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华东师范大学

科普小知识2022-09-30 09:03:22
...

华东师范大学(英语: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简称华东师大或华师大,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上海市共建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是列入国家“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的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是金砖国家大学联盟的拟定成员之一,同时也是国家“111计划”和“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的重要成员。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和圣约翰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2011年,华东师大通过了中国教育部的批准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创立了高水平的上海纽约大学。

中文名:华东师范大学

英文名: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

简称:华东师大、华师大

创办时间:1951年10月16日

类别: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师范类研究型大学

属性:985工程、211工程

所属地区:中国上海

主管部门:教育部

主要院系:外语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传播学院、金融与统计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软件学院、商学院、数学系等

现任校长:钱旭红

硕士点:209个

博士点:144个

校训:求实创造,为人师表

1、学校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2年学校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学校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等先后并入。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学校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并于2006年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联动发展"的办学格局。2006年教育部和上海市决定重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校行列。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行列,全面开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大学的新征程。


立德树人,攀高行远。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学校始终秉承"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崇高大学理想,恪守"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全面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确定的建设目标路径,持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重点实施教育教学创新引领、学科科研优化提升、国家战略精准对接工程,聚焦"教育+""生态+""健康+""智能+""国际+"五大行动计划,分三步实现一流办学目标:到2020年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到2035年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的光荣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目前设有3个学部:地球科学学部、教育学部、经济与管理学部;29个全日制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政治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外语学院、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传播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系)、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海洋科学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统计学院、亚欧商学院;4个书院:孟宪承书院、经管书院、大夏书院、光华书院;8个实体研究院所:古籍研究所、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院、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崇明生态研究院;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管理型学院:开放教育学院/上海教师发展学院。另有设在学校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截至2018年3月,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4,856人;在校博士研究生2,969人,硕士研究生16,327人;在校留学生(学历生)2,274人。学校有教职工4,128人,其中专任教师2,278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1,871人,其中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院士)13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2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及讲座教授3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3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及国家教学名师入选者9人,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青年千人2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8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7人,上海市"东方学者"入选者30人,上海市"领军人才及后备"入选者24人,上海市"千人计划"入选者19人,"双百人才计划"入选者(含紫江优秀青年学者、紫*年学者)143人次。学校主要校区为闵行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东川路500号)和中山北路校区(地址为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校园占地总面积约207公顷。

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可授予20种硕士专业学位,以及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有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3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育学、地理学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4个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1个,II类1个,IV类2个),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4个,B类13个)。学校理工科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民政部重点研究基地,1个出版总署重点实验室,10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1个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学校文科拥有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1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和上海市人民*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工作室,2个上海市高校智库。现有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6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学校主办和承办中文学术期刊23种、英文学术期刊4种,两校区图书馆馆藏印刷型文献总量463.8万余册、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144个(433个子库)。学校成立基础教育集团,现有自办与合作举办的附属中小学、幼儿园共28所(正式招生办学)。学校继续教育坚持管办分离,积极落实国家指令性计划项目,培育高品质非学历教育项目,研发校本研修网络平台。


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法国高师集团,美国纽约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世界2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与法国高师集团成立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里昂高师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中法科学与社会联合研究院;与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的上海纽约大学,是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与法国里昂商学院合作共建亚欧商学院;与以色列海法大学合作共建转化科学与技术联合研究院。学校设有国家汉办所属的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作为中方合作院校建设8所孔子学院。

2、学科实力

截至2013年,学校有2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教育学、地理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教育学原理、自然地理学等13个二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上海市重点学科和17个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2个,B类15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系统科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流动站:地理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化学、体育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教育学、地理学(涵盖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13个二级学科);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基础心理学、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数学、光学、生态学;

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国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基础数学、光学、物理化学、人文地理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科研实力

