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剧
通剧是江苏南通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原为僮子戏,它源于上僮子。僮子是汉族民间的巫师,是从楚越的巫文化“以舞降神”发源而来,在南通一带形成南通僮子这种富有本地特色的巫师。僮子在祭祀、祈祷、招魂等活动中进行舞蹈歌唱,渐渐把一些故事、七字调加入唱词中,这种歌唱方式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就慢慢传播开来,最后登上舞台,形成了通剧。
1、简介
通剧是南通的地方戏曲剧种,民间老百姓俗称它为“僮子戏”,它的前身是上僮子。
1000多年之前的南通是长江出海口的一片冲击平原,时称“胡豆洲”。洲上的居民以晒盐和农业为生,经济和科技十分不发达,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当时的南通人每年都要举行消灾祈福法会,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南通人把这种祈福降灾的法会称为——“上僮子”,目的是以舞降神、以戏娱神,以图来年的风调雨顺。此后一千多年,这种巫觋活动与当地的方言、文化、风俗、民情交融,逐渐形成了有鲜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傩戏文化。清朝末年,僮子们在乡间从事上僮子的过程中,把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说唱词句及古书唱本加工后,化妆登台,配用锣鼓伴奏,表演戏文,逐渐形成了通剧的雏形。
建国后,僮子们进一步摒弃其祭神驱鬼的迷信内容,利用其说唱形式,演现代剧,推陈出新,顺利改造成为通剧。1957年在南通市*的扶持下成立了南通市实验童子戏剧团(后改名为南通市实验通剧团),其中最有名的演员就是为大家所熟知的陈泉。通剧团在编导、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有所提高,编排了不少经典剧目,如:《郑三郎》、《刘文龙求官》、《王清明合同记》、《李兆庭写退婚》、《白毛女》、《好书记》等。许多剧目连演100多场,场场爆满,台下观众人山人海。*期间,盛开的通剧之花受到了摧残,10年的禁演使得通剧演员青黄不接。
改革开放之后(1982年左右),在南通市文化局的支持下,南通市群艺馆培训了几期通剧年轻演员,如:陈永兰、*等。目前她们正活跃在舞台上,是当前通剧演艺圈里的顶梁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机制也进入通剧圈子。民间大量的通剧演出队伍涌出市场,活跃在南通大地,南通的通剧也成为了全中国唯一的民间剧团垄断演艺市场的剧种。通剧演唱时,伴奏简单原始,主要是锣鼓打击乐,没有管弦乐器的伴奏,且是唱若干句再敲打一次,完全保留着原始的说唱形式,这在全中国也是极少见的!通剧唱腔粗犷纯朴,唱词通俗易懂,很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一场演出观看的群众往往达到成百上千。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包括通剧在内的绝大部分戏曲,由于受到流行歌曲、摇滚音乐、电影、电视等诸多现代文化艺术形式的强烈冲击,加上*部门的不重视、舆论宣传的力度不够、以及戏曲自身节奏缓慢、与时代脱轨等诸多原因,戏曲一度处于低谷,其表现之一就是失去了大批的戏曲观众,尤其是年轻的观众。作为南通的一大地方特色,通剧也逐步地被年轻人边缘化,年轻戏迷大幅度减少,长此以往通剧艺术将会在我们这代人身上消亡。
近年来,濒危的通剧开始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她不仅被列为专门课题重点研究,而且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重和兴趣。通剧及其前身上僮子还曾三次出访过韩国参加各种汇演,其原生态的唱腔其表演形式受到国外学者的一直好评!2007年3月,通剧被列入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又被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经典曲目
传统剧《陈英卖水》、《郑三郎上西方》、《王清明合同记》、《李兆庭写退婚》等和现代剧《杨立贝告状》、《好书记》、《上河工》等。
3、发展历程
新人新腔,分行归路
