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希德
谢希德,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21年3月19日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她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科和表面物理学科开创者和奠基人,在表面和界面物理以及量子器件和异质结构电子性质理论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培养出数位当今中国该领域的领军人才。曾任复旦大学校长,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物理学科研机构的建立与发展,科教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以及物理学会的工作做出突出的贡献。
1、人物生平
谢希德1921年出生于福建泉州。1946年从厦门大学数理系毕业后,曾在上海沪江大学任教。1947年赴美国史密斯学院留学,1949年在史密斯学院获硕士学位。当*成立的喜讯传来,她心情无比激动,下定决心,一旦学业结束即行回国。以后她又转入麻省理工学院,专攻理论物理。1951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即积极谋划回国。她冒着风险,通过朋友的帮助,终于在1952年绕道英国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即被分配到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任教授。短短5年间,谢希德一共开设了固体物理、量子力学等8门课程,在培养学生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1956年5月,谢希德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不久,她被国务院调到北京大学联合筹建半导体专业组,在北大的日日夜夜,她全身心地投入看文献、写讲稿、查阅国外资料的紧张工作之中。为了使半导体事业在我国早日生根开花,她一方面继续指导她由上海带来的两名研究生;另一方面,她又与著名物理学家黄昆合作,潜心编著《半导体物理》一书,为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提供必备的教材。经过一整年的时间,《半导体物理》终于问世了,这也是我国这方面的第一部著作。经过谢希德和她的同事们两年的培养,共培育了300多名半导体人才,分赴我国第一批半导体科研单位和生产第一线,在实践中迅速成为业务骨干。谢希德出色地完成了半导体专业组的工作。
1958年夏,国家为培养固体物理专门人才,谢希德又调回上海复旦大学,参加该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联合主办的技术物理研究所,并任该所副所长。建所以后,工作千头万绪。研究生们的论文她要审定,翻译的外文她要帮助校阅,她自己分担的科研项目和选定的论文都要继续进行,有时为应兄弟科研单位邀请做学术辅导报告,忙不过来只好"开夜车"。有时她在上班的公共汽车上竟然睡着了,有时在讲课中眼前发黑,晕倒在地。一直工作到1962年,为培养我国固体物理专门人才贡献了她的青春和才华。
1963年至1965年,谢希德和她的助手们开展了对硒化锌、锑化钢等的研究,获得初步成果。他们先后在《物理学报》和《复旦大学学报》发表一系列关于群论在固体物理研究中应用的科学论文。
1965年冬,谢希德作为中国固体物理代表团团长,出席了英国物理学会固体物理学术会议。回国后,她继续筹建现代化实验装置,开展固体能谱的研究。
1966年8月,谢希德患了乳腺癌。不久,"*"开始了,她的科研权利被剥夺。直到1976年10月粉碎"*",谢希德焕发了科学青春。
1981年,谢希德获美国史密斯学院、美国纽约学院荣誉博士。1982年9月,她被*12大选为*委员。
1983年1月,谢希德被选为上海复旦大学校长后,为加快调整、改革步伐,办好这所师生员工达万人的重点大学,首先研究、审定了学校发展规划。她除了治校育人外,还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可见她是多么的忙碌啊。
1985年,谢希德获英国里兹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86年获美国南哈德莱——荷约克学院、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1987年又获美国贝洛特学院、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马巴尼分校荣誉博士学位。
谢希德历任上海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协主席、**委员。
198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0年当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外国院士。
1997年任上海杉达大学校长。
2000年3月4日逝世于上海。
2、出身背景
从小爱读书
谢希德,1921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著名物理学家,1980年被评为中科院院士,在物理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使她成为一名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曾任上海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科协主席。
