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祝允明

科普小知识2022-09-28 17:04:17
...

祝允明(1460-1526),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徐有贞外孙。生而右手指枝,因自号枝指生,弘治五年(1492)举人,授兴宁令,迁应天府通判。天资卓越,五岁能作径尺字,九岁能文章,有奇气。海内索其文及书,贽币踵门,辄辞弗见。伺其狎游,使女伎掩之,皆捆载以去。人因目为狂。其书如绵裹铁,如印印泥。盖临池之工,指与心应,腕与笔应。自急就以逮虞、赵,上下数千年变体,罔不得其结构。若羲、献真行,怀素狂草,尤臻笔妙。有明朝第一之称。其友文征明曰:“吾乡前辈书家称武功伯徐公,次为太仆少卿李公。李楷法师欧、颜,而徐公草书出于颠、素。枝山先生武功外孙、太仆之婿也。早岁楷笔精谨实师妇翁,而草法奔放出于外大父,盖兼二父之美,而自成一家者也。李公尝为余言,祝婿书笔严整而少姿态,盖不及见晚年之作耳。”亦能画,唯传世者少。汪(石可)玉藏有其所书义犬记,即图其状,殊肖。间作山水、花木寄兴。惟罕作,殊为名贵云。卒年六十七。着前闻记、九朝野记、兴宁县志、怀星堂集。《明史本传、明史艺文志、苏州名贤画像册、名山藏、珊瑚网、容台集、少室先生稿》。

中文名称:祝允明

别名:祝枝山,祝希哲

国籍:明朝

出生地:江苏苏州

出生日期:1460年

去世日期:1527年

职业:书法家、诗人

主要成就:书法

代表作品:《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

1、人物简介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称“祝京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自幼聪慧过人。弘治五年(1492)中举,后久试不第。正德九年(1514),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转任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与唐寅意气相投,遭际与共。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

《名山藏》云:“允明书出入晋魏,晚益奇纵,为国朝第一。”

清代朱和羹《临池心解》云:“祝京兆大草深得右军神理,而时露伧气;小草则顿宕纯和,行间茂密,亦复丰致萧远,庶几媲美褚(遂良)公。”

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

2、生平经历

祝允明祖父祝颢为明正统己未(1439)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六十岁后辞职回乡。精于诗文,工行草,成化癸卯(1483)去世,享年七十九岁。其父祝瓛,去世时祝允明二十四岁,生母于其十六岁时离世。外祖父徐有贞(1407—1472)字元玉,晚号天全,苏州吴县人,明宣德八年(1433)进士,因迎英宗复辟有功,任兵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封武功伯。徐有贞才华绝世,精通天文、地理、道释、方技。书法擅长行草,深得怀素、米芾笔意,名闻于时。

祝允明幼随外祖父徐有贞学习。徐有贞德高望重,交游广泛,祝允明深受熏陶。五岁时,祖父祝颢辞职回乡,虽年逾六十,善会谈,旁征博引,风趣洒脱。祝允明先天禀赋高,又受两位大儒教导,五岁时能作一尺大字,读书一目数行,九岁时能作诗,十岁时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十三岁时,外祖父去世,终年六十六岁。两年后其师王鏊廷试得第三。遂发奋苦学,热心科举,苦练书法,功底扎实。二十七岁以小楷抄录《庄子》七篇,二十八岁时书录《唐宋四家文》一卷,董其昌评曰“绵里铁”,“如印印泥,方是本色”。

祝枝山集各书家之长,领一代风骚,与文征明和王宠并称“明中期书法三大家”。吸取唐虞世南、元赵孟頫书法之神,扬晋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唐怀素草书之势,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其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

祝允明也善画,唯很少动笔,传世之作极少。有《江海歼渠记》、《新闻记》、《九朝野记》、《枝山前闻》、《浮物》、《老怪录》、《苏材小纂》、《祝子罪知》、《怀星堂集》等书传世,并编有《兴宁县志》。

为人风趣洒脱,才华横溢,好游山水而不拘小节。

祝允明青年时诗文书法闻名乡里,中书舍人李应祯长女许配与他,后生一子,名续,正德年间进士,官至广西左布政使。

祝允明于苦读期间广交良师益友,师有沈周、刘珏、杜琼、吴宽、周臣、朱存理等,皆苏州名士。与都穆、唐寅、文徵明、张灵、杨循吉为友,作诗唱和、切磋书画。唐寅自幼聪慧,早年成名。文徵明少时天赋不显,性格内向文静,后发奋,又得沈周、吴宽、李应祯指授,于文章、绘画、书法皆成大器。

