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冀热辽抗日根据地

科普小知识2022-09-30 18:11:35
...

冀热辽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和八路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所创建的十九个重要解放区之一。

1、背景介绍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0月,**北方局派李运昌到冀东,与*京东特委负责人胡锡奎等配合,开办游击战训练班,培养军事*,组建抗日游击队,在迁安、遵化等地开展游击战争。1938年初,晋察冀军区按照*要求派出邓华支队向北平以西地区发展,活动在晋西北的宋时轮支队也转调平西,同邓华支队合并,组成八路军第四纵队,并从平西向冀东挺进。7月,在*冀热边特委领导下,包括开滦煤矿工人在内的冀东人民举行抗日武装大起义,组建冀东抗日联军。


冀热辽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第四纵队与冀东抗日联军会合后,10月,冀东抗联在西撤平西整训途中遭日伪军重兵围攻,受重大挫折,李运昌率领2000余人突围返回丰润、滦县、迁安等地,与原留守部队一起,继续坚持冀东的抗日游击战。他们依靠群众,艰苦奋战,顽强抗击了日伪军的连续“扫荡”、“清乡”,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度过最困难时期,为开辟冀热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历史发展

1939年1月,**北方局会同晋察冀军区,组建*冀热察区委员会和肖克任司令员的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任务是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创建冀热察抗日根据地。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冀东军民向北宁路沿线各地日伪军据点展开全线出击,使冀东游击根据地联成一片。

日伪军为摧毁冀东抗日根据地,连续进行了“治安强化运动”,以重兵实行“治安肃正”,反复“扫荡”,推行“集家并村”,制造“无人区”和所谓“绝缘地带”,妄图阻止八路军和抗日武装的发展。1941年1月下旬,日军在“扫荡”丰润县潘家峪时,残酷*村民1230余人,烧毁房屋千余间,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潘家峪*。1942年8月,日伪军4.6万余兵力,对冀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区“清剿”。冀东军民利用群众条件好,群众武装多等有利条件,对日伪军作战20余次,先后歼灭日伪军5000余人,攻克、逼退敌据点20余处,根据地和抗日武装得到发展壮大,军民士气大大提高。随后,在反日伪军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中作战70余次,共歼灭日伪军4900余人,俘伪军991人。其中,击毙日军田蒲少将、伪治安军总署顾问高宇麻大佐、绿川中治大佐、制造潘家峪*的佐佐木大佐等日军2000余人。

到1943年夏,冀东抗日根据地人口达到363万,地域扩展到长城以北、热河边境地区。7月,*晋察冀边区第十三(冀东)地委改建为*冀热边特别委员会,同时建立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冀热边特别区行署、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实行一元化领导,由李运昌任特委书记、行署主任、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1944年9月以后,冀热边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已经发展到南抵渤海,北达朝阳、赤峰,西临潮河,东到辽宁西部的广大地区。

1943年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反攻阶段,中国的抗战形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按照党*和北方局的要求,冀热边特委领导冀东军民举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反“扫荡”作战和反攻作战,使冀热边根据地有了很大发展。到1944年底,东至山海关和秦皇岛,西抵平津近郊,南达唐山周围,抗日县政权发展到25个,辖10800个行政村、559万人口、主力部队发展到近2万余人、民兵28万。1945年1月,*冀热辽区委员会、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冀热辽行署、冀热辽军区成立。从5月开始,冀热辽军区奉命以主力向外线出击,解放锦承路以南广大地区,扩大了解放区,直通北平和天津近郊区,并相机深入锦承路北开辟热河、辽西地区。到7月,冀热辽区的抗日县政权发展到31个,武装部队发展到3万余人,为大反攻创造了条件。

1945年8月9日,*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朱德总司令向我抗日军民连续发布七道进军命令。冀热辽军区按照党*、*军委的命令和晋察冀军区的部署,派主力部队和地方*1.3万余人出关,分三路挺进东北。留在冀东的部队,继续猛烈地向日伪军作战,解放了冀东除铁路线外的18座县城,歼敌3万余人,缴枪2万余支,把冀中同平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冀热辽抗日根据地,成为收复东北的前进基地,又为以后部队进军东北开辟出通道。

上一篇:密北县抗日**旧址

下一篇:晋绥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