在谢希德小时候,父亲的书房是她最爱逗留的地方,书柜里的书是那样地吸引她,不管看得懂看不懂,她都爱翻开来看一看、读一读。越看,她知识越长进;越看,她求知的兴趣就越浓。她对书橱都很熟悉。有一次她父亲出差在外打来了一份电报,当时电报局没有翻译电报字码的业务,得由收报人自己去译,所以很多家庭都备有一本电报明码检字的小册子,以备不时之需。正当老祖母为找不到明码本而焦急时,小小的谢希德却轻而易举地从一大堆书中找了出来,喜得祖母夸奖不已。
初中二年级,谢希德转学到北京著名的贝满女中就读。她当年的同学如今都已白发苍苍,对过去的记忆都已淡薄了,然而她们却能清晰地回忆起中学时代的优秀生谢希德。她们记得每当老师提出比较难答的问题时,大家都低下了头,怕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而受窘,同时又不约而同地把视线转向谢希德,希望她快快地站起来回答以解大家之围。她们公认:谢希德不是死读书,学习起来十分认真,钻研精神特别足。
抗日救亡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爆发了,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践踏华北,谢希德全家随父亲南下逃难到了贵阳。中华民族遭到了劫难,谢希德除了遇到国难外,又受到了另一种劫难——病魔的折磨,股关节结核病使她卧床不起而辍学了。30年代的结核病犹如今天的癌症,往往被认为是一种不治之症,多少患者因丧失信心而倒下。这对年轻的谢希德——正准备跨进大学校门的女孩子来讲当然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但她并未在病魔前低头。当曹天钦第一次去信慰问时,他得到的回信中丝毫没有低沉的语气;谢希德在信中畅谈了自学英文和数学的心得,并讲到该有鹰击长空的志气。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她看到了中国的落后,也看到了人民的觉醒。她更成熟了,学习的目的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她已不再单纯地为求知而学习,她要像雄鹰那样搏击长空,为祖国的奋起和强盛而学习。
她继母对她的病情忧心忡忡,因为股关节结核往往会导致瘫痪,总劝她少看书多休息。谢希德总是乐观地对母亲说:“读书是我最大的兴趣,只有读书可以使我忘掉病痛,使我的生活充实。读书是治我疾病的良方。”
她的青春活力,她的崇高理想,她的坚强毅力终于战胜了疾病。4年后,谢希德离开病榻,重新站了起来。
复旦工作
原在上海交通大学的周同庆曾请谢希德去交大任教,由于院系调整,她同周同庆一起来到复旦大学物理系。在这里,她承担了极其繁重的教学任务,从1952年到1956年,先后主讲6门基础课和专业课,且都编写了教材和讲义。她善于组织课程内容,讲课切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信息量大,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使学生们深得教益。现在中国许多中年科技骨干,如方守贤、丁大钊、王启明等都是她当年的门生。在她努力下,复旦大学于1955年开设了固体物理专门化,致力于半导体物理的发展。1960~1962年间,她同方俊鑫合作,编写了《固体物理学》(上、下册)一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深受国内各大学师生欢迎。80年代,这部书重新修订,谢希德增写了《非晶态物质》一章,保持原书特色,既系统讲述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又介绍各主要分支的发展概况。1988年被国家教委评为优秀教材。
1956年秋,为了实现国家12年科学发展规划,北大、复旦、南京大学、厦大、吉大等5所大学的物理系的部分师生汇集于北大,共同创办半导体物理专门化。黄昆任教研组主任,谢希德任副主任。他们通力合作,撰写了一部专著《半导体物理学》,195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在当时国际上是一部学术水平很高的权威性著作,为中国培养一大批半导体科技骨干人才及时作出了贡献。令人钦敬的是她为了科学事业,放下出生才5个月的小孩,交给爱人曹天钦照料,毅然去北大工作。
在科研方面,她也是白手起家,于1958年创办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并任副所长(1958~1966)。在她精心指导和组织下,坚持应用技术和基础研究并重,为上海半导体工业发展和基础研究创建了必要的条件,培养了一支队伍。当时实验技术人员非常缺乏,为此她建立了上海技术物理中专,培养实验员,后来这批人都补齐了大学课程,成为得力的科技人才。当年提前毕业参加建所的大学生中有很有成就的沈学础。
60年代初,国际上硅平面工艺兴起,她和黄昆敏锐地看到这将促进半导体技术和物理的迅猛发展,联名建议开展固体能谱研究,并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共同承担。1962年11月,她晋升为教授。在她指导下,复旦建立了顺磁共振等当时先进的实验技术。她招收研究生,开设“半导体理论”和“群论”课,编写讲义,指导研究生从事空间群矩阵元选择定则、应变条件下半导体载流子回旋共振理论、间接隧道效应理论、半导体能带计算等项科研课题。1966年夏,在北京召开的暑期物理讨论会上,她作了能带计算成果的报告,与各国学者进行交流。
1976年10月粉碎“*”后,祖国又有了希望。1977年8月,当时分管科学教育的*,在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建国后17年,教育战线、科研战线的主导方面是红线,中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自觉地为*服务。我们要尊重脑力劳动,尊重人才。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观点,给知识分子莫大的鼓舞。正如郭沫若所说的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在1977年底的全国自然科学规划会上,谢希德报告了她的科学调研,以殷实的材料说明在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和量子化学之间正在形成新的边缘科学即表面科学,其基础是表面物理,基本内容包含三个部分:一是确定表面的原子成分;二是表面原子结构和成键性质;三是表面电子态和各种特殊的物理性质。她还阐明了表面物理同高新技术和科学发展以及与国民经济之间的重要关系,提出在中国发展表面物理的倡议。这个报告得到与会科学家的赞赏。她的倡议得到国家科委和高教部的支持,返校后,她立即着手筹建以表面物理为研究重点的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在短时间内,在原有物理系和核科学系的基础上建立了8个研究室。