三十一岁时,受聘作《重刊王著作文集序》。

三十三岁参加乡试,中举人。主考官王鏊对他的文章很赞赏。然七试礼部皆落选,心灰意冷,转向老庄。

三十七岁时,唐寅二十七岁,祝允明规劝唐寅读书求仕,并收张灵为学生。弘治十一年(1498),唐寅二十九岁乡试第一,为金陵解元。次年唐寅进京应试,因科场作弊案,唐寅被牵连入狱。虽获赦免,终身不得入仕。此时,祝允明与唐寅同病相怜,由追求功名、经世治国转向独善其身、感伤身世。祝允明《再挽子畏》诗中有“少日同怀天下奇,中年出世也曾期”之句。

五十岁后仍未被录用,焦躁不安,常借酒消愁。五十一岁时作《闲居秋日》诗,中有“浮生只说潜居易,隐比求名事更艰”。五十三岁,因失眠,连作《泪》二首、《壬申夏夜不寐》及《醉》等诗篇,诗中不胜惆怅。

五十五岁,授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知县。次年走马上任。兴宁县民俗不淳,强盗常出没山谷,放火抢劫。祝允明以礼待百姓,引导民风。施展计谋,捕获盗寇三十余人,县里少安。

五十七岁,因拙于催科秋税,被停给俸米。是年,奉命修兴宁县志,题名为《正德兴宁县志》,手稿由行书而行草,终成狂草,为传世珍品。

嘉靖元年(1522),六十三岁,祝允明调往南京任京兆应天府通判,人称“祝京兆”。因官场腐败,不堪忍受,遂托病辞职,回苏州。

六十四岁时,于外祖父旧宅筑怀星堂。同年,好友唐寅去世,年仅五十四。祝允明异常悲痛,写《哭子畏二首》,后又作《再挽子畏》。字里行间流露出悲叹和同病相怜之情。

次年,其师王鏊去世,终年七十六岁。祝允明作《祭王文恪公文》,为辜负师望而惭愧。于病中缅怀知友,不论少长、隐显、存没,各作一诗,计十八人,留下《怀知诗》十九首,直率真切,多为狂草巨制。

六十六岁时,文徵明次子文嘉知其生活拮据,在书房中设置蚕丝纸和上等笔墨,请他去,许酬索字。祝允明趁兴书写行草《古诗十九首》,文氏父子大为赞叹,后刻入文徵明《停云馆帖》。

此时,祝允明虽隐于乡里,但书名大振,公认为吴门书坛领袖。祝允明在最后一年,写下章草书《书述》,成为他为数极少的书法论著中的重要部分。

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27年初),祝允明病逝,终年六十七岁。

吴门书派因祝允明而达到全盛,形成明代浪漫主义书风,对明代书法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评价道:“天下书法归吾吴,祝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征明、王贡士宠次之”。

祝允明去世不久,大量伪作流传,为后人鉴定祝允明真迹造成困难。其中以其外孙吴应卯所仿最像,几可乱真。

祝允明留下了很多诗文杂稿。《明史》本传称“著诗文集六十卷,其他杂著百余卷”。而以《祝氏集略》三十卷,《怀星堂集》三十卷为最有名。

3、书艺特色

学书家承

祝允明出生在文化气氛很浓的苏州,他的书学生涯是在前辈的言传身教下开始的。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外祖父徐有贞和岳父李应祯两人。徐有贞擅长行草书。他的行草主要师法唐朝的怀素和宋朝的米芾。用笔直率而华美,结构潇洒多姿,很得古雅之气。在祝允明二岁时,徐有贞奉诏回苏州闲居,祝允明一直与他在一起。直到祝允明十三岁时徐有贞去世。因此祝允明幼年学习书法就是在外公的启蒙下开始的,徐有贞的书法风格对他影响是很深的。

