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坦镇
黄坦镇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辖镇,地处文成西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75.8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有人口2.2万人。镇所在地海拔320米,东与金炉乡接壤,东南与巨屿镇接壤,南与珊溪镇接壤,西与云湖乡接壤,北与富岙乡接壤,东北与龙川乡接壤。境内最大的支流为黄坦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典型的中山丘陵地带。该镇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镇,苗猪、西瓜是主导农业产业,同时也是浙南、闽北一带的良种仔猪生产基地。境内有丰富的高岭土、矿泉水、水力等资源,有花支线公路(花园至支山)、盖黄线公路(盖后至黄坦)、黄坦至岩门公路、金沙线公路等四条过境公路。
中文名称:黄坦镇
行政代码:330328104
身份证前6位:330328
长途区号:0577
邮政编码:325000
隶属政区:文成县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浙C
辖区面积:75.8km2
人口数量:约2.2万人
人口密度:290人/km2
1、地方简介
黄坦镇
黄坦镇地处文成西南部,距县城17公里,总面积75.8平方公里,全镇下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人,镇所在地海拔320米,东与金炉乡接壤,东南与巨屿镇接壤,南与珊溪镇接壤,西与云湖乡接壤,北与富岙乡接壤,东北与龙川乡接壤。境内最大的支流为黄坦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典型的中山丘陵地带。该镇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镇,苗猪、西瓜是主导农业产业,同时也是浙南、闽北一带的良种仔猪生产基地。境内有丰富的高岭土、矿泉水、水力等资源,有花支线公路(花园至支山)、盖黄线公路(盖后至黄坦)、黄坦至岩门公路、金炉至沙公路等四条过境公路。
2、历史沿革
1958年分别建雅梅、黄垟、王宅、支垟管理区。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撤雅梅、王宅、黄垟、支垟4乡建黄坦镇。1997年,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新楼、前巷、后巷、高峰下、南山坑、陈盘岭、山后、占里、驮岙、严钵、缸窑、济下、沙垟、石后、邢宅、王宅、共宅、新龙、周岙、依仁、高前、后垟、黄垟、严垟、陈垟、山背垟、旺山、叶田下、石井、林山、稽垟、城垟、底庄、包埠、徐山、塘底垟36个行政村。2002年,辖36个行政村,总人口22092人。2003年末共7145户、21869人。2008年末,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2.24万人,辖前巷、山后、支垟、新康、云峰、新峰、黄西、后巷、严本、占里、驮岙、沙垟、济下、黄宅、新龙、周岙、依仁、塘底垟、底庄、共垟、林山、旺山、严垟24个行政村。2011年,撤销云湖乡、富岙乡建制,原云湖乡行政区域和原富岙乡除土盖后村外的行政区域并入黄坦镇;调整后,黄坦镇辖45个行政村。
原富岙乡
位于文成县西南部,距县城12千米。面积20.5平方千米,人口0.68万人(2008年末)。辖富岙、培头、富康、莲头、周岙底、双坑、上堡垟、土盖后、石竹寮9个行政村。乡*驻富岙桥村,距县城27千米。【沿革】1958年置富岙管理区。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30.5平方千米,人口0.7万,辖富岙桥、石竹寮、壒后、东溪、吴岙、双坑、吴山、驮丘边、上保垟、莲头、红星、周岙底、培头13个行政村。2002年,面积20.5平方千米,辖13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1998户、7291人,有4个少数民族村,畲族人口1874人。2003年,辖13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总户数1932户,总人口7380人,其中畲族人口1874人。2006年,人口0.67万人,辖富岙、培头民族、富康民族、莲头、周岙底、双坑、上保垟、土盖后、石竹寮民族9个行政村。2011年撤乡,土盖后村并入百丈漈镇,其余8村并入黄坦镇。
原云湖乡
位于文成县西南山区,南与泰顺县接界,距县城20千米。面积102平方千米,人口0.55万人(2008年末)。辖龙湖、包山垟、塘垄、西北山、上金、上坪、高西、石岭、驮加、千秋门、取垟、叶山、杜山13个行政村。乡*驻龙湖村。【沿革】1958年属陈溪、叶岭2个管理区。1961年合并为双溪公社,1984年改双溪乡。1997年,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0.4万,辖岭脚、岩门、横 、取垟、千秋门、叶山、龙井坑、驮加、严阵、石户、杜山、下尾、高西、峃作口14个行政村。2002年,面积104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人口1454户、5120人,乡*驻支山村。2003年,原14个行政村调整为13个行政村:原支山、吴头垄等2个村组成龙湖村;包山垟、圹垄民族村、西北山、上金、上坪、高西、石岭、驮加、千秋门、取垟、叶山、杜山等12个村暂时保持不变;年底,全乡辖13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人口1495户、5123人。2011年撤乡并入黄坦镇。