1978年9月,谢希德又拟订计划,组织两个系列的学术报告讨论会,一是表面物理,系统讲述表面物理的基础内容和发展前景;二是固体能带理论。她安排好报告人并开列参考文献供报告人准备之用。7个多月,她带病亲自组织报告30多次。在此基础上还举办了全国性的表面物理讨论班。
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委托复旦大学物理系和现代物理研究所举办的固体理论讨论班,1979年3月在复旦举行,由副校长兼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谢希德主持并亲自作几个学术报告,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84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170多位代表参加了讨论班,主题是“群论”和“固体能带理论”,时间长达一个月之久,收到很好的效果。
1982年,美国物理学家、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W.科恩(Kohn)来华讲学,回国后评论说:“谢希德教授作了明智的选择,在复旦大学开展表面物理研究”。多年的努力和在国家科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现代物理研究所的表面物理实验室于1990年经国家计委组织专家评审,被确定为国家应用表面物理开放实验室。在谢希德指导和王迅的努力下,该实验室在化合物半导体GaAs和InP的极性表面结构和电子态,表面界面结构,Si/Ge超晶格的生长机制和红外探测器件、多孔硅发蓝色光、蓝色激光材料研制,锗量子点的生长和研究,磁性物质超晶格等方面取得出色成果。
由于她与同事们坚持不懈的努力,1985年、1987年、1990年和1997年,谢希德和张开明、叶令及蒋平等共取得4项科研成果。这就是“半导体表面电子态理论与实验之一”、“镍硅化合物和硅界面理论研究”、“金属在半导体表面吸附及金属与半导体界面电子特性研究”和“量子器件与异质结构电子性质的理论研究”,分别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指导研究生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以来,已培养了博士15名,硕士10多名。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她是1997年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的获得者之一。
80年代初,美国著名科学家,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J.巴丁(Bardeen)率团访华。他回国后称赞说:“在中国科学界中,谢希德教授是属于最有影响的人士之一。”
由于谢希德的科研成就和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卓越贡献,使她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赞誉,享有崇高的声望。她被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1978~1991),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院士)、两度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1981年和1992年)。美、英、日、加、香港地区的13所大学分别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名誉工学博士和人文科学博士1987年6月接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Alabany分校授予名誉博士时,《今日美国》报社记者采访她,称她为“中国的哈佛大学校长”。1986年她被选为美国物理学会的名誉会员(Fellow)。1988年她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0年被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外国院士。《表面科学》等6种国际学术杂志请她担任顾问和编委。她也是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半导体委员会委员(1987~1993),先后担任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的顾问和程序委员会委员,1990年当选为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一届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主席。会议于1992年8月召开,中外专家500余人出席这届大会,报送的论文达900多篇。这是第一次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召开的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这次会议为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界提供了一个直接接触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的良机,对中国半导体学科的发展以及青年人才的培养,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谢希德在与国际科技界友好往来和学术交流中,显示了特有的智慧和才干,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作出了重大贡献。自1983年起她每年都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的三月会议,回来后必向物理系师生作介绍,并撰文讲述当年物理学前沿的重要发展。她多次应邀出国参加各种会议,作有关半导体物理、表面物理学术报告外,还作有关中国科学、教育、妇女、人口和环境等方面的报告,足迹遍及美、英、法、德、意、日、俄、波兰、匈牙利、希腊、泰国、委内瑞拉等国。
