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星
立方星是国际上广泛用于大学开展航天科学研究与教育的一种小卫星,具有成本低、功能密度大、研制周期短、入轨快的特点,通过组网形成星座,可实现对海洋、大气环境、船舶、航空飞行器等的监测。可应用于空间成像,通信,大气研究,生物学研究,新技术试验平台等方面。
1、研发背景
国际上将重量小于1吨的卫星,称为小卫星。英国萨里大学引领的“体重”在百公斤量级的小卫星技术,在30年前给卫星产业带来了第一次冲击,在许多高需求领域承担起重要角色;而在十年前,得益于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功能相对单一但研发成本极低的微纳卫星开始高速发展。
2、简介
立方星,是一种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的低成本微小卫星,以“U”划分,1U指一个标准单元(体积10厘米×10厘米×10厘米,重约1公斤),是微小卫星发展的主要方向,实用化立方星技术曾入选《科学》杂志2014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3、标准
标准的立方星采用的是“1U”架构,即体积为10×10×10cm,重1Kg。在此基础上,立方星可进行升级、增大为“2U”(20×10×10cm)和“3U”(30×10×10cm)架构的立方星。
4、功能
立方星可以提供正常卫星所有的功能,包括:姿态确定与控制、上行和下行通信、电力子系统、控制和数据管理、天线系统、负载等功能。
5、配置
立方星看上去像只魔方,里面却是五脏俱全——不到10厘米的计算机主板可以管理卫星姿态、热控和应用载荷等所有星载系统;集成电路只有几十克重;动量轮仅拇指大小;用来星地间通讯的天线,只有1元硬币大;联通各设备的导线不足1毫米粗。
6、我国技术发展
世界上第一批立方星发射于2003年,而我国正式启动立方星研究项目正是源于QB50计划。
2015年9月25日,中国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载着四颗卫星飞向太空,其中就有3颗立方星。
2016年6月25日,西工大自主研制世界首颗12U立方星“翱翔之星”于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并于6月26日12时20分12秒,首次向地面传送数据,并被西工大卫星测控地面站成功接收。这是世界上首次亮相的12U立方星,也是世界首次开展在轨自然偏振光导航技术验证。
2017年1月9日,西工大与航天科工集团联合研制的2U立方星“行云试验一号”卫星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西工大航天学院周军教授带领翱翔系列微小卫星团队试验队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加了发射任务。
2017年4月18日,西工大自主研制的2U立方星“翱翔一号”卫星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
2017年8月1日15时0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在轨释放一颗立方星,随即地面成功捕获立方星。本次试验是我国首次通过飞船系统采用在轨储存方式释放立方星,完成了非火工品装置的分离解锁技术、部署发射器与立方星间接口匹配技术以及部署发射器制造的材料和工艺保证技术验证,为后续我国空间站开展微纳卫星部署发射及在轨服务奠定了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