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东南早报

科普小知识2022-09-28 23:00:52
...

东南早报由泉州晚报社主办,于2000年8月15日正式创刊,是一份以反映社会、关注民生、服务百姓、满足需求为宗旨,以追求最具竞争力的新闻为理念的综合性市民生活报。

中文名:《东南早报》

类别:综合性市民生活报

语种:汉语

主办单位:泉州晚报社

出版周期:每天

创刊时间:2000年8月15日

1、简介

《东南早报》是泉州晚报社吸纳《福建商报》创办的子报,也是泉州市第一张市民报,于2000年8月15日正式创刊。

2、办报宗旨

它的办报宗旨是:“反映社会,关注民生,服务百姓,满足需求。”

3、理念与目标


东南早报

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早报以市场化、平民化、综合化、地方化、实用化为目标,采编、广告、发行三位一体进行有效运作,发行量超过20万份,为福建省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之一,在社会上树立起强势媒体的影响力与美誉度,2004年广告收入达到4000万元以上。根据报业发展的形势,早报适时提出“打造闽南主流生活报”的目标。

东南早报创刊之时就确立了“立足泉州,辐射周边,面向全省、扩展东南”,第一年先打本地市场,成为泉州第二大主流报纸的发展目标。编辑部成立了采编中心和发行中心,新闻采编与报纸发行两翼齐飞。目前已成为闽南厦、泉、漳地区最大的都市生活类报纸。

4、关注热点

基于早报市民化的特点,编辑部明确报纸应以平民视角关注社会热点,以“短、快、新”为特色,满足都市里的中青年读者的信息要求,主要版组设置包括泉州新闻、厦门新闻、时事新闻、文体新闻、经济新闻和专刊《闽南周末》等。


东南早报

早报开设多条新闻热线,接收市民反映的各类信息和咨询、投诉,并专辟版面进行报道。在保持社会新闻强势的同时,早报关注时政新闻,鼓励深度报道,设立《第一眼》、《新观察》、《东南调查》等栏目、专刊。

泉州新闻是早报的采编重点,创刊以来,由原先的2个版扩为3个版,本地的信息量不断增加,尤其是服务性更强。

东南新闻是早报的特色版面,早报发挥驻外记者的优势,对泉州周边城市的新闻进行有选择的报道,并由原先的1个版扩为3个版。从2001年起,为完善早报的版面结构,丰富早报内容,编辑部又增辟具有专副刊性质的双休周末版。

5、版面设计

如今,每周一至周五,早报以绝大多数的版面保证对国内外热点新闻的充分报道;以最强的采编阵容,追求最具竞争力的本埠新闻;双休日辟有新闻版块和周末版块,周末版又分为周六的清香版和周日的温馨版,清香版主要是以身边经济的报道为重点,教人理财,让人了解财经动态;温馨版则注重情感倾诉,营造温馨的家庭气氛,提供实用的生活资讯。广告买卖网在办报过程中,编辑部采取新闻采编与举办活动并举的措施,多方举办、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扩大早报的社会影响。

6、社会评价

2005年,早报在以前的《新阅读》、《新娱乐》、《新体育》的基础上,参照周报做法,推出休闲性消费专刊《闽南周末》,每期版数达24版,目标锁定有文化的青年人,主要内容有专题策划、闽南人文地理、校园、艺术、明星、专栏及时尚生活消费报道。


东南早报

早报还根据泉州华侨众多的特点,推出《东南亚杂志》,成为一个新的看点。

在办报过程中,早报以采编推活动,卖活动促市场,采取新闻采编与举办活动并举的措施,多方举办、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扩大早报的社会影响。

2003年,早报策划“全市中小学生十六大知识竞赛”,创下早报日发行量、日广告量纪录;同年策划五一车展,成为非典时期泉州最有影响的一个商业活动;以《新创业》周刊为依托举办多场“早报经济论坛”,由合作方邀请*、北京、上海等地著名专家前来讲学,并创办“创业者沙龙”,既产生了独家报道内容,又与主流人群拉近距离;早报在全省报界首创便民网与早报金卡,对读者更具吸引力、亲和力。

7、广告

在保持版面的充足容量和唯美视觉效果基础上,整合全国各级各类优质媒体资源和东南早报广告代理机构、提供各种报纸广告,重点特色客户,东南早报价格合理,以全新的“一站式”服务和精准化传播模式为广大合作伙伴提供个性的宣传平台。东南早报广告影响极大。

8、现今发展

2001年报社投入巨资成立发行公司,建立发行网络,与邮政局双轨发行《东南早报》,保证每日清晨将早报准确投递到户,在闽南金三角地区实现“吃早餐,看早报”。

9、电子版

东南早报电子版,提供免费的东南早报电子报在线阅读功能。每日同步最新的报纸版面信息内容,省去了报纸订阅费用。提供的东南早报多媒体数字报,仅供引导和方便用户在线阅读,其报纸版面内容及版权归东南早报所有。通过东南早报电子版,投放广告的客户和报纸广告代理公司可以即时查询当天的广告投放和刊登版面信息。

上一篇:姑苏晚报

下一篇:中国卫生人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