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第一中学
山东省沂源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56年,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校、淄博市重点高中、市高中名校。
1、学校简介
颁奖
山东省沂源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56年,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校、淄博市重点高中、市高中名校。学校占地489亩,现有教学班120个,在校生近7000人,在编教职工524人。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所有建筑和设施均按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和配备,突出了“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特点,为师生创造了优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高级教师130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骨干教师6人;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省教学能手、省骨干教师30人;淄博名师、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市教学能手、市学科带头人百余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恪守“明理、自强、博学、创新”之校训,弘扬“团结、奋进、严谨、求实”之校风,确立了“办现代化学校,育创新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和“方方面面讲规范,项项工作创一流”的办学原则,明确了“打造全市领先、省内一流、全国知名优质高中”的办学目标和“培养道德高尚、学识厚实、兴趣高雅、身心健康、自主发展、求实创新一中学子”的育人目标。学校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质量,凝神聚力,干事创业,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按照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要求,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积极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不断健全学生管理和学生自治组织,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加强师德教育,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加大常规管理力度,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被授为淄博市公民道德建设示范点称号。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积极探索走班制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努力打造“生本探究、生态高效”课堂。学校教学质量走在全市前列,学校被确立为省课改定点联系校,学校连年被授予“淄博市普通高中教学先进学校”称号。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加大技术、艺术、社会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发,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多年来,学校以规范的办学、科学的管理和累累教育硕果,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1996年5月,*政治局原委员、*军委原副主席、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为我校题词:“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合格人才”。1997年春,**政治局原常委、*纪委原书记吴官正来一中视察。2006年6月,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高丽来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对学校的各项工作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校先后荣获“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管理先进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省创安工作先进单位”、“省生物、物理、化学奥林匹克优胜学校”、“省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学校”等荣誉称号。
2、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沂源一中于1997年就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下设课件室、网络中心、电视节目制作播控中心、声像软件资料库和声像阅览室,配备专职人员,制定规章制度。沂源一中率先实现了教师一人一机,在每一口教室里都配备了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投影机、大屏幕和实物展台,把每一个教室都变成多媒体教室,组建学生网络教室,接通宽带网,真正实现多媒体技术进课堂。
加大软件建设的力度,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开发网络资源,构建音视频资源平台、学科微教学单元库、网络学院、"学习平台"、"研究性学习支持网"、积件组合平台等教育平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探讨教育教学方式新路子,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01年全市"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现场会、2002年全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场观摩会在沂源一中召开。
现沂源一中占地480亩,有教学楼三座,实验楼四座,图书馆一座,行政楼一座,宿舍楼近十座,后勤服务楼一座。并有塑胶操场两座,标准足球场两座,篮球场数十座,网球场。教室内均配备有微机、投影仪、全景摄像头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实验室各种器材完备、先进。
师资力量
沂源一中先后培养出全国优秀教师5人,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省级教学能手、*、省级骨干教师30余人,市级以上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若干人。教师编著书籍17部,其中1部被列为教育部教师培训专用教材,发表或获奖论文数百篇。一项发明获*专利,并先后荣获“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成就奖”、“2001香港国际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承担了8项国家、省级教研课题,有百余项校本教研课题荣获省教科所、省教育学会优秀教研成果一、二等奖。
这不仅源于多年来各级领导的特别关爱和县人事分配制度上对一中的倾斜,也来源于一中自身的队伍建设。沂源一中队伍建设坚持从*队伍建设抓起,以师德建设为主,实施分层次培养。以靠制度约束、靠群众监督、靠学习提高、靠树形象来带动加强*队伍建设;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加强师德建设;实施分层次培养计划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积极开展教师业务培训,深入实施名师工程,落实“入门、合格、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专家”成长计划,充分发挥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带头作用,使优秀教师岗位成为最吸引人的岗位,真正形成人人争当名师的氛围,积极推进中青年骨干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3、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现代化学校,育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德育工作构建起学科德育、群团德育、社会德育紧密结合的大德育网络。教学成绩突出。高考成绩一直位居全市前列。2004年高考,沂源一中文理本科进线再夺全市第一。3人进入全市文理科前十名,9人进入前二十名,包揽了全县文理科前10名,学校荣获“淄博市普通高中教学先进学校”、“2004年淄博市高考十强学校”等称号。1988年以来,学校向清华、北大输送学生40余人;自1997年以来,有1人获省高考状元,6人获市高考状元,16人获县高考状元。竞赛成绩优异,数百名同学在各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大奖,97届学生任国利同学在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山东赛区特等奖,全国二等奖,被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和中国青基会联合授予“国家青少年消除贫困奖”称号,并被北京大学免试录取。特色教育成绩显著,学校男子篮球队曾在淄博市中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三联冠”,2004年荣获淄博市体育传统项目“三‘十佳’”称号,在市中小学运动会上获得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二名。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省创安工作先进单位”、“省生物、物理、化学奥林匹克优胜学校”等20余项省级荣誉称号。
