。
1949年12月29日,*起义的*军整编第42、78师和整编骑兵第1师等部改编为解放军第22兵团,李铨任政治部主任,主持兵团党委的常务工作。
1953年2月,李铨任第5军政委。
1954年10月,李铨任伊犁军区政委兼*伊犁区委书记。
1954年底,*军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将原来西北、西南、华东、中南、东北、华北六个大军区改为沈阳、北京、济南、南京、广州、昆明、武汉、成都、兰州、*、*、内蒙古等十二个大军区,1956年又增设福州军区。随后,*军委陆续任命了各大军区领导班子。有一批少将率先进入了大军区领导班子,他们是: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李迎希、唐金龙,副政委张广才、叶明,第二参谋长闵学胜;*军区副司令员张希钦,副政委李铨、左齐;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鲁瑞林,副政委金如柏;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李文清、何正文,副政委郭林祥,参谋长茹夫一;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刘永生,参谋长黎有章,政治部主任廖海光。
1959年,李铨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
“*”期间,李铨遭受迫害,仍任*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委员。
李铨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副军级、原西北军区),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68年12月4日晚,李铨因身患重疾得不到休息治疗,致使发生心肌梗塞,在乌鲁木齐不治而亡,终年56岁。当时,他的家属被隔离,子女被驱散,孤身一人,无人照料。
3、革命经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二十军一七三团连指导员。独立一师一团团部支部书记、干事,红六军团特务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十八师政治部主任,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七一七团政治委员,三五九旅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解放旅旅长兼政治委员。
*成立后,任第二十二兵团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伊犁区委书记,伊犁军区政治委员,*军区副政治委员,***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处书记。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68年12月4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