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茶荚蒾

科普小知识2022-09-29 17:49:09
...

落叶灌木。芽及叶干后黑色、黑褐或灰黑色。当年小枝多少有棱角,无毛.冬芽长0.5-1厘米,无毛,外面1对鳞片为芽体1/3-1/2。叶纸质,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稀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7-12(-15)厘米,除基部外疏生尖锯齿,上面中脉被长纤毛,后无毛,下面中脉及侧脉被浅黄色贴生长纤毛,近基部两侧有少数腺体,侧脉6-8对,直伸*行,至齿端,上面略凹陷;叶柄长1-1.5(-2.5)厘米,有少数长伏毛或近无毛。复伞形式聚伞花序无毛或稍被长伏毛,有极小红褐色腺点,径2.5-4(-5)厘米,常弯垂,总花梗长1-2.5(-3.5)厘米,第1级辐射枝通常5。花生于第3级辐射枝,有梗或无,芳香;萼筒长约1.5毫米,萼齿卵形,长约0.5毫米;花冠白色,辐状,径4-6毫米,无毛,裂片卵形,长约2.5毫米,比筒部长;雄蕊与花冠几等长。果熟时红色,卵圆形,长0.9-1.1厘米;核扁,卵圆形,长0.8-1厘米,或卵状长圆形,凹凸不平,腹面扁平或略凹陷。花期4-5月,果期9-10月。

中文学名:茶荚蒾

拉丁学名:ViburnumsetigerumHance

拼音:chajiami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川续断目

科:忍冬科

属:荚蒾属

1、形态特征

株:落叶灌木。

枝:当年小枝多少有棱角,无毛.冬芽长0.5-1厘米,无毛,外面1对鳞片为芽体1/3-1/2。

叶:芽及叶干后黑色、黑褐或灰黑色。叶纸质,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稀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7-12(-15)厘米,除基部外疏生尖锯齿,上面中脉被长纤毛,后无毛,下面中脉及侧脉被浅黄色贴生长纤毛,近基部两侧有少数腺体,侧脉6-8对,直伸*行,至齿端,上面略凹陷;叶柄长1-1.5(-2.5)厘米,有少数长伏毛或近无毛。

花:复伞形式聚伞花序无毛或稍被长伏毛,有极小红褐色腺点,径2.5-4(-5)厘米,常弯垂,总花梗长1-2.5(-3.5)厘米,第1级辐射枝通常5。花生于第3级辐射枝,有梗或无,芳香;萼筒长约1.5毫米,萼齿卵形,长约0.5毫米;花冠白色,辐状,径4-6毫米,无毛,裂片卵形,长约2.5毫米,比筒部长;雄蕊与花冠几等长。

果:果熟时红色,卵圆形,长0.9-1.1厘米;核扁,卵圆形,长0.8-1厘米,或卵状长圆形,凹凸不平,腹面扁平或略凹陷。

落叶灌木。芽及叶干后黑色、黑褐或灰黑色。当年小枝多少有棱角,无毛.冬芽长0.5-1厘米,无毛,外面1对鳞片为芽体1/3-1/2。叶纸质,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稀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7-12(-15)厘米,除基部外疏生尖锯齿,上面中脉被长纤毛,后无毛,下面中脉及侧脉被浅黄色贴生长纤毛,近基部两侧有少数腺体,侧脉6-8对,直伸*行,至齿端,上面略凹陷;叶柄长1-1.5(-2.5)厘米,有少数长伏毛或近无毛。复伞形式聚伞花序无毛或稍被长伏毛,有极小红褐色腺点,径2.5-4(-5)厘米,常弯垂,总花梗长1-2.5(-3.5)厘米,第1级辐射枝通常5。花生于第3级辐射枝,有梗或无,芳香;萼筒长约1.5毫米,萼齿卵形,长约0.5毫米;花冠白色,辐状,径4-6毫米,无毛,裂片卵形,长约2.5毫米,比筒部长;雄蕊与花冠几等长。果熟时红色,卵圆形,长0.9-1.1厘米;核扁,卵圆形,长0.8-1厘米,或卵状长圆形,凹凸不平,腹面扁平或略凹陷。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产地分布

产地:河南西部及东南部、安徽南部、江苏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贵州、云南东北部、四川及陕西南部

生境:溪旁疏林或灌丛中

海拔:(200-)800-1650米

3、分类文献

ViburnumsetigerumHanceinJourn.Bot.n.s.20:261.1882;Rehd.inSarg.TreesandShrubs2:112.1908,inJourn.Arn.Arb.16:332.1935,etBibl.Cult.TreesandShrubs606.1949;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318,图6049.1975.——V.theiferumRehd.inSarg.ibid.2:45,t.121.1907;Merr.etChuninSunyatsenia1:82.1930.——V.bodinieriLevl.inFedde,Reprt.Nov.9:442.1911,etFl.Kouy-Tcheou65.1914.——V.phlelotrichumauct.non.Sieb.etZucc.:Hemsl.inJourn.Linn.Soc.Bot.23:354.1888,excl.syn.;Graebn.inBot.Jahrb.29:589.1901;Matsum.etHayatainJourn.Coll.Sci.Univ.Tokyo12:180.1906,excl.syn.

上一篇:光果荚蒾

下一篇:熊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