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人民日报上的权威人士

科普小知识2022-10-01 00:04:18
...

2015年以来,“权威人士”分别于2015年5月25日、2016年1月04日、2016年5月09日三次接受《人民日报》专访谈当前经济、论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权威人士”一词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人民网称这是一种“短、实、新”的文风,代表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对领导*文风要求的高标准。这种在**机关报重要版面,由不具名的“权威人士”回应社会重大关切的做法,是沿袭自*历史上一项悠久的传统。

1、称谓由来

首次出现

人民日报开办自1948年。但1946年,这份报纸就在邯郸市创刊,报名是*亲自题写,但不是如今看到的版本。

1946年5月,有一篇发自延安的新华社稿件,说的是美国权威人士认为,英国已拒绝将太平洋三个英属岛屿的主权让给美国。不经意间,这篇稿件开启了人民日报一个绵延数十年使用“权威人士”的传统。

从1946年起,到2015年5月25日止,人民日报上共有1605篇文章提到“权威人士”,该词共出现1770次。首尾相接的这两次,跨越了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直到今天。简单说,在这份最高党报上,权威人士不绝如缕,生生不息。

再次出现

“权威人士”第二次出现,是在一篇叫《*权威人士评论目前时局》的新华社稿件中,“*权威人士”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态度坚定的评论:

与全民为敌的蒋介石*,现在业已发现它自己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无论是在军事战线上,或者是在政治战线上,蒋介石*都打了败仗;都已被它所宣布为敌人的力量所包围,并且想不出逃脱的方法。蒋介石卖国集团及其主人美国帝国主义者,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他们曾经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人民的力量。他们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中国与世界,看成和过去一样,不许改变任何事物的样式,不许任何人违背他们的意志。自日本投降以后,他们决定要把中国恢复到过去的旧秩序。经过政治协商与军事调处等项欺骗办法,赢得时间之后,蒋介石卖国*就调动了二百万军队,实行了全面的进攻。

这文风,让你想起《*选集》。此后他几次作为“权威人士”纵论时局的报道,也同样能在他的文集里找到。自此以后,这个“权威人士”多次出镜。无论痛骂蒋介石还是美国,风格一如既往。即便未必出自*本人的手笔,也无疑体现着中国最高决策层的意图,甚至个性与风格。

演变继承

2015年的人民日报上共出现了6次“权威人士”。人民网撰文《谁是人民日报上的权威人士》称,我们不能忘记革命战争年代时为何使用“权威人士”。用这个词,事实上可视为一种斗争策略。他们出现的基本语境是,这件事很重要,需要由高级别*来发表看法,但又不方便挑明了说。

2015年5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对权威人士的独家专访《五问中国经济》,紧扣热点难点问题,深度解析经济大势,明方向、增信心、稳预期,有力有效地引导了社会舆论。该文,说白了是在定调子、给信心、找方向。许多网站的解读大致没错,这是在向外界传递**对经济大势的分析与判断。——到了必须有人站出来说经济形势的时候了,而且必须是高级别领导。

人民网分析称,这是一种“短、实、新”的文风,代表了十八大以来,*对领导*文风要求的高标准。而这种在**机关报重要版面,由不具名的“权威人士”回应社会重大关切的做法,是沿袭自*历史上一项悠久的传统。这种“权威人士”还会被人民日报继续使用,在建设而非革命的话语体系之下,在真正需要的情况下。

2、三论经济

第一次《人民日报》(2015年05月25日02版)

五问中国经济(权威访谈)

——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形势

一问:经济增长速度回落

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这是一个让人“不难受”的速度,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总的看,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速符合《*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在意料之中,仍处合理区间

问: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出现进一步回落。4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提出“一季度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相符”。对当前的增长速度究竟应当怎么看?

权威人士: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以全面深化改革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赢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总的看,经济增速符合《*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当前经济运行在意料之中,仍处合理区间。

以一季度为例,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这是一个让人“不难受”的速度,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一季度GDP增长7%,合乎预期,在全球范围是很快的,而且在基数较大的情况下,我们的增量也较大;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就业形势平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同比增长8.1%,各项民生指标继续明显改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一些新增长点破茧而出。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

尤其要看到,在增速放缓的同时,经济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产业结构方面,服务业跑出了“加速度”,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的趋势更明显。需求结构方面,投资增速虽有放缓,但消费增长比较稳健。收入分配结构也在持续改善,农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里人,城乡居民的收入倍差在缩小。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了5.6%。一些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动力在加快孕育。

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短周期看可能是严峻的,需要认真对待,但从更长周期看,又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经济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

问:对于目前的增长态势,社会反应总体上还比较从容,但也存在一些担忧和疑虑。如何判断中国经济前景?