谢希德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和表面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成就卓著,深受学术界、教育界的尊敬。1991年3月19日欣逢她七十大寿,又值她在复旦大学执教40年。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和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联名发来贺电。国际著名的3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和A.萨拉姆(Aalam)分别发来贺电。国家教委也致电祝贺。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冯端寄来热情洋溢的贺信。国内外知名学者撰写了26篇学术论文,汇编成《表面物理学及有关课题》文集,以热烈和由衷的庆贺,由新加坡世界科学出版社出版。
1986年在原有讲义基础上又进行改写,出版了专著《群论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此书现已成为国内许多大学研究生的教材,使学生较容易掌握群论这样抽象的数学工具,受到师生们的好评。
筹建美国研究中心
1985年,谢希德校长意识到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着许多研究和交流的缺陷,便有成立美国研究中心的想法。同年2月1日,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经批准成立,谢老兼任中心主任,这在全国高校中应属首创。
在建造中心大楼的过程中,为解决资金问题,谢希德四处奔波,寻求支持。有一次,谢希德去见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主席康迪,希望在资金问题上得到他的帮助。康迪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她都是波斯顿“红短袜”棒球队的球迷,谢希德也深知这一点。两人在见面握手以后,谢希德张口就提“老朋友,‘红短袜队’最近赛事如何”,康迪听了非常高兴,两人无形之中也亲近许多。聊着聊着,谢希德很自然地就将话题转到美国研究中心筹资的事上。后来,康迪果然不负谢希德之望,在项目投资上出了不少力。就这样,经过好几年的争取,复旦终于从各方筹集到400万美元,美国研究中心大楼得以于1990年4月3日破土动工。
1995年,美国研究中心大楼历时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正式发挥它作为教育和研究基地的功能。在这座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4层高的大楼里,中心通过安排校内外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对美国政治、经济、外交、科学技术、国际事务及中美关系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并承担培养新一代比较深入了解美国的专家,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如今10多年过去,美国研究中心取得了比较辉煌的成绩,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有影响和水准的国际研究机构,并将一如既往地发挥着它的作用……这一切都源于谢希德最初的那个想法以及为之付出的努力。
关心出国
复旦大学80年代初出国的学者,大部分是由谢希德送出去的。那时“*”刚结束,当许多人还对“外国”两个字避之惟恐不及时,谢希德却毫不犹豫与国外积极联系,把复旦师生送到国外去深造。后来据海外许多学者反映,也是从那时起他们才突然接触到许多复旦学者,长期以来“与世隔绝”的复旦因此在国际上声名鹊起。
1982年,在计算机并行处理方面颇有建树,现为我校计算机系博士生导师的朱传琪教授,以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伊利诺大学作学术研究,但是遇到了一点小麻烦。朱传琪找到了当时主管外事工作的副校长谢希德,并顺利得到解决,出国的事情很快便批了下来。到美国以后,每当遇到问题,他就想到谢校长,而谢希德又总能帮助解决。“因为谢校长的信任,我才得以出国;又是因为她的信任,我回来了。”1988年,朱传琪谢绝了与他共同研究的库克教授的盛情挽留,回到了复旦校园。
值得一提的是,谢希德每年都要为考取出国攻读研究生的物理系学生写推荐信,初步估计也有百人以上。谢希德十分关心青年的前途,乐于写推荐信,“这个项目是李政道教授倡导的,第一批录取始于1980年,1989年已是第九批,复旦考取的学生有17人。每年都为考取的学生写推荐信,虽然这要占用我不少时间,但看到他们每个人写的自我介绍,大多数是多才多艺的全面手,对我是一种乐趣。”有一次,有人受一位物理系学生之托,请谢老为其写份出国求学推荐信。为省时省事,那位同学事先将信草拟好,不料却受到她重重的批评。因为她每次给学生写推荐信,都是亲笔写,从来不用别人代劳的。这件看似细小的事,却在学生中广为流传,誉为典范。
