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柳位高跷

科普小知识2022-09-28 20:43:15
...

柳位高跷是民间盛行的群众性技艺表演,属于传统舞蹈的一种。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柳位高跷又称"柳木腿"。

1、简介

高跷属于汉族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艺人们腿绑高跷,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舞姿以雄健、惊险为主,一般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表演。柳位高跷起源于唐高宗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相传柳毅为治理黄河殉职,被唐高宗封为河神,家乡人民为纪念他的功勋而成立了高跷表演队沿袭至今。柳位高跷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种类型,于2011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2、表演形式


柳位高跷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3、角色人物

柳位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4、演出

大队人马在鼓乐声中,携带香烛、鞭炮、面条、蒸馍、啤酒、香资等,焚香、放炮、磕头、祈祷,祈福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柳位高跷

各村的社火队伍,分别以锣鼓、彩旗、彩车为先导,社火、芯子、高跷、秧歌为主要内容,晚上还要放焰火、唱秦腔及歌舞表演。其间、最吸引人的就是社火芯子。社火芯子就是将铁棍弯曲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将化了妆、身穿剧装的儿童固定在铁棍上,作出各种造型,置于高台上,原先由人抬着。现今则是把拖拉机厢装满沙土,让孩子们站在上面,按特定人物场景做出动作,浩浩荡荡地转街巡游。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耍“柳木腿”的全是男孩,为了增加趣味性,也会将面容较好的男孩画成女像,这样,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精彩的还属“柳木腿”!一应年轻人,30郎当岁,青春年少,个性张扬。在绑了1.5米的高跷后,站起超过3米,但一点也未影响他们的表现欲。在街上,他们猛然出来、快速奔跑、或转身、或下蹲,有时还用腿来搏击,以决胜负甚是给力。有一个近似济公角色,从绑高跷开始喝酒,没出门已显朦胧,而上了路左摇右晃醉态十足。就是这个后生,手提酒壶(实际是水)晃晃荡荡,每到一处广施甘霖引起喧哗、围观,叫好声一片,将“柳木腿”的精彩推向极致。

上一篇:最好的舞台

下一篇:排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