权威人士:分析经济形势,要用历史的眼光,坚持短、中、长期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把一件东西摆近了看,往往会感觉很大,把它放远些看,就会显得很小。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短周期看可能是严峻的,需要认真对待,但从更长周期看,它们又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小,但并未出现断崖式的急速下滑,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经济波动幅度也比现在大。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经济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

经济增长说到底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有活干,有钱挣”,人民群众能够对当前增长态势充分理解,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底气。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景,又要正视眼下的困难,一方面坚定信心,顶住压力,一方面积极应对,抢抓机遇,持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问:经济运行走势分化

“几家欢乐几家愁”,本质上是结构调整正逐步深化。综合看,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调整结构、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努力走向产业中高端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压力都比较大

问:今年经济运行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走势分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权威人士:当前确实存在经济运行走势分化,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为何会这样?因为全球供求格局变化了,国内又进入“三期叠加”阶段,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须的,调整必然带来分化。

从区域看,东部地区调结构动手较早,开始企稳向好,有的甚至较为乐观,对在新常态下爬坡过坎信心更足了;而部分地区,包括一些能源资源大省、前些年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有的也知道要转方式,不转不行了,但还要一个过程。从产业看,产能过剩行业和“两高一资”行业用电、生产、投资、效益等指标下降,而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增长相对强劲。从企业看,一些技术含量低、产品缺特色、调整不及时的企业生产经营普遍困难,有的已停产半停产;而善于捕捉市场机会,重视满足个性化需求、有品牌价值、搞技术创新的企业,日子比较好过。

走势分化,本质上是结构调整正逐步深化。综合看,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调整结构、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努力走向产业中高端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压力都比较大。

结构调整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我们要扭住调结构不放松,不必太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的起落,更不能以焦虑心态稳增长,结果事与愿违

问:目前,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的进程在继续,其间也伴随着痛苦,这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权威人士:结构调整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调结构必然带来阵痛,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商业模式等目前都在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产业重组加快。同时,部分领域、产业和地区经济风险有所加大。必须看到,结构调整是一个需要不断往前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这一关我们不得不闯过去。结构调整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只能主动调、主动转。早调早转就主动,晚调晚转必然被动。这么多年来,我国经济就是在一次次闯关夺隘中发展壮大的,一年有一年的问题,不可能都一马平川、一帆风顺。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我们要扭住调结构不放松,不必太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的起落,更不能以焦虑心态稳增长,结果事与愿违。

三问: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有其必然性,我们要高度重视应对,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宏观政策要保持定力,稳字当头,并注重“三个结合”,即近期和长期相结合、发展和改革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结合

问:目前的经济下行压力备受关注,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的问题还在发酵。您认为该如何应对?

权威人士: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要看到其必然性。这里面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旧增长动力尚未完成转换的因素,也有外部需求收缩、内部“三期叠加”多种矛盾聚合的因素;有经济环境变化等客观因素,也有一些主观因素。从现状看,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对此要有充分的准备,拿出给力的措施。

我们要高度重视应对下行压力,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宏观政策要保持定力,稳字当头,并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近期和长期相结合。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老路子行不通了,继续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加未来调整压力的增长也要不得,近期采取的稳增长政策要有利于长期发展政策目标,有利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避免引发更多矛盾,调结构、促升级的政策也要有利于短期增长,二者应当结合起来。不能为了眼前刺激增长就不顾结构、质量和效益了,对调结构有好处的促发展措施也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二是发展和改革相结合。发展政策要符合改革目标要求,也要通过改革举措来落实,改革举措要以发展为导向,多出台一些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改革举措。有一些改革措施可以提早出台,有一些改革措施从长远讲是好的,但当前可能会加重企业负担或者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慎重权衡。

三是国内和国际相结合。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宏观政策既要考虑国内因素,也要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投资本身要有可持续性,解决好投什么、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消费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有针对性地挖掘潜力,使消费者敢花钱、愿花钱

问:在外需低迷的情况下,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两驾重量级“马车”,能否在这方面释放更多动力?

权威人士: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这就要求投资本身有可持续性,解决好投什么、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首先是方向,必须选对项目,力求有市场,有长期回报,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投入到符合发展方向的地方。其次是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能不能把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是支撑稳增长的关键。目前居民储蓄率很高,海量资金无处可去,人们难以获得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可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和重大建设项目缺乏资金保障。所以,财税、金融、投融资*改革必须整体推进,特别是要打通投融资渠道,挖掘民间资金潜力,让更多储蓄转化为投资。

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适当调工资、增收入、完善社保制度都是必须的,同时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有针对性地挖掘消费潜力。在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大量人口由农村流向城镇,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将会进一步扩大消费。数千万贫困人口消费倾向最高,加强精准扶贫,增加他们的收入,可以转化为新的消费热点。对于收入水平较高的人群,应提高消费品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使消费者敢花钱、愿花钱。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是可观的,一个黄金周就能在*刷新人家的销售纪录,关键是我们要有令人心动的有效供给,有让人心安的产品质量。现在,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对质量好、服务好的消费品和服务性产品需求很旺,如果能有效激活,会形成巨大的增长动力,留住宝贵的消费资源。

总需求收缩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走出困境,化危为机,归根到底靠创新,靠转方式调结构。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劲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问:除了适度扩大需求,缓解下行压力的根本之策是什么?

权威人士: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全球看,总需求收缩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靠熬是熬不过去的,靠刺激也不可能完全克服。走出困境,化危为机,归根到底要靠创新,靠转方式调结构。*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了多项部署,关键是抓好落实,抓紧推进。这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劲头,有的可能需要两三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在一定时期内不要说全面收获,可能早期收获都见不到。但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创新是点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现在势头很好,我们要浓墨重彩做好这篇大文章,激发全社会拥抱“创时代”。

四问:经济运行风险防控

从一定意义上说,防风险就是稳增长。当前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实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须把握好稳增长和控风险的平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问: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各类隐性风险逐步显性化,呈现高杠杆状态。怎么看待这些风险?在防控风险中需要注意什么?