3、地方人口
黄坦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14003
男7477
女6526
家庭户户数4885
家庭户总人口(总)13885
家庭户男7402
家庭户女6483
0-14岁(总)2946
0-14岁男1571
0-14岁女1375
15-64岁(总)9008
15-64岁男4722
15-64岁女4286
65岁及以上(总)2049
65岁及以上男1184
65岁及以上女86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2922
4、城镇发展
黄坦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县里工作部署,谋长远,打基础,在继承中开拓,在探索中前进,着力推进了一批重点、难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1至10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2﹒3亿元(未包括在外温州人之家项目),在全市51个中心镇排第8;计划生育工作暂时排名全县第一。
一是加强了基层组织力量。成功召开了镇党代会、人代会,领导班子全部满票或高票当选。社区建设、三分三改等改革工作稳定推进。同时,明显改善了镇机关办公条件,完善了工作机制。
二是根据市、县部署,基本完成禁养区养殖业整治任务,着手推进限养区整治工作;黄坦坑水质明显改善。
三是倍受*群众关注的56省道黄坦接线工程,经过多方共同努力,顺利恢复施工。
四是历时十年未有结果的黄坦片区供发分开工作(全县最后一个自供区)取得实质性进展;11月1日起正式完成交接,并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工作。
五是近20年来第一个土地出让项目成功拍卖。
六是栖村垟农房集聚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其他如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点工程总体进展顺利。这些工作,已为下步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5、项目建设
以原黄坦镇、原富岙乡和原云湖乡“十二五”期间“十大建设项目”为重点,加强项目协调督查,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倒逼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提速提效。切实抓好土地报批和出让工作,特别是搞好农房改造集聚建设试点,让更多的云湖、富岙以及黄坦其他边远山村的村民搬迁进镇,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盯紧抓牢新56省道、云塘公路、在外温州人之家、污水处理厂等已开工和前期工作基本到位项目的施工进度,加快启动门前垟等城镇商服开发地块、周岙底新村、养殖污染小区等的建设工作。
6、环境整治
黄坦镇通过路、坑、街、区、村等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对全镇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使全镇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根据市县要求,继续抓好禁限养区污染整治工作。根据规划,确定集镇的生态景观带,适时在主要干道沿线抓好亮化、美化,在城镇建成区的闲置地见缝插绿。加快全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的建设,提高污染处理能力,对流经镇、村中心区内的河道进行全面清淤疏浚、清除污染,为创建生态镇奠定基础。继续全面推行养殖粪便收集处理,落实干湿分离和雨污分离措施。根据省市县建设“美丽乡村”的部署,结合“百十工程”建设,加大中心村培育力度,加快建设现代农村新社区,促进农村“人口集中、土地集约、功能集成”。
7、农业发展
黄坦镇以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培育壮大规模化、专业化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培育有品牌、有市场、上规模、连基地、带农户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新兴产业方面。在继续抓好来料加工业等现有无污染企业发展和规范提升养殖业的同时,积极培育绿色、低碳、高新等新兴产业,引进潜在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积极鼓励发展庭院经济。
8、附近景点
刘基墓
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位于浙江省文成县,位于岩门大峡谷上游的叶胜林场境内,长约5公里,面积2755公顷。境内拥有上万亩的原始次生林,为浙南保存最好的原始阔叶林。其中以铜铃山峡中经万年激流旋冲而成的壶穴奇观最为著名,峡内瀑连瀑,潭叠潭,湍流雷轰,震心慑憾,峡谷摩幻,称为“华夏一绝”。
铜铃山森林公园位于百丈祭风景名胜区西部,分别由铜铃山峡、小瑶池、铜玲寨三大景区组成。