童子戏只有三种主要调口(曲调)特色是“童子开口三门腔,上版不上眼”,是古老的徒歌样式。僮子戏对童子戏传统声腔和伴奏进行改革,将传统单一的锣鼓伴奏。声腔引入民间的山歌、小调、号子,借鉴吕剧等地方戏曲音乐素材。在创作手法上,吸收了京剧板腔体的规律,出现了板腔体、曲牌体、小调联缀合一的趋向,创作了多种板式和适合各行当表演的唱腔。克服男女同调同腔,演员开始适应定腔定调的规范。脚色行当更趋明朗化,有了小生、花旦、老生、小丑、彩旦、恶旦和花脸之分。演员队伍打破了童子老艺人一统天下的局面,吸收年轻的业余剧队赏。邀请原伶工学社张玉昆,担任形体教师。原更俗京剧团周凤霞担任化妆、服装课老师。引进越剧导演,融进话剧、歌舞等风格。剧目以现代戏为主,排练现代戏《红色的种子》和创作剧目《上河工》。1958年底,《上河工》参加江苏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并获奖。
剧种改革,一波三折
南通市实验通剧团成立后,排演现代戏《好书记》、《枯井沉冤》、《白毛女》、《血泪荡》、《社长的女儿》、《绿野红花》、《李双双》、《李印》、《夺印》、《丰收之后》、《活捉罗根元》、《木匠迎亲》;改编整理古装戏《王清明合同记》、《郑三郎上西天》、《陈英卖花》、《花仙果》、《借年》等。同时移植京剧和其他剧种的古装系剧目40余出,如《窦娥冤》、《秦香莲》、《珍珠塔》等。
通剧作为江苏的一个新兴剧种,它的实验和探索引起了*江苏省委领导的关注。1961年6月,现代戏《好书记》去南京演出,但效果不佳。观众对曲调和特殊的南通方言感到陌生。后以童子戏老腔进行实验的传统曲目《陈英卖水园会一折》,得到省、市文艺界顾尔镡、陶应衍等认同,觉得声腔比《好书记》乡土气浓,有地方色彩。在通州市兴仁蹲点、体验生活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鲁韧,对通剧《杨立贝告状》与《社长的女儿》的人物塑造,以及表导演问题,作了专题辅导。通剧在继承童子戏老腔老调的基础上,加强声腔改革,通过现代戏《白毛女》、传统戏《陈英买水》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通剧借鉴、糅合了京剧、歌剧、话剧的表演手法,探索新型地方戏戏曲化的路子。但实验一波三折,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1964年9月,南通市实验剧团撤消,走完了为期7年的*。
名存实亡,功不可没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南通市文化馆开始恢复通剧活动。南通市文化局成立通剧改革小组。1980年11月,江苏省文化局在南京举办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南通市歌舞剧通剧《谁住在这间房》参演并获奖。1981年始,通州市秦灶乡、四安乡、石南乡等;崇川区五山文化馆、城中文化馆;如皋市九华乡等地童子戏老艺人和年青的业余爱好者先后成立了半农半艺的通剧队。
不久后,艺人*组合成松散的民间演出队。伴奏废除民族管弦乐队,仍然用锣鼓伴奏,演出场所以村台为主,现代戏剧目逐渐减少,传统戏为主,疏离了实验通剧的探索实践,回归到童子戏的传统套路上去了。但是,通剧的探索实践,从声腔,剧目,表演,舞美等方面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童子戏演出,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催发了新编历史剧的相继问世,如《魏二郎》、《花子街》等。另有传统戏《郑三郎上西天》、《珍珠塔》、《王清明合同记》、《陈英买水》等20余部盒式录音带以通剧的名义问世,实质上是带有鲜明实验通剧印记的童子戏。
4、形成
僮子是民间巫师,是从楚越的巫文化“以舞降神”发源而来,在南通一带形成南通僮子这种富有本地特色的巫师。僮子在祭祀、祈祷、招魂等活动中进行舞蹈歌唱,渐渐把一些故事、七字调加入唱词中,这种歌唱方式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就慢慢传播开来,最后登上舞台,形成了通剧。
5、艺术特点
伴奏简单原始,主要是锣鼓打击乐,唱腔粗犷纯朴,唱词通俗易懂,很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展现了中国傩文化的原始风貌。
6、通剧、童子戏、僮子戏、上僮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上僮子是最原始的一种形态,它纯粹属于一种封建迷信活动,和北方的跳大神性质差不多。在上僮子的过程中包含了许多说唱内容,后来逐渐将这些说唱形式独立出来,加上一定的舞台表演并配以一定的服装道具等,渐渐形成了童子戏这一艺术形式。