权威人士:风险防控对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从一定意义上说,防风险就是稳增长。不出风险,经济就能保持稳定增长。

当前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借债还钱,天经地义。我国广义信贷和GDP之比是176%,比2008年上升了63个百分点。从结构看,这几年债务增长最快的是非金融类企业,其债务余额已占到GDP的125%,在世界上处于高水平。高杠杆企业主要来自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行业、部分国有企业,要高度关注这些行业和地方*债务增长的情况。在经济运行走势分化的大背景下,如果一些地区出现连续性下滑,也可能对就业带来较大影响。

实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要把握好稳增长和控风险的平衡,特别注意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已经对化解产能过剩做出全面部署,要继续稳步有序推进这项工作,有些不得不破产的企业应依法、规范、有序处置。化解产能过剩不能冒进求成,但也不能裹足不前,应当区别对待,积极稳妥。楼市正面临痛苦的去库存化阶段,有效消化房地产市场库存是一个现实问题,既关系到启动需求,又关系到化解风险。要抓住市场调整的有利时机,顺应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势,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从微观看,局部的风险该释放的也要及时释放,打破刚性兑付,反而有利于降低长期和全局风险。

五问:宏观调控着力点

把握好分寸,是宏观调控的关键,既不过头,也避免不及。在加大力度稳增长的同时,要坚定不移调结构、防风险、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生态环境、努力改善民生,正确处理好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如果采取大规模强刺激和拼投资等老办法,可能会积累新的矛盾,使包袱越背越重

问:对于当前经济形势,也不乏认为要进行“强刺激”的声音。宏观调控应当如何着力?

权威人士: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现实中的经济现象、经济矛盾、经济特点,比我们已知的要复杂得多,宏观调控也需要适时转变思路、不断创新方式。总体上还是稳字当头,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同时注重统筹协调、均衡搭配。

把握好分寸,是宏观调控的关键,既不过头,也避免不及。今年的宏观政策主要注重两点:一是用多大力度,二是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宏观政策要有一定力度,达到稳增长的效果,确保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但是,如果采取大规模强刺激和拼投资等老办法,可能会积累新的矛盾,使包袱越背越重,结构调整步履维艰。我们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有质量、有效益的GDP,这是“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思想的内在要求。

因此,既要加大力度稳增长,又要坚定不移调结构、防风险、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生态环境、努力改善民生,正确处理好这几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增速滑出底线。积极财政政策要名副其实,在增加公共支出的同时,加大降税清费力度。目前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全面上升,财政政策要把为企业减负担、降成本作为政策重点,谨防出现经济放缓、企业利润减少但税负增加的“逆周期”现象。稳健货币政策要把好度,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把钱花到实体经济上去。现在价格总水平涨幅较低,常规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空间有所加大,但也不能放水漫灌,而要注意“度”,注重精准滴灌,既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又防止增加宏观经济的总负债率和杠杆率,在稳增长和降杠杆之间找到平衡点。

当前社会心理预期处于敏感阶段,明确的政策信号是稳预期的关键。要坚持“三个不变”

问:稳定的经济离不开稳定的预期。请问在稳定社会预期方面,还需要做些什么?

权威人士:受复杂局面和多种因素影响,当前社会心理预期处于敏感阶段,稳定预期至关重要。市场预期与经济发展可以彼此促进、良性循环。预期稳,信心增,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的热情,增强市场主体的活力,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明确的政策信号是稳预期的关键。应当看到,党和*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对企业家的支持是一贯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没有变,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方针没有变,坚持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政策也没有变。

第二次《人民日报》(2016年01月04日02版)

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权威访谈)

——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怎么看怎么干

去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如何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正确贯彻*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做好新一年经济工作?近日,权威人士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了解读和阐释。

一问

如何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含义?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要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

不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不是搞新的“计划经济”,而是为了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的权力边界

权威人士: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有各种解读。从国情出发,我们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明确的理念,也有清晰的思路,还有具体的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坚定地干、大胆地干、扎实地干、精准地干、决不回头地干。

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消除两种误解:

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实行需求紧缩。供给和需求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互为条件,相互转化,两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当前经济周期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但主要矛盾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因此,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当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需要营造稳定的宏观环境,在需求政策上,既不能搞强刺激,也要防止出现顺周期紧缩。

还有一种误解是,认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搞新的“计划经济”。恰恰相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矫正以前过多依靠行政配置资源带来的要素配置扭曲。为此,要调整各类扭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市场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完善和深化,决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过去正是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干预过多,导致市场不能及时出清,引发各种结构性矛盾。比如,一些没效益的“僵尸企业”,有些地方非要硬撑着给贷款、给补贴。

当然,下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盘大棋,也要更好发挥*这只手的作用。当前最重要的是明确*的权力边界,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在行政干预上多做“减法”,把“放手”当作最大的“抓手”。同时,“放手”不是“甩手”,*也要切实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基本职责。扩大开放是改革的题中之义,我们要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现在,美欧等发达国家都在吸引我国的投资,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我国的外资多了!