境内山峦叠翠、峡谷幽深、溪瀑潺潺、修竹茂林、奇花异草,野生动物群多。尤以“壶穴”景观名闻天下,国内罕见,堪称“绝景”。森林覆盖率达95%,空气清新,富含负离子及多种植物杀菌素、萜烯芳植物,十分有益于人身健康,达到建脑又健身的功效。
铜铃山森林公园是一处旅游观光、探险猎奇、休闲避暑、“森林浴”的理想胜地,她正展开迷人的胸怀,欢迎各界人士的到来。
峡谷景廊
即铜铃山峡,地处被原始森林覆盖的铜岭山林场中。北宋《太平寰宇记》称:“天下七十二福地,南田居其一,万山深处忽辟平畴,高旷绝尘,风景如画,桃源世外无多让焉。”今有诗赞六里峡谷风光之美:“疑在巫峡望巫山,又从灵峰到灵岩。林泉壑瀑两廊画,天开画图绝人寰。”故称峡谷为景廊。行走在悬崖峭壁中辅好的木板云梯上,望着脚下由于地质运动、大自然鬼斧神工般造就的万年古河床,其景、其美无法用文字描述。峡谷景廊距文成县城4公里,步步是景,美不胜收。主要景点有山坑三瀑、石林飞瀑、三仙岩、枫岭石林、白龙潭、三叠瀑、通天峡、阴阳瀑、日月双峰、金牛潭、青龙潭、天际瀑、金龟潭、观音崖、锁龙谷、西天屏等。
刘基墓
史称诚意伯墓,位于浙江文成县南田区西湖乡西陵村夏山。《明史·刘基传》载:"明洪武八年(1375)三月,明太祖制文遣使护归故里。抵家疾笃,四月十六日薨。六月,由其子刘琏、刘璟葬于夏山之原"。墓为简朴之土茔,用鹅卵石依山筑为扶椅式,墓前立有民国时期竖的石碑1方,上刻"明敕开国太师刘文成公墓"。1985年3月,墓四周筑成斗形围墙,随植松柏。1980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12日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基,汉族,名伯温,晚号犁眉公。明朝开国功臣。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六月十五日,卒于明洪武八年(1375),终年64岁,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南田镇武阳村人(旧属处州府青田县),明代政治家、诗文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9、地方特产
文成粉丝
文成粉丝,得益于文成的独特环境和天然气候,出产的番薯块根肥大,淀粉含量丰富。通过当地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番薯粉丝,便具有耐煮、耐炒、不糊不断的独特品质。“文成粉丝”通过浙南薯业产销合作社这个平台,既拓宽了销售渠道,又提高了市场知明度,使文成山区的农家货成为现代城市餐桌上的佳肴。
文成特产蕃薯粉丝采用千岛湖深山淀粉精制而成,无农药、化肥污染,不含色素,保持天然本色,具有晶莹纯净、营养丰富、经久耐煮、不浑汤、不断条、柔软可口的特点。属低粮、低热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文成番薯粉丝始于清代,距今百余年,因制作方式独特,别具风味,久负盛名。
文成特产蕃薯粉丝采用番薯经洗净水磨,去薯渣和杂质,取其淀粉调水,一层一层炊透,至冷却转硬后,采用独特传统生产工艺精制而成的番薯粉丝,具有色泽晶莹、口感韧滑、耐煮、耐炒、味美质佳、营养丰富等特点。其经营方式,采用专卖和代理相结合,内销和出口相结合。不但在温州、杭州、上海、广州等国内大中城市销势非常看好,而且通过全县10万华侨,使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成粉丝”,也在欧盟、东南亚以及非洲等国外52个国家走俏,享誉海外。
文成索面
文成杨梅是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的特产。文成杨梅素以个头硕大、入口舒爽闻名,不仅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还跻身“浙江省精品杨梅”行列。
自1995年文成县委、县*提出“兴山富民”,建设“山水乐园”战略目标以来,文成县大力发展水果产业,浙江省财政也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文成县水果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杨梅生产面积、产量逐年快速增长。2000年,文成县杨梅面积达1312hm2,其中投产面积661.5hm2,总产量2661.7t,面积和产量分别是1994年的2.17倍和2.76倍。栽培品种以名优品种荸荠种和东魁杨梅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56.6%和35.7%。到2008年,文成县杨梅种植面积达2513.3hm2,其中投产面积1466.7hm2,年产量约5490t,产值3400万元,已初具产业规模。已形成以珊溪、仰山、上林、大峃、樟台为主的飞云江沿岸杨梅种植产业带,以黄坦、金炉、周壤、里阳为主的中山杨梅产业带。尤其是在珊溪南林及仰山的2个“千亩优质杨梅示范基地”,品种还是以荸荠种杨梅和东魁杨梅为主。文成县杨梅生产、加工已初步形成,由温州帝师杨梅酿酒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上林、仰山、珊溪等三大杨梅基地,引导文成县果农按市场需求种植鲜食、加工绿色无污染产品的产业格局。
文成索面
文成索面为订婚走亲不可缺之礼品。以花园、马村垟、珊溪等地产品最有名。制法是将面粉加适量食盐(春冬含3-5%、夏秋为9-12%),做好面坯置面柜中“走透”后,拉成线晒燥,理成线绞状。索面讲究细匀为佳,吃时放开水锅中一煮,去掉咸汤,拌点佐料即可。索面富营养易消化,为群众喜爱食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