童子戏是第二阶段,目前大家在乡村经常见到的就是童子戏。它是一种原生态的、粗糙的戏曲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几乎所有的人都把这种童子戏形式误称为通剧,将通剧和童子戏画等号,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另外,童子戏和僮子戏,虽然字不一样,但是其实质是一样的,或者说这2个称呼就是一个意思,僮和童是通用的。
通剧是第三阶段,它是在童子戏的基础上进行了音乐化和戏曲化的改良后产生的一种新戏曲。通剧和童子戏的区别是:
唱腔不同,童子戏唱的是老腔,腔调单一;通剧唱的是改革后的新腔,有板有眼,形成了体系。
伴奏不同,童子戏演唱时唱完一句再伴奏一下,而且仅靠锣鼓等单调的“咚咚哐”;通剧则在伴奏形式方面有了丝弦、弹拨乐等文武场面,且边唱边伴奏。
表演形式上,通剧的表演模仿了京剧的各种程式,艺术性更强,也更具戏曲的味道。在《中国戏曲百科》和《江苏戏曲大全》中,都只认定通剧是南通的地方戏,童子戏只是南通的一种曲艺形式,不能算作正式的戏曲。由于通剧边唱边伴奏,与传统的童子戏很不一样,许多观众听不清楚或者说是听不习惯,对刚诞生的新通剧不能接受,结果导致通剧走向了解散。南通市实验通剧团成立于1958年,解散于1964年,可谓昙花一现。
2008年6月,童子戏被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着这个东风,通州市成立了专业的通剧团,隶属于通州市文化局,系事业单位编制,全称通州市通剧团,从而结束了长达40多年没有正规通剧团的局面。
童子戏的著名演员
第一代名角:王金生、张文龙(两人出生于1912年左右,都是港闸区人,最初是职业巫师–童子,后来转行唱戏,40年代初红遍南通)
第二代名角:陈映田(别号:陈泉)、陈瑞生、李金玉、李步高等人。(他们都是出生于1918-1920年左右,港闸区人,也是由童子转行唱戏的,其中陈泉从40年代末期一直红到90年代中期,长达半个世纪,号称童子戏里的泰斗!)
第三代名家:陆瑞芝、刘怡、刘海铭、杨莲英、杨秀兰、百秀英、陈品玉、钱美秀、邵锦春、施兰芳、陆桂英等人。(都是1936-1942年之间出生的人物)
第四代名家:袁志勇、冯建华、严炎清、吴志明、毛秀萍、魏琴等人。
第五代名家:陈永兰、*、吴美兰、王美兰、夏泉、李萍、朱国琴、姚红琴等人。(都是当前童子戏的顶梁支柱,也已45岁左右的中年人了)
其中参与通剧团的改革的演员有:陈泉、王金生、陆瑞芝、刘怡、刘海铭、邵锦春、施兰芳和袁志勇等。当时通剧团的导演有李少麟、姚国顺、张玉(后调任南通市越剧团党委书记)。
(李少麟1939年出生于泰兴,后移居南通,对南通的童子戏颇有兴趣。60年复旦大学音乐学院毕业后,参与通剧改革,后来一直被公认为通剧改革派的领头人,于2002年仙逝)。
童子戏的唱腔种类
十字悲腔、十字连腔、十字平腔、十字急腔、七字平腔、七字悲腔、七字急腔、数板腔、的的调、行路调、添寿调、圣腔、铃板腔、高腔、莲花调、道情调等二十种,其中老百姓最喜欢听得就是如泣如诉的十字悲腔。
7、南通市通剧戏迷协会
简介
为了振兴通剧艺术,发扬南通传统文化,开创通剧的第二春天,南通市八十多名热爱通剧的年轻戏迷们组建了QQ群,并申请注册了“南通市通剧戏迷协会”。协会的宗旨是宣传南通地方文化,弘扬民间艺术,吸引更多的市民关注通剧、了解通剧、爱好通剧。建国六十周年之际协会还在学田东苑自发组织了一台精彩的通剧专场演出,受到南通电视台《总而言之》和南通广播电台的跟踪报道,取得了相当理想的社会反响。在重阳节来临之际,协会又三次走进社区,表演了通剧节目,受到了广大中老年同胞的一致好评。
8、通剧队
民国10年(1921年)老“童子”曾组班在南通八厂街演出“童子戏“,未能在全县推开。建国后,经南通市、县专业文艺工作者甄选出一些“童子戏”脚本并帮助整理加工后,由南通县籍的一些老“童子”组成南通市实验通剧团在市郊和县境西部演出。“*”开始后被禁演。但“童子腔”纯用南通方言演唱,通俗易懂,农民爱听,仍在乡间继续流传。70年代末由一些通剧艺人与通剧爱好者先后组成8个通剧队:英雄乡通剧队(1980年9月成立)、秦灶乡通剧队(1981年1月成立,1991年随乡划入南通市郊区)、四安乡通剧队(1981年2月成立)、平东乡通剧队(1982年6月成立,次年解散)、石南乡通剧队(1982年8月成立)、幸福乡通剧队(1983年2月成立,幸福乡划入南通市之前,通剧队即归唐闸文化馆)、新联乡民艺通剧队(1983年7月成立)、赵甸乡通剧队(1984年1月成立,不久自行解散)。
上一篇:灵闪人事管理系统
下一篇:T+0盘中底部有哪些形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