二问

当前为什么要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不论主观上怎么想,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

“四降一升”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在当前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药方有局限性,根本之道在于结构性改革

权威人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

从“三期叠加”到“新常态”,再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深化认识的过程。2013年,*认为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明确了我们对经济形势应该“怎么看”。2014年,*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此作了系统性理论论述,既进一步深化了“怎么看”,又为“怎么干”指明了方向。2015年,*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深化了“怎么看”和“怎么干”的认识,又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总体思路和工作重点。2015年12月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做了全面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做出了全链条部署。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这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我国经济正从粗放向集约、从简单分工向复杂分工的高级形态演进,这是客观要求。我们不论主观上怎么想,都不能违背客观规律。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曾经在我国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现在再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发展方式来做,不仅国内条件不支持,国际条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续的。不抓紧转变,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这一点,一定要认识到位。要发挥我国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持续发展、更高水平发展,这是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经的阶段。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但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破除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性、素质性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近期主要表现为“四降一升”,即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比如,如果产能过剩这个结构性矛盾得不到解决,工业品价格就会持续下降,企业效益就不可能提升,经济增长也就难以持续。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产能是在世界经济增长黄金期面向外需以及国内高速增长阶段形成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一些产能又有所扩大,在国际市场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刺激国内需求难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这就相当于准备了两桌饭,就来了一桌客人,使劲吃也吃不完。这个问题不仅我们遇到了,其他国家也遇到了。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说到底,就是要看到在当前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形势下,国民经济不可能通过短期刺激实现V型反弹,可能会经历一个L型增长阶段。致力于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药方有局限性,根本解决之道在于结构性改革,这是我们不得不采取的重大举措。

三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各项工作重点应该怎样转变?

以“十个更加注重”为标尺,对不上的事不能再干,对得上的事要加把劲干、创造性地干。化大震为小震,积小胜为大胜

权威人士:*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努力实现十个方面工作重点的转变。这就是: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保障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进行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扩大对外开放,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

在工作实践中,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以“十个更加注重”为标尺,对不上的事不能再干,对得上的事要加把劲干。比如,放水漫灌强刺激、盲目扩建新城区以及强化行政对资源配置的干预等事情不能再干了,投资没回报、产品没市场、环境没改善等项目不能再上了。相反,有利于引导社会心理、化解产能过剩、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人口城镇化、促进要素*流动、提高扶贫精准度等事情要使劲地干,创造性地干,拙劲加巧劲地干,努力化大震为小震,积小胜为大胜。

四问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正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思路?

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支柱”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权威人士:前面说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这“五大政策支柱”的具体内容已经公布并得到各方面广泛认可,但如何更加准确地加以把握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五大政策支柱”整体融合、有机结合、相互配合,旨在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重点和力度有所调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对企业实行减税,并用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的办法弥补收支缺口。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主要体现在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既要防止顺周期紧缩,也绝不要随便放水,而是针对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预调微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总量适度增长。

产业政策要准,就是要按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要求,通过功能性的产业政策加以引导,而不是*去确定具体项目,或选择把钱投向哪一家企业,具体的投资机会还要由企业家来摸索和把握。实践证明,市场的选择是最有效益的。现在成功的民营企业有哪一家是*扶持的?都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闯出来的。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把企业真正当作经济发展的主体,“放水养鱼”,让企业去创造有效供给和开拓消费市场。

改革政策要实,就是要一项一项出台、一项一项督导,让各项具体改革举措落地,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决策的落实。

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从思想、资金、物资等方面有充分准备,切实守住民生底线,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五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既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

做好“加减乘除”。长期看各项任务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短期看不同任务之间有“对冲”作用,必须全面推进,并把握好“度”。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

病根都是*问题,都要依靠改革创新来化解

权威人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上我们要着眼于打好持久战,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我们要抓住关键点,致力于打好歼灭战,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完成这“五大重点任务”,既需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需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确保2016年过剩产能和房地产库存减少,企业成本上涨和工业品价格下跌势头得到遏制,有效供给能力有所提高,财政金融风险有所释放。

完成好“五大重点任务”要做好“加减乘除”。“五大重点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要着力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上下功夫。从长期看,各项任务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从短期看,不同任务之间又具有“对冲”作用。比如,化解房地产库存对增长是明显的“加法”,可以减缓去产能带来的“减法”效应。而去产能又会调整供求关系,防止出现宏观经济通缩效应。因此,“五大重点任务”必须全面推进。当然,落实到一个地区,又会有所侧重,关键在于把握好“度”。当前,做“加法”相对容易理解,做“减法”困难会大一些,但必须做下去。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僵尸企业”本来已“死”在那里,就不要再维持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事物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是*市场经济竞争性原则的要求,要敢于和善于进行这种“创造性创新”。

完成好“五大重点任务”要全面深化改革。“五大重点任务”的具体内容非常多,但病根都是*问题。无论是处置“僵尸企业”、降低企业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提升有效供给还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解决的根本办法都得依靠改革创新。比如,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减轻税费负担、降低资金成本,必须减少行政审批,改革财税、金融*;扩大有效投资补短板,必须改革财税、金融、投融资*,才能解决“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问题。同时要看到,完成这些重点任务,本质上是一次重大的创新实践,只有进行顶层设计创新、*机制创新,不失时机地进行技术创新,才可能有效推动这次重大的结构性改革。

六问

有人担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冲击,社会能否承受?

阵痛不可避免,但也是值得的。适当的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只有退够,才能向前

只要处理得当,阵痛不会很大,可以承受。但对于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击,切不可大意,具体政策要有序配套、稳妥实施

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拖不得、等不起,否则“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权威人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必然会带来一些冲击,而且这些冲击很可能会从经济领域延伸到社会领域。对此,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把握:

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是值得的。我国处在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地区、行业、企业发展出现明显分化,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不可能皆大欢喜,产业会此消彼长,企业会优胜劣汰,就业会转岗换岗。特别是眼下一些发愁的企业可能会更愁,甚至关门倒闭,引发职工下岗失业、收入降低等。但这种阵痛是一朝分娩的阵痛,是新的生命诞生和充满希望的阵痛,是新陈代谢、是凤凰涅槃,这是值得的!适当的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只有退够,才能向前。正如老子所言:“明道若昧,进道若退。”拿“僵尸企业”来说,是等着这类企业把行业中的优质企业拖垮,最后一起死,还是快刀斩乱麻,处置这类企业从而腾出必要的市场资源和空间?显然,必须尽快处置“僵尸企业”,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整体提升。