“送师生出去,让知识回来”,谢希德送出去的师生几乎在留学期满后都回到祖国,并成为学术界的中坚、国家的栋梁。
3、个人作品
她的主要著作有《分析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引论》、《固体量子理论》、《半导体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群论及其在固体中的应用》、《表面物理》等。
4、个人成就
谢希德同志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她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表面物理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国际半导体物理学和表面物理等学术机构中担任多项职务,是我国在国际上这些领域中的代表性人物,她对我国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和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成就卓著。她与同事坚持不懈、刻苦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和奖励,1997年获得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鉴于她对科学事业的突出贡献,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10多所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她于1988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0年被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外国院士。谢希德教授于1983年1月任复旦大学校长。后因病于2000年3月4日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79岁。
5、人物评价
谢希德不但是一位国内外知名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在高教事业方面,谢希德的贡献是突出的。她先后担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78~1983)和校长(1983~1988)长达10年之久,建树累累。她率先在国内打破综合大学只有文科、理科的前苏联模式,根据复旦大学的条件增设了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等5个学院。她大力提倡师生的创造性和科研工作,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与日俱增,复旦的声誉在增长。她深知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采用破格提升的方法,鼓励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她注意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指导作用,1956年秋在复旦推行导师制。导师们深入学生中间,指导学生学习,针对各种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效果很好。设立“校长信箱”、“校长论坛”、“新闻发布会”沟通校内各方面情况,使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师生和职工们感到比较满意。她在师生中大力提倡好的学风,严谨治学,严格要求。
谢希德也是一位出色的社会活动家。1982年9月当选为中国*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1987年10月当选为中国*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1988年5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七届委员会主席。在*十三大开会期间,谢希德与浙大校长*、厦大副校长王路林一同出席中外记者会,她老练地回答了记者们的各种提问。作为上海市政协主席,她的视野宽阔,极为关注浦东新区的开发,对浦东的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见识,后来又担任了校址设在浦东的杉达大学的校长。她不仅关注全市的教育、科技方面的工作,也关注文化、社会风气、农业等等。人们可以从电视新闻中看到她带领政协委员下工厂、农村了解情况和慰问的动人场面。她关心科普教育,主编一本《阿爸教科学》的新书,给青少年增添了许多新知识。
在复旦校园里,她曾接待过来访的法国总统德斯坦,美国总统里根以及国务卿舒尔茨等外国*。她代表复旦授予一批世界上著名的学者、教授为复旦大学名誉教授、顾问教授的称号。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夫人来华访问时,谢希德作为知名人士参加了克林顿总统在上海的座谈会。1998年11月4日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condueterIndartryAssocialeer)出资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设立谢希德奖金以鼓励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谢希德在团结各界人士、特别是教育界和科技界、国际友人、海外学子和侨胞中,为振兴中华、建设祖国做出了重大贡献。“复旦任何系都可以撤,哲学系不能,如果没有哲学系,复旦就不成其为大学了。”这句铿锵有力、令高校思想界发人深省的语录亦是出自谢希德,在教育界大有影响,同时对复旦的哲学教学引导也是有深远意义的。
推荐阅读