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科普小知识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普小知识,以及科普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文章

大麦行

科普小知识2022-10-01 08:43:15
...

《大麦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党项羌攻梁州,吐蕃陷成、渭等州,麦熟而为羌胡所收割,士兵既少,复疲于奔命,不能保护,故有此作。此诗表达了作者对乱世百姓的深切同情。

1、作品原文

大麦行

大麦干枯小麦黄⑴,妇女行泣夫走藏。

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⑵!

岂无蜀兵三千人?部领辛苦*长⑶!

安得如鸟有羽翅,托身白云还故乡⑷?

2、作品注释

语句注释

⑴这句句法实本后汉桓帝时童谣:“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

⑵集、壁、梁、洋:四个州名,唐属山南西道。言寇掠范围之广。腰镰,腰间插着镰刀,指收割。鲍照诗:“腰镰刈葵藿。”这一句中,自具问答,上四字问,下三字作答。

⑶这句是说道路悠长,疲于奔命,故不能及时救护。

⑷托身:寄身;安身。

白话译文

大麦已经成熟,小麦已青黄。妇人边走边哭,丈夫逃跑藏起来。

向东跑到集、壁、梁、洋四个州,问谁有来自镰胡与羌插在腰间的镰刀。

岂敢没有三千蜀兵,(为了逃命)不怕道路悠长,疲于奔命,故不能及时救护。

怎能像鸟儿一样拥有翅膀,安身在白云间返回家乡。

3、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代便由统一进入了分裂的时期。在这时期里,一些怀有野心的地方军阀(如某些节度使)拥兵自重,不仅逐渐形成封建割据*,而且破坏了同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和睦关系。有些少数民族与唐王朝之间不断发生矛盾,向内地侵扰。

4、点评鉴赏

《诗薮》: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三语奇绝,即两汉不易得。子美“大麦下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问谁腰镰胡与羌”,才易数字,便有汉唐之别。

《带经堂诗话》:

汉桓帝时童谣云:“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杜《大麦行》全袭其语,《兵车行》句调亦本此。

《杜诗详注》:

《大麦行》,忧边寇而作也。腰镰刈麦,出自胡羌,徒赍盗粮耳。蜀兵三千,鞭长不及,故思东归以避之。蔡曰:《汉书》:桓帝时童谣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每句中函问答之辞,公诗句法盖原于此。

《义门读书记》:

《类本》云:前四句如童语。

《读杜心解》:

《大麦行》,大麦谣也。曷言乎谣也?代为遣调者之言也。……今借蜀兵之口,反其意而歌之。谓梁州之民,被寇流亡,诸羌因粮于野,客兵难与争锋,思去而归耳。刺寇横,伤兵疲,言外无穷恺切。仇氏误认托身归乡为自欲避之。了无意味。且公在蜀中,与粱州风马牛不相及。

5、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及安禄山军临长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竭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不久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旋弃官居秦州,未几,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举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古代诗歌艺术的又一高峰,对后世影响巨大。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上一篇:大麦屿街道

下一篇:王畇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