阵痛是可以承受的,但切不可大意。相比上世纪90年代,现在我国的实力相当雄厚,经济发展基本面好,新动力正在强化,新业态不断出现,前景是光明的,经济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跌。社会就业形势、财力规模、保障制度有了很大进步,抗风险能力强,只要处理得当,虽有阵痛,但不会很大,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下岗失业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对我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效益是理解的、支持的,对我们改善发展质量、产品质量、空气质量是充满期待的,这是我们最大的底气。同时,对于推进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击,切不可大意。具体推进的政策要有序配套、稳妥实施。比如,处置“僵尸企业”,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对破产企业尽量实行“安乐死”。要高度重视、全力做好职工安置工作,防范引发社会风险。更加细致地做好社会托底工作,比如,个别产能过剩严重的地区会出现职工集中下岗和财政支出困难,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实施配套措施,认真拿出因应之策。

需要强调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窗口期,但窗口期不是无休止的,问题不会等我们,机遇更不会等我们。今天不以“壮士断腕”的改革促发展,明天就可能面临更大的痛苦。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得不迈过的坎,是不得不闯过的关,这项改革拖不得、等不起,必须加快步伐、加紧推进,避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七问

如何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预期成效?

目前对于新常态的认识有三种情况,大家都要照照镜子,认识不到位的要尽快抓提高,思想不适应的要尽快换脑筋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要勇于做得罪人的事,否则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把包袱留给后面,将来会得罪天下老百姓

排除干扰,心无旁骛,学好用好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牢牢把握几个重大原则,形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合力

权威人士:毫无疑问,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要避免投机取巧。我们只有深化认识、下定决心,硬碰硬地干下去,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从目前情况看,对这个大逻辑的认识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认识逐步深入,适应更加主动,引领已经开始。这种情况在不断增加,这是好的。

第二种是认识还不到位,一知半解,适应不太主动,引领基本无为,流于口号化。这种情况还比较普遍。

第三种是很不适应,没有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的思维定势,结果行动上自觉不自觉逆向而行。

大家都要照照镜子,往第一种靠拢,认识不到位的要尽快抓提高,思想不适应的要尽快换脑筋。提高认识后,还要靠扎实的工作和顽强的毅力来完成这个历史责任。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在推进过程中,要勇于做得罪人的事,否则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结果延误了窗口期,把包袱留给后面,将来会得罪天下老百姓。1998年我们也面临外需低迷、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困境,当时顶住压力,纺织业实行大规模限产压锭,才有了后来经济的强劲增长,才有了今天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排除干扰,心无旁骛,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重大原则:

一是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任何束缚和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言行都背离*本质要求,必须坚决反对。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主动研究发展规律,不断推进科学发展,持续改善人民生活。

二是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深化经济*改革的主线,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生产力能否解放好、发展好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原则性问题。对于*作用,强调“更好发挥”,不是“更多发挥”,要集中精力抓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

三是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经验。当前,要注重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企业家营造宽松环境,用透明的法治环境稳定预期,给他们吃定心丸。要为创新人才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其积极性。对各级*,要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既坚持党纪国法的“高压线”,也要重视正面激励,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给那些呕心沥血做事、不谋私利的*撑腰鼓劲。

总之,我们要学好用好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合力。

第三次《人民日报》(2016年05月09日01版)

开局首季问大势

——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一季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实现了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较好开局,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对于调整中的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本报记者近日再次独家采访了权威人士,为中国经济问诊把脉。

一、经济形势怎么看?

■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

■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问: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7%,仍运行在合理区间,好于市场预期。同时,其他一些经济指标也明显出现暖色。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实现了“开门红”,有人认为是进入了“小阳春”,更有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已触底,将呈现U型反转。这是不是说明经济发展大趋势发生了变化?对于中国经济短期和中长期的走向,您的判断是什么?

权威人士:总的看,今年开局的经济形势平稳。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符合预期,有些亮点还好于预期。但是,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因此,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的概念加以描述。到底怎么看?还是要坚持两点论,还是要结合发展阶段和国际背景来看。

从一季度形势看,我们希望稳的方面,稳住了,有些甚至还出现意想不到的回升。一季度GDP增长6.7%,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部分工业品价格有所回升,工业企业效益由降转升;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新开工项目大幅增长;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去库存明显加速。

我们希望进的方面,也有了新进展。服务业比重继续提升,新模式、新业态竞相涌现,一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五一”小长假国内旅游火爆,长三角、珠三角等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需求分析、追求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地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加强。尤其是各地区各部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按照*的要求主动开展工作,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然而,不可否认,我们面临的固有矛盾还没根本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也有所暴露。“稳”的基础仍然主要依靠“老办法”,即投资拉动,部分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大幅下降,房地产泡沫、过剩产能、不良贷款、地方债务、股市、汇市、债市、非法集资等风险点增多。一些市场化程度较低、产业低端、结构单一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就业问题凸显,社会矛盾有所加剧。因此,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而不是周期性的情况下,“进”才是“稳”的根基。“进”,就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性问题,这需要时间,目前还处在起步期,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

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

我要强调的是,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今后几年,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格局难以出现根本改变,经济增长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一旦回升就会持续上行并接连实现几年高增长。“退一步”为了“进两步”。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即使不刺激,速度也跌不到哪里去。对此,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

■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有的资源开始寻找新去处,这就产生了创新;有的比较迟钝,还停留在原处等着熬着,指望着什么时候“风水轮流到我家”

■在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

■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

问:在经济回暖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经济运行分化趋势愈益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强劲,但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一些资源型省份的经济依然比较困难,有外电称为“两个世界”。这种走势分化传递出什么信号?

