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龙王尖

科普小知识2022-09-30 22:34:02
...

龙王尖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道珍珠岭,海拔385.6米,为大别山余脉,湖北省户外旅行必选。主峰顶巅有一座古庙,名曰龙王庙,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龙王庙被山火烧成灰烬。之后几度毁建,今已不存。原址现存一城堡遗址,断墙残埂,为龙王尖石寨遗址,号称武汉的长城。寨内大小石板屋1200余间,面积最大的达110平方米,最小的不足4平方米。龙王尖古寨为湖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1、基本简介


龙王尖

龙王尖位于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道珍珠岭,海拔385.6米,为大别山余脉。主峰顶巅有一座古庙,名曰龙王庙,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龙王庙被山火烧成灰烬。之后几度毁建,今已不存。原址现存一城堡遗址,断墙残埂,为龙王尖石寨遗址。

龙王尖古寨位于黄陂李家集街道程岗村尔门李湾北,距武汉市中心约70公里,处龙王尖山顶。宣德二年(1427年),始建龙王庙,景泰七年(1456年)为御匪保民,建龙王尖古寨,嘉靖二年和崇祯十一年有两次小规模的扩建和修缮,清咸丰二年(1852年)为防“长毛”大规模修建。同治七年(1868年)年底,龙王尖古寨基本建成。龙王尖石寨在黄陂的古寨中大略要算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占据七座山头,一天无法看尽。资料显示,寨墙长约12公里,占地面积1.5余平方公里。寨墙倚山踞岭,均高3.5米,最高处4.5米,宽度1.3米至1.5米。全寨共有东西南北4大寨门,寨墙上均砌有哨口、箭窗、磙木檑石发座、烽火台等。内墙半腰有1.1到1.4米宽的巡道。寨内大小石板屋1200余间,面积最大的达110平方米,最小的不足4平方米。现屋顶已毁,墙壁尚存。

山寨于民国时期废弃,龙王尖古寨为湖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2、主要景点

主峰龙王尖

海拔385.6米,主峰顶巅有一座古庙,名曰龙王庙,建于明宣德二年,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秋,山北坡突发大火,古庙被毁,仅留下现存的一堆山石。龙王尖石寨在建修过程中,就已成为周边民众“避匪”、“躲长毛”的“难民*”,难民最多时达三万之众。寨墙上均砌有“哨口”、“箭窗”、“磙木檑石发座”、“烽火台”等。寨内昔日有四通八达的大小道路,现已消失在稠密的灌木、藤蔓、野草之中。

龙王尖古寨

始建于景泰七年(1456年)。当时明朝政治腐败,社会动乱,不时有匪盗来黄陂西北乡烧杀抢掠。为“御匪安民”和防范山火,1456年冬村民集资建龙王尖石寨,至清同治七年秋石寨建成,时任黄陂知县刘昌绪前往祝贺,并为城堡命名永安寨,即长久平安之意。

龙王尖城堡

建成后,围城的石寨周长约12.5千米,圈地约1.5平方公里。石寨倚山踞岭,气势磅礴,耸立在云缠雾绕的群峰之上。寨墙由块石、条石、片石大小间压,缝隙填塞碎石土渣干砌而成。寨墙平均高3.5米,全寨共有四大寨门,以南寨门为最大、最牢固、最壮观。石寨按九曲八卦阵建造,,砌有“哨口”、“箭窗”、“磙木檑石发座”、“烽火台”等。内墙半腰有1.1至1.4米宽的巡道(也称走道)。哨口、箭窗一般1.8至2米一个,主要用于瞭望、发射铳弹和飞箭。烽火台有多座,其中一座置龙王庙峰巅,一座置西寨门。这座山寨,易守难攻,如遭围攻,寨内有粮有水,便于坚守待援,三两月可不下山寨。

3、相关历史


龙王尖

龙王尖石寨较之龙王庙稍晚,始建于景泰七年(1456年)。当时明朝政治腐败,社会动乱,不时有匪盗来黄陂西北乡烧杀抢掠。为“御匪安民”和防范北坡山火,1456年冬,村民集资始建龙王尖石寨。明清之际,石寨经过多次维修和复建。至清同治七年秋,城堡式的龙王尖石寨全面建成,取名永安寨。龙王尖山东麓六里沟游家湾、细闵湾每逢元宵节,都有龙灯、散灯在天街附近山岭闹元宵,庆升平。虽然倚山踞岭,耸立在群峰之上,也不能保证不被攻破。

资料记载:1642年春,龙王尖石寨曾被张献忠大西农民军所克;1853年1月,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部、同年3月翼王石达开部、1861年英王陈玉成部、1863年秋捻军王双如部、1866年东捻赖文光部,曾先后多次攻克龙王尖。当年的寨墙由块石、条石、片石大小间压、缝隙填塞碎石土渣干砌而成。寨墙平均高3.5米,这种的山寨,易守难攻,即使遭围攻,寨内有粮有水,便于坚守待援。---全寨共有四大寨门,以南寨门为最大、最牢固、最壮观。寨门遗址处,当年寨门上面的门楣石条依然还在,寨门轴的门臼孔还在石条上。

作为“难民*”的龙王尖石寨,难民最多时,达三万之众,寨内就地势、地段、村湾、人员、财物等不同情况,共建有大小石板屋1200余间,这些石板屋单间面积最宽的达110平方米,最小的不足4平方米。富户的石板屋一般要宽大,其地段位置也要好;穷苦百姓、流民的石板屋又窄小、位置也要偏一些。当时山寨还承建了一条包括经营客栈、医药店、杂货店、当铺、铁匠铺、裁缝铺、木匠铺、磨坊、酒坊、染行、赌场的街道,时称天街或生意街。在寨内建街道和菜市场,这是省内外山寨所极少见的。