沂源一中是一所市重点高中、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单位,也是该市两所首批创建全国示范性高中学校之一。它已不仅仅是我县教育工作的一个窗口,也是我县综合实力的代表,一直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政治局常委、*纪委书记、原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来该校视察指导工作。*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为学校题词:“坚持三个面向,培养合格人才”。
沂源一中建校近50年来,经过几代一中人的共同努力,形成了“团结、奋进、严谨、求实”的良好校风,在“方方面面讲规范,项项工作创一流”的办学原则指导下,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质量,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在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都形成了成熟的经验,其中大多已成为我县高中教育教学的基本模式,并且很好地发挥了师资培训、设施建设的基地作用。
4、文化传统
教学中心
沂源一中视教学质量为学校生命线,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使学校教学成绩一直稳居全县第一,居全市前列,高考成绩曾连续两年位居全市第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先进的办学理念、清晰的办学思路、严格的管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学校坚持“办现代化学校,育创新型人才”,明确“育人是根本,质量是生命,校风是灵魂,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先导,教师是关键”的办学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和谐发展的优秀毕业生的育人目标,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
学校立足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次培养战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优生的科学培养机制。探索优生成长的组织模式,合理安排优生的学习进度,积极组织优秀生参加竞赛,让优生优先使用学校的各种资料与教学设备。对边缘生学校实行任课教师承包责任制,“促专进本”,强化薄弱学科的学习,促进边缘生不断进步,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深挖后进生的潜力,以克服非智力因素影响为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扬长避短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实施“专业技能提高、素质培养领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实习基地作用,实行开放式办学,实现与名校联姻,与名家连手。音体美特长培养做到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专人辅导。
强化教学管理。一是完善教学管理体系,强化领导包级包组责任制,深入落实以班主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集体负责制和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教学负责制,将目标层层分解,逐层考核,形成人人有目标,个个有责任的内部竞争格局*。二是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突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学业辅导、作业批改、学业评价”五个环节。狠抓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测试等环节,向规范的教学行为要质量。
以教研为先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通过学习、研究和实践,形成了适合本校实际的以“三转”、“五让”为主的教学模式。“三转”即三个转变,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五让”即五个要让: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明确提出把长期以来学生服从教师、“学”服从“教”的观念变为“教师的教要服从学生的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德育工作
沂源一中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无小事,事事系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的观念,构建起了以学校为主体、社会相配合、家庭齐参与的“三结合”大德育网络。在校内建立起党总支书记、校长--分管校长--政教处、团委、学生会--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多层次交叉立体的管理体系。在社会上积极创建德育基地,先后在八七0部队、鲁村煤矿、药玻总厂、刘家大峪等地建起学军、学工、学农基地,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切实发挥其作用。成立家长学校,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长培训讲座、发放辅导材料等方式,提高家长的德育水平,引导家长参与学生德育工作。通过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四爱”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新生军政训练、圣佛山社会实践活动、学工学农等实践活动;通过强化常规管理,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法制意识、大局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规范意识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校一直保持违法犯罪率为零的记录。
办学思路
沂源一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质量,根据教学工作需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与时俱进,促进学校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沂源一中放远眼光,走开放办学的路子,2002年,全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全,建筑面积6600多平方米的一中体艺馆落成投入使用。沂源一中以此为契机,积极争取与高校接轨,被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授予“教育教学实验基地”,为加强与高校师生交流拓宽了渠道,为学生发展扩大了空间。2003年,由马来西亚SEDATA国际大学与沂源一中合作设立淄博中马英伦学校成立并招生,并不断扩大合作办学意向。从此揭开了该县教育走向世界的新篇章,为我们山区的孩子通向世界架起了一座桥梁。
为满足该县教育的发展要求,为充分发挥优质高中在全县教育战线的示范辐射作用,2004年县委、县*把沂源一中新校建设列为本年度九件大事之一。一中新校的建设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县里专门成立了新沂源一中建设领导小组,目前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一中的发展拓宽了学校办学和学生出口的路子,为下一步的发展规划了蓝图,鼓舞了全校师生的干劲。
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代代一中人的不懈努力下,沂源一中为家乡建设和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赞誉,并先后被授予“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创安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先进职工之家”,“山东省*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生物、物理、化学奥林匹克优胜学校”、“山东省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十佳学校’”、“金牌学校”等荣誉称号。
未来发展
目前,全校师生正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饱满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凝神聚力,干事创业,努力将沂源一中建设成为“建设高档次、配备高标准、管理高水平、师生高素质、教学高质量、办学有特色”的让全县人民满意的全国示范性高中。
目前,全校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力争学校早日跨入全国千所示范性高中行列。
为了充分发挥优质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办好让沂源人民满意的教育,2003年县委、县*把沂源一中新校建设列为本年度九件大事之一。
新校校舍占地480亩,计划投资1.4亿元,可容纳120个教学班,所有建筑和设施均按照国家示范性高中标准建设和配备,已于2006年开始使用,2007年全校师生搬迁至新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