权威人士:分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往往向高收益领域集中,出现产业同构化趋势,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产能过剩,产生过度竞争,超额利润消失。此时,有的资源开始寻找新去处,这就产生了创新;有的比较迟钝,还停留在原处等着熬着,指望着什么时候“风水轮流到我家”。这两种情况形成的分化趋势,是规律使然。

在新常态下,我们最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动力、形成新结构,这意味着分化越快越好。无论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总有一部分在“二八定律”的分化中得到“八”的好处,脱颖而出,前景光明。还有一部分,尝到苦头,但也汲取了教训,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我看也不是什么坏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始加速分化,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有活力的地区、有竞争力的行业企业、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分化加快,我国进入新常态,国内的经济分化进一步加剧。去年,*在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时提出,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重视创新和质量效益的,发展态势都比较好;反之,压力都比较大。今年这个趋势还在延续,甚至在加剧,确实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在可预见的未来,在经济分化中,我国将不断冒出更有活力的地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和企业,但有些地区、行业和企业日子也会越来越难熬。与其苦熬,不如苦干。现在这些地区、行业和企业的*群众正在抛弃幻想,自立自强,主动促改革抓创新,力争迎头赶上。

二、宏观调控怎么干?

■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问:从一季度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回升,对于经济企稳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有一种观点认为,短期刺激仍然好用、管用、还要继续用。对此您怎么看?做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总思路如何把握?

权威人士:这是大家议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也是国际上高度关注的问题。能不能把握好这个问题,既影响眼前,又涉及长远。

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提出的“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句话,也就是说,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做好经济工作,必须按照*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实行“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当前,落实好以上新理念、总基调、大思路,宏观政策要突出三个要求:

一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把握重点、节奏、力度。

二是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眼于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

三是注重引导良好发展预期,增强各方面对经济发展的信心。

在工作中要做到“两个确保”:

一是确保*已定的政策不走样、不变形。要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贯彻*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就要更加突出。

二是确保*的政策落地生根。*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把今年的经济政策真正落地。适度扩大总需求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得到各方广泛认可,只有扎实向前迈进,才能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问题,使经济形势不断朝着好的方向转化。

■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

■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最危险的,是不切实际地追求“两全其美”,盼着甘蔗两头甜,不敢果断做抉择

■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

■保持战略定力,多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要把控好“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即使方向正确、政策对路,一旦用力过猛,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酿成风险

问:一季度的成绩单显示,一些问题正在得到化解,另一些问题又露出苗头;经济工作面临“两难”“多难”和“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的复杂性。那么,宏观调控的着力点究竟应该放在哪里?

权威人士:俗话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困难,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困难,这很正常。问题在于如何准确判断困难的性质,采取正确措施加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秉承“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理念,坦然正视困难、积极克服困难,勇于闯关夺隘、爬坡过坎,一点一点攻坚破冰,一年一年发展壮大,一步一步走了过来。

当前,确实存在一些“两难”或“多难”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一方面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实体经济高杠杆,如果急于克服下行压力,杠杆率就会进一步提高,怎么办?那就要具体分析问题的性质,看看哪个问题更是要害。

我国劳动力总量逐年减少,产业结构在优化调整,即使经济出现较大幅度下行,社会就业也能保持总体稳定,何况我国经济也下行不到哪里去!所以*一直强调不以增速论英雄。但是,杠杆问题就不一样了。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这么一比较,就知道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哪儿,就知道不能也没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两难”也就成了“一难”。最危险的,是不切实际地追求“两全其美”,盼着甘蔗两头甜,不敢果断做抉择。比如,一些国家曾长期实施刺激政策,积累了很大泡沫,结果在政策选择上,要么维持银根宽松任由物价飞涨,要么收紧银根使泡沫破裂,那才是真正的“两难”,左右不是!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股市要立足于恢复市场融资功能、充分保护投资者权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加强发行、退市、交易等基础性制度建设,切实加强市场监管,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严厉打击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行为。汇市要立足于提高货币政策自主性、发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在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的同时,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逐步完善*管宏观、地方为主体的差别化调控政策。

找到了着力点,在操作上还要把握好两点:

一是避免短期化行为。全球经济要从国际金融危机中走出来,需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是一场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持久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保持战略定力,要树立信心,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保持滴水穿石的耐心,多做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事情,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

二是避免不适度。无论是需求政策还是供给政策,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还是结构政策,无论是发展政策、改革政策还是社会政策,都要把控好“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即使方向正确、政策对路,一旦用力过猛,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酿成风险。比如,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去掉一些不合时宜的行政手段是必要的,但假如搞大力度刺激,必然制造泡沫,这个教训必须汲取。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推?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

■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接下来*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

■“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从具体操作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问: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国内社会普遍关注。这项改革是否已形成一揽子成熟的工作方案?从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看,下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权威人士:*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从全球看,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结构性改革才是走出眼前困境的根本之策,但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西方国家多党执政的痼疾,没几个政治家敢于真正付诸行动,结果是“心想”而“事不成”。我们有制度优势,一定要形成共识、狠下决心,马不停蹄向前走,千方百计抓落实,扎实作为见成效。