该校已形成国家外专局“外专千人计划”、“高端外国专家项目”以及学校“海外高层次专家项目”三个层次的高端专家引智框架。这些项目的全面推进对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教学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自然亚洲”(natureasia)网站最新发布的亚太地区“自然出版指数(NaturePublishingIndex:NPI)”中国排名,华东师范大学学者2013年在《自然》(Nature)及其系列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篇,总贡献点(CorrectedCounts:CC)为2.14,在内地高校中列第十二,在全国科研机构中列第十五。

在上海市教委正式发文公布的2013年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中,该校49项成果获奖,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的有9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17项;作为参与单位,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二等奖2项。

截至2013年,该校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8项,内部探讨奖1项,网络理论奖2项;4项成果获第九届*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庄子学史》获得一等奖、《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鉴注》等4项成果获得二等奖,《成己与成物——意义世界的生成》等16项成果获得三等奖。)。学校获得国家及地方*重大科技项目(973、863、支撑计划、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部委行业科技专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重大专项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等各类项目、人才培养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华东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

截至2013年,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8个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和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150余个研究所和一批跨学科的研究、实验、计算、测试中心。


4、师资力量

截止到2014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4154人,其中专任教师2106人,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教师1,739人,其中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及讲座教授2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入选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人,“紫江学者计划”入选者100人。截止2014年1月,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4,191人,在校研究生17,400人,全日制研究生规模达到13,200人,外国留学生4,896人。

5、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童世骏

校长:钱旭红

党委副书记:钱旭红

副校长:任友群孙真荣梅兵*斌汪荣明周傲英戴立益

党委常务副书记:任友群

党委副书记:杨昌利方平

纪委书记:杨昌利

党委常委:童世骏钱旭红任友群杨昌利方平孙真荣梅兵*斌汪荣明周傲英顾红亮程静

6、院系设置

截至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设置有20个全日制学院,7个研究院(所),1个管理型学院,含58个系院系,76个本科专业。

7、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以“华”、“东”两字及校树水杉作为基础造型元素。“华”代表华东师大前身——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取“华夏”之意;“东”则有中国东部、世界东方之意。同时融入“水杉”形象,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整体效果以汉字为主体,凸现东方属性,旨在弘扬东方文明。校徽采用深红色,象征活力、理性、包容、大气。新校徽于2011年华东师大60周年校庆前启用,取代了在80年代设计的老校徽。

校歌

作词:王晓玉

作曲:奚其明

怀着灿烂的希望,我们来到丽娃河旁,

带着青春的豪情,我们漫步华夏路上。

怀着灿烂的希望,我们来到丽娃河旁,

带着青春的豪情,我们漫步华夏路上。

春风拂岸柳,夏雨催鸣蝉,

秋水映丽虹,冬雾迎霞光。

春风拂岸柳,夏雨催鸣蝉,

秋水映丽虹,冬雾迎霞光。

美丽的校园滋养着我们,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百花齐放。

未来的园丁,努力学习,茁壮成长,

茁壮成长,茁壮成长。

滋养着我们,百花齐放,

努力学习,茁壮成长。

怀着灿烂的希望,我们走进科学殿堂,

带着青春的豪情,我们遨游知识海洋。

怀着灿烂的希望,我们走进科学殿堂,

带着青春的豪情,我们遨游知识海洋。

求实创造,为人师表,一代新人,桃李芬芳。

求实创造,为人师表,一代新人,桃李芬芳。

民族的重任让我们生命壮丽辉煌,

壮丽辉煌,壮丽辉煌。

祖国的未来指引我们奔向前方,

奔向前方,奔向前方,

让我们生命壮丽辉煌,指引我们奔向前方。

校训

校训:“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

英文校训:SeekTruth,FosterOriginality;andLiveuptotheNameofaTeacher。

校树与校花

华东师大的校树是水杉,是校内的分布最多的树种。华东师大的校花是荷花,中山北路校区丽娃河等水系里多有种植,闵行校区的樱桃河里亦有种植。

上一篇:南京大学

下一篇:同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