4、十大山寨

武汉市黄陂区十大古寨分布在三大版块:一是东部的龙王尖、棺材山,二是中部的云雾山、木兰山一带,最多的就是北部蔡店一带的古寨。

1、蔡店街道的铁寨,是武汉驴友耳熟能详的所在了。它的主峰就是一整块突兀耸立的山石,四周都是绝壁,只有一侧有道石缝,被人开凿出一条通道,其中临近山巅处,更是凿成一个卡口。山巅的面积约为一亩,建有一座石构的小庙。它的寨墙规模不大,主要是三面修砌,将这块巨石作为最后的防御节点。只有北面的寨墙还较为完整。铁寨最有看点的,就是石头,各种奇石。最形象最有代表性的,乃是“流泪的大象”。大自然鬼斧神工,将大象的眼眉耳,尤其是鼻子,雕琢得惟妙惟肖。更绝的是,它的眼睛是一道天然裂痕,雨水沁出。

2、永安寨以龙王尖的龙王庙为最后的要塞,在李集街道东北和长轩岭街道西的交界处的两个垂直交叉的山墚处,北枕旷山,南瞻武汉,东眺龙王尖木兰湖。石寨的围城周长12.5千米,圈地1.5余平方公里。

3、龙王尖棺材山寨,押寨夫人的闺房上过龙王尖的人,如果不走得更远,是很难一窥木兰古寨的雄姿的。这座寨子将龙王尖的主要宗教建筑全都圈了进去。

4、六指街天保寨村,看到这里还有相对完整的夯土城墙。它的外观近乎正方形,东西约170米,南北约180米。城墙最高约20米,有一条较大的护城河,现已改造为人造湖。城墙脚下,表面饰有绳纹的古陶片随处可见。这个名为“东城址”的古城址,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梁武帝萧衍在此筑冶城、打制兵器。其后,这里为居民居住。因为有一次敌方攻打数日而未克,于是当地群众叫它天保寨。这个寨子可能早在东周时期,就有大型建筑物,而且人口稠密,市面繁华。后来因为战争或自然灾害,先民逃离,而留下这座“废城”。

5、在黄陂区*背后一公里远的前川街道定远村,也有一座土城:建有二道夯土城墙,二道壕沟,开有八个城门;又引滠水进入护城河,使整个土城构成一个完整的阴阳八卦太极图,体现出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6、在院基寺水库(月亮湖)与泥河水库(星星湖)之间,有一个红冠山寨。现存的半边城墙在两个山头之间起伏,如巨龙盘亘。山上的树很少,大片的金丝茅草长得很茂盛,一大片一大片的,拍出的相片非常有色感。

7、伏马山位于黄陂区罗汉寺,在一片低缓平原上,整座山平地突起,形如一条气势磅礴的巨龙。山上的石头也特别,一种是黑色的玄武岩,一种是白色的石英石,也因此有“黑猪赶白羊”的风趣说法。也说明此地有过比较剧烈的地壳运动。寨有四门,墙有炮眼,内有连排营房遗迹,当地村民疑为太平天国时期的兵寨。这里也是离武汉市区最近的山寨了。

8、云雾山西北,有一个天宝寨(天门寨),寨墙依天门山的山势而建,北面是陡峭的天门山北坡,南面相对平缓,基本修成茶园了,这一段的寨墙基本被破坏。

9、离清凉寨不远,有个西峰尖寨。据说是花木兰传说故事发生地及太平天国古战场遗址。西墙已不明显,东墙尚存,但淹没在杂草灌木之中。

10、在木兰山东,还有一溜山头,被称为玉屏山,或者棺材山。这里,与山下的大余湾一带,共有七座大大小小的古寨。棺材山,因山头是一块巨石形如棺材而得名。石上有寨,寨名棺材山寨。它的西边是绝壁,其他方向尚有寨墙残垣。它的东面是李家寨,规模中等,却建有两道寨墙,偏西的一个寨门开在一处悬崖下,很利于防守。寨中房屋密集,正中还有一处三大间的房屋,有人戏称是押寨夫人的闺房。

5、古诗句


龙王尖

登龙王尖记明·方与时

楚多名山大泽,奇秀甲天下,异人往往间出,予过楚,未能历览其胜也。昔人云:“身到处,莫放过”。予心识之间,尝访三闾之渊,问双凤之址,登黄鹤歌白云之诗,过鹦鹉即渔阳之鼓,临赤壁想公谨之英风,讽咏坡仙之二赋,仰眺横睇,流连不能去。予往登之,见山势嵯峨,群峰攒簇。争为奇状,其偃蹇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河;其怒拔而上者,若能罴之登于山,翠磴千盘,丹崖百尺,以至涧断,别开一径,山面忽露数峰,岩壑之奇,未易仿佛,及扳以升,百折而上,薄暮乃臻绝顶,凭眺其巅,势与云参,烟霏雾结,四顾渺然,迥出天外,诚三楚之极观也,然其间为寺、为院、为古刹、为新建,所在多有。

《念奴娇》

纵龙王尖秋风习习,树木稀、烟浪黄艾密密。草甸纵行,穿沟壑、凄清秃岭兽迹。危崖伫立,村舍桑田,平湖呈翠碧。峰砌狼哨,蛇蜒残恒断壁。倚山踞岭古寨,金汤坚如铁,仰视难欺。坍塌楼门,证当年、刀枪箭矢飞激。黄土陇下,夜半常磷火、亡魂哭泣。惟石能言,青史后人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