去年以来,*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论思考到具体实践,都作了全面深刻阐述,从顶层设计、政策措施直至重点任务,都进行了全链条部署。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专题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提出了“五个搞清楚”,即搞清楚现状是什么,搞清楚方向和目的是什么,搞清楚到底要干什么,搞清楚谁来干,搞清楚怎么办。

按照这样的要求,*各部门紧锣密鼓,认真细致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目前,一些方案已基本成型,针对性较突出、政策措施较明确,可操作性也较强。接下来*还要专题研究,并尽快推动贯彻落实。同时,各地也主动积极开展工作,广东、重庆、江苏、浙江、山西等陆续发布了本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不少企业已迈出实质性步伐,主动抑制盲目扩张冲动,收缩战线、突出主业,有的已从“减量提质”转为“量质双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一个系统设计,每项任务都很吃重,各项任务之间有关联互补作用,都要统筹兼顾,动态优化,积极推进。从具体操作看,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各阶段也要有不同的着力点。年初以来,一些政策已陆续出台,比如,降成本的措施不断充实,补短板的力度不断加大。下一段,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措施也会向纵深推进。这项工作的“减法”色彩较浓,不可避免涉及人和钱,即就业和债务问题,难度和要求都比较高。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但“解铃还须系铃人”,减少行政干预离不开*自我革命

■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

问:年初至今,去产能、去库存开始在一些地方初显成效,但行政干预在其中担当着重要角色,由此引发一些争论,甚至有舆论质疑“去产能”是“一刀切”“搞摊派”“计划经济老一套”。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行政手段是否必要?*与市场的关系应当怎么摆?

权威人士:这里要厘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减少行政干预,让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好决定性作用。但是靠什么手段能做到这一点?“解铃还须系铃人”,减少行政干预离不开*自我革命。比如,减少对“僵尸企业”的补贴,不靠行政命令、单靠市场行吗?

当然,那些本身没有行政干预、市场机制发挥较好的领域,就别再去指手画脚了。比如,消费品领域市场化程度高、竞争相对充分,市场能够自动出清,他们去不去产能完全可以依靠市场调节。一句话,不管用哪种手段,最终都是为了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作用,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把握好的关键点。

完成“五大任务”,各级*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带头作为:

去产能,各地要明确具体任务和具体目标,加大环保、能耗、质量、标准、安全等各种门槛准入、制度建设和执法力度;处置“僵尸企业”,该“断奶”的就“断奶”,该断贷的就断贷,坚决拔掉“输液管”和“呼吸机”。

去杠杆,要在宏观上不放水漫灌,在微观上有序打破刚性兑付,依法处置非法集资等乱象,切实规范市场秩序。

去库存,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财税、土地等配套制度。

降成本,就要把整体税负降下来,把不合理的收费取消掉,把行政审批减下来。

补短板,就要注重脱贫攻坚的精准度,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机制。

■短期内,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处理好“稳”与“调”的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

■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

■要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相当多的地区包括一些中西部地区,让人感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问:现在对去产能、去杠杆有些疑虑,认为与稳增长存在一定冲突,会加大经济下行压力,这个问题怎么看?市场出清了,后面能否接得住接得好?

权威人士: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处理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

从长期看,稳增长与调结构是一致的,结构调整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和保障,去产能、去杠杆有助于结构优化和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对这一点,大家有很强的共识。但在短期内,稳增长与调结构之间可能存在矛盾。例如,去产能或许会影响一些地方的GDP和财政收入,去杠杆会使一些风险显性化。但如果不去,不要说长期稳不住,短期效果也越来越差,“僵尸企业”会越来越多,债务越积越重,加剧财政金融风险。处理好“稳”与“调”的关系,关键是把握好“度”,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把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抓手。

必须明确,依靠过剩产能支撑的短期经济增长不仅不可持续,而且承受的痛苦比去掉这些产能要更大、痛的时间会更长。比如,一些产能过剩领域的企业,亏损加大,拖欠的工资增多,银行很痛苦,职工也很痛苦,而且越拖越痛苦。怎么办?长痛不如短痛。对这些企业进行“清盘”,既可以释放出土地、信贷等稀缺资源,也使这些企业的职工在纳入社保、接受培训后走上新岗位,看到新希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这既需要决心,也需要咬定青山的努力、实实在在的政策。实践证明,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相当多的地区包括一些中西部地区,在这轮发展中,孕育了一大批新动力,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不过,个别地方旧的矛盾、历史负担较大,短期调整确实难以见效,但也得迈开步子,“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四、预期管理怎么办?

■稳预期的关键是稳政策,不能摇来摆去

■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我们的成绩和不足都摆在那里。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

问:这几年,对于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期不是很稳定,乐观情绪与悲观论调并存。从中可见,对经济现状和市场行为的深入研究还不够,存在“观点偏执”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好社会心理预期?