李应祯也是一个有名的书法家。祝允明也一直得到李应祯的指导。在跟从岳父学书的十几年中,李应祯对于祝允明在书法的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据文徵明的记载,李应祯在晚年告诉他,说自己学习书法四十年才开始有所得,并向文徵明论述了书法上的很多道理。他留下的尺牍,秀丽而又有气度,行笔自然大方,横向取势的撇、捺、横都很生动有致。字的大小,粗细变化自然。他这种富于抒情性的行草书对祝允明也有很深的影响。祝允明自己谈幼年时学习书法,说前辈不让他学习近代人的字,看到的都是晋唐人的字帖。所指的应该是楷书的学习。应该说祝允明幼年在两位前辈的指导下,打下了很好的底子,为日后的发展作了铺垫。同时两人的书风的优点也传给了祝允明。性功须并重超然出神采祝允明的书艺思想以“神采”为最终归宿。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他认为必须“性”、“功”并重。“性”是指人的精神,“功”是指书法创作的能力和功夫。他认为只有功力而无精神境界,神采就没有,而有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如果没有表达的功夫,那么神采就不能实在地显露。两者不可缺一,必须兼备。他就是这样辩证地揭示了这一艺术创作的规律。对于“功”,祝允明认为只有在向前人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因此他对时人不愿好好学习传统而把这称为“奴书”的说法很愤慨。特地写下了《奴书订》予以反驳。在这一点上,他晚年在《书述》中还批评了他的岳父李应祯。他强调必须“沿晋游唐”,这是源于他对书法史的深入认识。他认为书理极于张芝、王羲之、钟繇、索靖,后人只是在遵循他们的法则,而在根本上已不能改变。他认为唐人能循前人之理,按照当时人的法则来写;宋初还不很差,宋中期仍有可取之处,而后便大变传统,古法遭到败坏,大多流为恶怪。到元代方有赵孟頫扭转时风,复归晋唐,但终因个性不强未免有“奴书”的遗憾。所以要知书法的本来必须向晋唐学习。在学习和熟悉了传统后,其技法必须有独到之处,这是祝允明对“功”的进一步要求。他在《评书》中说自己不屑于步钟、索、羲、献的后尘,而要学习项羽和史弘肇的勇猛以开创自己。因此他既反对时人对传统的忽视,又强调不能真的成为“奴书”。祝允明对于“性”没有很多的论述。他提倡“起雅去俗”,显然是指以学识和修养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从而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有了以上两点,就可以在“入神”的状态下创作具有神采的优秀作品了。他对于“入神之境”的解释是“一时超然格度之外”,在超越各种约束的情况下,才能“闲窗散笔”,自然地表达自己。祝允明在书法理论上的要求,既符合艺术创作本身的规律,又合乎文人书画的审美要求,从而使他的书法创作成果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性功并重

祝允明的书艺思想以“神采”为最终归宿。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他认为必须“性”、“功”并重。“性”是指人的精神,“功”是指书法创作的能力和功夫。他认为只有功力而无精神境界,神采就没有,而有了高尚的精神境界,如果没有表达的功夫,那么神采就不能实在地显露。两者不可缺一,必须兼备。他就是这样辩证地揭示了这一艺术创作的规律。对于“功”,祝允明认为只有在向前人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因此他对时人不愿好好学习传统而把这称为“奴书”的说法很愤慨。特地写下了《奴书订》予以反驳。在这一点上,他晚年在《书述》中还批评了他的岳父李应祯。他强调必须“沿晋游唐”,这是源于他对书法史的深入认识。他认为书理极于张芝、王羲之、钟繇、索靖,后人只是在遵循他们的法则,而在根本上已不能改变。他认为唐人能循前人之理,按照当时人的法则来写;宋初还不很差,宋中期仍有可取之处,而后便大变传统,古法遭到败坏,大多流为恶怪。到元代方有赵孟頫扭转时风,复归晋唐,但终因个性不强未免有“奴书”的遗憾。所以要知书法的本来必须向晋唐学习。在学习和熟悉了传统后,其技法必须有独到之处,这是祝允明对“功”的进一步要求。他在《评书》中说自己不屑于步钟、索、羲、献的后尘,而要学习项羽和史弘肇的勇猛以开创自己。因此他既反对时人对传统的忽视,又强调不能真的成为“奴书”。

主要成就在于狂草和楷书。狂草来自怀素、张旭,更多的是接近黄山谷,提按和使转的笔法交互使用,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很紧,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的视觉效果。更难得的是楷书又写得相当严谨,有晋唐人的古雅气息。这种反差很大的综合素养与唐代的张旭十分相似。

4、作品欣赏

《太行歌》

上客坐高堂,听仆歌太行。

六岁从先公,骑马出晋阳。

遥循厚土足,忽上天*。

但闻风雷声,不见日月光。

狐兔绕马蹄,虎豹嗥树旁。

衡跨数十州,四面殊封疆。

童心多惊栗,壮气已飞扬。

自来江南郡,佳丽称吾乡。

邈哉雄豪观,寤寐不可忘。

人生非太行,耳目空茫茫。

《述行言情(其二十七)》

大仪靡停运,百生岂淹息。

丽天星汉度,附地虫鸟疾。

把策诣有司,五往五见黜。

岩栖岂无尚,廛托病多役。

钱刀坏心气,霜露损毛质。

憔悴勿复言,流尘蒙白璧。

《春日醉卧戏校太白》

春日入芳壶,吹出椒兰香。

累酌无劝酬,颓然倚东床。

仙人满瑶京,处处相迎将。

携手观大鸿,高揖辞虞唐。

《歌风台》

掉臂长安市,遥从日边来。

因过芒砀下,步上歌风台。

沛公善任使,猛士忘其骸。

帝业袖手成,慷慨襟抱开。

大风飞云亦壮哉,韩彭英卢相继死。

寄命寺人髀股间,未央志气拉飒摧。

相望千余年,安能为之哀?

明朝放舟淮浦去,项王韩侯祠下亦徘徊。

上一篇:方豪

下一篇:王廷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