权威人士:预期并非无中生有,也不是无关痛痒,它来自现实,又影响着现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本质上是预期管理。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更加复杂多变,导致预期不确定性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注重加强预期引导。

怎么稳预期?关键是稳政策。

首先,大政方针不能动摇,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制度,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一点,*从来没变过,而且多次重申,内涵越讲越清楚,各地各部门都要准确把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不能摇来摆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导向越明确,落实越有力,市场预期就越好。反之,如果我们还走需求刺激的老路,市场就会担心迟疑、无所适从。

第三,要善于进行政策沟通,加强前瞻性引导,提高透明度,说清政策目的和涵义,减少误读空间,及时纠偏,避免一惊一乍,不搞“半夜鸡叫”。

还有,提高舆论引导的可信度也很重要,必须实事求是,拿捏好分寸。我们的成绩和不足都摆在那里,适当的正面宣传对引导预期、提振信心是必要的,但是,对成绩不能说过头,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甚至文过饰非,否则会挫伤信心、破坏预期。对学术上、专业性的不同意见,要允许各抒己见,鼓励从专业层面展开讨论,真理越辩越明,对稳定预期也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不但要肯干、敢干,还要能干、会干,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三个“关键少数”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让企业家既有“恒产”又有“恒心”。建立“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一些具体政策执行上,不要盲目翻旧账,使创业者有安全感

问: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人的作用更为重要,特别是“三种人”,即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在您看来,这些群体的积极性有没有激发出来?怎样形成全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合力?

权威人士: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不但要我们肯干、敢干,还要我们能干、会干,这就需要更好地发挥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现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大家有了方向,有了希望,工作积极性越来越高,能干、会干的人越来越多,成效也会越来越明显。同时,也要看到,不理解、不适应的现象依然存在,发挥上述三个“关键少数”的作用,还要做大量工作。

企业家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体系适应能力的主导力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须发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包括面广量大的民营企业家。现在最关键的是通过保护产权、知识产权,使企业家既有“恒产”又有“恒心”。要建立“亲”和“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在一些具体政策执行上,不要盲目翻旧账,使创业者有安全感。

五、经济风险怎么防?

■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反映出一定的脆弱性。要避免把市场的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

■在现实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

问:去年至今,银行业利润下滑和不良资产率上升颇受关注。一季度资本市场也一度发生较大波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能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权威人士: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个核心出了问题会拖累全局,会拖累全面小康的实现。尽管我国金融风险整体可控,特别是银行体系总体抗风险能力较强,但今年伊始发生的股市汇市动荡,也反映出一定的脆弱性。要避免把市场的这种“超调”行为简单理解成只是投机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从整个金融市场的内在脆弱性上找原因。其中,高杠杆是“原罪”,是金融高风险的源头,在高杠杆背景下,汇市、股市、债市、楼市、银行信贷风险等都会上升,处理不好,小事会变成大事。

当前,最重要的是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在利用货币扩张刺激经济增长边际效应持续递减的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对各类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金融监管部门要密切配合,摸清情况,做好预案。目前银行坏账处于上升趋势,是经济问题在金融部门的必然反映。只要我们勇于面对,主动应对,不掩盖和拖延风险,结果就没那么可怕。

■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保人不保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能培训的培训,能转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

问:伴随“去产能”,部分地区和企业出现人员下岗,这在钢煤行业更突出,甚至有一些地方出现群体性事件。请问“去产能”是否会给就业带来冲击,进而引发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应该怎样妥善处置?

权威人士:稳定和扩大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是稳的,没出现大的波动。同时,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结构性问题,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高技能人才短缺,技能较差的简单劳动力有所过剩,劳动力市场正发挥调整功能,但更要紧的是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当前就业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僵尸企业”的处置、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会引起下岗压力显性化。这轮下岗的行业和地区较集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其中很多是40—50岁职工。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相关政策,讲究工作方法,稳妥审慎地去产能:

一是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人不保企”,勇于处置“僵尸企业”。我们强调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但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二是要把人员的安置作为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重中之重。能培训的培训,能转岗的转岗,确实不能转岗的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要有人文关怀,带着感情,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既帮他们解决好生活困难,又助他们提高再就业能力。这次产能过剩带来的一大教训是,距离上一轮国企改革10多年后,国企“人浮于事”仍很严重,职工“下不来”“裁不掉”,企业办社会、政企不分、企社不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本轮国企改革一定要在这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把国企建成能面对市场竞争、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企业。

■社会上认为通胀的人在增加,认为通缩的也不少,各有各的理由。还不能匆忙下结论

■保持警觉,密切关注价格的边际变化,尤其是工业品、消费品、资产的价格及其相互作用。对部分食品涨价问题,既要加强调配、保障供给,也不能反应过度,干扰价格信号

问:今年以来,肉价菜价走高,老百姓很关注,也有担忧。如何既防范可能出现的通胀风险也注重防范通缩风险?

权威人士:处理好物价问题,是宏观调控的永恒主题。

从全球经济看,美国开始警觉通胀的迹象,而欧洲、日本都在全力反通缩,新兴市场国家的情形各不一样,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从我国来看,价格形势也趋于复杂。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的过程中,钢材、煤炭等价格明显反弹。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体稳定的情况下,猪肉、鲜菜价格大幅上涨且在春节后仍居高不下,这段时间鲜菜价格已大幅回落,猪肉价格受“猪周期”影响可能还会延续一阵。此外,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部分服务领域价格持续上涨。面对这样的形势,社会上认为通胀的人在增加,认为通缩的也不少,各有各的理由。

依我看,还不能匆忙下结论。一方面,产能过剩依然严重,工业品价格总体下降的趋势一时难以根本改变,物价普遍大幅上涨缺乏实体支撑;另一方面,市场流动性充裕,居民消费能力旺盛,出现严重通缩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我们必须保持警觉,密切关注价格的边际变化,尤其是工业品价格、消费品价格、资产价格及其相互作用。对部分食品涨价问题,既要加强调配、保障供给,也不能反应过度,干扰价格信号,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各级*要及时跟进补贴政策,做好托底工作。

上一篇:口头坝乡

下一篇:胡杨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